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你看到的信息資源是如何分布的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你看到的信息資源是如何分布的

發布時間: 2023-09-10 04:02:20

Ⅰ 什麼是網路信息資源網路信息資源是怎麼組織的組織的方法和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步入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為了保持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特別是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我們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識成產系統,技術生產系統,知識傳播系統和只是應用系統」4個良性循環的子系統所形成的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知識傳播系統,已經被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當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信息管理的過程已經經歷了傳統管理時期,技術管理時期,信息資源管理時期,現在正逐漸向「網路信息資源管理」階段演進。這種演進和發展對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務模式勢必造成巨大的變化,產生新的社會需求,而網路信息資源管理正式這種新需求下的產物。

1. 網路信息資源含義
在探討網路信息資源的含義之前,我們首先應明確對信息資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關於信息資源的含義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釋,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俠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就是指文獻資源或者數據資源,或者各種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聲像,印刷品,電子信息,資料庫等,。這都是限於信息本的身。而是廣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信息活動中各種要素的總稱,這既包含惡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關的人員,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各種資源。
隨著互聯網發展進程的加快,信息資源網路化成為一大潮流,與傳統的細細資源相比,網路信息資源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傳播的范圍,載體形態,內涵傳遞手段,等方面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些新的特點賦予了網路信息資源新的內涵。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網路信息資源也稱虛擬信息資源,它是以數字化形式記錄的,以多媒體形式表達的,存儲在網路計算機磁介質,光介質以及各類通訊介質上的。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通訊方式進行傳遞信息內容的集合。簡言之,網路信息資源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利用的各種信息資源的總和。目前網路信息資源以網際網路信息資源為主,同時也包括其他沒有;連入網際網路的信息資源。
2. 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
2.1存儲數字化
信息資源由紙張上的文字變為磁性介質上的電磁信號或者光介質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查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儲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無損耗地被重復使用。以數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計算機內高速處理,又可以通過信息網路進行遠距離傳送
2.2 表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信息資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而網路信息資源則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軟體,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電子工具書,商業信息,新聞報道,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
2.3 以網路為傳播媒介
傳統的信息存儲載體為紙張,磁帶,磁碟,而在網路時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網路為載體,以虛擬化的姿勢狀態展示的,人們得到的是網路上的信息,而不必過問信息是存儲在磁碟上還是磁帶上的。體系那了網路資源的社會性和共享性。
2.4 數量巨大,增長迅速
CNNIC一年兩次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以其權威性著稱。從本次報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計算機數量為2083萬台;CN下注冊的域名數量達到17.9萬個;網站數量達到了37.1萬個;國際出口帶寬總量為9380M。
2.5 傳播方式的動態性
網路環境下,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快速靈敏,具有動態性和實時性等特點。信息在網路種的流動性非常迅速,電子流取代惡劣紙張和郵政的物流,加上無線電和衛星通訊技術的充分運用,上傳到網上的任何信息資源,都只需要短短 的數秒鍾就能傳遞到世界各地的沒一個角落。
2.6 信息源復雜
網路共享性與開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於沒有質量控制和管理機制,這些信息沒有經過嚴格編輯和整理,良莠不齊,各種不良和無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網路上,形成了一個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給用戶選擇,利用網路信息帶來了障礙。
.

3 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核心是資料庫建設

在網路信息資源管理活動中,資料庫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領域,它是實現資源共享,節省開支,提供系統的反映能力,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術保證。世界提供的大型資料庫有萬余個,總記錄數幾十億,這些資料庫通過發達的網路向機關,團體,學校,公司以及個人提供各類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業信息,文化信息等。從目前的狀況堪,我國可供服務的信息資源顯的比較匱乏,我國現在有可讀的信息資源還是很少,佔世界資料庫總量和總記錄數的百分之幾。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資料庫建設還不太令人滿意,但是我國的網路信息資源的開發建設工作也有相當的成就。如:國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慶維普資訊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集團公司推出的「萬方資料庫」等,特別是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開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資料庫」等更是將我國的網路信息資源開發與建設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4 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核心是「三維結構論」
20世紀90年代初,盧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即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和信息資源的人文管理,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個的集成構成IRM的三維構架。
從技術角度來看,人們除了利用信息科學的原理研究解決大系統的穩定性,網路結構的有序性和高速率傳輸中的各種問題外,主要是用情報學的理論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網路特點的信息系統,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對應於網路技術的技術管理模式,其研究內容是新的網路信息系統,新的信息媒介和網路信息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分布,採集,組織,存儲,檢索,傳播與服務。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高速信息網路是一個巨大的社會經濟系統,這個系統將計算機,通訊網,信息資源網,信息生產者(提供者),信息消費者(用戶)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信息生產,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個信息產業革命,以高速信息網路為基礎的信息活動具有與經濟活動相同的特徵,過程和媒介。存在著供求關系,投入產出關系和費用效益等方面的問題。需要用經濟學的理論,原理,,原則和方法研究網上的各種復雜的經濟關系。有必要按照經濟規律,遵循經濟規律,運用經濟杠桿,對網路信息活動進行經濟管理,使網路信息資源的實現最優配置,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發揮最佳效益。對應於網路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網路修年西服務業引發的經濟問題,研究內容是internet產業結構與管理,網路環境中的資源的合理配置,網路市場的運行與管理等。
從人文角度來看,人們試圖通過政策,法規,倫理道德的相互協調,將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結合起來,實現高速信息網路資源的規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機體系和健康的網路文化,以保證高速信息網路有序運行。這些手段的綜合運用改變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形成的單依靠技術的單一模式,解決了許多技術手段無力解決的問題,有助於客服網路迅速膨脹和無序擴張引發的種種弊端,創造和諧,均衡,有序的信息環境,並使技術發揮更大的效能,因此對應於信息網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網路環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實踐中,這三大模式相輔相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網路信息資源在我們地社會發展中將日益占據主導地位,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對網路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網路信息環境變為有序的信息空間,實現信息資源效用的最大優化

Ⅱ 與傳統信息資源相比,網路信息資源在分布上有哪些特點

與傳統的文獻信息資源相比,它的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1、分散性(表現在鏈接分散和物理地址的分散)
2、動態性(表現在Internet的不斷變化和存在狀態的不穩定性)
3、不均勻性(質量不均勻、分布不均勻)
4、模糊性(主要是商業信息和非商業信息之間界限模糊,比如某個網站首頁的廣告)
5、開放性
參考資料:
畢強,楊文祥主編.
網路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
科學出版社,
2002.
http://www.ce86.com/a/gonggong/tsggl63/200511/18-41976.html
楊先明,但碧霞.網路信息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其利用對策分析.圖書館論壇,
2005年
05期

Ⅲ 你認為如何整合政府信息資源

所謂信息資源整合是「系統」的理念,就是強化對信息資源的全面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英文簡稱IRM)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一個新的管理領域,當代稱為IRM思想。它的管理理念是:取代過去單純以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管理的理念,主張對信息資源要運用技術、經濟、人文的手段進行統籌規劃,全面管理。其管理特徵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的、可控性的、個性化的和實時性的管理。近幾年,國內信息化建設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信息共享受阻,重復建設現象突出。尤其是在政府信息資源建設方面,自1999年啟動政府上網工程後,許多地方採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建設、分散性建設、投資型建設,由此產生了許多自我封閉的、條塊分割的、信息隔絕的網路和信息系統,即所謂的「信息孤島」現象,成為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瓶頸。目前,國家提出信息資源整合就是根據IRM思想,針對當前信息資源建設的一些弊端,從實際出發採取的治理辦法。針對政府信息化建設的領域即電子政務建設而言,信息資源整合是加強政府信息資源建設,規范電子政務建設的一個符合國情的重要舉措,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和任務。

信息資源整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技術、經濟、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信息資源的整合不能僅限於技術或物理層面的整合,應當用信息資源管理的思想指導整合的全過程。要包括對信息資源整體架構體系的整合,對信息資源管理組織體系的整合,對信息管理技術的整合,對信息資源管理環境的整合以及對信息服務內容和方式的整合,通過統籌和全面的整合,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因此說,不能把信息資源整合問題簡單看成是一個專業或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一個綜合治理的問題,應當在政府統一規劃和統籌協調下組織實施。

Ⅳ 信息資源配置的信息資源配置的類型

信息資源的配置形式有多種,可以分為數量配置、時間配置、空間配置等類型。
1、信息資源的數量配置
信息資源的數量配置包括信息的存量配置和增量配置,總量配置和個量配置。信息資源存貯量應當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滿足信息需求,同時要根據新信息的巨量增長和信息需求的不斷變化,及時組織貯存新的信息。無論是存量還是增量,都要保證信息資源的足夠種類。種類也並非越多越好,而是以滿足不同類型信息需求為依據,這需要研究總量和個量的關系。一般來說,信息資源無論是實現存量配置還是增量配置,總量配置還是個量配置,都有相當大的難度,這是因為任何個人或機構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利用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這容易導致所需要的信息千差萬別,無所不包。
2、信息資源的時間配置
信息資源的時間配置是指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上的配置,既對不同時段上的信息進行貯存,又滿足用戶對不同時段上的信息需求。不同類型的信息時效差別較大,一般來說,科學技術信息相對穩定,其效用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過時,表現為一種老化;商務信息的時效性很強,一條價值連城的信息可能在一夜之間變得分文不值。因此,在不同的時態上對不同種類的信息資源進行配置是保證信息資源結構具有合理時效分布的重要指標,也是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的前提。
3、信息資源的空間配置
信息資源的空間配置是指信息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部門之間的分布,實質上是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信息資源的地域分配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各地域、各行業並不能依靠信息需求和使用方向合理使用信息資源。這主要是因為信息資源在不同行業、地理區域的信息量分布和信息基礎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信息資源在空間優化配置的先決條件是構建先進的信息基礎結構。
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數量上,信息資源的配置都是以已有的資源條件為基礎。無論是「硬」資源,還是「軟」資源,相對於一定時期內信息用戶的需要和國家信息系統的具體目標而言,都是有數量與質量上的相對盈餘和相對虧負這兩個特點。這就要求通過信息資源配置過程,將信息資源的相對盈餘和相對虧負進行合理調節和利用。

Ⅳ 信息資源管理平台的面臨問題

當今的信息化建設不管是電子政務還是企業信息化,信息資源管理都面臨著四個要解決的普遍問題:
第一,已有的分散異構的「信息孤島」如何無縫地聯結?包括對結構化數據資源、非結構化數據資源和業務應用軟體系統資源的無縫聯結。
第二,整合後的信息資源系統是什麼狀態分布和運行?包括哪些資源是分布存在的?哪些資源是集中式存在的?哪些業務是分布式運行的?哪些業務是集中式運行的?哪些管理許可權是分布式操作的?哪些管理許可權是集中式操作的?
第三,整合後的信息資源系統的共性需求如何實現?包括交換需求、共享需求和協同需求。
第四,多級多類的用戶角色如何得到信息資源系統的有效服務?包括可控性訪問服務、個性化訪問服務、實時性訪問服務和單點登錄式訪問服務。
分布式信息資源管理平台(IRMP)。分布式信息資源管理平台技術也是當今國際軟體業的主流趨勢之一,它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套件式可復用構件技術,包括了諸如企業門戶、應用集成、應用伺服器、內容管理、元數據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等。國際軟體廠商正在朝著SES(Smart Enterprise Suite)和APS(Application Platform Suite)的方向積極推動。
第二,面向服務的架構體系,即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第三,基於Web Service的基礎架構方向,即WOS(Web Oper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