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節水辦是什麼性質的事業單位,如果這次改革它將劃分為哪類呢
水資源水文司(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屬於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
職責是擬訂節約用水政策,組織編制並協調實施節約用水規劃,組織指導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組織實施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制度。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指導城市污水處理回用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工作。
(1)宿州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案例:
順義區水務局張鎮水務所節水事務辦公室負責人張某,在檢查北京娃哈哈京城桶裝水有限公司水表時,沒有發現鉛封被動手腳,最終該公司通過回撥水表、少報用水量的方式,少繳水費120餘萬元(本報8月8日曾報道)。記者昨天獲悉,順義法院以玩忽職守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法院查明,張某於2012年5月起擔任順義區水務局張鎮水務所節水事務辦公室負責人,負責對張鎮水務所轄區內的用水戶進行管理和檢查,北京娃哈哈京城桶裝水有限責任公司系其管戶。
張某在對上述企業進行水表檢查時,違反了必須兩人到場的規定,且不認真履行職責,未能發現該企業的水表鉛封已損壞、實際用水量與上報用水量存在重大出入等情況,仍對該企業水表顯示的讀數進行讀取和記錄。
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北京娃哈哈京城桶裝水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等人通過回撥水表、少報用水量的方式盜竊國家水資源,少繳納水費120餘萬元。盜竊案被立案偵查後,娃哈哈京城桶裝水公司補繳水費50萬余元。2014年10月15日,張某主動投案。
㈡ 水務一體化管理
10.3.1關於水務局
我國傳統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將城市與農村、地表水與地下水、水量與水質等進行分割管理,嚴重地違背了水資源的自然循環規律和整體性。特別是由此產生的「多龍管水」、「政出多門」等問題,導致一些城市和地區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與回用,以及在流域內上游用水不管下游、左右岸不銜接,更不用說實現跨流域調水的有機協調和統籌配置了。由此看來,成立水務局,實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以適應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勢在必行。
那麼,什麼是水務局?成立水務局管什麼?城市區域不是流域,為什麼要由水務局來管?為什麼在城市區域要城鄉一體化統一管水?對此,吳季松早在2000年做了回答[11]。後來,他又從理論依據和政策法規兩方面闡述了水務管理體制的依據,並提出了進一步開展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內容[12]。
1993年7月,深圳市組建了中國第一個水務局,變「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從而掀開了我國水利史上水務一體化建設的新篇章。2000年5月13日我國最高級別的水務局——上海市水務局隆重成立,成為省級政府實施水務統管先鋒,對全城市水務改革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1999年以來連續大旱,全國有億畝農田絕收,500多座城市用水告急,但是實施了城鄉一體化管理的地方均未發生城鄉用水糾紛,也沒有出現飲用水供應危機。如聞名全國的「水荒」城市西安在大旱之年不但沒有發生「水荒」,也沒有像以前限制供水;黃河大旱之年沒有斷流[13]。據報道 《中國水利報》(2004-01-10)。
現代水務管理體制是有其特定內涵的,它是一種以城鎮為中心、城鄉結合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吳季松[12]從水循環過程出發分析了城市水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水務局工作的目標。認為,在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前提下,要建立3個補償機制,即誰耗費水量誰補償,誰污染水質誰補償,誰破壞水生態環境誰補償;同時,利用補償建立3個恢復機制,即保證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證水質達到需求標准,保證水環境與生態達到要求。水務局就是這6個機制建設的執行者、運行的操作者和責任的承擔者,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水資源保障的責任機構,同時還是水資源相關法規的執行機構。
顯然,水務局實行城鄉一體化管理,不是簡單地將其他部門管水的職能向水務局轉移或歸並,而是水資源管理體制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成立水務局)則往往會碰到許多難點,主要包括:部門之間的協調,現有人員是否能擔當這一重任,尚沒有現行法規供水務局執行等[11]。
10.3.2幾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國的許多城市,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要從原來的多龍管水一下子變為一龍管水是十分困難的,一些出於趕時髦而成立起來的水務局往往名不副實,起不到「一龍管水」的作用。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各部門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而沒有從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大局去考慮問題。
以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為特徵的區域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符合水資源循環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管理的一般原則,能夠為區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有利條件,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共識,但是仍有許多重大理論問題急需解決[11]。如,①如何協調與流域、與區域之間的關系,克服出現區域割據式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弊端;②如何將資源管理與用水管理兩項職能已分離,又納入一體化管理模式運作中;③如何在《水法》法律精神下,在決策層通過充分協商,找到符合水資源管理系統要求的政策;④水資源管理法規與規范、標准如何適應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並有一定的前瞻性,以為改革保駕護航等。由此看來,僅僅掛一個水務局的牌子是不解決問題的,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務一體化管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城市工廠的排污罰沒通常由環保部門管,而污水進入河道後造成的後果則往往由水利部門來承擔,實行水務一體化後能否解決這一矛盾?
(2)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也存在水體的轉換關系,地下水的開發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隨著地熱和礦泉水開采規模的擴大,必然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但就目前大部分地區而言,地表水和地下水仍未實行統一管理,而是水利和礦產部門各自為政。實際上,不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很難保障地熱的儲量以及礦泉水水質和水量的穩定。如何達到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的目的而又不與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政策相違背?
(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與農村爭水的現象是常見的。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水開始從農村和郊區調往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工業的發展又污染了下游農村的用水。因為農業用水是有季節性的,而城市生活用水則片刻不能停止,在城市和農村爭水時,農民總是處於下風。這一問題如何解決?
統一管理問題是國際上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水管理用詞,但它絕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國內,對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概念也十分推崇,但我國對水資源統一管理的理解與國際上的理解是有區別的。前者理解為統一行政的概念,而後者只是從水的角度強調協調的重要性。當然,就目前國際上而言仍然還沒有一個通用的模式。正如文獻[14]指出,雖然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某些基本原則可以不考慮經濟或社會發展的情況和階段,但是對這個原則如何付諸實施沒有一個通用的藍圖。由於各國和各地區之間水問題的特性、特點和程度,人力資源、體制能力、公共與私營部門之間的相對力量和特點,文化定位,自然條件和許多其他因素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一般原則方法的實際應用必須反映當地的不同條件,必須採用不同的形式。
參考文獻
[1]沈大軍.水管理學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8
[2]林洪孝主編.水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252~255.225
[3]雷玉桃,謝建春,王雅鵬.我國水資源流域管理創新對策[J].水利經濟,2003,(6):12~14
[4]佟春生,駱濤,黃強等.流域水資源管理理論框架探討[J].人民黃河,2004,(1):28~30
[5]陳菁.流域水資源管理體制初探[J].中國水利,2003,(1):29~31
[6]王文生.對推進水資源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幾點思考[J].海河水利,2003,(5):1~3
[7]郝火凡,趙普敏.對流域水資源管理與水循環經濟的幾點思考[J].甘肅水利科技,2003,(7):3~4
[8]楊志峰,馮彥,王烜.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體系——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91~115
[9]姜志群.公眾參與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治淮,2003,(8):14~15
[10]左其亭,陳曦.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規劃與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190
[11]吳季松.為什麼要以水務局管理城市水資源[J].江蘇水利,2000,(4)
[12]吳季松.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和深化[J].中國水利,2002,(7):35~39
[13]熊首純,遲道才,劉鐵剛.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推進城鄉水務管理一體化[J].農業與技術,2003,(5):77~80
[14]全球水夥伴中國地區委員會著.梁瑞駒,沈大軍,吳娟譯.水資源統一管理(全球水夥伴技術委員會技術文件第4號)[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5~6,15~16,27,30,36,47~49,51
㈢ 現在的水利局改為
報訊 (記者侯小健通訊員楊廣泉)自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原省水利局改組為省水務局後,到目前為止,全省各市、縣、區水利局全部改為水務局。其中,海口、三亞、儋州、樂東、定安、臨高、屯昌、白沙、澄邁9個市縣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和污水回用職能全部劃歸水行政主管部門,實現了轄區內水務一體化管理。其他市、縣有的已將部分職能劃歸水行政主管部門,為逐步實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和水資源的統一配置提供了體制保障。
省水務局局長王揚俊說,這不僅是簡單的名稱變更,其職能也相應擴充,這就意味著海南推進水務一體化管理將成為現實,真正實現從水源管到龍頭,從農村走向城市。
據了解,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是建立符合水的自然屬性與客觀規律,適應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利用要求的現代水管理體制。改革的目的是強化水務局作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規劃編制、政策制定、監督檢查、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職能,對城鄉水資源進行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完善水網設施,實行城鄉防洪、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地下水回灌統一調度管理,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理順在原體制下形成的多龍管水、部門職能分割的狀況,真正做到「一龍管水,團結治水」,最終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永續利用。
㈣ 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國家管理水資源的組織體系和許可權劃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以及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組織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水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性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與土地、森林、礦產等資源不同,它是一種動態的、可再生的資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㈤ 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具體是做什麼工作的
這種辦公單位在一般的市區是沒有的。在一些水資源比較發達,沿海城市。
或者常年由於某些原因對水資源調動很頻繁的市擁有的。
下面是這個單位具體的職責,也就是做什麼的。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水資源的法律、法規,規定,對全市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
二、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本行政區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組織編制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綜合規劃、組織制定水長期供求計劃和水量分配方案;
三、組織指導和監督管理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工作;
四、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和水資源費的徵收、使用、管理;
五、統籌城鄉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調度、合理配置;
六、負責省分配給我市的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工作;
七、負責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協同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八、組織進行水文地質勘察、水資源科研;調查、評價和推廣應用水資源新技術;組織協調重大的水資源科研工作;
九、負責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