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資源短缺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
如果水資源稀缺,首先會對人類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命;此外,水資源的短缺將對生產活動和社會財富的創造產生消極影響;還會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秩序。
首先,水資源短缺會限制經濟發展。農業消耗了全球70%的淡水。水資源短缺將阻礙農業發展並危及世界糧食供應。工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消耗的20%,水資源短缺將導致工業停產和限制生產。此外,水危機造成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此同時,水危機也威脅著世界和平,圍繞水的競爭很可能成為地區或全球沖突的潛在根源和戰爭的導火索。
拓展資料
水資源短缺的影響因素
水資源短缺的現象主要歸因於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包括:1。森林樹木的過度砍伐,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2. 大量生產生活用水及各種廢渣不經污水處理直接排入潔凈水源;
3.沙漠和沙漠現象仍然很嚴重。此外,由於全球氣候中的「溫室效應」和「El Ni_ o現象」,全球氣溫不斷上升,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歷了極其嚴重的乾旱少雨,限制了海洋、河流和河流的水流來源,也是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
缺水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
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已成為人類健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根據世界權威組織的調查,在發展中國家,8%的各種疾病是通過飲用不衛生的水傳播的,這導致全球每年至少2000萬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稱為「世界頭號殺手」。
缺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水資源是有限的,也有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的原因。同時,也與水污染、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等問題的存在有關。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水的需求的增加,水資源的狀況將變得更加嚴峻。
水的局限性在於:水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總量是有限的:淡水僅佔全球水的2.53%;直接利用有限:人類每年有效利用淡水資源9000立方公里,僅占淡水總量的0.3%。
㈡ 缺水是怎麼影響農業生產的
水資源缺乏會嚴重威脅農業發展,影響整個世界的食物供給。缺水使全球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危及糧食的供應,長此下去勢必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進一步加重貧困人口的負擔。全球灌溉農業養活著24億人口。農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用量的70%,在發展中國家甚至達到90%。1997年9月,國際水源協會在蒙特利爾召開圓桌會議,一致認為,缺水已成為全球糧食生產的關鍵性因素,目前大約10億人口沒有足夠的食物,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糧食供應將成為更嚴重的問題。
缺水對我國的糧食生產也構成巨大威脅。我國大約64%的耕地位於北方,北部的農業生產為我國的糧食自足政策提供了支持,我國超過50%的小麥、蔬菜和水果,以及1/3的玉米生長在該地區。然而,我國北方的水資源卻只佔全國的18%,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要求。現在,北方主要種植地區的谷類、棉花、蔬菜和水果生產都受到了缺乏清潔水的威脅,這可能改變我國自給性的糧食自足政策,需要加大食品進口。
2008年6月,美國農業部發布了一份關於我國水資源情況與農業發展關系的報告,該報告中說:「目前水資源使用過度,超過了可持續的水平。如果缺水情況加重,政府可能會取消有關最低支持費用,並放寬食品安全政策,從而增加了進口需求。」「農業面臨來自工業和城市消費者對這些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多的競爭。」報告說:「雖然政府實施的用來防止工業進一步造成水污染的政策可能會減緩用水的增加,但來自城市消費者的需求預計會大幅增長。」該報告還指出,我國的人均水供應量處於世界最低水平,因為我國有全球20%的人口,卻僅有世界大約7%的水資源供應。
除了我國,非洲國家因缺乏水資源而導致農作物減產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據有關專家介紹,非洲因為缺水而導致每年農作物減產23%左右,以至於各種糧食作物在未來的幾年內必須進口3500萬噸糧食才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非洲的人口目前仍在不斷增加,每個家庭對於日常飲用水的需求也在日益的膨脹,所以非洲國家需要迅速做出解決人口飲用水困難的計劃與措施。
非洲一些土地貧瘠的國家諸如衣索比亞、查德和茅利塔尼亞等必須面對缺水的現實。在這些國家進行耕作的農民還得隨時外出尋找水資源以防止農田的歉收減產。與此相反,非洲另一些降水豐富的國家諸如民主剛果、尚比亞和南非則要增加勞動設備來保護耕地資源不被浪費,還要加強水資源管理以防止最近幾年來洪水泛濫影響到鄰近的一些周邊國家諸如肯亞和莫三比克等。
㈢ 北方水資源緊缺原因及影響
(一)北方水資源緊缺原因
1)天然水資源量偏少:北方地區水資源主要來源於降水,但年降水補給量偏少,最少40mm,最多800mm,華北地區約600mm。
2)水資源需求量急劇增加: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全國糧食生產基地逐漸北移,農業灌溉用水快速增加,工礦企業和城鎮急速擴大,消耗淡水量也在快速增加。
3)工業布局不合理,工農業用水矛盾加劇。
(二)北方水資源緊缺產生的影響
1)污染造成水資源減少。目前,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達50%以上,四級污染河段已佔12000km,占干支流總長的60%以上;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造成水質惡化、水生態系統破壞和水資源短缺。
2)不合理開發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不斷發生。過量抽取地下水會引起地下水漏斗半徑擴大,地面沉陷、鹹水入侵等。我國36座城市地面沉降明顯,主要有天津、通州、阜陽、秦皇島、棗庄、泰安等城市,還有蘇州、無錫、常州、淮北、開化、仁山、上海、三明、昆明等城市。其中,天津沉降區已達 7000km2,沉降幅度50~74mm/a。具有區域性連續下降特點的有16座城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速率為1~2m/a,最大達8.24m/a。沿海城市地區大量開采地下水還引起海水倒灌。
3)水資源浪費嚴重。農業灌溉渠系利用系數僅0.4左右,單方水的生產效率僅為先進國家的1/2~1/4;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45%,而先進國家為75%以上。
4)水資源開發利用缺乏有效管理,長期處於分散和無序狀態。
5)用水規劃不合理,助長了不科學、不合理的需求。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水資源過度透支引發各種災害頻發的地區已難以挽回原有生態環境,而未造成嚴重災害的地方還看不到面臨問題的嚴重性。
(三)案例——黃河大斷流
1995年黃河大斷流,從3月4日到7月24日共斷流4個月零20天,斷流最長時山東和河南共622km河段無水,650萬畝農田灌溉受到嚴重影響。黃河大斷流的主要原因是黃河中下游大支流少,中上游修建了不少大中型水庫和水利樞紐,攔截了大量的黃河水;另一方面,西北和華北地區乾旱加劇,降水量減少使黃河幹流徑流量大大減少。黃河大斷流將會導致:①黃河中下游地區缺水更加嚴重,地下水位進一步下降,許多耗費巨資修建的水流工程廢棄無用;②進一步加速華北地區乾旱化發展;③河口區缺乏淡水,同時海水內侵、岸線後退,土壤鹽漬化加劇,造成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退化;④由於人口增加,經濟開發強度增加,陝西萬家寨引黃濟晉引水工程將完工,黃河下游水資源更為短缺,黃河有可能成為內流河。總之,黃河大斷流標志著我國北方水資源開發利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面臨以整個流域大范圍全面考慮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公平合理分配和享用水資源,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率,用較少的水作更多的事。這樣的嚴峻考驗,也表明了人為因素在一定區域的水資源的變化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作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流域,人們對她的感情是十分復雜的。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與黃河水災做斗爭,新中國成立後連續3次加固加寬了黃河大堤,總投資數十億元。40a來防止了18次決口泛濫,避免了數千億元的洪災損失——當然並未能從根本上完全排除洪災的發生。然而,現在另一極端事件——乾旱又同時出現了,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目前還未有較好的解決方法,即使是南水北調也不能根本解決華北地區的乾旱問題。我國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
解決途徑:①合理利用水資源必須進行全面的水資源供求評價和規劃;②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強化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管理體制;③從整體來考慮,保護流域水資源、水質和水生態系統,提高公眾節水意識;④推廣節水措施,包括生活、工業和農灌節水技術,特別是加快推廣低壓管道灌水、噴灌、滴灌、微灌等技術;⑤實行定額供水和收費供水等;⑥國家重點投資的水利工程建設以跨地區或跨流域的水資源調配為主。如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解決京、津、冀西、豫等地供水;引黃入晉,解決太原、大同、塑州供水;引黃入煙,解決煙台、萊州缺水等。
㈣ 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我國是目前高笑世界上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足。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北方地區尤為嚴重。由於我國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水資源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旱澇災害頻發,往往容易形成南澇北旱的現象。加上人類不合理利用水資源,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近年來由於毀燃念知林開荒、濫砍濫現象不斷發生,致使水土流失加劇,部分地區河流斷流、湖泊水域面積萎縮,造成我國部分地區水資源嚴重匱乏,人畜飲水困難。
建議:一、節約:1、適度提高家庭和企業用水標准;2、提倡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3、水資源循環利用;4、擴大綠色植被覆蓋度,涵養皮消水源;5、擴大節約用水宣傳力度。
二、治理:1、加大污水處理力度,提高污水排放標准;2、積極研發海水淡化技術,降低淡化成本;3、修建水庫與蓄水池,跨流域調水。
㈤ 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1、對於水資源短缺問題的解決,最有前景的應該是開發那些不可用水。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開發和採集,以及兩極冰川的利用。變不可用水為可用水是一大方法。
2、號召人們解決用水和重復利用。
3、防止水污染,水污染是導致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導致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自然原因:
(1)空間分布要少: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我國降水東多西少,東部地區又是南多北少,特別是我國雨季南方長北方短,故水資源北方比南方少;
(2)時間分配要少: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水資源則夏秋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際變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況更嚴重。
2、人為原因:
(1)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北方水資源不如南方豐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農業用水佔了用水量的大頭。
(2)水資源分配不合理、浪費大、污染嚴重等等。前款所稱綜合規劃,是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編制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總體部署。前款所稱專業規劃,是指防洪、治澇、灌溉、航運、供水、水力發電、竹木流放、漁業、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節約用水等規劃。
根據以上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採取以下措施。
1、針對自然原因:
(1)跨流域調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調,將長江水調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區。
(2)興建水庫:將夏秋多的降水通過水庫蓄積起來,等到冬春少水時利用。
2、針對人為原因:發展節水農業,合理調配水資源,一水多用,水的循環利用,防治水污染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十四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規劃分為流域規劃和區域規劃。流域規劃包括流域綜合規劃和流域專業規劃;區域規劃包括區域綜合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
㈥ 缺水對人們生活有什麼影響
影響:
1、降水偏少,影響農業生產,莊稼歉收。這就可能導致有些地方糧食不夠,鬧飢荒等等情況。
2、河流斷流,威脅農村飲水安全。飲水缺乏就可能導致很多人喝不上干凈的水,身體也會出現毛病。
3、水庫乾涸,影響灌溉、航運、發電等。公共設施可能都會面臨停運的情況。
4、影響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
5、乾旱促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6)水資源缺乏利好什麼擴展閱讀:
節約用水的好處:
1、可以減少用水量,維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節約給水系統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減少水廠的建設數量,降低水廠建設的投資;
3、達到節水減排的目的,節省相關污水處理負擔。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數量或延緩污水處理構築物的擴建,使現有系統可以接納更多用戶的污水,減少受納水體的污染,節約建設資金和運行費用;
4、增強對乾旱的預防能力,短期節水措施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長期節水則大大降低了水資源的消耗量,進而提高正常時期的乾旱防備能力;
5、節約用水帶來明顯的環境效益,除了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環境承載能力等方面的效益外,還有美化環境、維護河流生態平衡等方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