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哪些地方有自然資源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哪些地方有自然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9-10 08:38:53

Ⅰ 東北平原有哪些自然資源

東北平原千里沃野,資源充足,物產豐富。這里擁有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一直有著「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說法。東北平原水資源豐富,不僅地表江流交錯縱橫,地下水儲量也非常可觀。由於東北平原地處北溫帶,加上地形特徵,所以大氣降水充盈,適宜大規模的農業種植和發展,盛產小麥、大豆、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

東北平原河流分屬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三大水系。天然水域盛產鱘鰉魚、馬哈魚、興凱湖大白魚,以及東北銀鯽、鯉魚、鯰魚和「三花五羅」等名貴魚類。近年來,人工繁殖馴化鱘鰉魚、興凱湖大白魚技術獲得成功,為淡水養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在東北平原的山地和丘陵地帶森林密布。整個東北平原的森林面積約達8050平方千米,其中天然林就達3570平方千米,成為北大荒的「綠色銀行」和保障農業穩產高產的「綠色屏障」。依託森林生長的還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如:人參、黨參、五味子、刺五加、生麻等130多種名貴中草葯;猴頭、木耳、蘑菇、蕨菜等真菌及植物類產品;鹿、狍、貂、麝鼠、山雞等名貴動物。

東北平原的礦產儲量也很客觀,煤炭、黃金、石灰石、瑪瑙等礦產資源儲量極大、品位居高。目前已探明煤炭儲量1.5億噸,遠景儲量2.48億噸;探明黃金儲量15.4噸,遠景儲量58.7噸;石灰石儲量在數十億噸以上,為發展礦產採掘、加工提供了有利條件。

人參

Ⅱ 新疆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蛇紋岩、寶石、石棉、和田玉、鹽、芒硝、鈉硝
烏魯木齊市:石膏、煤、油頁岩、磷、鐵、鈾、錳、金
水磨溝區:煤、油岩、頁岩、陶土、溫泉、礦泉水
南泉區:煤、石灰石、鐵、花崗石、金、鉛、礦泉水
東山區:煤炭、鐵礦石、粘土、石灰石
烏魯木齊縣:煤、石灰石、石膏、銅、磷 金、芒硝、鐵、湖鹽
新疆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居全國第二位
新疆是中國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5種儲量居全國首位,25種居全國前5位,40種居全國前10位,23種居西北地區首位.新疆礦產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礦種有:鈹、鈉硝石、白雲母、蛭石、陶瓷土;冶金用脈石英、自然硫、長石、化肥用蛇紋岩;膨潤土、水泥用大理岩、鎳、鉻鐵礦;鑄石用輝綠岩、石油、毒重石;煤、菱鎂礦、鎂鹽、鉀鹽、石棉、玻璃用脈石英、水泥用泥岩、天然氣、銫、水泥用頁岩;鉍、鉑族、鋰;油頁岩、水泥用黃土、芒硝;泥灰岩、硼、碲;錳、鈷、鉭、鈮、玻璃用砂、鹽.
1、能源礦產.新疆擁有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和鈾5種能源礦產,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是新疆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新疆是中國陸地石油最有遠景的地區之一,准噶爾、塔里木、吐魯番—哈密三大油氣沉積盆地以及其他19個大小沉積盆地成油地質條件好,沉積面積達95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沉積面積的1/4;其中塔里木盆地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184億噸,其中石油資源量101億噸,天然氣8.3萬億立方米,是我國「西氣東輸」的起點.根據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新疆石油資源量300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940億噸的1/4強,現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3位,未動用的石油儲量居全國之首;新疆原油具有含硫低、凝固點低的特點,是生產高級潤滑油、高速公路瀝青、高級冷凍機油和醫葯化妝品等特種產品的最佳原料,特別是重質油的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天然氣資源量為10.8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30萬億立方米的34%.新疆的煤炭地層面積預計為30.7萬平方公里,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佔全國的40%,居全國之冠;已探明的儲量約170多億噸,在全國名列第8位,在西北地區名列第2位;其中吐魯番——哈密盆地和准噶爾盆地已列入世界10大煤田行列.
2、金屬礦產.新疆的黑色金屬及有色金屬礦產在全國佔有一定的地位,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27種.黑色金屬礦產資源有鐵、錳、鉻、釩、鈦5種,其中鐵礦已探明的儲量居全國第5位,錳礦居全國第8位,鉻礦居全國第5位.有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銅、鎳、鉛、鋅、鋁等,礦種的特點是分布廣、礦點多、富礦多、伴生礦多,有利於綜合開發利用.新疆的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礦產位居全國前列.有探明儲量的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鉑、鈀.新疆的黃金資源比較豐富,全疆85個縣市中,59個縣市有黃金資源.新疆是中國主要的稀有金屬礦產地,尤其以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礦產享譽中外.
3、非金屬礦產.新疆非金屬礦產比較齊全,已探明的非金屬礦產有43種.冶金用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8種,其中菱鎂礦居全國第4位;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3種,其中鈉硝石、蛇紋岩、鉀鹽、鎂鹽、芒硝、自然硫、毒重石、鹽等保有儲量都居全國前列;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24種,其中白雲母、膨潤土、蛭石、陶瓷土的探明儲量都居全國第1或第2位.工藝美術用特種非金屬與寶石礦產有水晶和各種寶石、玉石和彩石.寶石已發現70多個品種,如馳名國內外的海藍寶石、綠寶石、碧璽、芙蓉石、石榴石、紫羅蘭寶石等.玉石中主要是和田玉又稱軟玉,為中國所特有,其中優質羊脂玉是世界罕見玉種.
總之,新疆是中國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開發前景廣闊,可建成具有全國意義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煤炭和煤炭化工基地、鹽和鹽化工基地、有色和稀有金屬基地.

Ⅲ 北京有哪些自然資源

問題一:北京的自然資源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在海河匯入渤海(薊運河除外)。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29.21億立方米,平均年可開采量約24~25億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55.21億立方米。2013年北京市總用水量35.3億立方米,比2012年增長1.4%。其中,生活用水14.5億立方米,增長4.3%;工業用水5.6億立方米,下降3.4%;農業用水12億立方米,下降3.2%。 2015年北京實現地春褲則區生產總值22968.6億元,比2014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2億元,下降9.6%;第二產業增加值4526.4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8302億元,增長8.1%。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6284元(按年平均匯率摺合17064美元)。 2015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3072.3億元,比2014年增長8.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4%,比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180.8億元,增長9.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6%,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3508億元,增長10.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3%,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生產 *** 業實現增加值12160.3億元,增長8.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9%,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5年北京市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86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38億元,增長7.3%,增速比2014年回落1.3個百分點;實現服務性消費8308億元純攜,增長10.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商品性消費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016.9億元,同比增長40.2%,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9.5%,拉動全市零售額增長6個百分點,是零售額增長的主要帶動力。 2015年北京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23.9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2.3%。其中,增值稅716.1億元,增長10.7%;營業稅1186.1億元,增長11.0%;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為1024.7億元和478.1億元,分別增長11.9%和24.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51.4億元,增長27.1%。其中,用於城鄉社區、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分別增長77.9%、42.1%、37.8%和37.6%。 2015年北京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8.2億元,比2014年下降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6%。糧食播種面積10.4萬公頃,比2014年減少1.6萬公頃。糧食產量62.6萬噸,下降2.0%;糧食畝產399.8公斤,增長12.7%。 2015年北京市農業觀光園1328個,比2014年增加27個;觀光園總收入26.3億元,增長5.6%。設施農業實現收入55.5億元,增長8.2%。民俗旅遊實際經營戶8941戶,比2014年增加78戶;民俗旅遊總收入12.9億元,增長14.2%。種業收入12.7億元,下降9.7%。 2015年北京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662.9億元,比2014年增長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增扒棚加值增長2.4%;高技術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戰......>>

問題二:北京著名的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包括哪些 天安門城樓 人民大會堂 毛主席紀念堂 故宮 國子監古觀象台 中山公園 地壇公園 鼓樓 鍾樓 太廟 北海 北京動物園 白雲觀 德勝門箭樓 妙應寺白塔 恭王府 景山公園 西便門明北京城牆遺跡 首都博物館新館 北京天文館 陶然亭公園門票 大觀園 牛街禮拜寺 天壇 龍潭公園 花市 *** 寺 北京自然博物館 八大處公園 石景山游樂園 法海寺 大鍾寺 碧雲寺 五塔寺 大覺寺 卧佛寺 東岳廟海 北京歡樂谷
紫竹院公園 百望山森林公園 鳳凰嶺 陽台山 香山 百鳥園 北京植物園

問題三:北京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水資源.修改病句 自然資源包括水資源,改為
北京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

問題四:生態資源有哪些 *市花市樹 A、月季 又名長春花、月月紅、斗雪紅。屬薔薇科,容易繁殖,開花期從5月中旬直到10月底,極富觀賞價值。B、菊花 又名日精、周盈、延年、帝女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花期在10月之後(亦有夏菊和冬菊),是我國國粹之一,唐代之後傳入日本和歐美。 A、國槐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喬木豆科,是長壽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在北京地區,其樹齡有高達千年以上者。 B、側柏亦名扁柏,柏科,常綠喬木,耐寒耐旱,其高可達20餘米。在北京可彌補冬季綠色不足,宜山宜水、宜城鄉宜庭院,有很強的適應性。 *名花古木 據近年調查,北京有維管植物169科,869屬,約2056種和177個變種、變型。其中以北京為模式產地的有56種,如花楸、白蠟樹、七葉樹、文冠果、黃連木等。用北京作為學名種加詞的植物15種,如北京水毛莨、北京鐵角蕨、北京黃芩、北京堇菜等。在浩繁的植物名種中,北京有特殊的名花古樹。*銀杏: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有活化石之稱。2億多年前曾遍生世界,第四季冰川後,惟獨我國的銀杏生存下來。銀杏俗稱白果樹,公孫樹、鴨腳樹,為高大喬木,雌雄分株。雌株種子成熟時,橙黃如杏,外種皮為肉質,中種皮白而硬,故稱白果,種仁可入葯,有潤肺、平喘、行血、利尿之功效。銀杏樹姿優美,是良好的美化庭院樹種。目前北京地區保留古銀杏樹的地方有大覺寺、潭柘寺、卧佛寺、玉泉山、五塔寺、紫竹院、五棵松、上方山、溝崖等處。這些銀杏樹均有數百年、上千年的樹齡。 *娑羅樹:正名七葉樹,喬木,葉如手掌,稱掌狀復葉,5、6月間開花,花為寶塔狀圓錐花序。據載,釋迦牟尼在印度七葉樹下涅磐,故七葉樹被看成是佛門寶樹。北京卧佛寺之娑羅樹最為著名,有京師七奇樹之一的稱謂。目前北京除卧佛寺外,在潭柘寺、八大處、大覺寺、上方山等廟宇中亦能見到。 *紅葉:正名黃櫨、屬漆樹科,灌木。高二三米。北京香山紅葉,數百年前已負盛名,乾隆年間已廣植其樹。目前香山現存9萬余株。此外在八大處、十三陵、慕田峪等處,均可見到。 *蠟梅:落葉灌木,高三四米,葉為單葉對生,花色蠟黃,隆冬12月至次年2月開花,花氣芳香宜人。根、莖、葉均可入葯。其花經濟價值更高,除葯用外,還可用於香水、化妝品、香精、制皂等工業產品。北京卧佛寺內一株蠟梅,據說有1300多年的歷史。 *柘樹:屬桑科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柘桑。樹皮纖維細軟,是造紙的好原料,根、莖、葉均可入葯,木材可制傢具,亦為黃色染料。柘樹通身皆是寶,為北京少見樹種,潭柘寺之柘樹最為著名,歷史上曾有柘樹千章之稱,後連被破壞,新中國成立初期又新植若干供觀賞。 *紫竹:單子葉禾木科,木本植物。新桿綠色,漸為褐,後為紫黑色。紫竹是名貴品種,此外還有斑竹、金鑲玉竹、佛肚竹、壽星竹等。竹是我國南方產品,北京之竹全部系引種而來。目前在上方山、潭柘寺、八大處、香山、櫻桃溝、大覺寺、玉泉山、紅螺寺等處,均可見到瑩瑩綠竹。 *玫瑰:薔薇科,灌木,高約2米。5、6月間開花,香氣經月不散。玫瑰花經濟價值極高。北京地區以妙峰山澗溝村最負盛名,其他如高崖口、上葦甸、田莊等處亦有種植。 *玉蘭:原為南方花木,北京的栽培歷史亦很悠久。木蘭科,落葉小喬木,早春先葉後花。花大型、芳香、純白色(亦有少量為紫色者),花瓣可食。頤和園樂壽堂庭院的玉蘭最有名。 *芍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初夏開花,似牡丹,花大型、美麗,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塊根可入葯,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北......>>

問題五:什麼是自然資源?什麼是礦物資源?我們常見的有哪些? 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種類、5)礦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礦產資源包括:
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
金屬礦產。鐵、錳、鉻、釩、鈦;銅、鉛、鋅等金屬資源
非金屬礦產。金剛石、石墨、磷、自然硫、硫鐵礦、鉀鹽、硼、水晶等
水氣礦產。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氣、硫化氫氣、氦氣、氡氣等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望採納 謝謝了

問題六:北京有哪些資源優勢 開發利用如何 當地氣候狀況 地形和土壤的主要類型與分布狀況對工農業影響如何? 北京的資源優勢都是人力資本和交通等的優勢,自然資源毫無優勢,所以利用的也是人力資本等優勢,比如高科技或者金融類等。

Ⅳ 南方與北方的自然資源各有哪些

南方:
1.礦產資源
煤、鐵、銅、錳、鉛、鋅、銀、銻、稀土、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
2.水資源
水資源豐富;
3.動物資源
獸類、禽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
4.植物資源
總量豐富、種類繁多。
北方:
1.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
2.森林
3.草原

Ⅳ 東北平原有哪些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和石油資源是東北平原最具優勢的自然資源。

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東部、北部以自然肥力較高的黑土為主,西部主要是黑鈣土和草甸土,南部遼河平原分布有草甸土一潮土。境內大部分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較豐富,宜於引灌,據統計,尚有宜農荒地SJX)多萬畝,草原刁茄多萬公頃,草山草坡213萬公頃,農牧業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石油是東北平原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平原北部在中生代晚侏羅紀時已初步形成拗陷盆地,白堅紀進人大發展時期,湖泊及河流相沉積厚達6儀舊米,後因盆地抬升縮小,新生代沉積厚度約15(X)米,巨厚的沉積物,為石油生成提供了有利條件。據研究,松遼盆地總生油量可達8(X)、以刀億噸,按ro%的聚集系數計,總聚集量約80~叩億噸,天然氣儲量前景可在2《XX)億立方米以上。除大慶油田外,還有吉林油田、遼河油田。遼河油田所在的遼河平原也是沉降帶,它的下游,新生代沉積厚度超過2《IX)米,具有良好的生油環境。

糧食基地

松嫩平原是東北區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耕地面積大(1130×104hm2)占東北區耕地總面積的半數以上,農村人口人均耕地0.45hm2,耕地中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約佔83%,土壤自然肥力高。中溫帶半濕潤氣候適宜於一年一熟的喜涼作物和中、早熟的喜溫作物生長。作物以玉米為主,產量占東北區玉米總產量的64%左右,其次為水稻、小麥和大豆,產量分別占東北區水稻、小麥和大豆總產量的23%、25%和32%。松嫩平原也是甜菜、奶類的生產區,產量分別占東北區的64%、58%。可見松嫩平原是東北區的農業重要基地,在全國也具有重要地位[1]。

松嫩平原地勢低平,海拔一般在120~250m。黃土狀物質構成的台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地表略有起伏。哈爾濱、齊齊哈爾和白城間的三角形以內地區,現在仍在沉降中,構成了向心水系。由於排水不暢,地面有不同程度的沼澤化。

平原邊緣由於近期隆起,形成一系列台地。東部山前台地,地表微波狀起伏,海拔240~300m。台地表面上部為黃土狀亞粘土物質,下部為沙礫層。這里年降水量500×700mm,地帶性植被是森林草原,是著名的黑土帶,開發歷史較久,是重要的商品糧、經濟作物產區,具有農業綜合發展的條件。但這里水土流失比較嚴重,部分地區澇害嚴重。哈爾濱、長春等大城市水與大氣污染,以及松花江污染是國土整治的重點。應大力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對松花江及其支流進行綜合治理,加強水利建設,抗洪排澇。

松嫩沖積湖積平原,經風力侵蝕與堆積作用,形成了淺崗地與封閉的淺碟形凹平地交錯的地表形態。雖有松嫩水系流過,但支流甚少,地表水多匯集於眾多的凹平地內,形成鹼水泡沼。實際上,它具有內陸型平原性質。濕地、沼澤、湖泡眾多,河曲發達是地貌上重要特徵。

松嫩平原土地資源雖然豐富,但土地生產率不高,土地利用不夠合理。在開發利用土地資源過程中又忽視治理、保護措施,致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松嫩平原糧食產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頻率高,伏旱、秋澇在有些年份亦較嚴重,低溫冷害頻繁。水資源雖較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有效灌溉面積不足耕地的15%,抗災能力低,受旱、澇影響,糧食產量波動在20%~30%左右。本區自北向南≥10℃積溫大多在2000~3200℃之間,氣溫的年較差大,本區農作物栽培又以對低溫較敏感的玉米為主,而且近年將中晚熟品種盲目向北擴展,每遇低溫年份,常遭到嚴重低溫冷害而減產。

低溫冷害,一般是指氣溫在0℃以上,在作物整個生育期或某個生育期,低於作物所需要的臨界溫度而造成嚴重減產。低溫冷害年,農作物平均減產約13%~35%。東北的低溫冷害,可分延遲型和障礙型兩類型,有的年份兩種類型兼有,可稱混合型。延遲型冷害,主要是生育期氣溫較低,使作物抽穗期推遲和灌漿緩慢,以至秋霜前不能成熟,粒重降低,空批率大,成熟度低。障礙型冷害,是在作物孕穗、開花期遇到短期連續幾天的低溫,危害花器官,造成空粒大增,引起減產。研究表明,只有水稻和高粱存在障礙型冷害。而對作物產量影響最大的則是延遲型冷害。冷害年作物減產,除了溫度的直接影響外,還因氣溫低,限制光能資源的利用,間接影響產量。冷害的分布,有從南向北遞增的趨勢。嚴重的冷害頻率在10%~20%之間。低溫冷害對農業生產威脅很大,但只要掌握了它的規律,採取積極措施,就會大大減少損失。按各地氣溫條件合理布局作物及其品種,是戰勝冷害的戰略性措施。分析近幾十年來冷害減產的情況表明,其原因之一是作物品種布局不合理,生育期較長的偏晚熟品種越區種植。應開展作物區劃和作物品種區劃的研究,做到適地適種,採取增肥改土、選育、推廣早熟耐低溫的高產品種,適時早種,改革耕作制度,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

松嫩平原在東北區農業開發歷史較早,外延開發的潛力已不大:今後主攻方向是深度開發,提高單產。目前糧食單產不夠高主要是由於農田投入不足,耕作管理粗放。本區土壤的自然肥力較高,但長期以來只用不養,地力下降。黑土帶土壤侵蝕較重,土壤有機質含量逐漸減低。化肥施用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農家肥施用量更少,不施肥的白茬下種田約佔全區耕地的1/3,成為低產的主要原因。東部山前台地,年侵蝕模數約為6000t/km2,黑土層越來越薄,水土流失對商品糧基地建設影響很大,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理。

搞好商品糧基地建設,必須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出發,堅持開發利用、保護、治理相結合,堅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建立多層次多功能的復合生態結構。今後松嫩平原農業的發展,應立足於資源的深度開發,著重解決產量不穩不高的問題,主要是加強水利建設和建立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增強對旱、澇的抗禦能力;合理調整作物品種布局,避免、減輕低溫冷害;努力培肥地力並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在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強化種植業和飼養業、農區和牧區的結合,加快畜牧業的發展;鞏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甜菜以及肉、奶為主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

Ⅵ 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資源有哪些

長江三角洲地區,簡稱: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個城市;位於中國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沖積平原。那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資源有哪些呢?

長江三角洲地區

1、礦產資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三省,其中江蘇、安徽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和大量的非金屬礦產,另有一定數量的金屬礦產。浙江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多用於建築材料的生產等用途。上海礦產資源相當貧乏,基本無一次常規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二次能源生產,產品主要是電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氣(包括液化石油氣)。其他可以利用開發的能源還有沼氣、風能、潮汐及太陽能。

2、土地資源。長江三角洲地區生態系統類型復雜,地表覆蓋多樣。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共有6大類14小類,分別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覆蓋度草地、中覆蓋度草地和低覆蓋度草地)、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坑塘、海塗和灘地)、建設用地(包括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和公交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岩石用地)等。

3、植物資源。截至2012年底,長江三角洲地區維管束植物3200多種,分屬205科,1006屬,約佔中國維管束植物科的60.3%、屬的31.7%、種的11.7%。其中蕨類植物34科、71屬、240種,種子植物171科、938屬。種子植物中裸子植物7科、17屬、21種,被子植物164科、921屬、2900餘種,約佔中國種子植物科的51.4%、屬的31.8%、種的12.2%。特別在皖南丘陵山區中保存了豐富的古老科、屬、種孑遺植物。

以上就是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資源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Ⅶ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哪些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

1、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90公里,距延慶縣城25公里。西、北分別與河北省懷來縣和赤城縣接壤,東、南分別與延慶縣張山營鎮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鄰。

2、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濱海地區,總面積35913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是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由貝殼堤、牡蠣灘構成的珍稀古海岸遺跡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貝殼堤、牡蠣灘古海岸遺跡和濱海濕地。

3、河北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昌黎縣沿海,面積300平方公里,分陸域和海域兩部分,其中陸域面積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積208.5平方公里。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沙丘、沙堤、瀉湖、林帶和海洋生物等構成的沙質海岸自然景觀及所在海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4、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山西省呂梁山脈的北端,寧武縣、五寨縣、岢嵐縣交界處,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物褐馬雞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既是褐馬雞的集中分布區,也是中國暖溫帶殘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區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華北落葉林和大片的雲杉林。

5、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Ⅷ 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

一、哪些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1、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有以下:

(1)土地資源;

(2)水資源;

(3)礦產資源;

(4)生物資源;

(5)氣候資源;

(6)海洋資源等。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六條

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百四十七條

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百四十八條

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第二百四十九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百五十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是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二、森林火災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麼

森林火災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具體如下:

1、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30畝以上,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都應當立案;

2、過火有林地面積150畝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傷5人以上的為重大案件;

3、過火有林地面積750畝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