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怎麼考
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報考方式如下:
1、想要報考人力資源證的考生可以登錄官網進行注冊報名,或在規定時間內到所在省市的鑒定中心報名,或找到相關的報名機構進行代報名。
報名後由各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審核報名條件,審核通過後交考試費用,繳齊費用後則可領取准考證。
2、個人網上報名需登錄「xx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網上報名系統」,點擊注冊報名,進入報名登記系統;如實填寫注冊信息,完成注冊獲取報名序號;使用注冊的賬號登錄報名系統,填寫報名登記表,確保內容真實准確。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簡介: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照國家職業標准分為人力資源管理員、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中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人力資源管理師等級職業資格證書是一種職業技能鑒定證明、勞動工種(崗位)操作技能證明、職業准入證明。
凡考核合格者,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發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實行統一編號登記管理和國家勞動部官方網站網上查詢,是相關人員求職、任職、晉升、包括出國等的法律上的有效證件,可記入檔案、全國通用。
❷ 怎麼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
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
1、報名。猛閉想要考人力資源管理師,可以直接登錄資源管理師的官方網站注冊賬號,並且填寫相關的信息完成報名。也可以前往各地區的勞動保障廳職業技能的鑒定中心,或者是直接由代理機構幫助報名。
人力資源管理師報考人員應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按要求規范填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申請表》並提交審核。審核機構將在3-5個工作日內對申報的考生實行報名資格審核。考生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料審核後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考試費繳納。
考試享有開具發票的權益,開票明細為「鑒定費」;需要開具票據的考生請於繳費時提供開票信息,並及時完成開票申請;跨月未提交開票弊知羨申請的,視為無開票需求,報考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內領取准考證,並憑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和准考證參加考試。
❸ 人力資源管理師怎麼考
人社局職業資格證書怎麼考?請看下面:
申報條件
人力資源管理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經培訓達標准學時拆喊數,取得結業證書)
1、大專學歷(含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
2、高中或中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旅搏野件之一、經培訓達標准學時數,取得結業證書)
1、取得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者;
2、大學本科學歷(含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者;
3、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4、大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者;
5、高中或中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7年以上;
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經培訓達標准學時數,取得結業證書
1、取得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2、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3、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3年以上。
4、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6年以上。
5、大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8年以上;
6、高中或中專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10年以上。
❹ 人力資源管理師怎麼考證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考試是由國家勞動部統一組織考試。
報考條件如下:
1、人力資源管理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
(2)經本職業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人力資源專業大三下學期在校生)。
2、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職業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職業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4)取得大學專科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後,經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7)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
(人力資源專業大四下學期學生)。
3、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4)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5)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取得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6)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取得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7)取得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4、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❺ 人力資源師證怎麼考
想要考人力資源證書,可以攜帶學歷證明、報名表、身份證復印件、工作經歷報表等材料,到當地的勞動保障廳,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進行報名,也可以在當地的代理機構進行報名。想要報名的考生必須要符合考試報名條件。
3.報考時,必須要攜帶從事本工種連續工齡的單位人事勞動部門的蓋章證明、蓋章的學歷證書、身份證復印件等,具體的報考資料可以咨詢當地的職業培訓指導中心。
❻ 人力資源證書考試怎樣考
有朋友近期在咨詢我人力資源管理師要怎麼報考?結果自己對人力資源管理師一點都不了解,那麼今天我就抽空詳細講解一下人力資源管理師及報考流程。
人力資源管理師指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人力資源法務等工作的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師共設四個等敬前級,分別為: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中級)、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高級)、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技師)、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高級技師)。
考取人力資源資格證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亮塵清報名:考生兄岩需要登錄各類人力資源資格證考試官方網站或者人力資源專業協會官方網站,注冊賬號並填寫個人信息,繳納考試費用,然後選擇考試類型和地點,並提交申請。
2、學習備考:考生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考試大綱中的相關知識點,參加模擬考試和考前輔導班,提高自己的備考水平。
3、考試:考生需要按照考試時間和地點准時到達考場,帶好相關證件和考試用具,按照考試要求完成試卷,然後等待考試成績公布。
4、獲得證書:通過考試的考生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考試官方網站或人力資源專業協會領取相應的證書,或者在考試後等待證書郵寄到指定地址。
具體考人力資源資格證的方法和步驟因證書類型、地區和時間等因素而異,建議考生在考試前仔細閱讀相關的考試通知和考試指南,遵守考試規則和要求。同時,備考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提高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發展和變化。
❼ 人力資源師證怎麼考
人力資源報考方式:人力資源管理師是國考,必須到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報名,因為鑒定中心是不接受個人報名的。報名時要求帶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書(資格證書)復印件、工作年限證明、1寸照片3張、2寸照片1張。中級和高級必須有學歷證書(資格證)的原件。考試時間是每年的5月、11月的第三個星期天。
人力資源證書的考試內容
《經濟基礎》105道題,單選70道、多選35道;單選題1分,多選題2分,滿分140 ,84分及格。
《人力專業知識與實務》共100道題,單選60道,多選20道,不定選擇(案例分析)20道,滿分140 ,84分及格。
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人力資源管理師還要考經濟基礎,原因是這個考試本身就是屬於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只是其中的一個專業,是2020年的時候獨立命名的,並且初級和中級是以考代評,考下來就是職稱證書,目前是人力資源領域唯一一個國家統一組織考試的。證書具有經濟師職稱和人力資源的雙重屬性。
所以公共科目《經濟基礎》是必考項!
❽ 人力資源證書怎麼考
人力資源需要考的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經濟師、薪酬管理師。
人隱攜力資源管理師說的是從事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選拔、績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勵、培訓與開發、勞動關系協調等工作的專業管理人員。屬於hr常考的證書之一。正是因為報考人數比較多,所以它的市場缺口正在逐年減小。
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方向)證書屬於職稱類證書,適合一些在國企或者是事業單位任職的人群,薪酬管理證書是國家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技能型初、中、高級新薪酬管理職業技能人才,主要工作包括薪酬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相關的稅費管侍信理等內容。
人力資源報名條件
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3後,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5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並具有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畢業證書,或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並具有經評估論證、以高級技能為老攜輪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
3、具有大學專科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並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後,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2年(含)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