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 舉例說明如何合理利用各種不同的自然資源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應該做到:
1、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然要求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統一。
2、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必然要求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統一。
3、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必然要求環境資源生態文明與「三個文明」建設和諧統一。
舉例:
①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廢料產生並開展回收利用。
②對已產生的核廢料分類收集,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規,分別貯存和處理。
③盡量減少容積以節約運輸。
④向環境稀釋排放時對策。
⑤以穩定的固化體形式貯存、貯存和處理的費用,以減少放射性核素遷移擴散。
拓展資料:
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可分為三類:
1、不可更新資源,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
2、可更新資源,指生物、水、土地資源等,能在較短時間內再生產出來或循環再現;
3、取之不盡的資源,如風力、太陽能等,被利用後不會導致貯存量減少。自然保護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增殖(指可更新資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繼續利用的能力,求得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
自然資源具有兩重性,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又是環境要素。已經被利用的自然物質和能量稱為資源,將來可能被利用的物質和能量稱為潛在資源。自然資源有石油、煤、金屬、天然氣、森林、土地、水、可燃冰、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地球資源。陸地上重要的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貳』 毀滅世界 1.物種徹底滅絕 准備物品:無須准備 方法: 無須方法。你只要坐在那裡擺弄手
1物種滅絕
充分准備物品:沒有現成
方法:
沒有方法。你只是坐在那裡,用你的手指玩,都辭職。地球的20兆京(2.0×1050)個原子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所有組件。
註: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其實並不比為零高得多,當然,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科學可以被理解為一個笑話)控制器來增加這個機會的概率。
荒謬的,這是絕對荒謬的想法無比。 。
2由奇異誇克[詳細了解]
所需物品吞食:「穩定的」奇異微
方法:從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粒子加速器的搶劫(RHIC)。
生產和發展這個東西有一個穩定的奇異微子,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持這種微子的穩定性,直到整個地球被吸進一個巨大的奇異誇克團。然而,為了維持這種奇怪的中微子的穩定性是非常困難的,只要這個解決方案很可能會發現現實。
不久前,一些媒體必須能夠製造異國情調的中微子的粒子加速器感嘆了一番,但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奇異誇克和它產生幾乎為零的概率。 [相關知識介紹]
地球的最終目的地。
一大群奇怪的事情
3,以創建一個「大」微型黑洞[詳細知識]
道具:一個微型黑洞。應該指出,黑洞是不是永恆的,它們會蒸發掉,因為霍金輻射。一般黑洞蒸發的時間是很難衡量的,但是當黑洞蒸發時間取決於周圍的物質,一些小的黑洞幾乎瞬間蒸發。因此,你的微觀黑洞必須大於材料的上限,其上限是基本上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尺寸。為了製造這種微型黑洞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它需要大量的中子。但也可以由人為干擾眾多核聚集和相互結合並獲得成功。
方法:
很簡單,只要你創建一個黑洞對地球的上方,那麼你就可以等待。高密度黑洞,它會像在空中的石頭作為穿透所有的物質。在這種情況下,黑洞垂直朝向地面,從表面層由一層吸收,像剝離等。吸收到一定的時候,它會劇烈震盪向下,就像一個鍾擺鼓鼓的震撼。最後,它的嘴終於走向的核心,繼續慢鍵早陸慢吸積。在這一點上,你不用擔心,只需稍等一會兒,等它消化這些物質,然後吸積,直到整個地球消失。 最早時間:
個人幾乎成了隱形,然後繼續圍繞太陽盤旋照常軌道。
4,通過物質和反物質在[相關知識詳細]相互作用
道具:25000億噸反物質。反物質 - 可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爆炸物質,在任何大型粒子加速器,可以在少量的反物質在清晨進行。但是,如果他們想獲得足夠的反物質炸毀地球的質量,但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如果你能早適當製造的機器,它可能是非常簡單和輕松超越25000億噸的物質時,瞬間把它變成反物質。
方法:稿頃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個單一的時間大地件引爆炸彈!
地球最後的歸宿:
周圍圍繞第二小行星帶太陽。
噴射可以實現的最早時間:
公元2500。當然,如果你需要確保完成爆炸產生足夠量的反物質 - 這不一定 - 較小的反物質炸彈不會需要很長時間。 。
<br使用[更多]
5種方法/>真空噴砂道具:一個燈泡
方法: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大多數人認為,真空是空的。但是,根據量子電動力學,真空充滿稱為電磁能量的「零點能」的。事實上,這是相當多的能量。麥克萊美國科學家已經計算出的真空區的質子能量的大小可以包含所有的能量和物質在宇宙中包睜祥含盡可能多。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一個燈泡封閉的空間包含了足夠的真空能量可以摧毀世界每一個地方。因此,真空能量可能被證明是最豐富的所有能量。無論你走到哪裡
有它的存在。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如何吸收這種能量,並把它變成某種電廠的 - 這毫無疑問是很容易做到 - 然後偷偷反應,失控發生。最後,釋放的能量是很容易摧毀一切地球上,連太陽也被摧毀。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
地球最後的歸宿:
不同規格的雲粒迅速蔓延。
爆破完成的最早時間:
圍繞2060
6接近一個巨大的黑洞[詳情]
道具:一個巨大的黑洞,火力火箭發動機,一個堅固的任何行星。從我們的地球最近的一個黑洞位於人馬座,軌道V4641,1600光年,從地球的方向。
:找到黑洞,你把它連同地球。完成他們的結合可能會花很多時間。這里有兩種方法,地球移過去或者搬過來黑洞,雖然最好的辦法是,你可以同時移動。
很困難,但它仍然是絕對有可能。
地球最後的歸宿:<br一個巨大的黑洞,可以做
的/>最早的時候成為部分:
我想即使到了3000年的科技未必能這樣做,它會給另有80年。 (這是一個引用外國人的行為,並假設你可以移動,而地球和黑洞)。
7與「戴森球」的力量[詳情]
道具:一個強大的大驅,或想像有很多這樣的驅動器,隨時可以接近約2.0×能源1032焦耳。
方法:基本上,我們准備要做的就是挖掘出所有的地球資源。一旦這些材料放入一個大傢伙裡面,並將其推入軌道。是的,這個大傢伙需要600台十億噸。一個巨大的驅動,類似於大型電磁火箭發射器,然後對准著火的發射方向即可。然而,所有這些方法,我必須強調的是,使用超巨大的能量來完成。創建一個戴森球,但不要讓它停在那(編者按:戴森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須使用由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的太陽的能力,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 [詳情]
最後的安息之地:
無數小碎片,在陽光的一部分落在其餘分散在太陽系的其餘部分。 最早時間:
當然,100萬噸來自地球的引力花費1.89億年的第二個大型火箭的速度。 。
8對象粉碎[詳細內容]
工具:一塊堅硬的岩石,或其他任何可以「嘭」的東西......可能撞上地球的火星啊。
方法:基本上,凡是能撞擊地球的暴力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就用。有的話,它的意思是:找到一個真正的小行星或行星,它加速到幾乎感覺不到它在運動,最好是正面碰撞或者是你能控制好角度,然後地球(我們不妨把皮球擊中提示球被調用)可以被敲得粉碎。這絕對是一個壯觀的大的影響,使地球變得粉碎,物種滅絕 - 如果這足夠劇烈碰撞,有足夠的力量能夠使碎片數以萬計的逃離地球的引力,始終傳播不再可能是吸回凝結成原形。
地球最後的歸宿:
粉碎成許多月球狀的岩石塊,隨意分散在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 最早時間:
公元2500年,也許它? 。
9是蠶食鯨吞馮·諾伊曼型機器[詳情]
方法:馮·諾伊曼型機器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根本就准確地復制自身物體的智能設備。一個這樣的機器製造商需要以下材料缺一不可:鐵,鎂,鋁,硅,以及一些主要的物質的地幔和地核的組成。
把機器進入地殼,讓它吸收能量在你身邊。觀察和等待它來創建第二個類型的馮諾依曼機,然後四個,八個,十六......更多副本繼續生產。當機器的數量成倍增加復制時,地球即將陷入一個非常可怕的情況:幾千馮·諾伊曼型機器占據整個地球,直到它吞噬。
地球最後的歸宿:
成為一定的馮·諾伊曼型機器,最後分成幾個小鐵墜向太陽。 最早時間:
也許2045-2050年或更早。 。
10向著太陽[詳情]
方法:拋向太陽和土地。
改變地球繞太陽的方向,有些人可能不希望是如此簡單,其實,你並不真的需要從字面上理解「向著太陽」,我指的是地球靠近太陽的盡可能直到它控制洛希極限的(編者註:最短距離洛希極限接近的對象到另一個對象而不被撕碎了潮汐力),地球的潮汐力將被撕成碎片。
地球最後的歸宿:
最後變成鐵慢慢蒸發成小珠子粘在太陽的鐵芯。 最早時間:
如果按照上帝的計劃,也可能是25年來,如果我們懷疑小行星會撞上地球的真正的25年後或更早時間的話。
如果人類技術水平的幫助:假設現在繼續提高航空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大多數他們只是等到2250年才能完成摧毀它的計劃。
『叄』 人類應該怎樣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資源
地球上的資源有兩類,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比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用了還有,直到地球不存在。而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產、生物能等,用完了就沒有了。不可再生資源制約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比如,人類大量利用可再生資源都必須藉助不可再生資源方能完成,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太陽能的,但得藉助硅、鐵、鋁、銅等不可再生資源,所以,都要合理利用,以保護地球環境、保護人類、保證不出極端事件。
比如,利用太陽能吧,要保證基礎設施不佔地,不佔用人類生存空間,故太陽能熱水器、硅板都建在建築物頂上或空中或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利用風能,則在人口較少的地方且風力較大的地方。而礦產資源的利用更需要節約,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大量快速交通工具的運行,都借用內燃機,不說內燃機燃燒的是石油,單是內燃機本身的材料,就有很多金屬和橡膠類,這些都是耗材。
除了節約,還要有回收。回收後可對已損耗的資源進行再利用。這個不用多說。
其三,是開發新資源。所謂的新資源,其實是人類沒有發現或沒有利用過的資源,它也屬於自然資源。比如,地球上大面積的是水,用水能發電已不是新鮮事,現在人類在開發海水,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將這兩類氣體再化合,利用其產生的熱能,且其化合後的產物是水,還可再分解利用。如果成功,這就是對人類最好的可再生能源。但這類能源的利用還是受到不可再生資源的制約。
所以,最合理的利用資源的方法是----節約。
『肆』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多少資源,人類怎樣破壞地球的
大可放心,資源損耗是嚴重,但會有新能源的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世界上75%的能源來自於礦物燃料的燃燒,而這些燃燒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污染源,也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火力發電、交通運輸和各種加熱過程都需要燃燒大量的煤炭、石油、柴油、汽油和木製品,在燃燒過程中,這些礦物燃料會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顆粒,導致人類呼吸系統障礙和癌症。從全球角度來看,目前全球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就是溫室氣體在大氣當中的含量持續增加,這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最重要的原因。聯合國希望世界各國花大力氣進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源、生物能源和水利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同時加大對現有礦物能源進行技術更新和改造,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地表面幾千米處存在著溫度逾千度的灼熱岩石層,可以設想,火山爆發噴發出的火紅岩漿就源於此。科學家稱這種熱能為岩石地熱資源。如果能把灼熱岩石中的熱能取出變成電能,石頭也能發電。在此之前,科學家曾發明了利用水文地熱資源進行發電的方法,即把地下蒸汽或溫泉的能量轉化為電能,這種電能已佔總發電量的0.3%。如何把地下岩石中的熱能取出來發電,是許多能源專家長期以來的夢想。
英荷「羅雅·達奇舍」石油公司正計劃把這一夢想變成現實。不久前,該公司在薩爾瓦多組建了一個地熱財團,准備利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解決岩石地熱資源利用問題。根據這家財團的岩石地熱開發方案,工程技術人員將利用先進的勘探技術在薩爾瓦多尋找地下灼熱的岩石,然後通過鑽探技術建立水壓注入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地面冷水能夠深入地下,並通過灼熱岩石轉化為熱水或過熱蒸汽返回地面,從而獲取熱能。在地面上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按「羅雅·達奇舍」石油公司專家核算,他們能夠建造功率為2000-5000千瓦的岩石地熱發電站。
「羅雅·達奇舍」石油公司技術部經理達爾利說:「薩爾瓦多方案」是他們公司地熱利用宏偉計劃的一部分,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5-10億美元擴大岩石地熱開采規模,讓地下灼熱的岩石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人類主要能源之一。
太陽能
科學家預測,在10至15年內,地球上陽光充足地區將會出現大量太陽能熱電廠,向世界各國提供潔凈電能。
20世紀初,研究人員就開始在屋頂採用槽式聚光鏡獲取能源:先將黑色管子里的油加熱到400攝氏度,當油流過熱交換器時,將水蒸發成蒸汽,然後用蒸汽來推動渦輪發電機。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研究人員不斷努力下,太陽能發電技術獲得巨大改進。目前,槽式太陽能發電的轉換效率已經達到15%,也就是說1/6的入射光能可以轉換成電能,而太陽能電池板的轉換效率只能達到10%。80年代末,美國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建成一座功率為354兆瓦的太陽能熱電站,它相當於一座中型熱電站。但是,槽式熱電站的劣勢是佔地面積大,它需要一條長 150米 ,寬 6米 的槽,其發電成本是煤炭、石油或天然氣的3倍。
槽式發電並非是太陽能發電的唯一途徑,有工程技術人員採用了別的方案,如塔式發電。他們採用上百個單反射鏡(定日鏡)從東向西跟蹤太陽,反射鏡將太陽光束照射到塔頂的熱交換器上,交換器把吸收到的熱導入鹽溶液,加熱後的鹽溶液被泵到塔底,產生推動渦輪機的蒸汽。利用鹽溶液的方法雖說不錯,但溶液對管道和容器會產生腐蝕作用,為此,科學家准備用空氣替代鹽溶液,用空氣來傳導熱能。為解決空氣導熱性能差的缺陷,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容積接收器」,其原理類似吸水海綿,可將空氣加熱至1200攝氏度。當熱空氣通過該接收系統時,系統吸掉空氣中的大部分熱量,並將加熱後的空氣直接鼓入渦輪機,推動渦輪機發電。該方案將來是否會取代槽式發電方案,目前還沒有定論。從理論上說,塔式熱電站的太陽能利用率可以達到25%。重要的是塔式熱電站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而槽式發電在技術上已經成熟。
去年9月,西班牙政府通過一項新的法令,將原來每度電價從3歐分提高到15歐分。為此,西班牙計劃於2004年建造一座歐洲最大的太陽能槽式熱電站。為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研究人員將吸附管內的油換成水,這樣既可以節省昂貴的油,還可以將水直接蒸發。但在用水代替油的技術試驗成功之前,吸附管內仍以油作為熱載體。從目前進展情況看,該技術有可能在5年內實現,屆時太陽能的利用率有望提高到20%以上。除成本低於太陽能電池板外,太陽能熱電站在太陽下山後仍能靠白天存儲的熱能來發電。存儲熱量需要儲油罐或裝載鹽溶液的容器,這就要求有大的場地。將來肯定會有比上述熱載體更好的介質,發現它們只是時間問題。總之,研究人員研究目標明確,近幾十年內大型太陽能熱電站將為人們提供若干個百分點的電能。
太陽能發電前景喜人,從目前看,太陽能發出的電每度為15歐分,盡管它的價格只是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的1/4,但它還是比用化石燃料發出的電要高,沒有可靠的財政資助難以維持。專家們倒是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10至15年後,太陽能熱電站發出的電可以降至5至7歐分,可形成與傳統發電展開競爭的態勢。
來自二氧化碳的能源
前不久,日本德島工業技術中心的納卡米希·亞馬薩基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次化學工業會議上宣布,他找到了一種用二氧化碳在比較低的溫度和壓力下,生產出較重的碳氫化合物(例如有三個碳原子鏈的丙烷和有四個碳原子鏈的丁烷)的方法。由於汽油就是一類長鏈碳氫化合物,他的報告引起了很大轟動。
雖然亞馬薩基的研究還需要進行嚴格鑒定,但如果他能用二氧化碳生產更重的有5~12個碳原子長鏈的碳氫化合物,就有可能用二氧化碳生產出汽油。以前,許多科學家試圖用碳和氫混合生產碳氫化合物,但結果都不理想。因為這種實驗要在很高的溫度下進行,而且產量少得可憐。
現在,亞馬薩基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作為碳原子源,把鹽酸作為氫原子源來生產碳氫化合物。他將發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引入反應罐,並在反應罐中進行加壓和加熱,溫度約為 300攝氏度 ,壓力達100個大氣壓。對生產碳氫化合物來說,這樣的溫度和壓力是非常低的,然後將二氧化碳和鹽酸混合,此時的加熱加壓條件還不能得到碳氫化合物,於是亞馬薩基利用鐵粉作催化劑。目前,他用這種技術已生產出相當多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這些碳氫化合物在冷卻時以氣態形式排出,如果能改進催化劑的性能,就有希望生產出像汽油這類碳鏈更長的碳氫化合物,成為非常有用的燃料。
但如果這種技術不能生產更有價值的長鏈碳氫化合物,例如在室溫下呈液態的石油,它就不可能和現在的生物反應器相競爭,因為喜歡吃二氧化碳的細菌等微生物有一種特殊的才能,可使二氧化碳和氫產生碳氫化合物,能在生物反應器中產生甲烷。
宇宙能源
一位量子物理學家曾這樣描述「零點能」:「在自然界,完全真空就是沒有任何東西,但真空中實際上是充滿著忽隱忽現的粒子,它們的狀態變化十分迅速,以至於無法看到。即使是在絕對零度的情況下,真空也在向四面八方散發能量。」顧名思義,「零點能」就是物質在絕對溫度為零度下在真空中產生的能量。
為什麼在真空中會存在「零點能」呢?著名物理學家海森伯提出了「測不準原理」,他認為「不可能同時知道同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科學家們說,即使在粒子不再有任何熱運動的時候,它們仍會繼續抖動,能量的情形也是如此。這就意味著即使是在真空中,能量還會繼續存在,由於能量和質量是等效的,真空能量就會導致粒子一會兒存在、一會兒消失,能量也就被科學家稱為「起伏」的狀態中誕生。
從理論上講,任何體積的真空都可能包含著無數的「起伏」,因而也就含有無數的能量。
早在1948年,荷蘭物理學家亨德里克·卡西米爾就曾設計出探測「零點能」的方法。
1998年,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奧斯汀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原子顯微鏡測出了「零點能」。科學家們宣稱,宇宙空間是廣袤無垠而又高度真空的,真空「起伏」蘊含著巨大能量。
也許,在21世紀,科學家將會給人類帶來驚喜,宇宙空間將成為人類新的「能源基地」。可以說,宇宙將成為人類的「新油田」,會有無數的「鑽井平台」漂浮在宇宙中,「鑽取」真空中取之不盡的「零點能」,為人類未來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伍』 如何毀滅世界,詳解。
1.物種徹底滅絕
准備物品:無須准備
方法:
無須方法。你只要坐在那裡擺弄手指,一切聽天由命即可。所有組成地球的20兆京(2.0×1050)個原子會在瞬間、同時自然消失無蹤。
注意:實際上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比零高不了多少,當然,我們也可以藉助一些神奇的(可以理解為科學笑談)概率控制器來增加這個幾率。
荒唐,這絕對是荒唐無比的想法。
2.通過奇異微子吞噬[相關知識詳細]
所需物品:一個「穩定」的奇異微子
方法:從美國紐約長島的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里搶劫一台粒子加速器(RHIC)。
用這個東西製造和培養出穩定的奇異微子,一定要注意保持這種微子的穩定性,直到整個地球都被吸進一個巨大的奇異誇克團里。不過要保持這種奇異微子的穩定性是萬分困難的,只要這個解決方法找到了就有可能現實。
不久前,一些媒體曾經對能製造奇異微子的粒子加速器唏噓了一番,但事實上,我們所需的是「穩定」的奇異微子,而它產生的幾率幾乎等於零。[相關知識介紹]
地球的最終歸宿:
一個巨大的奇異物質團
3.製造一個「大」微型黑洞[詳細相關知識]
道具:一個微型黑洞。要注意的是,黑洞並不是永恆的,它們也會因為霍金輻射而蒸發。一般的黑洞被蒸發掉的時間很難估量,但是當蒸發時間取決於黑洞周圍物質時,一些小黑洞幾乎是瞬間就被蒸發逗嘩掉了。因此,你的微觀黑洞必須大於某種上限物質,這個上限基本上相當於一個珠穆朗瑪峰的大小。要製造這樣一個微型黑洞無疑是件很棘手的事,因為它需要相當數量的中子。但也可能通過人為干擾無數個原子核,使其聚集並且互相結合而獲得成功。
方法:
很簡單,只要把你製造出的黑洞放在地球上方,然後等待即可。黑洞的密度很高,它會像石子穿過空氣一樣穿透所有的物質。這時,黑洞會垂直撲向地面,從地表一層一層吸收就像剝皮一樣。吸收到一定時候,它就會劇烈地向後震盪,就像一個鼓脹的鍾擺一樣不停地抖動。最後,它的消襲大嘴終於伸向地核,繼續慢慢吸積。這時,你不要著急,只要稍稍等待,等它消化完這些物質,再吸積,直到整個地球消失殆盡。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幾乎是變成無形的個體,然後如常圍著太陽的軌道繼續盤旋。
4.通過正反物質的相互作用[相關知識詳細]
道具:2.5萬億噸的反物質。反物質——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爆炸性物質,在任何大型的粒子加速器里都可以制早出小量的反物質。但是,要是想取得足以炸毀地球的反物質量可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如果你能制早合適的機器,就可能非常簡單、輕松地把2.5萬億噸物質超越時間,瞬間把它變成反物質。
方法:這個方法可以在引爆一顆炸單的時候把地球炸成碎片!
地球最後的歸宿:
圍繞在太陽周圍的第二條小行星帶。
可實現爆破的最早時間:
公元2500年。當然,如果要完成爆炸需要保證生產出足夠量的反物質——這也不一定——小一點的反物質炸彈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5.利用真空爆破的辦法[詳細]
道具:一個電燈泡
方法: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大多數人認為,真空是空盪盪的。但是,根據量子電動力學,真空中到處充滿著稱作「零點能」的電磁能。實際上,這種能量是相當多的。美國科學家麥克萊已經計算出,大小相當於一個質子的真空區所含的能量可能與整個宇宙中所有物質所含的能量一樣多。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一個電燈泡封閉的空間包含了足夠的真空能量就可以摧毀世界每一個地方。因此,真空能量可以證明是所有能源中最豐富的。
無論你走到哪都有它的存在。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如何吸取這些能量,把它放進某種發電廠里——這一點無須質疑很容易就可以辦到了——然後反應就偷偷地、控制不住地發生了。最後釋放的能量就很容易摧毀地球上的所有東西,甚至也可以摧毀太陽。 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地球最後的歸宿:
不同規格的雲粒快速蔓延著。
可完成爆破的最早時間:
2060年左右。
6.靠近一個巨型黑洞[詳細]
道具:一個巨型黑洞,火力強大的火箭發動機,任意一個堅固的大行星。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黑洞位於人馬座方向,軌道V4641,距離地球1600光年。
方法:找到黑洞後,你把它跟地球放在一起。完成他們的結合可能會花很多時間。這里介紹兩種方法,把地球移過去或者把黑洞移過來,雖然最好的辦法是你能同時移動兩者。
非常困難,但是還是絕對有可能的。
地球最後的歸宿:
成為巨大黑洞的一部分山橋行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我認為即使到公元3000年的科技也未必可以做到這點,那就再多加800年的時間。(這是參考外星人的做法並且假設你能同時移動地球和黑洞)。
7.藉助「戴森球」的力量[詳細]
道具:一個強而有力的大驅動器,或者想像有很多這樣的驅動器,准備能量大約接近2.0× 1032焦耳。
方法:基本上,我們准備要做的是挖掘出地球所有的資源。把這些原料一次性地放進一個大傢伙里並把它推入軌道。是的,這個大傢伙需要6000億億噸。一個巨大的驅動器,類似於超大型的電磁火箭炮,然後對准發射方向點火即可。 然而,所有這些辦法我必須要強調的是要用巨大無比的超能量來完成。創造一個戴森球但是不要讓它停止在那(編者按:戴森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詳細]
地球最後的歸宿:
無數個小碎片,一部分落到太陽上,剩餘的分散在太陽系的其餘地方。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當然,以1億噸的超大火箭炮每秒脫離地球的引力速度要花上1.89億年。
8.用堅硬無比的物體擊碎[詳細]
工具:一塊堅硬的巨石,或是其他任何可以「嘭」的一下撞擊地球的東西……可以是火星啊。
方法:基本來說,任何可以猛烈撞擊地球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用。任何東西,它的意思是:找一個真真正正的小行星或者大行星,把它的速度加快到幾乎感覺不到它在運動了,最好是正面撞擊或者是你能控制好的角度,然後地球(我們不妨把撞擊球稱為母球)就可以被撞個粉碎。這絕對是一次壯觀的大碰撞,可以讓地球變的粉碎,物種絕跡——如果這次的碰撞足夠猛烈、有足夠的力量就能讓成千上萬的碎片逃脫地球的引力,並且永遠分散開來再也不可能被吸回凝結成原形。
地球最後的歸宿:
粉碎成許多月球狀的岩石塊,隨意分散在太陽系的每個角落。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公元2500年,也許是吧?
9.被馮·諾伊曼型機器蠶食鯨吞[詳細]
方法:馮·諾伊曼型機器是一種只需必要的原材料就可以精確復制自身物體的智能設備。製造一個這樣的機器需要准備以下物質,缺一不可:鐵、鎂、鋁、硅以及一些組成地幔和地核的主要物質。
把機器放進地殼內,讓它自己吸取周圍的能量。觀察和等待它製造出第二個馮·諾伊曼型機器,接著是四個、八個、十六個……越來越多的復製品不斷被製造出來。當機器的數量成倍復制增多的時候,地球即將陷入一個非常可怕的情形:成千上萬的馮·諾伊曼型機器占據整個地球直至把它吞噬殆盡。
地球最後的歸宿:
變成若干馮·諾伊曼型機器,最後分解成若干小鐵塊墜向太陽。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也許是2045—2050年,或者更早。
10.沖向太陽[詳細]
方法:把地球拋向太陽。
轉變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方向,也許並不是有些人想得那麼簡單,其實你沒有必要真正從字面去理解「沖向太陽」,我的意思是把地球盡量靠近太陽,直到把它控制在洛希極限里(編者按:洛希極限是一個物體接近另一個物體而不被潮汐力撕碎的最短距離),潮汐力就會把地球撕得粉碎。
地球最後的歸宿:
變成鐵塊最後蒸發成小鐵珠慢慢陷進太陽的核心。
可完成的最早時間:
要是根據上帝的安排,可能是25年,如果我們懷疑的那顆小行星真的會在25年後或更早的時間里撞擊地球的話。
要是藉助人類的技術水平:假設現在開始繼續提高發展目前的航空技術水平,最多也只要等到2250年就可以完成摧毀計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