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人力資源存檔案需要帶什麼
法律分析:檔案一般都會放在戶籍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如果你是大學生,畢業之後,你的檔案會自動發往你所在的戶籍所在地。如果你的檔案在公司,你需要拿到你的身邊證件和調檔函原件,這樣就可以把你的檔案調到人社局,人社局會自動把你的檔案發到人才市場。需要帶的證件包括:
1、首要的是報到證,報到證上有寫報到單位的。政府的人才市場是根據報到證接受檔案的,沒有報到證的,說明他還沒具備畢業資格,沒畢業資格就不能享受檔案放人才市場的幹部檔案確認和管理。
2、個人身份證,以證實檔案確實是你本人的。與畢業證戶口本無關。
3、如果報到證過期了,已經超過擇業期兩年的時間,你就只能回學校就業辦,申請檔案回原籍。因為,如果報到證超過兩年還沒報到的,算自動放棄「幹部檔案」確認、簽證。所以,人才市場是不會接受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事業建設列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健全檔案機構,確定必要的人員編制,統籌安排發展檔案事業所需經費。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
『貳』 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拿檔案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需要准備的材料參考如下:
1、提檔需要工作接收單位(具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或人才中心、職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機構出具的「人事檔案商調函」。
2、想偷偷把檔案調離本市,就先到它市找到工作接收單位(即找好下家)。
1)該「下家」如有人事管理許可權,直接開具「人事檔案商調函」,你持該函到「開發區人才」提檔後交聘用單位的勞動人事管理部門。
2)如「下家」不具有人事管理許可權,你可持該接收單位的聘用合同書或錄用證明、身份證、照片等相關材料到當地人事局所屬的人才中心申請個人檔案人事代理託管。「
3)人才」接受託管申請後開具「人事檔案商調函」,你同樣持該函到「開發區人才」提檔後交給發函的「人才」就可以了。
3、檔案和戶臘謹口不一定要一齊動,只動檔案而不動戶口是完全可行的。戶口歸公安機關管理,戶口遷移比檔案轉移難度大。
1)以為找到工作接收單位,檔案既可轉移;而戶口就不一定了,很多單位,如私營、民營等小型單位(企業),他們可以聘用你,但不能給你解決戶口問題。
2)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才紛紛參加報考國家公務員(公招)的關鍵原因所在。公務員的戶口肯定沒問題,而且待遇高,如能堅持到退休,那退休待遇也比社保輪巧基退休人員高很多。
4、暫時動用檔案,年後再還回可以。前提是檔案可以隨著工作走。辦法參照上述(二)。
拓展資料:
人力資源的發展歷史
1、約翰·R·康芒斯曾經先後於1919年和1921年寬弊在《產業榮譽》和《產業政府》兩本著作里使用「人力資源」一詞,但與21世紀我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在含義上相差很遠。
2、21世紀初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的含義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中首先提出並加以明確界定的。
他認為人力資源擁有當前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素質,即「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像力」;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必須經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開發利用,並給企業帶來可見的經濟價值。
3、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學家w.舒爾茨和加里.貝克爾提出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體現在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身上的、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所表示的資本,它是通過投資形成的。
4、英國經濟學家哈比森在《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中寫道「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最終基礎。資本和自然資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人是積累資本,開發自然資源,建立社會、經濟和政治並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主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