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內蒙古高原上有什麼資源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內蒙古高原上有什麼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9-09 03:22:33

❶ 內蒙古的自然資源

內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萬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24公頃,是中國人均耕地的3倍,實際可利用的耕地面積超過800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居中國首位。
內蒙古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以東和以南。河套、土默川、西遼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廣大的丘陵地區,有適於農作物生長的黑土、黑鈣土、栗鈣土等多樣性土壤地帶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資源,從而形成自治區乃至中國北方的重要糧倉。 內蒙古天然草場遼闊而寬廣,總面積位居中國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草原總面積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達6800萬公頃,佔中國草場總面積的1/4。
內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蓋6個著名大草原,生長有1000多種飼用植物,飼用價值高、適口性強的有100多種,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鹼草、野燕麥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適於飼養牲畜。
從類型上看,內蒙古東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質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種類繁多,具有優質高產的特點,適宜於飼養大畜,特別是養牛;中部和南部的乾旱草原降水較為充足,牧草種類、密度和產量雖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營養,適於飼養馬、牛、羊等各種牲畜,特別宜於養羊;陰山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氣候乾燥,牧草種類貧乏,產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是小畜的優良放牧場地;西部的荒漠草場很適合發展駱駝。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草原紅牛、烏珠穆沁肥尾羊、敖漢細毛羊、鄂爾多斯細毛羊、阿爾巴斯絨山羊等優良畜種在區內外聞名遐邇。 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區森林總面積約2080萬公頃,佔中國森林總面積的11%,居中國第1位。森林覆蓋率達17.57%,高於中國13.4%的水平。森林總蓄積量12.9億立方米,居中國第四位。樹木種類繁多,全區喬灌樹種達350多種,既有壽命長、材質堅硬的優良用材林樹種,又有耐旱耐風沙運作防護林的樹種,還有經濟樹種和列入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
內蒙古森林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大興安嶺北部山地,原始森林就佔全區林地面積的50%,林木蓄積量佔全區林地活立木蓄積量的75%以上,被譽為祖國的綠色寶庫。這里盛產的興安落葉松、白樺、黑樺、色木等,均為著名的優質木材。在罕山、陰山、賀蘭山等山地也生長著成片的天然次生林。罕山地區的雲杉、油松、柞木、山楊林,大青山、烏拉山、蠻漢山的山楊、白樺林,賀蘭山的雲杉、松樹林以及大青溝闊葉林等,都是具有較高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的珍貴樹種。
人工林是內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僅在條件較好的平原區開展造林,而且深入河區、水土流失區及牧區進行造林。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等林種都得到較快發展。據1988年森林資源清查統計,全區人工林保存面積達237萬公頃,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積增長52倍。特別是1978年開始進行的被譽為「綠色萬里長城」和「世界生態工程之最」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使自治區平原農區50%左右的農田實現林網化,牧區有35%的草庫倫得到林木保護。2008年末全區森林面積2050.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7.57%。 內蒙古農作務多達25類10266個品種,主要品種有小麥、玉米、水稻、穀子、莜麥、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許多獨具內蒙古特色的品種,其中莜麥、蕎麥、華萊士瓜頗具盛名。還有發展蘋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紅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條件。
內蒙古搜集到的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2351種,其中野生植物2167種,引種栽培的有184種。這些植物分屬於33科,720屬,被列為第一批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4種。野生植物以山區植物最為豐富。有豐富的森林和草原植物,還有草甸、沼澤與水生植物。草原共有維管束植物1668種,隸屬於121科、504屬,有飼用價值的900餘種,優良牧草200餘種。
內蒙古的野生植物按經濟用途可分為十幾類。纖維植物有樟子松、落葉松、甜楊、蕁麻、大葉草、蘆葦、蒲、沙柳、紅柳等70多種,是造紙、編織、制繩、人造纖維的重要原料。中草葯有人參、天麻、麻黃、肉蓯蓉、柴胡、甘草、黃芪、枸杞、黃苓、赤芍、杏仁等500多種。榛子、山杏、唐松草、金蓮花、松籽、文冠果等幾十種植物的種子是榨油的好原料。越桔、篤斯、懸鉤子、山丁子、紅豆、山櫻桃等果實是釀造的重要原料。沙棘、野山楂、山荊子、秋子梨、薔薇果、草莓等野果含維生素較豐富。幾十種食用植物中尤以猴頭、口蘑、發菜最負盛名。百合類、石蒜類等50多種植物在印染和澱粉工業中有重要用途。檸條、沙蒿、酸刺、馬藺、鹼地膚等在固沙、治鹼和環境保護中有獨特用途。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發現新礦物最多的省區。自1958年以來,中國獲得國際上承認的新礦物有50餘種,其中10種發現於內蒙古,包括鋇鐵鈦石、包頭礦、黃河礦、索倫石、汞鉛礦、興安石、大青山礦、錫林郭勒礦、二連石、白雲鄂博礦。包頭白雲鄂博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儲量佔世界稀土總量的76%。該礦山含礦物172種,是世界上含礦物種類最多的礦山。至2006年,已發現各類礦種135種,探明儲量的有83種,儲量居中國第一的礦種有5種,居中國前三位礦種約有28種,居中國前十位的礦種有67種。稀土儲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儲量7016億噸,居中國第一位,天然氣地質儲量7903億立方米。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天然氣田是截至2010年中國發現的為數不多的陸上特大型氣田之一。可利用風能總功率1.01億千瓦,居中國首位。
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內蒙古有四個,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准格爾露天煤礦。霍林河煤礦是中國建成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准格爾煤田是中國最大的露天開採煤田(截至2011年)。東勝煤田與陝西神府煤田合稱東勝—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個。錫林浩特市北郊的勝利煤田,是中國最大的、煤層最厚的褐煤田。煤層一般厚度200米以上,最厚處400米。含有11個煤層,13個煤組。煤田長45公里,寬15公里,面積675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159.32億噸,保有儲量159.31億噸。阿拉善盟二道嶺煤礦的太西煤,屬低灰、低硫、低磷的優質無煙煤,平均灰分3.96%,揮發分6.83%,含硫0.2%~0.32%。發熱量7645~7711大卡/千克,中國最高。
其他礦產: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干里門諾爾鹼礦,是亞洲天然鹼儲量最大的鹼礦。查干諾爾天然鹼化工總廠是中國最大的天然鹼開采及深加工聯合企業。錫林郭勒盟錫礦儲量居中國第一,保有儲量4.67萬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的五個礦區。錫林郭勒盟鍺儲量中國第一,儲量1600萬噸,佔中國已探明總儲量的30%。內蒙古螢石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螢石礦屬於特大型螢石礦床,原礦氟化鈣平均品位達到熔劑富礦的工業要求。石墨的遠景儲量約為3億~5億噸,居中國首位。在西起阿拉善右旗,東至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長1000公里的地帶,成礦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其中興和縣石墨礦的產品,鱗片大,柔韌性好,是中國三大石墨生產基地之一。通遼市是中國最大的鑄造砂和玻璃生產用砂基地,天然硅砂儲量約為550億噸。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寶山瑪瑙礦儲量2775噸,居中國第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埋藏著世界罕見的超大型芒硝礦。 全區地表水資源為406.60億立方米,除黃河過境水外,境內自產水源為371億立方米,佔中國總水量的1.67%。地下水資源為139.35億立方米,佔中國地下水資源的2.9%。扣除重復水量,全區水資源總量為545.95億立方米。年人均佔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頃平均佔有水量1萬立方米,平均產水模數為4.41萬立方米/平方公里。
地表水:內蒙古自治區平均地表年徑流量約291億立方米,占河川徑流總量的78%;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0億立方米,占河川徑流總量的22%。由於河川徑流受大氣降水及下墊面因素的影響,年徑流量地區分布不均,水資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區水量富而有餘,而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同時,河川徑流年內分布不均,年際間變化比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徑流量佔全區徑流量的60~80%。歷年間徑流量大小不勻,相差很大。年徑流量最大與最小的比值,東部林區各河流為4~12;中部各河流為6~22;西部地區各河流高達26以上。此外,從區外流入自治區境內的河川徑流量有330.6億立方米,其中黃河入境的平均年徑流量315億立方米,額濟納河8.4億立方米。
地下水:內蒙古自治區地下水平均資源量為254億立方米。山丘區地下水平均年資源量為113億立方米,佔全區地下水資源量44%。其中河川徑流量為80億立方米,佔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的71%。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年資源量為172億立方米,扣除與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的重復計算後,佔全區地下水資源量的56%。自治區地下水資源的分布受大氣降水、下墊面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平原多、山丘區少和內陸河流域更少的特點。自治區平原區扣除與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間的重復計算後的地下水資源模數,一般在5.9~6.5萬立方米/平方公里,為山丘區地下水平均水資源模數的2.2~2.7倍。內陸河流域地下水資源模數為1.1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資源十分貧乏,只是在內陸閉合盆地的平原或溝谷窪地,地下水才比較富集。

❷ 內蒙古有什麼資源

內蒙古資源狀況[氣候資源]以風能資源為代表,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風速3-4米/秒,年大風日數,東部各盟20~40天,西部各盟40~60天,冬春季節大風日數佔60%左右,是發展風力發電的優良地區。 [水資源]內蒙古自治區水資源總量為508.85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為370.9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37.89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的90.4%集中在東部四盟市。內蒙古現有大小水庫472座,總庫容59.42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8.51萬公頃。 [土地資源]全區共有可利用耕地549.14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24公頃,居全國第一,是全國人均耕地的3倍。富饒美麗的河套、土默川、遼河和松嫩平原,有"谷倉"和"塞外米糧川"之稱,不僅是內蒙古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區,也是國家農業開發的重點地區。 [草場資源]本區草場面積居全國五大牧場之首。東起大興安嶺山地,西至居延海廣袤無垠的草原東西綿延2000多公里,總面積達8700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6800萬公頃,佔全國可利用草場面積1/5以上。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是全國著名草原,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畜種資源,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馬、草原紅牛、烏珠穆沁肥尾羊、敖漢細毛羊、內蒙古細毛羊、阿爾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駝等優良品種,在區內外聞名遐邇。 [森林資源]森林面積居全國之冠。以內蒙古東部被譽為"祖國綠色寶庫"的大興安嶺為主的森林面積達1407萬公頃,佔全國森林面積的1/9,林木蓄積量11.2億立方米,佔全國總蓄積量的12%,優良用材品種有:興安落葉松、紅松、樟松、油松、白樺、水曲柳等是國家重要的林業生產基地。 [礦產資源] 已探明礦種92種,其中稀土資源保有儲量達8460萬噸,佔全國的97%;全區煤炭資源僅次於山西,居全國第二,儲量在100億噸以上、適宜露天開採的特大型煤田有五處,其中准格爾、霍林河為最;鈮、天然鹼儲量居全國之首;另外還有鋅、瑪瑙、鑄型砂、鐵釩土等6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十位。 [旅遊資源] 內蒙古是個絢麗多姿、極富傳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觀"構成了獨特的旅遊勝景,別具北國風采,塞外情韻。

❸ 內蒙古的鄂爾多斯有什麼豐富的資源不管是礦產還是其它的

能源礦產資源

鄂爾多斯境內地下有儲量豐厚的能源礦產資源,目前,已經發現的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重要礦產資源 有12類35種。

煤炭 全市已探明煤炭儲量1244億多噸,約佔全國總儲量的1/6。如果計算到地下1500米處, 總儲量約近

1萬億噸。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著煤。按地域位置,全 市可劃分為東西南北四

大煤田。東部即准格爾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東勝煤田,北部 即烏蘭格爾煤田。鄂爾多斯的煤炭

資源不僅儲量大,分布面積廣,而且煤質品種齊全,有褐煤、 長焰煤、不粘結煤、弱粘結煤、氣煤、肥煤、

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淺,垂直厚度深,易開采。目 前,四大煤田,除烏蘭格爾煤田外,其餘均正在開采之中。

石油、天然氣 這是近年來發現的新型資源。這一資源主要位於鄂爾多斯中西部。 在烏蘭 格爾一帶即杭

錦旗北部,地質勘探部門已經發現20多處油氣田,鄂托克旗境內現已探明油氣儲量 11億立方米,在烏審旗南

部也發現了油氣田。這兩種資源目前還正在進一步勘探之中。

油頁岩 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中部的東勝區、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境內。目前的探明儲量 為3.7億多

噸。其中工業儲量66萬噸,儲藏厚度一般為3米--5米,含油率1.5%--10.4%。

化工資源

鄂爾多斯有品種齊全、蘊藏豐富的化工資源。主要有天然鹼、芒硝、食鹽、硫磺、泥炭等, 還有伴生

物鉀鹽、鎂鹽、磷礦等。

天然鹼 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西部的烏審旗、鄂托克旗、杭錦旗境內的湖泊中。全市現有天 然鹼湖19

處,儲量866億噸,伴生天然鹼儲量1300萬噸,這些天然鹼中, 含碳酸鈉加碳酸氫鈉占 19%--41%,氯化

鈉小於4%,硫酸鈉小於13%,水不溶物小於20%, 具有比較高的工業開采價值。

芒硝 主要分布於境內的達拉特旗、杭錦旗北部地區,露天湖芒硝含量在 20%--19%之間。 總儲量

69.9億噸,大多適宜露天開采。其中,有位於達拉特旗的特大型芒硝礦。儲量達68.7億噸, 地下埋藏深度

平均為100米左右。從規模、質量到開采條件,均屬國內外罕見的特大型優質芒硝礦。

食鹽 主要分布於杭錦旗、鄂托克前旗和烏審旗、有礦產地14處,總儲量956萬噸。

硫磺 境內的硫磺主要賦存黃鐵礦(也稱硫鐵礦)中,以天然黃鐵礦形式產出。分布地主要 在准格爾旗、東

勝市、伊金霍洛旗境內。全市已經探明的儲量232.5萬噸,地質儲量3256.5萬噸。

泥炭 該物質是在外動力地質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富含有機質和農作物主產所需氮、磷、鉀等 元素的一種

礦體。鄂爾多斯地處鄂爾多斯盆地,客觀上造就了這一地區富含泥炭礦床。目前,全 市8個市(市)均有發

現,產地42處探明儲量537.6萬噸, 一般發熱量在1100大卡/公斤--2400大 卡/公斤,有機質含量在25%--

40%之間。

建材資源

建材資源是鄂爾多斯境內的又一大優勢資源。資源遍布全市8個旗(市)。主要有石膏、石 灰岩、石英

砂岩、石英岩、白雲岩、黃土、大理石、花崗岩、石墨等。

石膏 集中分布於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境內。總儲量34.98億噸, 其中工業儲量 近1.5億噸。

有食用、葯用、工藝品製造用的特級石膏400萬噸,用於輕型質高強度建築材料的一 級石膏1.49億噸。最大

儲存厚度近30米。

石灰岩 主要分布於准格爾旗、鄂托克旗境內。產地3處,總儲量3.06 億噸,氧化鈣含量為 51.84%--

52.95%,氧化鎂含量1.2%--1.86%, 是優質高標號水泥產品的理想原料,大多適合 露天開采。

石英砂岩及石英岩 鄂爾多斯共有產地6處,其中石英砂岩總儲量534.8萬噸, 石英岩總儲量4.45億噸。

品質尚佳,二氧化硅含量為82.33%-98.877%。層位穩定,地質條件簡單,覆蓋層 薄、剝采比為1:1左右。

黃土 廣泛分布於鄂爾多斯高原。一般厚度為20米-100米之間。 主要成分有石英砂、亞粘土等。其中,

三氧化二鋁含量為11.74%,二氧化硅含量為65%,氧化鈣含量為6%左右,燒失量 6.68%,是良好的磚瓦建

築原料。

花崗岩 主要產於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溝。總儲量約1200萬立方米。礦體呈肉紅色、 黑斑 少、硬度、

強度極高。是理想的天然建材。開采條件也十分優越。

大理岩 分布於達拉特旗高頭窯鄉銀肯敖包,系灰白色、白色糖粒狀大理岩。岩層厚度約40 米,分布穩

定。屬良好的建築石材和水泥生產原料。 另一大類礦產資源雖不及能源、化工、建材資源豐富,但儲量也

可觀,其經濟價值甚高。這 就是冶金及其輔助原料。它們中主要有:

鐵礦 總儲量1412.8萬噸,工業儲量520.1萬噸。含鐵量在26%--62%之間。

耐火粘土 總儲量4.33億噸,工業儲量323.6萬噸,其中,高鋁耐火粘土儲量1484.4萬噸, 耐火度為

1770℃--17904℃; 硬質耐火粘土儲量3.67億噸,耐火度1790℃--1850℃;軟質耐火 粘土儲量5186.8萬噸,

耐火度1610℃--1700℃。鄂爾多斯的耐火粘土不僅是冶金工業的輔助原 料,絕大部分還是陶瓷工業原料。

石英砂 不同於建材中的石英沙岩,它是以原砂產出,未經成岩、壓固等地質作用。主要 為鑄鋼及玻璃

製品原料之用。境內總儲量4226.9萬噸,工業儲量3918.1萬噸。

羊絨資源及羊絨製品

一、羊絨資源:

在鄂爾多斯高原一帶,有一種馳名中外的絨肉兼用型山羊——阿爾巴斯白山羊,被牧民們稱為草原上的

珍珠。這種羊因生長在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境內,簡稱阿白山羊。阿白山羊被列為全國20個優良品種之

一。因阿白山羊體表生長著22-28厘米長的粗毛,對底絨產生很好的保護作用,因而凈絨率高、梳絨量

大、光澤良好、手感柔軟,被譽為「纖維鑽石」、「絨中之王」、「白色金子」、「軟黃金」。阿白山羊絨

光澤好,潔白柔軟、纖維長、凈絨率高,是山羊絨中的佼佼者,在國際上享有「開司米」絨的美稱。

由於山羊對草牧場破壞較大,所以各國對山羊頭數都有限制,全世界羊絨資源是有限的。我國是世界上

第一產絨大國,年產原絨約8000--10000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4,其中內蒙古產絨5342噸,佔全國羊絨總產

量的1/2,質量居全國之首。

二、羊絨特性:

1、保暖性好、質地優良。羊絨本身就是山羊在嚴冬時,為抵禦寒冷而在山羊毛根處生長的一層細密、

豐厚的絨毛。天氣愈冷,細絨愈豐厚,纖維生長愈長。

2、吸濕性強。

3、手感柔軟。

4、高雅華貴。 山羊絨按顏色可分為:白絨、紫絨、青絨和紅絨。

三、羊絨資源的利用:

山羊絨作為紡織纖維中的珍品,其產品不論從價格還是從外觀適用性等方面都占紡織品的皇位,其產品

的開發領域:羊絨衫、羊絨圍巾、羊絨披肩、羊絨呢大衣、精紡羊絨襯衫等,一般要經過初加工和深加工兩

個階段。初加工階段是從原絨的分選到成紗前的各道工序,包括分選、水洗、分梳和制條,深加工階段是從

制紗到製成品經過的各道工序,包括紡織、染色、機織(編織)、整理、包裝。加工工藝要求嚴格和精確。

解放前,國內沒有分梳設備,一直出口原絨,到八十年代初期,我國在內蒙古東勝區以補償貿易的方式,

引進日本成套最新設備,建起了我國第一個大型羊絨加工廠--鄂爾多斯羊絨衫廠(現發展為鄂爾多斯羊絨

集團公司),年生產能力達到生產無毛絨680噸,羊絨紗1200噸,羊絨面料30萬米,羊絨圍巾60萬條, 羊絨

服裝10萬套,羊絨披肩5萬條,精紡面料100萬米,羊絨襯衫10萬件。由於該廠用料考究、重視質量、講求信

譽,所生產的CKF牌無毛絨色澤潔白,品質優良,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其中KVSS01-05白無毛絨被外商譽

為「中國一號無毛絨」、KWSS02-05青無毛絨、 KXSS02-05紫無毛絨、KYSS02-0532無毛絨也很暢銷。該集團

用CKF牌無毛絨精製的「鄂爾多斯」牌羊絨製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各國消費者的青睞。

土地資源

鄂爾多斯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豐富,人均土地100畝。 鄂爾多斯市土地類型除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外,尚

有黃河沿岸的沖擊平原,丘陵溝壑地區,波狀高原地區。土壤共有9類,21亞類,60屬,167土種,有栗鈣土、

棕鈣土、灰鈣土、灰漠土、風沙土、粗骨土、沼澤土、潮土、鹽土。總土地面積為86752平方公里,1997年,

全市耕地面積37.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3%,草原面積570.5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3.7%,林業面積108.6

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2.5%,城鎮、農村居民及工礦區用地近8公頃,占總面積的0.9%,未利用土地121.43

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4%。

鄂爾多斯市農業生產近年來由於認真貫徹落實了黨在農村經濟政策,改變了長期以來倒山種田,廣種薄收,粗

放經營的生產方式,使傳統的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8.72億公斤,其中玉米年產量達

到5.46億公斤,小麥1.20億公斤,甜菜2.21億公斤,各種油料5940多萬公斤,其它雜糧6000萬公斤,薯類

1.0 億公斤,蔬菜7000萬公斤。

野生動物資源

在全市2000餘種野生動物資源中, 有相當一部分屬國家級保護動物。如屬國家一級保護動 物的遺鷗,

為世界上瀕臨滅絕動物之一, 也是人類認識最晚的鳥種之一。據專家考證,鄂爾多 斯遺鷗種群為世界三大

遺鷗繁殖種群之冠。 目前已發現的數量約5000多隻。還有國家二級保護 動物白天鵝,數量也較多。還有經

濟價值較高的石貂、黃喉貂等。

野生植物資源

全市有植物資源800餘種,約有400餘種可入葯。主要的甘草、 麻黃、枸杞、銀柴胡、遠志、 冬花等。

其中甘草、麻黃產量較大。另有相當一部分沙生植物, 如沙棘、沙芥等,都具有較高 的食品經濟開發價值。

❹ 我國三大高原什麼礦產資源豐富

我國是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
青藏高原地域廣闊,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規模較大,全球三大成礦帶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礦帶橫貫青藏高原,使該地區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成礦背景與找礦潛力最好的地區之一。現已發現了120多種礦產資源,資源潛在價值非常巨大。其中的鉻、銅、鉛、鋅、鉀鹽、鋰、鎂、硼、石棉礦產在全國均名列前茅;銀、金、錫、鉑族元素、稀土元素等礦產儲量較多;石油資源前景看好;可開發的地熱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巨大。青藏高原礦產資源的許多優勢礦種恰好是內地的緊缺礦種,如青海察爾汗鹽湖的鉀鹽、鈉鹽、鋰鹽資源,玉龍銅礦的銅鉬資源,青海錫鐵山鉛鋅礦的鉛鋅資源,羅布莎的鉻礦資源等等。
雲貴高原:銦礦。銻礦。錫礦
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的礦產大省,特別是稀土資源儲量居世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