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去人力資源存檔案需要啥手續
法律分析:1、報到手續辦理完畢後,畢業生持就業報到證、密封完整並加蓋公章的個人學籍檔到人事代理窗口登記
2、如畢業生提檔回原籍須提供本人報到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由他人代辦還須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辦理檔案轉出手續(報到證及身份證原件經核實後現場退還本人)。
3、如畢業生將檔案留存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提交上述材料免費辦理檔案託管。
4、如需將檔案轉至外地,需要提供當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出具的調檔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十九條 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便於對檔案的利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適宜檔案保存的庫房和必要的設施、設備,確保檔案的安全;採用先進技術,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檔案安全工作機制,加強檔案安全風險管理,提高檔案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㈡ 畢業生檔案存放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需要什麼資料
1、如果我們是畢業的學生,想要在人社局進行存檔,一般都是需要提前在學校的教務處領取存放檔案需要用到的報到證,還得准備行悶個人身份證和畢業證等材料。2、在存放檔案之後我們可能還需要領取存檔證明,一定要記得進行良好的保管。
3、如果我們是從其他工作地點存放的檔案,又想將檔案轉移到人社局進行管理,建孫帶搏議大家先按照人社局工作人員的要求,准備自己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還有參加工作的證明等信息,給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則祥進行審核。
㈢ 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拿檔案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需要准備的材料參考如下:
1、提檔需要工作接收單位(具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或人才中心、職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機構出具的「人事檔案商調函」。
2、想偷偷把檔案調離本市,就先到它市找到工作接收單位(即找好下家)。
1)該「下家」如有人事管理許可權,直接開具「人事檔案商調函」,你持該函到「開發區人才」提檔後交聘用單位的勞動人事管理部門。
2)如「下家」不具有人事管理許可權,你可持該接收單位的聘用合同書或錄用證明、身份證、照片等相關材料到當地人事局所屬的人才中心申請個人檔案人事代理託管。「
3)人才」接受託管申請後開具「人事檔案商調函」,你同樣持該函到「開發區人才」提檔後交給發函的「人才」就可以了。
3、檔案和戶臘謹口不一定要一齊動,只動檔案而不動戶口是完全可行的。戶口歸公安機關管理,戶口遷移比檔案轉移難度大。
1)以為找到工作接收單位,檔案既可轉移;而戶口就不一定了,很多單位,如私營、民營等小型單位(企業),他們可以聘用你,但不能給你解決戶口問題。
2)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才紛紛參加報考國家公務員(公招)的關鍵原因所在。公務員的戶口肯定沒問題,而且待遇高,如能堅持到退休,那退休待遇也比社保輪巧基退休人員高很多。
4、暫時動用檔案,年後再還回可以。前提是檔案可以隨著工作走。辦法參照上述(二)。
拓展資料:
人力資源的發展歷史
1、約翰·R·康芒斯曾經先後於1919年和1921年寬弊在《產業榮譽》和《產業政府》兩本著作里使用「人力資源」一詞,但與21世紀我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在含義上相差很遠。
2、21世紀初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的含義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中首先提出並加以明確界定的。
他認為人力資源擁有當前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素質,即「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像力」;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必須經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開發利用,並給企業帶來可見的經濟價值。
3、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學家w.舒爾茨和加里.貝克爾提出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體現在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身上的、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所表示的資本,它是通過投資形成的。
4、英國經濟學家哈比森在《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中寫道「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最終基礎。資本和自然資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人是積累資本,開發自然資源,建立社會、經濟和政治並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主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