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啥是公共資源管理
公 共 資 源
為一定社區的人們共同擁有的財產,稱為公共財產,是用於公共服務的資源。它在名義上是每個人都享有的財物,但實際上任何個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它、佔有它和使用它。公共財產作為公共物品,是由公共財政支出的,其來源是納稅人的稅收。因此,每個公民都有享有的權利,但它不是單個個人所購買的產品,故只能作為公物存在。
作為公共管理內容的資源是有特定含義和范圍的。一般說,為一定社區的人們共同擁有的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都屬於公共管理資源的范疇。這些資源,在名義上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財物,但實際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整地佔有它。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公共設施、公共信息、公共企業以及人力資源等。
納入公共管理對象的公共財產和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公共設施、公共物品。也就是特定社區所有人們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質性存在,而且本身就是產品,如圖書館、學校、醫院、城市道路、路燈、橋梁等。如果不是一定社區所有人們都可能享用,而僅僅是部分人可能享用的公共產品,則不屬於公共管理的范圍,所以,對大范圍和更高級別的公共管理機構來說是公共財產的東西,對小范圍和較低級別的公共機構必然是公共財產,但對小范圍和較低級別的公共機構來說是公共財產的東西,對更高級別的公共機構卻不一定是公共財產,但它們都是「公物」。
公共產品是指一定社區內所有人都可以享用和受益的公共設施、公共物品的總稱。它與自然資源的區別在於,公共產品首先必須是一種生產品。如果不是一定社區所有成員都可享用、而只為部分人享用的公共產品則不在公共管理的范圍之列。比如能源、道路、橋梁、交通標志、城市的公園等都屬於公共產品;而那些有一定限制條件的公共物品如專用道路等,則不屬於公共管理的范圍。
2. 公共信息資源。即一定社區的人們共同擁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種精神產品,包括文化產品、科技成果、經濟信息等等。人們一般把信息、物資、能源三者共同作為現代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中,信息居於首要地位,這足可以看出,信息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資源。信息資源也有兩大類,一是一定社區人們所共同擁有和可能享用的信息資源,二是只有局部范圍內人們可享用的信息。只有前者才是公共管理的對象。
公共信息是指一定社區的全體成員共同擁有和可以享用的各種精神產品,如經濟信息、科技成果、文化產品等。作為一種資源,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顯得愈加重要。納入公共管理范圍之內的信息,是指那些為一定社區的成員共同擁有和可以享用的信息,而不是指供部分人擁有和享用的信息。
3. 公共人力資源。公共人力資源也就是由勞動力、人才所形成的社會資源。在種種社會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活躍和最寶貴的財富。因此,人力資源的利用、開發和發展成為特定的公共管理機構必須重視的方面。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的形成(培訓、激勵、更新、引導)、利用和開發等諸多方面。當然,這是作為公共管理對象的人力資源,不是指公共管理機構對其內部人才的管理、開發、培訓和利用,只有社區共有的人力資源管理才屬於公共管理的范疇。
4. 公共自然資源。即一定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各種自然性物質條件和基礎,如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等。這些資源顯然不屬於個人所有,而是一定社區的共同財產,對它們的合理利用與開發、保護與再造對社會的整體發展影響極大。所以,理應成為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5. 公共企業和公司。公共企業主要是指由國家投資興辦的國有企業,公共企業屬於公民共同所有,它是由納稅人的稅收所建立起來的,是由公共投資所建立的。因此,對其進行良好管理是公共管理機構應盡的責任。當然,不同性質的公共機構所管理的公共企業范圍不盡相同。公共管理機構管理公共企業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要讓其保值和增值,產生公共收益,這也是公共投資的目的。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具有龐大的國有企業和公共企業的財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