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池的氣候特點類型特徵
河池的氣候特點
河池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而炎熱,冬短而暖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日照時數大部分地區都在1447~1600小時之間。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一般都在16.9~21.5攝氏度,南部與北部氣溫相差約6度,大部分地方沒有嚴冬。全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1600毫米之間,多的地方超過2500毫米,最少的地方也在1000毫米以上。
河池的簡介
河池市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南麓。她東連柳州、南界南寧、西接百色、北鄰貴州省,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全地區總面積3.3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8萬人,共轄11個縣市174個鄉鎮1620個村(居)委會。全市轄金城江區、南丹、天峨、鳳山、東蘭、羅城、環江、都安、大化、巴馬等一區九縣,其中有5個自治縣、13個民族鄉,並代管宜州市。
全市有壯族、漢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8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17.71萬人,占總人口的83.67%,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河池歷史悠久,先秦屬百越之地。河池地處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屬南嶺成礦帶的一部分。因此,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河池地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地形地貌復雜,光、熱、水等氣候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千姿百態的山水景觀、嫵媚秀麗的高山平湖風姿、豐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觀、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獨樹一幟的長壽資源、濃郁的民族風情,都給河池的旅遊增添了無限異彩。
河池的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池地處廣西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東連柳州,南界南寧,西接百色市,北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介於東經106°34'~109°09'、北緯23°41'~25°37'之間。東西長228公里,南北寬260公里。
地形地貌
河池是主要的喀斯特旅遊地貌資源分布區,河池市轄區十縣市中喀斯特地貌出現的面積為21795平方公里,佔全國土面積的65.74%,占廣西喀斯特地貌總面積的24.34%,是廣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積最多的城市,也是廣西喀斯特地貌型出露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喀斯特王國。
河池境內地形多樣,結構復雜,山嶺綿亘,岩溶廣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分布於邊緣地帶,北有九萬大山,西北有鳳凰山、東風嶺,西和西南有都陽山、青龍山等山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興鄉的無名峰,海拔1693米,是河池第一高峰。河池地區岩溶面積大、分布廣,佔地區總面積的66%。
水文
河池市內的河流主要為紅水河、龍江及其支流,屬珠江水系。除蘊藏著巨大水力資源外,某些河段如紅水河的天峨「小三峽」、大化板蘭峽谷和龍江及其支流的六甲峽谷、大小環江、下梘河、古龍河、羅城懷群劍江等。
水資源
河池境內集雨面積30010平方千米,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50億立方米,占廣西水資源總量的13.3%,名列廣西前茅。按耕地面積計算,畝均水量7100立方米,高於全國畝均1813立方米、廣西畝均4750立方米的水平,河網密度為0.153千米/平方千米。河池有大小河流635條,其中主要河流50多條,河流總長度5130千米。主要河流有紅水河和龍江河兩大幹流,均屬西江水系。
2016年,河池市水資源總量336億立方米,比2015年增加9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9665立方米,增加2703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15.42億立方米,減少0.53億立方米,其中,農田灌溉用水11.99億立方米,增加0.80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98億立方米,減少0.18億立方米;生活用水2.44億立方米,增加0.59億立方米。河池人均綜合用水量444立方米,減少18立方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250立方米,減少1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67立方米,減少9立方米。
礦產資源
河池地處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屬南嶺成礦帶的一部分。因此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礦種較齊全,共生、伴生礦種多,分布廣,質量好,儲量大,綜合利用性強和價值高等特點。河池11個縣、市(區)都有礦藏,截至2017年10月,已探明的有錫、銻、鋅、銦、銅、鐵、金、銀、錳、砷等46個礦種,礦產地172處,其中大型18處,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石煤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硫、石灰岩、白雲岩等,水氣礦產主要有礦泉水,保有儲量居廣西首位的有錫、鉛、鋅、銻、銦等,是河池市優勢礦產資源。由於保護性開采政策的實施,河池市有色金屬礦業開采近乎停滯。
植物資源
截至2014年底,河池已發現植物種類有203科、697屬、1850種。其中森林樹種就有84科、250屬、勞532種,森林樹種中屬常綠樹種143種,落葉樹種98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樹種有60種;葯用植物有162種,主要葯用植物22種,油脂植物16種,飼料植物20種,牧草植物240種,纖維植物14種。動物資源有60多種,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0種,二類保護動物23種,三類保護動物11種,稀有動物2種,經濟動物16種。
截至2014年底,河池有森林面積101.7萬公頃,其中用材林59.3萬公頃,佔71.5%,活立木總蓄積2616萬立方米。林木樹種資源豐富,共有84科、250屬、532種,其中喬木241種,常綠樹種143種、落葉樹種98種。在廣闊的林區里,分布著白豆杉、南方紅豆杉、穗花杉、梘木、擎天樹、小葉紅豆、金絲李、馬褂木、南華木、香果樹、銀鵲樹、青錢柳、馬尾樹等10餘種珍貴樹種。 人工林主要有杉、松、雜木、竹等。杉樹是河池大面積造林和現有森林中的主要樹種,現有杉木林面積27.13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達116.03萬立方米。松樹有16.0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23.14萬立方米,年產松脂3千多噸,雜木林44.4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998.46萬立方米。經濟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總面積13.3萬余公頃,以油茶、油桐種植面積最大,年產油茶籽1.83萬噸,居廣西第7;油桐籽年產量1.51萬噸,居廣西第2;八角也稱大回香或大茴,是中國的特產和重要出口物資,河池現有八角0.8萬公頃,年產八角近1000噸;全地區現有板栗0.8萬公頃,年產板栗6457噸,居廣西第一位,已成為全區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