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經濟學外部資源配置失當怎麼辦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經濟學外部資源配置失當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9-05 19:37:08

㈠ 在經濟學中外部性怎樣使資源配置失當

1,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產出的最優條件是邊際社會成本等於邊際社會收益。當沒有外部性時,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私人收益=社會收益,故沒有外部性時,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會達到最優。
2,存在負外部性時,由於私人成本低於社會成本時,即私人實際負擔的成本低於社會成本,那就相當於供給曲線右移,此時的均衡產量肯定會高於以社會成本計算的均衡產量(即帕累托最優產量),表明負外部性時產量太高(資源配置失當)。
3,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負外部性。當存在負外部性時,私人成本低於社會成本時。反之,正外部性下,私人利益小於社會利益時。
4,如果是正外部性,由於私人利益小於社會利益,那麼社會收益曲線應該位於私人收益曲線的右邊,換而言之,以私人收益計算的均衡數量要低於以社會收益計算的均衡數量,表明正外部性下產量太低(資源配置失當)

經濟外部性:
經濟外部性又叫經濟活動外部性,是一個經濟學的重要概念,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一個經濟主體(國家、企業或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另一個相應的經濟主體,卻沒有給予相應支付或得到相應補償,就出現了外部性。經濟外部性亦稱外部成本、外部效應或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㈡ 什麼叫外部影響,哪些措施可以糾正外部影響對資源配置的失當

外部影響指一個經濟活動的主體對他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影響。外部性的影響會造成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或私人收益和社會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場失靈。
外部性的影響方向和作用結果具有兩面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正外部影響)和外部不經濟(負外部影響)。

有關外部影響的對策
(1)使用稅收與津貼
對產生外部成本者課稅,對產生外部利益者補貼,其目的在於使外部效果的產生者自行負擔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
(2)使用合並企業的方法
合並企業的目的就在於使外在性問題內在化。如果生產r商品的廠商對生產X商品的廠商施加了外在性,那麼這一現象導致資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廠商不考慮其行為對第一家廠商所產生的成本或者收益。因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是將這兩家企業合並在一起。合並後的企業會繼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將導致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3)使用財產權的方法
對能排他的公共財富或無主物賦予財產權,這樣就能對享用者收取費用,對破壞者要求賠償,使外部性削減,而提高經濟效率。
總之要通過制度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