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土地資源有哪幾種主要的利用類型
我國土地資源主要的利用類型有以下這些:耕地,佔13.5%,林地,佔16.6%,可利用草地,佔32.6%,工礦交通城市用地和內陸水域等,佔15.7%,沙漠、石頭山地、永久積雪和冰川,佔21.6%。
中國土地資源主要有5個特點,土地遼闊,類型多樣。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國土地構成的顯著特點。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等。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國土地構成的顯著特點。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
(1)我可利用的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土地資源有如下幾個特徵:
1、土地資源是自然的產物。
2、土地資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動。
3、土地資源的區位存在差異性。
4、土地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
5、土地資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續性。
6、土地資源的經濟供給具有稀缺性。
7、土地利用方向變更具有困難性。
8、樹的棵數明顯減少。
全國農用後備土地資源約5億畝,按其質量評價,其中一等荒地僅佔3.1%,二等荒地佔49%,三等荒地佔47.9%,包括鹽鹼地、沼澤地、紅黃壤山丘、高寒地、乾旱地和沿海灘塗等。且大多地處邊遠,交通不便,開墾所需投資較大,要經大力改造後才能使用。
❷ 人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
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潮汐能等。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從前。
但畢竟目前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煤炭還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來源之一,煤炭的供應也關繫到我國的工業乃至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的穩定,煤炭的供應安全問題也是我國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環。
2、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3、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
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
4、風能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屬於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風能。空氣流速越高,動能越大。人們可以用風車把風的動能轉化為旋轉的動作去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方法是透過傳動軸,將轉子(由以空氣動力推動的扇葉組成)的旋轉動力傳送至發電機。
5、潮汐能海水周期性漲落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現為勢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現為動能。這兩種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於在海水的各種運動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規律性,又漲落於岸邊,也最早為人們所認識和利用,在各種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
❸ 可利用的自我資源有哪些
可利用的自我資源:
1、財產資源
存量財產,例如已經擁有的房產,車輛,奢侈品,黃金,股票等;增量財產,例如前期投入後,經過時間才能得到的。如工資,股票收益,會不斷的獲得,當然也會由於維持生活會不斷的支出。
2、人脈資源
這是指能和你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的人脈。內部人脈,比如同一公司,或者同一行業,工作起來會比較方便;外部人脈。比如不同公司,或者不同行業的人,職業轉型比較方便;強連接人脈,指的是價值觀相似,信任度較高的人;弱連接人脈,即相交尚淺,可以做一些職業引薦,提供有效行業信息。
3、家庭關系資源
在面臨認識重大選擇時,家庭關系對一個人的影響程度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有的人會得到家庭的支持。這也是可利用的自我資源。
(3)我可利用的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能力與自我資源決定了人的發展,有以下幾種情況:
1、高資源高能力的人,代表職業轉型是游刃有餘的,轉型道路通暢。但忌貪心。做事情要專注,關於專注;
2、高資源低能力,用資源換能力提升自己。但是不要揮霍自己的資源;
3、高能力低資源,不要過分的看重某項資源,進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4、低能力低資源,集中所有注意力,關注做事,打造核心能力,不要習得性無助,要知道當前的處境是暫時的,事情會隨著自己的改變出現轉機的。
❹ 哪些廢物可以回收利用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即本身或其材質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廢紙包括報紙、雜志、書本、各種包裝用紙等,塑料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塑料杯及礦泉水瓶等。
•玻璃包括玻璃瓶、玻璃碎片、鏡子以及燈泡等,金屬包括裝飲料的易拉罐和其他食品用的金屬罐頭等。
•布料包括廢棄的舊衣服、舊窗簾布、浴巾毛巾、書包以及廢棄的舊布鞋等。
❺ 人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
人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有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水能、核能、電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海洋能和地熱能等。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都可以稱為能源。大自然賦予人類多種多樣的能源,一種是來自太陽的能量,包括太陽輻射能和間接來自太陽能的煤炭、生物能等。第二種是來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如地熱能和原子能。第三種是來自地球和其餘天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能源的分類:
1、按其形態、特性或轉換和利用的層次進行分類:有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水能、核能、電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海洋能和地熱能。
2、按形成:可分為從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變其基本形態的一次能源或初級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經過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轉換成另一形態的二次能源,如電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氣、熱水氫能等。
3、按能否再生:可分為能夠不斷得到補充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風能。無法在短期內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等。
4、按對環境影響程度:可分為清潔型能源,如風能。污染型能源,如煤炭。
5、按利用情況:常規能源有石油、天然氣、水能和核裂變能等。新能源有太陽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
6、按來源分為四類:一是來自太陽的能量,包括太陽輻射能和間接來自太陽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蘊藏於地球內部的地熱能,三是各種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四是月亮、太陽等天體對地球的相互吸引所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7、按形成:可分為從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變其基本形態的一次能源或初級能源,如地熱能。經過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轉換成另一形態的二次能源,如火電。
❻ 什麼資源可回收利用
生活中可回收資源主要有:
(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廢棄物。比如煙頭、雞毛、廢電、煤渣、建築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有毒垃圾,包括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筒、葯品、化妝品等。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環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節省新資源的開采從而從根本上減少垃圾。參與環保舉手之勞,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正確投放垃圾做起吧。
❼ 生活中廢舊物品再利用有哪些
生活中可回收資源主要有:
(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垃圾所含廢紙是造紙的再生原料,處理利用100萬噸廢紙,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的森林;120-130噸罐頭盒可回收1噸錫,相當於開采冶煉400噸礦石,這還不包括經營費用;
處理垃圾所含的廢黑色金屬,可節省鐵礦石煉鋼所需電能的75%、節省水40%,而且可以顯著減少對大氣的污染,降低礦山和冶煉廠周圍堆積廢石的數量;
利用垃圾中的廢棄食物,不僅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可獲得補充飼料來源,明顯提高農業效益,如用100萬噸廢棄食物加工飼料,可節省出36萬噸飼料用穀物,生產45000噸以上的豬肉。
(7)我可利用的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節能減排的要求,為解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整合有限的資源構造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轉運、加工利用、集中處理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近幾年,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國回收利用再生資源總量為4億多噸,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12%以上,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總值超過了65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資源1.82億噸,其中廢鋼鐵8392萬噸,廢有色金屬999.65萬噸,廢紙6021萬噸,廢塑料1488萬噸,其他如廢橡膠、廢棉、廢麻、廢化纖、碎玻璃等1300萬噸。
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從1997年才開始起步,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屬於朝陽產業,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與我國再生資源產生量和需求量相比,與發達國家對再生資源的利用情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再生資源發展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