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遊資源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旅遊資源評價指按照某些標准來確定某一旅遊資源在全部旅遊資源或同類旅遊資源中的地位,也就是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對旅遊資源進行比較,以確定某一旅遊資源的重要程度和開發價值。
旅遊資源評價及其理論研究始於本世紀70年代,評價方法分為兩類:
1、經驗分析法。在大量調查、考察的基礎上,憑經驗進行評價;
2、定量評價。將評價指標數量化,建立量化模型,採用旅遊資源質量等級加權,即評價值為各評價指標的標准值ai分別加權後的數值和。
旅遊資源特性
具體來說,自然資源包括:氣候、地形,動植物、海灘、自然風景等,而人文資源則包括:民族、風土、人情、歷史古跡、博物館、飲食菜餚、工藝美術、文學音樂、舞蹈、電影、電視,及眾多的娛樂設施等。
1、旅遊資源的多樣性:旅遊資源祥告多種多樣,既有自然形成的,又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和當代新建的,它與旅遊目的的多樣性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2、旅遊資源的壟模宴基斷性,即不可轉移性:大家常常稱旅遊業為「無形貿易」,「風景出口」,實際上就是憑借著這些千姿百態的自然和社會文化資源把旅遊者從世界上每個角落吸引到旅遊地來的。旅遊資源不同於其它各種資源,它有強壟斷性。
正如世界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奇觀之一的萬里長城,是在別的國家看不到的。正像許多遊客講的那樣,「到了中國,沒有去北京,等於沒有去中國,到了北京,不去游長城,等於沒有到北京。」
3、旅遊資源的季節性:除了會議、商務等形式的旅遊以外,觀光旅遊受季節的制約最大。這特別表現於海濱城市,每到夏季,前來避暑的遊客蜂擁而至,以至於出現了超飽和現象吃、住、行、游、購、娛樂等都出現了問題,以致有人發出「花錢買罪受」的怨嘆。
而到了10月份至次年5月份來這些,旅遊勝地的遊客就寥寥無幾。因此,旅遊的季節性造成旅遊業的淡旺季。旺季越長,旅遊業的收入就越大,反之亦然。
4、旅遊資源的民族性: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旦謹,民族眾多。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背景、經濟狀況不同,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服飾裝束、風土人情、住宅建築、風味小吃等等也不同,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如內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西南地區的竹樓,北方的四合院,以及傣族的潑水節,藏族的浴佛節,侗族的花炮節,彝族的火把節,壯族的歌圩等等。在這些盛大民族節日和盛會里,各族人民身著艷麗的服裝,載歌載舞,興高采烈,氣氛非常熱烈。這些盛會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講,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
以上幾個特性來看,旅遊資源猶如一面鏡子,它以獨特的方式反映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藝術、物質和文明水平。通過它們不僅可以看到過去,還可以展望未來,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❷ 旅遊資源分類的旅遊資源調查
基本分值1評價項目和評價因子用量值表示。資源要素價值和資源影響力總分值為100分,其中:資源要素價值為85分,分配如下:觀賞遊憩使用價值30分、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規模、豐度與幾率10分、完整性5分。資源影響力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響力10分、適游期或使用范圍5分。2附加值中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分正分和負分。3每一評價因子分為4個檔次,其因子分值相應分為4檔。旅遊資源評價賦分標准見表2。
評價項目 評價因子 評價依據 賦值
資源要素價值(85分) 觀賞遊憩使用價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遊憩價值、使用價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遊憩價值、使用價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遊憩價值、使用價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一般觀賞價值、遊憩價值、使用價值。 5-1
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25分) 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 25-20
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全國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 19-13
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省級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 12-6
歷史價值、或文化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具有地區意義。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罕見。 15-13
有較多珍稀物種,或景觀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很少見。 12-9
有少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突出,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少見。 8-4
有個別珍稀物種,或景觀比較突出,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較多見。 3-1
規模、豐度與幾率(10分) 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規模、體量巨大;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結構完美、疏密度優良級;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極高。 10-8
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規模、體量較大;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結構很和諧、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很高。 7-5
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規模、體量中等;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結構和諧、疏密度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較高。 4-3
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規模、體量較小;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結構較和諧、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態與結構保持完整。 5-4
形態與結構有少量變化,但不明顯。 3
形態與結構有明顯變化。 2
形態與結構有重大變化。 1
資源影響力(15分) 知名度和影響力(10分) 在世界范圍內知名,或構成世界承認的名牌。 10-8
在全國范圍內知名,或構成全國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圍內知名,或構成省內的名牌。 4-3
在本地區范圍內知名,或構成本地區名牌。 2-1
適游期或使用范圍(5分) 適宜游覽的日期每年超過300天,或適宜於所有遊客使用和參與。 5-4
適宜游覽的日期每年超過250天,或適宜於80%左右遊客使用和參與。 3
適宜游覽的日期超過150天,或適宜於60%左右遊客使用和參與。 2
適宜游覽的日期每年超過100天,或適宜於40%左右遊客使用和參與。 1
附加值 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 已受到嚴重污染,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顯安全隱患。 -4
已受到輕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3
已有工程保護措施,環境安全得到保證。 3
計分與等級劃分1計分根據對旅遊資源單體的評價,得出該單體旅遊資源共有綜合因子評價賦分值。2旅遊資源評價等級指標依據旅遊資源單體評價總分,將其分為五級,從高級到低級為:五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90分。四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還有:未獲等級旅遊資源,得分≤29分。其中:五級旅遊資源稱為特品級旅遊資源;五級、四級、三級旅遊資源被通稱為優良級旅遊資源;二級、一級旅遊資源被通稱為普通級旅遊資源。
❸ 常用的旅遊資源評價方法有哪些
旅遊資源通常使用「三三六」評價法就是:
「三大價值」是指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科學考察價 值。
「三大效益」的評 估即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進行評估。
「六大開發 條件」的評估包括:①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②景觀的地域組合條件; ③景區環境容量條件;④客源市場條件;⑤投資條件;⑥施工難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