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枯竭自然資源有哪些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分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的內含,隨時代而變化,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擴展。按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可分為:
①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
②可更新資源。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
③不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形式周期漫長,如礦產資源、土地資源。
Ⅱ 建築消耗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
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種類、5)礦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建築消耗的有淡水、木材、土地、鋼鐵、鋁合金、不銹鋼、玻璃、塗料、汽油等等,可以說自然資源的六種都有。
Ⅲ 有關人類浪費自然資源的資料,急急急!
礦產資源
地球是人類棲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礦物已知有3300多種,並構成多樣的礦產資源。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是來自於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一般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等,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形態。
地球資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對礦產資源的過度掘取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必將帶來資源的枯竭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礦產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命脈。礦產資源不僅是人類社會賴以漏伍念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更是全球經濟的產業基礎。
不僅在經濟領域,礦產資源同樣在政治領域顯示著其重要的價值。縱觀上個世紀大大小小幾百次戰爭,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抑或是海灣戰爭,除了對領土的返困爭奪外,各種礦產資源的佔有權更是常常成為引發戰爭爆發的導火索。而為了保證國家在非常時期的安全,世界上有橘沖許多國家很早就著手進行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
人口資源環境
環境問題的三種主要類型是資源利用、人口增長和環境污染。
資源利用:人們所利用的環境中的任何東西都是自然資源。一些自然資源能在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自然地恢復或再生,稱為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包括陽光、風和樹木等。一些自然資源是不能被恢復或再生的,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如煤、石油和其它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當不可再生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時,最終必將會枯竭。
人口增長:隨著醫學、農業的發展和衛生條件的改善,人的壽命得到延長,死亡率開始下降,全球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對資源均需求也同步增長。因此,人口與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矛盾。
環境污染:環境對生物產生負面影響的任何變化稱為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經常是伴隨著有益於人類的活動而產生的,例如煤來發電帶來了大氣污染,用殺蟲劑殺死農作物的害蟲帶來了土壤環境污染等。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的侵害。
能源
能源是可以為人類提供能量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
煤炭:煤是由遠古的植物因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種固態化石燃料。
雖然煤炭的燃燒造成環境污染,但在未來的100年裡,煤炭仍然是一種主要的能源。潔凈煤燃燒技術成為當前能源領域開發的熱點,許多國家都在開發保持空氣清潔的煤炭燃燒技術。
石油: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種濃稠的黑色液體,由幾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和較淺的內海中的小動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大多數的石油儲藏在地下砂岩層或石灰岩層的小孔中。石油的形成需要幾億年的時間,從這一點上講,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把地下石油開采出來後,通過加熱蒸餾,從原油中可以分離出燃料和其他產品。石油佔全世界能源消費的1/3以上,它是大多數汽車、飛機和輪船的燃料。許多家庭也用石油取暖。塑料、油漆、葯品和化妝品等都是從原油中提取的。
天然氣:天然氣是儲存於地下多孔岩石或石油中的可燃氣體,它的成因與石油的成因相似。由於它比石油輕,所以常位於石油上部。我國西部也有單獨成礦的天然氣礦藏。
天然氣具有清潔、價格低廉和供應安全等特點,它的缺點是極易燃燒,氣體泄露會引起爆炸,並發生火災。
開發清潔能源:像其他活動一樣,自然資源的生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大規模的用水、土地的恢復、地貌的改造等都離不開大量的能源消耗。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造成的環境惡化危害著地球。人類惟一的出路就是尋求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能、風能、波動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能、太陽能等等。
燃油:私車過多,每輛車的乘客數量比起燃油耗費量來說顯得過於奢侈。汽車消費追求豪華型、大排量,社會普遍沒有側重公交事業的建設,結果導致燃油耗費嚴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術含量及高浪費的消費方式,是當前我國石油消費存在的最根本問題。我國西部地區產油豐富,但石油行業煉油技術含量低,且沒有建立起全國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還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對進口的依賴。因此,要解決能源的產業化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必須提高石油加工業的技術含量。
煤:很多用煤企業生產方式粗放,浪費嚴重。目前全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僅在40%左右,特別是小煤礦的回收率只有15%,從1980年至2000年,全國煤礦資源浪費280億噸。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國將有560億噸煤礦資源被浪費。
電力:室內能見度很好的上午,幾盞大吊燈毫無顧忌地開著;商場里冷氣大開,但門也大開,冷氣都可以跑到幾十米的遠處;形象工程的亮燈工程徹夜不熄;電視機、VCD、空調等家用電器關機後仍處於待機狀態,多數家庭從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電器插頭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關閉電腦主機後不關顯示器、不關列印機電源開關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國所有的辦公電腦下班後都如此「關閉」,每年浪費的電將在12億度以上……這種浪費,讓來自發達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的人士感到異常不解,責備我們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Ⅳ 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自然資源的例子
1、在我居住的地方,有很多靠牆的水龍頭,但是,在暑假的時候,天氣很炎熱,有的小孩子玩累了,出汗了,就打開水龍頭,一把接一把地把水往臉上撲,我本以為人熱了都會這樣,可是,當他們洗完臉後,只是輕輕劃了一下水龍頭,就自己玩自己的去了。就這樣,水龍頭的水一直這樣不斷的流逝……最後,還是幾位老奶奶在老年活動室跳舞,路過那裡,才把水龍頭關緊的。(浪費水資源)
2、有時候,在我居住的院子里,已經很晚了,月亮已經高高的掛在天空上了,大概已經12點多了,還有許多人家的燈都在房間里亮著,把整個房子都照亮了。直到早上6點多,將近7點的時候,那不知道多少盞亮了一晚上的燈才熄滅。(浪費電)
Ⅳ 目前地球的資源被消耗了哪些
人是自然的產物,但人類的發展卻是在毀滅自然中進行的.地球誕生大約45億年,地球生命發生大約35億年.人類的出現不過300萬年歷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不過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人類與自然基本上能夠和諧相處.但在工業革命以來的300年,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已經接近自然對人類生命的支撐極限.照目前的開采規模,石油天然氣最多夠耗50年,煤炭最多夠耗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今天,環境和生態危機已經充分顯現:南極臭氧層空洞在不斷擴大;全球氣候變曖,溫室效應在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工業生產帶來的大氣污染、海洋與淡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學污染相當嚴重;森林覆蓋率大幅銳減、土地沙化荒漠化日益嚴重;人類疾病發病率在上升,物種滅絕在加速,等等.總之,地球資源在驟減、生態環境在惡化,人類在以物質為中心的飛速發展中,再發展、持續發展的條件卻在不斷喪失. 例如:一、人類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把大氣弄臟了、使地球像在大熱天穿了一件臟棉襖,體溫不斷地升高;二、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護傘.大氣污染破壞了這層重要的保護傘,使地球的臭氧層產生了「空洞」;三、人類毀林開荒,不合理利用木材等,都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年百年來,全球森林面積急劇減少,最近十多年來,每年都有上千萬公傾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非洲的熱帶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亞洲的木材蓄積量只能維持不到40年……;四、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目前,全球的沙漠化地區已經佔到了地球陸地面積的35%;五、全球的城市裡,約有一半人口(16億)生活在有害健康的惡劣空氣中.嚴重的空氣污染,使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大大高於鄉村;六、20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全國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缺水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城市缺水狀況越來越加劇;七、無節制的捕撈,使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海洋漁場,捕到的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這就是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表現.在地球上,天南地北的環保問題不計其數,這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另一部分環境問題是因為人類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及時採取對資源的保護措施而導致了資源流失造成的,所以,地球環境的破壞,歸根到底是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的開發,說確切一點,應該是人類的掠奪,濫用自然資源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惡果.把地球形成以來幾十億年積累下來和各種天然寶貴資源,在幾百年間揮霍過度,面臨枯竭,如此下來,很可能在一兩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毀於自己手中. 在此,我希望人類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認識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樹立「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新環境,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發展、進步的美好世界.保護環境需要知識,更需要決心和恆心,要用科學態度認真對待環境. 但願地球的明天會更好.
Ⅵ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或浪費有哪些
一是資源破壞。人類過渡消耗各種礦產資源。按照傳統的消耗量計算,世界石油僅夠維持50年,煤、天然氣僅夠開采200-300年。
二是生態破壞。上世紀50年以來,全球森林資源已失去了一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每分鍾有2000平方米森林別毀掉。
三是土地沙化。世界沙漠化土地已經達3600萬平方公里,幾乎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國土的總和。
四是物種減少。地球上平均每天就有一個物種消滅,預計在未來的30-40年中,將有6000種植物在地球上消滅。
五是環境惡化。環境惡化是工業文明造成給人類造成不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5天內有4000人死亡。
其它如水體污染、酸雨、光化學污染等都是破壞自然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