⑴ 長江路亞釣魚技巧很難學,T尾軟餌全通殺,我能學會嗎
長江流域橫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共19個省、市、自治區,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8%左右。 長江沿線還有很多入江河口、長江大橋、防波堤、江中小島等等,結構豐富。
長江水位一年中變化很大,退水後的長江堤防相對脆弱,每年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隱患江堤,都有專門的部門維護,比較常見的方案就是用石頭加固堤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在沿江很多地方看到我石頭的原因。
長江沿線的城市,為保證城區安全,基本都做過石頭加固,所以長江沿線城市,蘆啟路亞資源很豐富,基本不用跑太遠地方就可以找到合適的標點路亞釣魚。
長江的特殊的形態,讓沿線出現很多彎道,產生了特有的水流情況,激流水線和回彎緩流結伴出現。這種天然的結構也為沿線的魚兒提供了天然的休息和覓食的場所。長江不缺路亞資源。
長江中最常見的路亞對象魚有:
翹嘴鮊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層,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游動迅速,見到水面型嘩嘩漂浮的小昆蟲、浮游物質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風浪時與早晨和傍晚有陽光照射到水面時尤為活躍,而且是成群的「集體行動」。早晨7~8時和下午4~6時,是釣翹嘴鮐活動的兩個「黃金」時段。
鱖魚為肉食性魚類,性兇猛,以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為食,鱖魚屬於完全淡水生活的魚類,喜歡在江河、湖泊、水庫的潔凈的水體,不喜歡作長距離的徊游和遷移,不喜群居。生活的適宜水溫15~32℃。
鱤魚游泳能力極強,常襲擊和追捕其他魚類,比我們熟悉的翹嘴、鱖魚等食肉魚更為兇猛。它很貪食,不分葷食、素食,見了就吃,有食就搶,有時竟能吞食比它嘴還大的魚類,是淡水魚的大敵。
根據上面的介紹,不難看出這些魚各有特點,生活習性突出,我們只需要掌握它門吃餌的時間和習慣,再根據水流控制好餌魚所在的水層,慢慢讓假餌在不同的范圍搜索,這時只要找到魚,它發現假餌在它身邊出現,基本都會攻擊吃餌。
那路亞釣魚,不就是拿個目標魚愛吃的餌去誘惑它,讓魚吃我們的假餌, 然後因為我們的餌上有魚鉤,這樣就可把魚釣上來。
那換成台釣手竿一樣,也是拿個魚愛吃的餌,然後魚吃到餌中魚提竿,其實理事實上就是這個過程。
因為路亞釣魚,是通過拋投的方式,將假餌拋向水域的遠處,然後,通過漁輪收線,再加上不同的假餌配合一些小動作, 「模仿」 真魚在水下的狀態,讓目標魚來吃餌,這樣我們通過手上的傳導感覺,判斷是否有魚吃餌,最後收線回魚。
在這個過程中的幾個細節,需要釣友掌握的。因為在釣魚的過程中,人控制魚竿,魚竿通過水下的線控制假餌反映出我們對魚餌的要求動作。
魚竿控制收線的角度,竿頭向上,假餌就向水面游,竿頭向下,假餌在水的下層游,平水方向,假餌在相對固定水層
漁輪控制魚線,魚線控制假餌游動的速度,配合魚竿的角度,如果回線速度卜行過快,假餌在水下的狀態會很狂暴,第二速度太快,假餌也會偏離水層,向更接近水面方向活動,有些時候,因為假餌的特點,太快會導致假餌在水面被拖拽,失去它原本的功能特點。
不過這些都是技術層面的,其實真實作釣時,魚吃到餌後,感覺非常明顯,因為我們要釣的這些魚,都是非常貪食。
路亞的核心,貫穿全部過程的重點就是「 模模擬魚 」
接下來我們只要掌握,對象魚生活的水域,它最容易吃到的餌魚形態、大小、游動聚集在水域什麼方位,我們就可以開始挑選假餌做釣了。
為什麼要說T尾軟餌是通殺假餌?
從它的外觀判斷,它模仿的是小魚,和我們全水域都有的白條最接近(T尾 軟餌大小有很多型號,長度可選)。通過釣友實踐發現,我們今天介紹給新手朋友的幾個對象魚,都被T尾軟餌大量釣獲過,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因為魚的活動范圍相對比較固定,那用什麼餌釣什麼魚基本就可以對上號了。
最後對新手釣友要說的是,只要你先了解所在水域目標魚的生活習性,它一般在什麼水層,一般吃什麼小魚為餌,這些小魚在水中的基本水層和游動特點,再搭配選定的假餌,配合合適的時間,在操控上始終記得,我是在用假餌模模擬魚在水下游動,這樣就可以釣到路亞對象魚。
白天光線強,選自然色,晚上光線暗,選鮮亮色,小個體魚對鮮亮的顏色更加敏感,在不想吃餌的時候,它會驅趕式咬口,也會有中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