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宇宙主要資源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宇宙主要資源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9-12 22:40:59

⑴ 太空資源有哪些

由於當代宇宙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開發太空資源已經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幻想,而逐漸變為人類的現實。

「太空資源」是十分寶貴的。

微重力微重力資源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新資源。由於重力在加工製造過程中影響材料的成分和結構,這就使材料達不到理想要求。而在宇宙空間重力只是地球的百萬分之一。在這種微重力的情況下,在宇宙空間,物質能夠得到良好的結合,從而製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合金材料。

空間能源空間能源主要是指太陽能。在空間軌道上,沒有大氣對太陽光的反射和吸收,沒有四季和晝夜的變化,也沒有環境污染的影響,沒有重力影響。所以太陽能裝置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可以長期使用,同樣的面積獲得的能量要比地面上多好多倍。

高真空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和太空梭能在太空長時間飛行,都是由於有了太空中的真空環境,不然的話在大氣層早就被燒毀了。在高度真空環境中,由於沒有空氣和灰塵,還可以進行高純度、高質量的冶煉、焊接,分離出一些物質。

宇宙礦藏宇宙礦藏是極其豐富的。據初步查明,月球上有50多種礦物質,而且礦物質中所含的元素,如硅、鐵、鈷、鈦、鎳、鎂等,正是地球上用量最大的礦物元素。

高遠位置高遠位置的開發利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為開發空間高遠位置資源創造了條件,目前全世界發射的幾千顆人造衛星,其中有一多半是在利用空間高遠位置這個優勢工作的。

⑵ 在茫茫的宇宙空間,有哪些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

有哪些資源最終還是取決於人類的文明、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現階段,最有希望利用的是月球上的.月球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地球上最常見的17種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層的鐵不僅異常豐富,而且便於開采和冶煉.據悉,月球上的鐵主要是氧化鐵,只要把氧和鐵分開就行;此外,科學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製造水泥和玻璃的辦法.在月球表層,鋁的含量也十分豐富. 月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這種聚變不產生中子,安全無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面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據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計為715000噸.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噸氦3,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從目前的分析看,由於月球的氦3蘊藏量大,對於未來能源比較緊缺的地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許多航天大國已將獲取氦3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之一.
另外,與地球相對較近的火星、金星等天體所蘊含的大量金屬、核資源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利用到.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像太空粒子流、等離子流等也有可能被利用到宇宙航行等中去.

⑶ 宇宙中蘊藏的主要資源包括什麼急!

maerdisi 你好!
已可觸及的天上資源

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運行的小行星,是隕石的來源之一,它們數以萬計,目前已經算出軌道並編了號的小行星已將近2000個。這些小行星,沿著很扁的橢圓形軌道圍繞太陽旋轉,當它們闖入地球重力影響達到的范圍時,就會被地球「俘虜」過來,墜落而成為隕石。
這些小行星中個子最大的直徑有700千米,直徑超過80千米的不過150個。在小行星表面,重力是很微弱的。我們知道從地球上逃逸出去,需要每秒11.2千米的速度;脫離小行星則只需每分鍾有若干米的速度就行了。人們設想將來可以在小行星上采礦,並把它運回來;甚至還設想用火箭把整個小行星推移過來供我們應用。據計算,一個直徑約為1.6千米的小行星,如其成分與鐵質隕石相同,那麼,它所含的鐵將有330億噸,夠全世界消費60多年了。
離地球比小行星近的火星和月球上也有礦。古時候由於科學不發達,人們把肉眼能望見的月面上比較陰暗的部分,幻想為「蟾宮桂樹」。其實這些是寬闊的低窪地區,科學家稱它為「月海」。月海里並沒有水,而是充滿著熔岩凝結而成的玄武岩。從月球上採回來的樣品證明,這些玄武岩含鐵、特別是含鈦很多,有的樣品中二氧化鈦的含量達到11.14%。在構成月球高地的岩石中,含鋁較多,三氧化二鋁的含量有的達到35.49%,具有值得利用的條件。可以相信,含量更富更有價值的礦產還會被發現。
多年以來,火星以它的紅色引人注目。曾經有人幻想這是紅色植物所顯示的。幾十年前出版的一本科學幻想小說中,還曾設想「火星人」來到地球上,把這類紅色植物也帶來了,它們迅速繁殖,使昔日的蔥蘢蒼翠很快變得鮮紅似火。後來的觀測,特別是前年在火星上著陸的探測器拍攝的照片證明,火星之所以看起來是紅的,是因為火星表面大部分布滿了橘紅色的礫石沙土,甚至天空也彌漫著紅色的塵埃。原來那裡的岩石中含有很多的鐵,在受到氧化後呈現出紅顏色。火星上的鐵無疑是很多的。
各種各樣的礦產在其他天體上都會有的,只因不像鐵那樣普遍,要找到特別富集的礦產不那麼容易罷了。在地球上找礦尚且要費許多時間,如此遼闊的宇宙,探測剛剛開始,就已經看到這樣有希望的苗頭,可以相信,在宇宙中不僅會有地球上存在的礦產,還會有許多地球上所沒有或稀少的礦產。就現在我們已經得到的資料來看,像甲烷、氨、氫這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在木星上就多得很。木星主要為液態的氫組成,還含有不少氨、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整個木星的質量約為地球的317.8倍。你想想這有多少資源!
我們的近鄰金星,因被特別濃密的大氣裹住,過去長期對它的面目認識不清。現在,宇宙飛船穿越了金星的大氣,使我們了解到它也有一個岩石構成的荒涼的表面,這些岩石里也應該是有礦產存在的。至於金星的大氣,百分之九十幾是二氧化碳,這也是有用的東西。在地球上,南斯拉夫不久前發現了一個二氧化碳氣田,成為罕見的礦藏,人們正在那裡興建製造乾冰的工廠。在金星上到處都有濃密的二氧化碳,就不足為奇了。金星的大氣中還有一層由硫酸細滴形成的霧。硫酸是很有用的東西,在那裡天然地生成了。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那些更遙遠的星星上,還會有些什麼呢?
開發天上的資源,似乎是不可設想的神話,但這正在成為可以觸及的現實。有人正在擬議如何在月球上采礦,如何利用小行星的問題也在討論了。

天上人間

從其他天體上采礦,把它運回地球,要克服大氣的阻力,很費周折。從經濟上來看,如此遙遠地運來原料,未必合算。那麼有什麼必要去探討開發天上的資源呢?
我們可以就在天上采礦,就在天上冶煉,在天上建立工廠,造出成品再送回地球。這樣,我們可以使地面上許多工廠停止冒煙,停止排出污水、廢物,環境大大得到改善。在天上還可以利用那裡重力等於零,絕對真空,容易得到幾千度的高溫及近於絕對零度的低溫,以及有許多太陽輻射出來的帶電粒子在那裡活動等特殊條件,製造出許多地面上所不能造出來的產品,例如高純度的光通信纖維、高質量的半導體單晶、高激光效率的玻璃、特殊的合金等等。這些設想是有根據的,部分已經在環繞地球飛行的天空實驗室中造成,像在這種實驗室里制出的一種銻化銦單晶,用於計算機,可使其尺寸減小9/10。在天上建立工廠是大有希望的事業。
在天上進行生產所需要的動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就是來自太陽的能。近年來,人類每年從地下采出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計算起來相當八九十億噸優質煤。這個數字稱得上巨大了,然而同每年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比起來,只有它的萬分之一還不到,而這部分輻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不過僅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
在地面上利用太陽能,受到大氣的阻擋和季節、晝夜變化的影響。如果在大氣層之上利用太陽能,效率就高得多了,可以直接用它的熱,也可以將它來發電,還可以用它來分解水,得到氫和氧作為可以攜帶的燃料,這些辦法都已經在試驗。
有了原料,又有了充足的能源,我們不僅可以在天上造出需要的產品,還確實可以在天上創造出一個適於人類居住的人間世界。以此為據點,我們可向更遙遠的太陽系以外的星系發展。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幻想,有的科學家預計,在下一個世紀內就將部分實現。

開發宇宙資源中國任重道遠

無限的宇宙空間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物質財富。與宇宙空間相比,地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開發宇宙空間資源為人類服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我們目前指的宇宙空間資源主要是軌道資源、環境資源和礦物資源。(1)軌道資源 主要為信息領域服務。衛星環繞地球按天體力學規律沿著特定軌道運動,它在軌道上飛行,位置高,飛行快,可以快速大范圍地覆蓋地球表面,從而達到通信、遙感、定位等目的。所以各種衛星軌道本身就是重要的寶貴資源。(2)環境資源 衛星在宇宙太空飛行,它的周圍環境是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以及豐富的太陽能等,這種特殊的環境本身就是極為寶貴的資源,利用微重力環境可以製造出地面無法做到的材料和生物製品,而在空間粒子輻照環境中農業育種引起變異,帶回地面繁殖後代,出現產量翻一番的奇異現象。(3)礦物資源 月球及太陽系各行星上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各種礦物資源。月球岩土中含有地殼里的全部化學元素和約60種礦藏,其中包括地球上極為缺乏的同位素He-3,它是核聚變反應堆理想的燃料。

空間技術就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資源的技術,又稱太空技術和航天技術。空間技術包括航天運載技術、航天器技術、航天器測控技術和航天應用技術等。

空間技術屬於高技術,是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技術,是多門學科技術最新成就的集成。空間活動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風險的事業。由於空間技術具有重要的軍事、經濟、科學和政治意義,許多國家都將發展空間技術列為本國發展戰略的重要地位。全世界至今共發射了各類航天器5000多個,正在軌道運行的航天器約600多個。中國從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至今共成功發射衛星、飛船約50顆,現在運行工作的衛星近10顆,包括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導航衛星和科學衛星,這些衛星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服務,做出了重要貢獻。

閔桂榮,空間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33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縣,長期從事空間技術工作,歷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衛星設計師、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國家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等。負責完成我國多種人造衛星的熱控制任務,並在航天器熱控制理論、方法和技術方面取得系統和創造性的成就。曾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⑷ 請問太空中有什麼可以利用的物質

從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來看,太空中唯一能利用的資源只有月球上的礦石.
月球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地球上最常見的17種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層的鐵不僅異常豐富,而且便於開采和冶煉.據悉,月球上的鐵主要是氧化鐵,只要把氧和鐵分開就行;此外,科學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製造水泥和玻璃的辦法.在月球表層,鋁的含量也十分豐富.
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這種聚變不產生中子,安全無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面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據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計為715000噸.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噸氦3,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從目前的分析看,由於月球的氦3蘊藏量大,對於未來能源比較緊缺的地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許多航天大國已將獲取氦3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之一.
克里普岩是月球高地三大岩石類型之一,因富含鉀、稀土元素和磷而得名.克里普岩在月球上分布很廣泛.富含釷和鈾元素的風爆洋區的克里普岩被後期月海玄武岩所覆蓋,克里普岩混合並形成高灶和鈾物質,其厚度估計有10~20千米.風暴洋區克里普岩中的稀土元素總資源量約為225億至450億噸.克里普岩中所蘊藏的豐富的釷、軸也是未來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重要礦產資源之一.
此外,月球還蘊藏有豐富的鉻、鎳、鈉、鎂、硅、銅等金屬礦產資源.以目前的科技發展來看,未來幾十年後,到月球上開采資源還是有可能的.
————————————————————分割線———————————————————
宇宙中有什麼資源?宇宙中擁有人類所需的全部資源.只要以後的科技水平達到,我們可以到其它行星、衛星甚至小行星上開采資源.我們可以利用大型太陽能設備從太陽甚至其它恆星上採集光能.宇宙中還富含大量氫、氧等物質.氫是非常清潔的化學燃料,也是進行氫核聚變的極好原料.氧氣又是大多數生命必不可少的資源.總之在太空中,沒有什麼是找不到的.只不過對於人類現在的技術來說,這一切還是浮雲,只有月球比較靠譜.
至於什麼是零點能,量子理論預示,真空中蘊藏著巨大的本底能量,它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仍然存在,稱為真空零點能.也就是說,空間中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但是我們要想利用這種能量,至少未來數十年都難以做到,這東西就和宇宙中的暗物質、暗能量一樣神秘.人類至今對它們的研究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現在談利用它還為時早矣.

⑸ 宇宙中有什麼資源可用

宇宙資源主要有空間資源、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人們利用宇宙空間這個特殊環境,通過人造衛星可從遠距離觀測地球,迅速、大量收集地球的各種信息。例如氣象衛星拍攝的衛星雲圖能為我們更好地做出天氣預報;又如,根據衛星照片發現哈薩克已乾涸的庫蘭達里河河床下是一個大湖泊,在沙漠下發現幾處淡水;再如衛星提供的國外小麥產量的准確預報,僅美國一年就獲得兩億美元的好處;衛星還可以在人類還未發現時預報小麥銹病蟲害,可及早防治。同時人類還在衛星上進行大量科學實驗。1996年12月,俄美首次成功地在「和平號」軌道站培育並收獲第一批太空小麥,從播種到成熟僅用97天,證明生物在太空是可以發育的。這對於人類在未來星際飛行中解決食品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在北京超市中還出售有太空育種的西紅柿、辣椒,其個大且抗災能力強。宇宙具有的失重、高真空、超凈和極端溫度等條件是生產某些特殊物品所必需的。1992年10月我國利用一顆返回式衛星做搭載培育生物實驗,培育出防癌生物——石刁柏。再如,火箭所需耐磨的鉛鋁合金,在地球上製造時,鉛總要沉到底部,冷卻後得到的不是一種均勻的合金塊,而像一塊分層蛋糕,如果在宇宙中生產這種合金就方便多了。根據統計約有400種地面上無法製造的合金能在失重環境中製造。
http://www.sy11z.e.cn/home/student/yuzhou/yuzhoukaifa/1/yuzhouziyuan.htm

人類進入宇宙空間並開始適應、研究、認識、開發和利用空間環境,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飛躍。宇宙環境中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空間資源。利用極其遼闊的宇宙空間,人造地球衛星可以從距離地球數萬千米的高度觀測地球,迅速、大量地收集有關地球的各種信息;利用高真空、強輻射和失重等地面實驗室難以模擬的物理條件,可以在衛星上進行各種科學實驗,例如在生物衛星上研究失重對昆蟲、微生物、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的影響。

太陽能資源。太陽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但是,其絕大部分能源不能透過地球大氣層到達地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是擺在科學家面前的科研課題(圖「空間太陽能發電站設想」)。

礦產資源。科學家們對航天員從月球上帶回的月岩標本進行了分析,發現月岩中含有地殼里的全部元素和約60種礦藏,還富含地球上沒有的能源3He,它是核聚變反應堆理想的燃料。此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軌道上運行著成千上萬顆小行星,其中不少小行星富含礦體。

宇宙開發活動,無論規模和技術,還是經濟投入,都已不是一個國家所能獨立完成的。因此,空間資源開發的一個趨向是日益走上國際合作的道路。

宇宙空間最豐富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太陽能,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就是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圖中左上方的寬大物體是把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這種裝置一般是在N型硅單晶的小片上用擴散法滲進一薄層硼,以得到PN結,再加上電極而成。當太陽光直射到薄層面的電極上時,兩極間就產生電動勢。太陽能發電的基本途徑有兩種,一種是光電轉移,即將太陽光直接轉換成電能,稱為「光發電」;一種是聚集太陽能,產生高溫,再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稱為「熱發電」。目前,「光發電」使用較廣的裝置是「太陽電池板」,這種「太陽電池板」已廣泛的使用在人造衛星等空間物體上。

⑹ 太空有哪幾種資源

太空現在資源分為五種:高度資源、太陽能資源、失重資源、高偽空資源、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