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哪些資源對國外依賴度高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中國哪些資源對國外依賴度高

發布時間: 2023-09-06 19:25:11

❶ 中國高度依賴進口的10項商品是什麼

中國高度依賴進口的10項商品分別是:高端數控機床、晶元、操作系統、醫療器械、發動機、高端軸承、大型飛機、高端感測器、葯品、大豆

1、高端數控機床

機床是現代化工業的母體,沈陽機床、大連機床、昆明機床曾經都是在機床行業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生產的都是中低端產品,目前在這幾家企業也走向沒落,在高端機床方面,主要依靠向德國、日本、美國進口,沒有這些機床設備,很多的工廠無法運轉。

2、晶元

晶元是手機、電腦設備、電視等電子設備的核心,受制於技術,目前我國的晶元市場超過4000億美元,對於高端的晶元,大部分需要進口,就算是華為海思晶元,也需要通過台積電代工,中芯國際盡管具有晶元代工能力,還是集中在中端晶元領域,我國每年晶元貿易的逆茄襲差超過1500億美元。

3、操作系統

不管是電腦設備還是手機設備,操作系統均被美國企業壟斷,從微軟、谷歌到蘋果,已經瓜分絕大部分的操作系統,在操作系統層面,嚴重依賴進口。

4、醫療扒襪器械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醫療保障體系非常復雜,盡管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在高端醫療器械方面,國內的廠家水平還是不足,目前還需向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等國家進口。

5、發動機

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通用電氣、聯合技術公司、普惠、羅羅幾乎壟斷了全球商業飛機發動機市場,中國的商業飛機均需采購他們的產品,高端汽車發動機、船舶發動機也需要通過進口采購。

6、高端軸承

軸承看似簡單,運用極廣,國內的很多企業也能夠生產,但是在質量方面與國際頂尖企業的差距不小,其主要差距體現在材料和工藝方面,在高端軸承方面,主要通過向德國、日本進口。

7、大型飛機

我國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商業飛機,但是只要到各個機場去看看就知道,目前各個航空公司運營的商業飛機不是波音就是空客,尤其是在大型飛機方面,幾乎全部實施進口產品。

8、高端感測器

在智能手機、智能硬體、智能家居領域,必須用到高端感測器,目前國產的感測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春納激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後,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感測器進口佔比達80%。

9、葯品

或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采購的葯品大部分都是國內廠商生產的,但是這些葯品絕大多數都是國際醫葯巨頭研發,尤其是在抗癌、抗病毒、肝病等醫葯方面,至今還有很多葯品需要進口,目前國內腫瘤葯規模超過1400億,其中95%依賴進口,國產創新葯嚴重缺失。

10、大豆

我國是第一大人口大國,每年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在主糧(稻穀、小麥)方面已經實現自給自足,但是在大豆、玉米方面,缺口風非常大,國內每年消費的大豆約1.2億噸,可是國內產量不足0.2億噸,大豆是食用油、飼料的主要原料,如果沒有進口大豆,那麼將直接推升肉製品、食用油價格上漲。

❷ 中國有哪些產品完全依賴進口

集成電路用硅、有色金屬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2018年1-7月,有色金屬行業規上企業實現利潤910億元,同比下降3.4%,其中冶煉企業利潤同比下降9.4%,加工企業利潤同比下降9.8%。1-7月,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自2014年以來持續下滑。這是19日開幕的2018年中國硅業大會暨光伏產業博覽會上透露的信息。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介紹,當前我國硅產業正處於戰略轉型期,面臨著市場需求調整、貿易爭端加劇以及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發展質量亟待提升等多重挑戰,轉型發展任務十分艱巨。

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1.76萬億元人民幣,遠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的1.1萬億元,是最大的進口商品,但集成電路用12英寸矽片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2)中國哪些資源對國外依賴度高擴展閱讀

硅行業首先要堅持創新發展,圍繞國家戰略需求,著力突破電子級多晶硅、單晶硅生產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工藝,通過發展智能製造,徹底解決產品批次穩定性問題,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滿足我國集成電路等現代製造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表示,在國家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背景下,硅產業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未來,中國應將硅產業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定位。

❸ 中國比較缺哪些資源嚴重缺哪些資源特別缺哪些資源

從近年的情況看,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礦產和金屬的消費國之一。有人認為,到2020年我國鐵礦石的消費將佔到世界的35.71%,而消費比例超過20%的礦產由高到低有煤、錫、鋅、鉛、氧化鋁、鋁、鉛、銅等。
近年來,中國礦產品產量的迅速提高並不能滿足國內高漲的需求。根據中國礦業聯合會的研究,到2020年中國所需的45種主要礦產可以基本劃分為可以保證、基本保證、短缺、嚴重短缺四類:
可以保證的礦產共24種:煤、天然氣、鎢、鉬、銀、稀土、菱鎂礦、螢石、耐火黏土、磷、重晶石、水泥灰岩、玻璃硅質原料、石膏、高嶺土、石材、硅藻土、鈉鹽、芒硝、膨潤土、石墨、石棉、滑石、硅灰石。
基本保證的礦產兩種:鈦、硫。
短缺的礦產有10種:石油、鈾、鐵、錳、鋁土礦、錫、鉛、鎳、銻、金。
嚴重短缺的礦產有9種:鉻、銅、鋅、鈷、鉑族元素、鍶、鉀、硼、金剛石。
近年來,我國石油、鐵礦石、銅金屬等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呈逐年增加趨勢,尤其是石油和鐵礦石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增加更快。
再生金屬有待產業化格局
時下,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價格上,廢金屬進口都出現了持續增長的特徵。
易貿資訊的分析師馬君賢分析認為:對廢金屬,尤其是廢銅的需求非常大,所得尚遠遠不能滿足眾多企業因擴張、新建等原因所產生的對原材料的渴求。而國內可回收的廢金屬尚未進入回收高峰期、數量在短期內難有較大增長,比如銅就需十年以上的回收周期,因此國內市場廢金屬的增長主要來自於進口

❹ 在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的依賴程度有多高

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權益產量超過2億噸,達到2.01億噸油當量。與此同時,中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達到新高,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接近7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上升到45.3%。與2017年相比,增長3.7%,其中權益原油1.6億噸,權益天然氣500億立方米。一種油性易燃瀝青質液體,通常為深棕色至綠色,有時呈熒光。石油本質上是不同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從中可以提取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

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原油和石油產品的運輸、儲存和銷售。基礎石化產品、衍生化工產品和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天然氣、原油和成品油的運輸和天然氣的銷售。紅色基地凸顯了方角,這不僅體現了中石油的基礎,而且蘊含著中石油的無限凝聚力和創造力。外觀呈花朵狀,反映了中石油創造能源與環境和諧的社會責任。太陽從標志中央升起,光芒四射,象徵著中國石油的蓬勃發展和光明未來。

❺ 中國有哪些重要的東西是必須依賴進口的

需要進口的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原料類,第二類是高科技類,第三類是糧食或糧油類,這些都是國產完全不夠用,必須依賴部分或大部分進口的。
1、原料類的,包括石油、核電站用的鈾原料、煉鋼用的鐵礦石等。
2、高科技類的,包括計算機晶元(CPU)硬碟內存等、機床數控系統、工控器、高檔軸承等。
3、糧油類必須進口的,包括玉米、大豆、橡膠、棕櫚油(生產方便麵必須的)、白糖等。

❻ 我國的鐵礦石,真的是大部分從國外進口的嗎

我國鐵礦石的進口依賴度達到80%左右,無論是從進口產值還是依賴比例上,都可以說算是我國依賴度最高的商品之一。

根據Refinitiv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12個月里,中國大陸地區(不包括我國的台灣地區)通過海運進口了11.04億噸鐵礦石。2019年的同期的進口量為10.36億噸,同比增長6.5%,佔到全球鐵礦石總貿易中的73%之多,也就是說再2020年,全球開采出來的7成鐵礦石都運往了中國。

而在中國的進口國方面,目前主要是澳大利亞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份額佔到2020年中國進口份額的66%。

我國雖然也有較為豐富的鐵礦資源,但整體品味較低,開采成本高,無競爭優勢。疊加我國環保高壓政策,督促鋼廠偏向高品位鐵礦石的采購以獲得更高的得鐵率,所以我國自產鐵礦石產量非常有限。

全球鐵礦石產量居前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印度。但是俄羅斯和印度控制鐵礦石出口,而中國由於開采成本過高長期處於較低產量位置,所以澳大利亞和巴西成為全球鐵礦石的主要供方,其中兩國的4大礦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控制了70%的全球鐵礦石貿易,已經形成高度集中的寡頭壟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