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學教師培訓以實施什麼為主要內容
以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根本,以提高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為導向,以「教育思想大討論,專業知識大學習,教學技能大訓練」等活動為載體,面向教師,組織實施以「師德教育、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通過培訓,全面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增強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促進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服務教師,傾斜農村。以教師專業成長為根本,著眼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著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教學水平;以農村教師作為政策的基點,在充分考慮農村教師實際的基礎上,兼顧城鎮和骨幹教師需求,科學設定培訓目標,採取適宜的培訓模式,促進教師全員培訓的均衡發展。
--聚焦課堂,訓練技能。以教師課堂教學問題為突破口,圍繞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所需各項技能,運用學、練、評、改、考結合的方法,分學科開展訓練,學以致用,扎實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際聯動。堅持校本研修為主、集中培訓與網路研修為輔。加強校本培訓的管理與實踐研究,使教師任職學校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地。發揮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示範校、基地校和培訓機構的作用,採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廣--評價促進」方式和課題牽動方式,加強校際間的合作共贏,變個體優勢為資源共享,推進教師全員培訓發展。
--分類指導,評價跟進。充分考慮各學段、各層次和不同年齡段教師的不同要求,根據各自特點科學實施全員培訓。指導工作應根據培訓工作的需要,分層分類,及時反饋,及時指導。通過建立「教師自我管理專業發展檔案」對教師全員培訓進行形成性評價,通過對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目標的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不斷調控培訓進程,確保全員培訓任務的有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