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判斷企業的戰略性資源
企業戰略資源是指企業用於戰略行動及其計劃推行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財的總和。具體來講,戰略資源包括:
1、采購與供應實力。企業是否具備有利的供應地位,與自己的供應廠家關系是否協調,是否有足夠的渠道保證,能否以合理的價格來獲取所需的資源。
2、生產能力與產品實力。企業的生產規模是否合理,生產設備、工藝是否能夠跟得上潮流,企業產品的質量、性能是否具有競爭力,產品結構是否合理。
3、市場營銷與促銷實力。企業是否具備了開發市場的強大實力,是否有一支精乾的銷售隊伍,市場策略是否有效等。
4、財務實力。企業的獲利能力與經濟效益是否處於同行前列,企業的利潤來源、分布及趨勢是否合理,各項財務指標及成本狀況是否正常,融資能力是否強大等。
5、人力資源的實力。企業的領導者、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素質是否一流,其知識水準、經驗技能是否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其意識是否先進,企業的內聚力如何等。
6、技術開發的實力。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的力量是否具備,企業與科研單位、高校的合作是否廣泛,企業的技術儲備是否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7、管理經營的實力。企業是否擁有一個運行有效、適應廣泛的管理體系,企業對新鮮事物的靈敏度如何,反應是否及時、正確,企業內是否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在企業內是否形成良好的分工與合作,能否進行有力的組織等。
8、時間、資訊等無形資源的把握能力。企業是否能充分去獲取、儲備和應用各種資訊,時間管理是否合理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企業資源整合的企業資源整合案例分析
(一)海文公司的資源分析
海文公司原來足以生產各類筆產品及文化用品為主的傳統產品企業,是上誨輕工控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有產品生產性的子、分公司13家。主要產品有:海文電腦產品及漢字輸人儀、電腦配套產品、各類筆、印台、橡皮、墨水、儀尺、氣槍等文化體育用品、白膠、油墨、工業用膠粘劑、膠粘帶、多用途塑料、醫葯中間體、生物添加劑等精細化工產品以及休閑服飾。
從資本資源情況分析,凈資產為1.6億元,一些企業隨著發展和調整,資本資源不斷優化,但是部分虧損和困難企業資產不良。
從品牌資源分析,主要品牌有「海文」、「熊貓」、「貴冠」、「英雄」、「蝴蝶」、「上芯」等。其中,「熊貓」、「貴冠」、「英雄」連續三年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熊貓」、「英雄」還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形成了一定的晶牌資源。但是,按照國際品牌要求,差距較大,由於品牌整體投入不大,加上市場假冒產品的侵蝕,品牌資源受到抵耗,品牌價值尚不大。
從人力資源分析,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配置模式的影響以及部分虧損企業的出現,使得原有勞動力年齡老化,冗員較多,而新生勞動力難以補充,人才資源整體狀況為流失多、補充少。數量結構與素質結構存在問題,從而使得勞動生產率處於中低水平,加上有些企業產品附加值不高,影響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海文公司資源配置中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1)原有體制上的弊端造成企業在資源配置上,指令性配置較多,自主性配置較少,影響了配置的合理性。
(2)企業經營者在資源配置的觀念上,重產品生產資源的配置與投入,輕品牌資源、人才資源、銷售網路資源的投入與配置,使企業資源結構比例不平衡。
(3)原有用工和分配製度的影響。造成人力資源、人才資源配置的困難。
(4)資源配置的封閉性,阻礙了與社會資源配置、企業之間優勢資源互補性的配置,沒有充分發揮資源的有效價值,特別是虧損與困難企業由於經營狀況不好,使得一些資源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用,或是部分設備無法更新,成為「死」資源。
(二)海文公司資源配置基本思路及操作方式
隨著我國加入WT()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給海文公司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國外中高檔產品進入我國後,必將對國內制筆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發達國家這幾年由於新技術革命和產品創新,再加上勞動力成本比較高,正在將勞動密集型和影響生產環境的相關產品轉向發展中國家生產;而國內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差異,也正在將勞動密集型產品由東部向西部地區轉移。在這種國際性的梯度轉移中,外商需要在中國選擇合作夥伴,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這給制筆行業引進外資、合資、合作,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附加值,整合資源,有效配置資源提供了機遇。
1.海文公司資源配置的基本思路
根據海文公司的發展戰略和實現情況,資源配置的基本思路是把握3個原則:
(1)優化整合原則。要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首先必須優化整合現有資源。在分析海文公司優勢資源、有效資源和「死」資源的基礎上,採取擴大優勢資源、優化有效資源、盤活「死」資源、剝離無效資源的方法進行資源的整體整合與優化。
(2)注重效率原則。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學配置,實現效能最大化,才能實現企業的資本增值。海文的產品市場均為完全競爭的市場,在市場中能夠生存與發展的企業,必須是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企業。因此,在資源配置中必須以科學的決策、合理的方式保證配置的效能最大化。
(3)側重定位原則。海文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配置要與主營業務的產品定位、戰略定位、市場定位相協調,使資源配置的重點更明確,集中度更高,有效作用更強。
❸ 資源的價值標准有哪些
在評價一個公司擁有的資源時,必須知道哪些資源是有價值的,可以使公司獲得競爭優勢。其主要的判斷標准如下:
(1)資源的稀缺性。如果一種資源是所有的競爭者都能輕易取得的,那麼,這種資源便不能成為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
(2)資源的不可模仿性。資源的不可模仿性是競爭優勢的來源,也是價值創造的核心。資源不可模仿;陸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
①物理土獨特的資源。有些資源是物質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②具有路徑依賴性的資源。這是指那些必須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獲得的資源。
③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資源。這是指公司對有些資源的形成原因並不能給出清晰的解釋。
④具有經濟制約性的資源。這是指公司的競爭對手已經具有復制其資源的能力,但因市場空間有限不能與其競爭的情況。
公司如果同時擁有多種有價值資源,就形成多種模仿的壁壘。這樣,企業的資源就更具價值。
❹ 企業資源整合案例_資源整合經典案例
資源整合(Resource integration),是 企業戰略 調整的手段,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日常工作。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資源整合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資源整合案例篇1
王明,是一所重點大學的大三學生,一個偶然的機會,青山老師與王明認識了。王明很渴望賺錢,但受於能力、年紀、 經驗 所限,嘗試過很多次後都失敗了。
這一次,王明看上了學校里的新建的食堂四樓的一塊空曠的大廳。這個大廳旁邊是一個隸屬於學校的高檔餐廳。高檔餐廳的生意一直很一般。
目前,這個大廳閑置著,王明想著通過關系低價把這塊場地拿下來。
因為學校有幾萬的學生,雖說在食堂四樓,但如果宣傳得當,還是有學生願意來的。
王明跟我談起這件事。
我問王明:你最擅長什麼?“英語,我還是學校英語俱樂部的部長。”
“那就從事你最擅長的英語。”
“青山老師,我該怎麼做?難道搞英語培訓?憑我的能力與力量,搞起英語培訓有很大難度。”
“你要資源整合地去把這個困難克服了。”
“您的意思是,我去把場地先談下來,再去找人投資?借別人的錢,找老師,再招生培訓?”
“不不是,借錢或找人投資是一個很低級的借力方式。”
“那我該怎麼做?”
“你按著我告訴你的 方法 做:
1、你去跟後勤的主任說,我有辦法幫你把學生弄到四樓來吃飯,同時我還要給你帶來生意,我保證每個月給你帶來2萬的營業額,我的條件是免費使用你那閑置的場地。
2、這個場地用來干什麼呢?我不是用來做任何商業行為,只是用來帶領學校里的學生晨讀英語。(一種百人晨讀英語的培訓項目誕生了,把自己跟外面的外語培訓機構區別開來)
3、你去一個著名的培訓機構合作,比如:新東方。你跟他們說,我想幫你們招生,至少一個學校幫你們招100個學生。我的條件是:提供培訓資料的視頻與老師。
4、比如:新東方提供一個老師,每周過來一次或兩次來帶領同學們晨讀英語。同時晚上在這個教室里播放培訓相關視頻,為新東方招生做宣傳。
5、你再去找你們英語俱樂部的會長,告訴會長說,我給我們協會找了一個定點讀英語及開會、做活動的地方,同時給會長您提供一個單獨辦公室。
6、我的希望是,能夠動用協會的力量幫我招晨讀學生。協會里的人可以免費參加,只需交納3。5元的早餐費。
7、准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開始向學生宣傳。“新東方老師帶領您晨讀!帶領你走出啞巴英語。”
於是,一個多方借力、多方獲利的經典營銷案例產生了。
1、王明通過英語俱樂部招到學生400人左右。定價為每個學生每天早晨6元(含3元營養早餐),按月收取費用。每個學生毛利在於3。5元。一個月毛收入為400*3。5*30天=42000元。
2、英語俱樂部免費獲得了辦公室與活動場所,提高協會的形象。
3、後勤集團每個月多收入了2。5元(王明與食堂約定的早餐價格)*400人*30天=3萬元。同時還帶動了四樓的餐廳生意。
4、新東方通過這次晨讀與晚上的視頻學習,在一個月內招到46名學生,一個學期招了近200名。等於新東方免費擁有了一個學生試聽試讀的場所,不需要花力量宣傳組織學生來聽。
通過一年時間的運營,王明賺了近70萬元,(後面還有一些各類服務與項目推出,限於他的要求,沒有拿出來分享。)買了一輛奧迪A6,真正運用自己的力量,通過資源整合,利用簡單的資源,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97800元之多。
看完這個案例,你明白了嗎?是不是資源整合是如此的神奇?帶著疑問與期待,接著來聽青山老師的分析:(重點之處)
1、投資合作是資源整合嗎?
答案是:不一定,藉助別人的資金合作開辦項目,或藉助別人的勢力合作開辦項目,共同經營,這是一種很低級的資源整合。這種借力經常失敗,原因在於你要讓別人出很大的力氣。
2、王明案例成功之處在哪裡?
答案是:這個案例的成功之處在於,不僅僅只思考了借力於別人,還幫助別人省力。這種資源整合將會是最好的成功模式。
3、資源整合只向一個人或一個單位借力嗎?
答案是:不一定,王明的案例就說明了,資源整合不僅僅只向一方借力。
王明現在見到青山老師時,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青山老師,您的1+2+3+4=10,真是神奇!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假如我只有一份能量,這份能量通過+2再+3再+4就能夠=10了,我不僅僅自己圓滿地達成了目標,也幫助那些2份能量,3份能量,4份能量的人一起達到10的目標。
這里,不管是王明,後勤處、英語俱樂部,還是新東方,他們都得到了十全十美的結果。盡管他們有比王明更多的能量,但他們也期待著這個1份能量的出現,來達到共同的完美結果。
資源整合案例篇2商業模式 對現代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好的商業模式可以起死回生讓一個企業在非常短的時間發展起來,林偉賢老師有講到許多非常精彩的商業模式案例,其中就有美國BSE企業家商學院的學員四川航空的老總如果讓四川航空獲利1000萬的商業模式案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由於經濟不景氣,很多企業支撐都難更別說獲利了,但也有一種企業依靠商業創新、商業模式再造,竟然能創造出令人艷羨的商業風景。不能不令人拍手贊嘆。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搭飛機的經驗,我們知道通常下了飛機以後還要再搭乘另一種接駁交通工具才能到達目的地。在中國的四川的成都機場有個很特別的景象,當你下了飛機以後,你會看到機場外停了百部的休旅車。
如果你想前往市區,平均要花150塊人民幣的車費去搭計程車,但是如果你選擇搭上面那種黃色的休旅車…看到他屁股寫了“免費接送”嗎?只要一台車坐滿了,司機就會發車帶乘客去市區的任何一個點,完全免費!你是乘客你要不要搭?
居然有這樣的好事呀?請世界企業家網的讀者朋友先略讀下面這則新聞:
四川航空公司一次性從風行汽車訂購150台風行菱智MPV。四川航空公司此次采購風行菱智MPV主要是為了延伸服務空間,挑選高品質的商務車作為旅客航空服務班車來提高在陸地上航空服務的水平。為此,川航還專門制定了完整的選車流程。作為航空服務班車除了要具備可靠的品質和服務外,車型的外觀、動力、內飾、節能環保、操控性和舒適性等方面都要能夠達到服務航空客戶的基本要求。
四川航空,這家航空公司,向風行汽車買了150輛休旅車,這么大一筆訂單當然是為了要提供上述免費的接送服務用途,其中還包含了一個有趣的商業模式!
原價一台14。8萬人民幣的休旅車,四川航空要求以9萬元的價格購買150台,提供風行汽車的條件是,四川航空令司機於載客的途中提供乘客關於這台車子的詳細介紹,簡單的說,就是司機在車上幫車商銷售車子啦!在乘客的乘坐體驗中順道帶出車子的優點和車商的服務。
那司機哪裡找?
想像一下在四川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其中有部分很想要當計程車司機,據說從事這行要先繳一筆可觀的保證金,而且他們沒車子。因此四川航空徵召了這些人,以一台休旅車17。8萬的價錢出售給這些准司機,告訴他們只要每載一個乘客,四川航空就會付給司機25塊人民幣!
到目前為止,四川航空立即進帳了1320萬人民幣。別說你不知道這錢怎麼來的:(17。8萬-9萬)X150台車子=1320萬。你說:不對,司機為什麼要用更貴的價錢買車?因為對司機而言,比起一般計程車要在路上到處晃呀晃的找客人,四川航空提供了一條客源穩定的路線!這樣的誘因當然能吸引到司機來應征!
接下來,四川航空推出了只要購買五折票價以上的機票,就送免費市區接駁的活動!基本上整個資源整合的商業模式已經形成了!
對乘客而言,不僅省下了150元的車費,也省下了解決機場到市區之間的交通問題,劃算!對風行汽車而言,雖然以低價出售車子,不過該公司卻多出了150名業務員幫他賣車子,以及省下了一筆 廣告 預算,換得一個穩定的廣告通路,劃算!對司機而言,與其把錢投資在自行開計程車營業上,不如成為四川航空的專線司機,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劃算!至於對四川航空而言呢(嘿嘿!)這150台印有”免費接送”字樣的車子每天在市區到處跑來跑去,讓這個優惠訊息傳遍大街小巷。還不夠,與車商簽約在期限過了之後就可以開始酌收廣告費(包含計程車體廣告);最後,四川航空最大的獲利,別忘了還有那1320萬,以及…當這個商業模式形成後,根據統計四川航空平均每天多賣了10000張機票!回想一下四川航空付出的成本有多少?
到這里,各位一定發現了資源整合的驚人效益!
如何“找到更多的人幫你的顧客付錢,找到更多人幫你付成本”就是將資源整合運用,而非各自營利各自負擔成本的傳統商法。我們自始認為:營銷的本質的是“交換”,就以上的商業模式而言,也可說成是一個整合式的營銷策略,形同一個互利的“交換系統”。由此證明,用資源整合的概念思考,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希望能帶給讀者們啟發!
資源整合案例篇3簡單的講就是對一定范圍內所擁有的財力、物力、人力、信息等各種要素進行整頓並重新組合以產生更大的效益的行為。
真正最具財富創造力的資源不是有形的資源,而是無形的知識與人脈。
人脈就像物質資源中的現金。
資源整合的魅力——
比如:屈臣氏可以在各個百貨中心占據最好的位置,在於它與這個百貨中心結成好的戰略聯盟。
案例1:空手套油輪
圖拉德沒有掏一分錢便擁有了一艘油輪,這是因為他深諳“整合”的奧秘,善於“借雞生蛋”,靠自己的資源整合之術,走上了發財之路。
案例2:無孔不入的康師傅
康師傅之所以能夠建立如此強大的網點,正是通過深耕細作,整合大賣場,經銷商及各個小網點的資源而來。並且用品牌及自己的管理能力把這些網點組成一個強大的銷售網路。
>>>下一頁是資源整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