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獻信息資源的分類
按加工情況分,可有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按載體形式分,可有書寫文獻、印刷文獻、縮微文獻、音像文獻、機讀文獻等;按內容的學科範圍分,則有社科文獻、科技文獻等。一種具體的文磨則獻可能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文獻類型的特徵,如《南京大學學報(社科版)》既是期刊,又是一次文獻,也是印刷文獻和社科文獻。國家標准《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3469-83)根據實用標准,將文獻分成26個類型,即:專著、報紙、期刊、會議錄、匯編、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技術標准、專利文獻、產品樣本、中譯本、手稿、參考工敗歷具、檢索工具、檔案、圖表、古籍、樂譜、縮微膠卷、縮微平片、錄音帶、唱片、錄相帶、電影片、幻燈片、其他(盲文等)。按文獻表現形式特徵有11類:圖書、報刊、學位論文、會議資料、專瞎枯棚利文獻、科技報告、產品資料、科技檔案、標准資料、政府出版物和網路文本。
『貳』 學術信息源有哪些
專業期刊、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
1、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是一種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學科。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並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內容主要以原創研究、綜述文章、書評等形式的文章為主。
2、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
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China Open Access Journals, COAJ)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承辦。COAJ的前身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CAS-OAJ),是一個開放獲取、學術性、非營利的科技文獻資源門戶,於2010年10月上線運行。
在CAS-OAJ的基礎上,COAJ作為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入庫項目,將建設成為一站式的中國科技期刊OA集成平台和門戶,集中展示、導航中國開放獲取科技期刊,強化科技期刊的學術交流功能,提升中國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引領中國科技信息的開放獲取。
3、中國知網
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4、維普
維普網,建立於2000年。經過多年的商業運營,維普網已經成為全球著名的中文專業信息服務網站。網站陸續建立了與谷歌學術搜索頻道、網路文庫、網路的戰略合作關系。網站遙遙領先數字出版行業發展水平,數次名列中國出版業網站百強,並在中國圖書館業、情報業網站排名中名列前茅。
5、萬方
萬方資料庫是由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涵蓋期刊、會議紀要、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路資料庫;也是和中國知網齊名的中國專業的學術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