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礦資源礦產儲量是多少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中礦資源礦產儲量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9-15 20:21:02

❶ 我國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多少種

分類: 商業/理財
解析:

中國主要礦產資源簡況

現已發現的礦產有168種,探明有一定數量的礦產有153種,其中能源礦產8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88種,水氣礦產3種,探明儲量潛在價值僅次於美國和原蘇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豐富、礦種齊全配套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1、 能源礦產 能源礦產是我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氣在世界和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分別為93%和95%左右。由於礦物能源在一次能 源消費中佔有主導地位,因而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知探明儲量的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鈾、釷、地熱等8種。

中國煤炭資源相當豐富,據地質工作者對煤炭資源進行遠景調查結果,在距地表以下2000米深以內的地殼表層范圍內,預測煤炭資源遠景總量達50592億噸。到1996年底止,探明儲量的礦區5345處保有儲量總量10025億噸。我國保有儲量總量中的精查儲量2299億噸,與世界探明可采儲量相比,中國煤炭儲量位於獨聯體、美國之後,據世界第三位。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20世紀石油工業的迅速發展與國家戰略、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世界經濟、國家關系和人們生活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是石油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分布比較廣泛,在32個油區探明地質儲量有181.4億噸。據美國《Oil &Gas》1997年報道,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1390億噸,中國1997年公布的剩餘探明可采儲量22.41億噸,居世界第11位。全國共有盆地319個,據對其中145個盆地估算,資源量達930億噸;其中,以證實有油田存在的有24個盆此洞地,擁有資源量758.9億噸,占總資源量的84.48%;已發現有油氣的盆地有42個,擁有資源量75.66億噸,占總資源量的7.39%。

天然氣(包括沼氣)是重要能源礦產資源之一,也是國內外很有發展前景的一種清潔能源。中國天然氣資源相當廣泛,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產出。資源量也比較豐富,專家預測我國天然氣資源量約有70萬億立方米(煤層氣約佔一半)。截止1996年底,我國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0.7060萬億立方米,世界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143.95萬億立方米,中國約居世界第21位。

中國是鈾礦資源不甚豐富的一個國家。據近年我國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陸續提供的一批鈾礦田的儲量推算,我國鈾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10位之後,不能適應發展核電的長遠需要。地熱資源是指能夠為人類經濟地開發利用的地球內部的熱資源,也是一種清潔能源。中國地熱資源分布較廣,資源也較豐富。

2、 金屬礦產 中國金屬礦產資源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鍺礦、鎵礦、銦礦、沲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碲礦。各種礦產的地質工作程度不一,其資源豐度也不盡相同。有的資源比較豐富,如鎢、鉬、錫、銻、汞、釩、鈦、稀土、鉛、鋅、銅、鐵等;有的則明顯不足,如鉻礦。

3、 非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非金屬礦產品種很多,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有88種,為金剛石、石墨、自然硫、硫鐵礦、水晶、剛玉、藍晶石、夕線石、紅柱石、硅灰石、鈉硝石、滑石、石棉、藍石棉、雲母、長石、石榴子石、葉蠟石、透輝石、透閃石、蛭石、沸石、明礬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鹼、方解石、冰洲石、菱鎂礦、瑩石、寶石、玉石、瑪瑙、顏料礦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堊、白雲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脈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鉀砂葉岩、硅藻土、頁岩、高嶺土、陶瓷土春扒耐、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潤土、鐵礬土、橄欖岩、蛇紋岩、玄武角閃岩、輝長岩、輝綠岩、安山岩、閃長岩、花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長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鹽礦、鉀鹽、鎂鹽、碘、扒春溴、砷、硼礦、磷礦。

❷ 礦產儲量與資源

(一)能源礦產

1.油氣

據 《石油與天然氣雜志》公布的資料,截至2009年1月1日,烏茲別克擁有石油估計證實儲量8138萬噸,天然氣估計證實儲量1.84萬億立方米(Oil &Gas Journal,2008)。英國石油公司估計的石油證實儲量與此相同,天然氣證實儲量為1.56萬億立方米(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據烏茲別克本國地礦部門的資料(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油氣儲量數字與上述西方資料一致,石油證實儲量8200萬噸,天然氣證實儲量1.85萬億立方米。2007年初估算的遠景預測資源量為:天然氣約6萬億立方米,石油8.5億噸,凝析油3.8億噸。在中亞國家中,烏茲別克石油儲量占第二位,僅次於哈薩克,天然氣儲量居第三位,少於土庫曼和哈薩克。

現已發現203個油氣田,其中氣田和凝析氣田104個,油氣田、凝析油氣田和油田99個。已發現的油氣田中,48%的正在開采,34%准備開發,其餘的在繼續進行勘探(Н.Г.Мавлянов идр.,2007)。

已探明的油氣田分布在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和以下5個州內: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納曼干州和費爾干納州。大約75%的石油儲量集中分布在卡什卡達里亞州。目前普查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烏斯秋爾特高原地區。

從地質角度看,烏茲別克的油氣田可劃分為5個含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吉薩爾、蘇爾漢河、費爾干納(圖6-1)。前兩個含油氣區位於地台區,後三個含油氣區屬地台活化帶。據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資料,63.7%的天然氣工業儲量產於侏羅系,35.9%產於白堊系,只有0.4%產於古近系。石油工業儲量的地層分布則分散一些,新近系佔14.2%,古近系30.9%,白堊系22.2%,侏羅系32.7%。

烏茲別克的天然氣田規模有大型和特大型的,重要氣田有烏奇克爾、阿克姆,油氣田有加茲連、阿克賈爾,凝析氣田有北穆巴拉克、烏爾塔布拉克、坎德姆等。油田規模一般不大,主要油田有北索赫、帕爾萬塔什、阿拉梅希克、加利恰-昌戈拉等。

近十年來,烏茲別克政府一直在採取引進外資等一系列措施,加強油氣勘探工作。2000年4月28日烏茲別克總統發布了 《關於油氣勘探和開采引進外資的措施》命令,之後將所有的油氣資源遠景區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2006年以前開放了13個區塊,2006年初又開放12個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政府制定了2005~2020年油氣儲量增長戰略綱要,要求在這15年期間天然氣探明儲量新增1.015萬億立方米,石油新增6980萬噸,凝析油新增6570萬噸,總的新增碳氫化合物探明儲量將達到11.5億噸(宋國明,2007)。

2.鈾

烏茲別克是鈾資源和生產大國,儲量和產量均已躋身世界十強之列。據世界能源信息處(WISE)的資料,截至2007年1月1日,烏茲別克鈾可採收資源量,按≤4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為5.52萬噸,按≤8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也是5.52萬噸,按≤13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為7.24萬噸。回收成本≤40美元/千克的資源量佔世界的3.1%,居第六位(劉增潔,2008c)。按照烏茲別克本國的資料,鈾總儲量為18.5萬噸,用地浸法可採的約為11.4萬噸。鈾的資源量估計為24萬噸,其中砂岩型鈾礦約有19萬噸。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列入儲量平衡表的鈾礦床有27個,大多數礦床分布在克孜勒庫姆地區,那裡的鈾證實儲量有5.5萬噸(圖6-3)。主要的在采礦床有艾倫戴、貝什卡克、凱特曼奇、沙比爾賽、南布吉納伊、北布吉納伊、錫加利、烏切庫杜克等礦床。這些礦床占砂岩型鈾礦床資源總量的30%(項仁傑,2006c)。

圖6-1 烏茲別克油氣地質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3.煤炭

烏茲別克煤炭探明儲量超過20億噸(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按照前幾年的統計資料(項仁傑,2006c),在19億噸探明儲量中,18.53億噸是褐煤,佔了97.5%,煙煤只有4700萬噸。全國煤炭總資源量達70億噸。煙煤儲量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區的蘇爾漢河州和卡什卡達里亞州。目前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3個煤田:安格連、沙爾古尼和拜孫煤田(圖6-2)。其中安格連煤田是中亞最大的煤田.探明儲量接近19億噸。

4.油頁岩

油頁岩是烏茲別克值得注意的一種礦產,它可以作為提煉石油產品和一系列有色和稀有金屬的原料。20世紀數十年間就對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的油頁岩作了調查和預測。調查資料表明,在烏茲別克及其鄰國塔吉克、土庫曼、哈薩克,可能還有阿富汗,地下蘊藏著大量油頁岩資源,估計約有930億噸,其中烏茲別克有470億噸,是按平均距地表350米的深度估算的。在烏茲別克的西部和南部,圈出了5個深淺不一的油頁岩礦床的礦層(如南部的拜孫、占和烏爾塔布拉克礦床)。在西部還發現了幾個埋深在100米以內的礦床,估算了儲量(薩格倫套、阿克套、烏奇克爾庫爾別什卡克礦床)(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2 烏茲別克煤田及伴生礦產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二)金屬礦產

在烏茲別克的金屬礦產中,資源最豐富的當屬金和銅,分別有世界頂尖級大礦床穆龍套金礦和阿爾馬雷克斑岩銅礦。圖6-3示出烏茲別克金、銀、銅、鎢、鉛鋅、鐵、錳和鈾代表性礦床的地理分布。

1.貴金屬

烏茲別克金的儲量和資源量巨大,按照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的說法(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儲量名列世界前五名,產量居第九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統計資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烏茲別克的金儲量1700噸,儲量基礎1900噸,按儲量佔世界第九位。

烏茲別克共發現金礦床48個,其中39個為單一金礦床,9個為綜合性礦床。金礦床以原生礦床為主,集中分布在三個礦業經濟區(或地質經濟區):克孜勒庫姆區(穆龍套、繆田拜、特里阿達、巴薩潘套、阿曼泰套、科克帕塔斯、道格茲套等礦床),努拉套區(扎爾米坦、古茹姆賽、薩爾米奇、比蘭、馬爾占布拉克等礦床),近塔什干區(科奇布拉克、凱拉加奇、克孜勒阿爾馬賽、考爾德、皮爾米拉布、古扎克賽等礦床)(圖6-4)。

經濟價值最大的金礦床集中在烏茲別克西部地區(圖6-5)。圖6-5中將西部金礦劃分為布坎套、穆龍套和撒馬爾罕三個金礦區,前兩者相當於上述克孜勒庫姆礦業經濟區,後者即努拉套礦業經濟區。穆龍套含金石英網脈型礦床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金礦床,金儲量為2230噸(1996年1月1日),到1500米深處估計還有1800噸資源量。該金礦產量占烏茲別克黃金總產量約80%左右。其他重要金礦包括扎爾米坦礦床(金儲量340噸)、道格茲套礦床(金儲量261噸)等。這些礦床在成因上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屬火山熱液礦床,另一種觀點認為是產在陸源岩石中的深成礦床,成因上與克孜勒庫姆-庫拉馬火山-深成岩帶有關,成礦時代為晚石炭世—二疊紀(項仁傑,2006c)。

圖6-3 烏茲別克重要金屬礦床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4 烏茲別克金銀礦床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圖6-5 烏茲別克西部金礦床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前景樂觀,據估算預測資源量要比探明儲量高出一倍多。從1994年開始金礦新增儲量出現下滑趨勢,其地礦部門大力加強金礦預測普查和地質勘探工作,到2000年就成功地遏止了這一趨勢。目前烏茲別克地質勘探工作的大部分(超過60%)工作量用於找金。通過近年來的工作,查明了40多個新的遠景礦床和礦點,預測資源量相當大,可以保證到2010年的儲量增長。在一些老礦床,如扎爾米坦和古茹姆賽含金石英脈型礦床,克孜勒阿爾馬賽和科奇布拉克金硫化物石英脈型礦床,通過礦體側翼和深部的預測可以斷定,儲量將會大大增加。在克孜勒庫姆金礦區,近年來發現並研究了一些新的金礦床(布盧特坎、巴薩潘套、阿里斯坦套、圖爾拜等),儲量有幾十噸。

在納沃伊州奧明扎套山東緣的阿吉布古特風化殼中發現並勘探了一個非傳統型金礦床,工業礦化產在埋深20至75米的氧化帶內,礦帶總長度超過2千米,寬達50米,金儲量有好幾十噸(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烏茲別克進入儲量平衡表的銀礦床有26個,分為單一銀礦床和綜合性礦床兩種類型。銀的總儲量為13200噸。大部分(80.4%)儲量集中在綜合性礦床中:卡爾馬庫爾乾和 「遠方」(32.9%)、烏奇庫拉奇(8.6%)、漢季扎(12.2%),產在金礦中的有科奇布拉克(3.3%)、克孜勒阿爾馬賽(5.3%)、穆龍套和其他礦床(18.2%)。其餘儲量產在單一銀礦床中:維索科沃利特(11.5%)、科斯馬納奇(6.1%)和奧克熱特佩斯礦床(2%)(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現在已知的幾個單一銀礦床都是近年來在穆龍套金礦區找金礦時發現的。維索科沃利特銀礦實際上是一個南北向陡傾細脈浸染帶,礦脈在區域擠壓帶中呈雁行狀排列,礦化受北東向斷裂控制。礦石成分以銀為主,呈自然銀、銀金礦、螺狀硫銀礦、硫銻銀礦、輝銀礦等形式產出,伴生有金。綜合性銀礦床在烏茲別克主要是含銀的阿爾馬雷克地區的斑岩銅礦,穆龍套等金礦床,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項仁傑,2006c)。

銀礦床分布情況如圖6-3和圖6-4所示。

2.有色、稀有和分散金屬

(1)銅

烏茲別克銅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據本國資料有1700多萬噸(Н.Г.Мавлнов и др.,2007),主要集中在阿爾馬雷克地區的幾個大型綜合性斑岩銅礦中。銅品位在工業礦石中為0.3%~1.0%,氧化礦石為0.32%~3.0%,次生硫化物富集帶中為0.3%~4.0%,礦石中鉬的品位為0.01%。礦石中還伴生有金、銀、硫、碲、硒和錸,在回收伴生組分的現代工藝條件下,伴生有益組分的價值占產品總價值的40%以上。該區銅礦資源潛力相當大,已經開采了50多年,才開采了總儲量的大約20%。另外還有大量銅的預測資源量。

除了斑岩銅礦,在費爾干納州和蘇爾漢河州,還有許多白堊紀和新近紀含銅砂岩礦化,在克孜勒庫姆和吉薩爾山脈西南端有含銅黃鐵礦型礦化。圖6-6反映了烏茲別克各種類型銅礦化的分布情況和地質背景。

圖6-6 烏茲別克銅礦化分區圖(引自В.И.Попов и др.,1977)

(2)鉛、鋅

烏茲別克境內的鉛鋅礦化主要有三種類型:碳酸鹽岩中的層控型鉛鋅礦床(烏奇庫拉奇、庫利丘拉克)、矽卡岩型鉛鋅礦床(庫爾加申坎、庫梅什坎),火山岩中的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漢季扎礦床等)。鉛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烏奇庫拉奇礦床(300多萬噸)和漢季扎礦床(70多萬噸)中。漢季扎礦床的鉛鋅礦石中還伴生有銅、銀、鎘、硒、金、銦。

(3)鎢、錫、汞、銻

烏茲別克已經探明了6個大型矽卡岩型鎢礦床(良加爾、因吉奇卡、凱塔什、亞赫通礦床等)。目前已知的鎢礦床和礦點90%以上屬矽卡岩型白鎢礦礦床,空間上和成因上與晚石炭世—早二疊世花崗岩類岩石有關。2001年在克孜勒庫姆地區發現了瑟雷套和薩烏特拜兩個長石石英型鎢礦床。為了鞏固鎢礦物原料基地,需要進一步擴大從穆龍套礦床及其衛星礦中回收鎢的可能性,也要加強瑟雷套和薩烏特拜礦床的預測普查工作(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烏茲別克查明有130個錫礦床和礦點,屬於錫石-硅酸鹽建造、碳酸鹽-錫石建造和錫石-白鎢礦矽卡岩建造。錫石-硅酸鹽建造的典型代表是卡爾納布礦床,有100多條含錫石英脈,石英脈延伸長度100~600米,厚1~4米,錫含量為0.1%~0.6%。碳酸鹽-錫石建造的代表性礦床是拉巴斯礦床,分為中、東、西三個礦段,中段主礦體呈柱狀,錫石含量最高可達4.7%。屬於錫石-白鎢礦矽卡岩建造的目前只是一些礦點。

烏茲別克有兩個橫穿全境的汞銻礦帶,一個是西烏茲別克的南天山礦帶,另一個是塔什干附近地區的北天山礦帶。前者重要,有100多個汞礦點和13個銻礦點(項仁傑,2006c)。

(4)鋰

在塔什干州沙瓦茲賽的碳質凝灰粉砂岩中,發現了一個火山成因的鋰礦床,其氧化鋰儲量超過12萬噸。伴生組分的儲量為:氧化銫3200噸。氧化銣8900噸。該礦床可露采。採用先進的無廢料加工工藝,可回收78%的鋰鹽,順便生產硫酸鉀和硫酸鈉,選礦尾礦可用來生產水泥(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лр.,2007)。

3.黑色金屬

黑色金屬礦產是烏茲別克礦產資源中的弱項。查明了幾十個不同建造的鐵礦床和礦點。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輝長岩中產有鈦磁鐵礦礦床,與俄羅斯烏拉爾的卡奇卡納爾礦床相似。其儲量估計有6800萬噸鐵,但品位低,目前尚不能贏利。塔什干州的休連阿塔矽卡岩型磁鐵礦礦床正在勘探,已計算出大約2530萬噸鐵儲量。吉扎克州的捷米爾坎火山沉積鐵礦床,由赤鐵礦-磁鐵礦和磁鐵礦層狀礦體和透鏡體組成,鐵儲量有3550萬噸。

烏茲別克的錳礦產地很多,研究得最充分的有道塔什、克孜勒拜羅克、塔赫塔卡拉恰等礦床,其總資源量超過1500萬噸。澤拉夫尚山和吉薩爾山含錳帶的遠景沒有作什麼研究。20世紀末在克孜勒庫姆發現了烏茲別克非傳統型的風化殼型錳礦床(阿利賽、阿克賽礦床等)。

(三)非金屬

烏茲別克擁有豐富的非金屬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分布廣泛,其中主要有高嶺土、螢石、石墨、石棉、硫、磷塊岩、岩鹽、鉀鹽、硼等,以螢石和鉀鹽最為重要(圖6-7)。

1.螢石

烏茲別克的螢石礦床規模不算大,儲量最大者也就500萬噸,但礦石質量好,可達化學級,礦石的礦物含量約為30%。螢石礦床的形成與海西期構造-岩漿活動結束階段有關。大型礦床主要集中在恰特卡爾-庫拉馬地區,在西南吉薩爾也有一些小型螢石礦床。

2.岩鹽和鉀鹽

烏茲別克岩鹽和鉀鹽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晚侏羅世陸內海相鹽類建造,分布面積達5萬平方千米,厚度大,成礦作用完全,許多鹽層都含有鉀鹽層; 另一種是中新世-第四紀陸相鹽湖建造,分布也很廣泛,儲量很大,有的鹽湖可達數百億噸(項仁傑,2006c)。

岩鹽礦床主要有南烏茲別克的霍賈伊坎、秋別加坦、拜比切坎礦床,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巴爾薩克爾、阿爾林礦床,總儲量估計有900億噸。以巴爾薩克爾鹽礦和賈曼賽石灰石礦為原料基地,開辦了昆格勒蘇打廠,年產焙燒蘇打27萬噸,火鹼10萬噸。

鉀鹽礦床中最著名的是秋別加坦礦床,擁有探明儲量6.86億噸,含KCl 36.8%。工藝研究表明,能夠製成品位達96%~97%的KCl精礦,回收率為84%~95%,還可以順便製成食用鹽(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7 烏茲別克非金屬礦床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лр.,2007)

3.其他非金屬礦產

烏茲別克有30多個石墨礦床,納沃伊州已探明的塔斯卡茲甘礦床具有工業價值,儲量為230萬噸。

在中克孜勒庫姆地區勘探了一批磷塊岩礦床,正在開采傑羅伊-薩爾達林礦床,儲量為8800萬噸P205,預測資源量達1億噸。發現並不同程度地勘探了卡拉卡塔和北傑特姆套磷塊岩礦床,P2O5總儲量為3350萬噸。

通過地質調查,在布哈拉-卡爾希、蘇爾漢河、烏斯秋爾特和費爾干納自流盆地的地下水中,發現了碘、溴、鋰、銣、銫、鍶等的工業濃度。這些自流盆地的深層地下水是復雜的溶液,飽含各種礦物鹽和分散元素。這些地下水與一些著名的、有遠景的油氣田伴生,在開採油氣時進行綜合開發,不僅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於保護環境。

烏茲別克地礦部門的權威人士指出,根據現有地質資料,完全可以說存在著一個新的中亞含金剛石省,區內產有不同類型的含金剛石非金伯利岩岩石(鉀鎂煌斑岩類、煌斑岩、鹼性玄武岩類、苦橄岩、超基性岩、暗色碳酸岩)。目前烏茲別克大約有20個岩筒,其中3個推測含工業級金剛石。

(四)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是烏茲別克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飲用水和農業供水(包括牧場灌溉)中起著重要作用。

烏茲別克地下淡水含水層厚度相當大,在100米以上。地下水總資源量為24.35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礦化度1克/升以下)為8.95立方千米。目前已探明357個地下淡水水源地(不包括礦水和熱水),總儲量為0.021立方千米/天,其中0.01立方千米/天可供飲用。探明水源地總數中僅利用267個。飲用水後備水源充足。圖6-8示出了烏茲別克地下水的分布狀況。

圖6-8 烏茲別克地下水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иов и лр.,2007)

❸ 地球上的礦物資源到底有多少,會被人類耗盡嗎

地球上的礦物構成了人類用來建造、製造和支撐站立的大部分東西 —— 包括岩石和土壤。因此,如果我們真的耗盡了礦物,我們都將在地球縮小的表面積上爭搶一席之地。

如果,你只是擔心一種對工業很重要的礦物即將耗盡,那麼你或許可以松一口氣了。人類大量使用的大多數礦物質儲量都非常豐富。例如,鐵約佔地殼的32%,所以在擔心我們能否繼續生產鋼鐵之前,你得先考慮找個沒有蘊藏鐵的立足之地。

其實,對於所謂「耗盡」了某種礦物,更正確的描述應該是,隨著礦物的大量開采,容易開採的礦物減少,開采過程變得過於昂貴、困難或有害,不利於采礦。即便是如此,隨著采礦技術的進步,以前不可開採的礦物將變得可用,生產量較低的礦石也將會得到更有效的加工。

那麼,礦產資源是什麼?我們星球的供應量有多大?

礦物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物質 —— 想想煤、石英、鹽等等。像其他東西一樣,它們是由元素構成的,這些元素是基本物質,不能分解成更簡單的物質。有些礦物是單一元素,比如金。當我們評估世界上礦產的數量時,這比我們隨著時間消耗的有限資源要復雜得多。根據估計的消耗量和目前的生產能力,世界礦產儲量在不斷修正。例如,1950年,估計銅儲量為1億噸。在接下來的50年裡,世界銅生產商開采了3.39億噸銅 —— 如果按照1950年的標准,我們應該已經三次用完銅了。對大多數礦物來說,在20世紀,供應實際上增加了,盡管我們在比以往更快地消耗它們。

所以,地球不太可能耗盡礦物。但是,人們會經歷礦藏短缺嗎?一定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一直面臨著礦產短缺。短缺和產量下降刺激了新礦的開采、新技術的創新和高質量礦石標準的降低。我們也在使用更為廣泛的礦產。超過60種不同的元件可以用來製造一個計算機晶元。其中,很多都是20或30年前才開始工業應用的礦物,而且它們的產量非常小,因此更容易受到供應風險的影響。

我們以前也有過礦石即將耗盡的情況。冰晶石曾經是鋁生產過程的一部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格陵蘭島有最後一批冰晶石礦藏,儲量豐富,值得開采,但該礦於20世紀80年代關閉,當時,新的加工技術讓我們不再依賴它來生產鋁。然而,即使你不能在市場上買到冰晶石,小礦脈仍然存在於世界各地。因此,建設一個昂貴的礦來開采一種沒人需要的礦物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像現在建造一個只生產VCD機的工廠一樣。

然而,我們也無法僅僅依靠技術更新來取代一些古老的礦物。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十多種對製造業至關重要的金屬,目前是沒有潛在替代品的。當然,這些已經足夠多了,我們不用擔心很快就會用完。例如,90%的錳用於煉鋼。錳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耗盡它,將會影響世界鋼鐵生產。但是,錳也是地球上第12種最常見的元素,世界礦石儲量估計為3.8億噸。鉛是另一種不可替代的礦物質,用於各種各樣的商品,如 汽車 電池和風琴管。但是全球有9000萬噸的儲量,我們離用完還差得很遠。

其他一些開采難度更大、需求更大的礦物,可能會給生產商帶來更大的麻煩。以鋱、鏑和釹等稀土元素為例。別被它們艱澀難懂的名稱給騙了,其實它們並不難找。但與冰晶石一樣,並沒有很多儲量豐富的礦石可以盈利開采。與此同時,隨著它們被越來越多的產品(iphone、電腦晶元)所使用,以及許多新的環保技術(風力渦輪機、電動 汽車 )中強力磁鐵的使用,需求在不斷上升。這些產品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然,這帶來了一個問題。提取「綠色」技術中使用的稀土元素是極其「骯臟」的。鈾、釷等放射性礦物集中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和污泥中。然後,加工稀土礦物會對土地造成更嚴重的破壞。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承擔著世界上95%的稀土開采任務,滿足著大部分國家對稀土的需求。

隨著國內消費的增長和環保的需求,中國也曾將稀土出口削減40%,從而導致稀土價格的大幅提升。但市場最終做出了調整,以應對這一趨勢。一些企業開始尋找替代製造方法,試圖降低對稀土進口的依賴。松下和本田找到了一種從廢棄的電子設備和 汽車 電池中回收釹的方法。

所以,地球上不缺礦物質。可供人類使用的礦物供應取決於我們對材料的渴望,以及技術的升級和消費的變化。但是,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將是維持地球資源的根本。因此,對於礦產問題,我們既不必杞人憂天,也不能坐吃山空。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❹ 中國礦產資源,世界排名第幾

中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三。

中國目前已經發現了171個礦種,探明儲量的已經達到了159種,其中20多種礦的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如鎢礦、錫礦、銻礦、稀土礦等大約12種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儲量佔到了全球12% ,從探明的總儲量來看,我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們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

我國還有進一步找礦的巨大潛力。表現在:一是,我們國家成礦地質條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礦域在我們國家都有分布,所以我們國家有很好的成礦先天條件。二是,我們國家幾十年來的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已經發現了將近20萬個礦產地,但是目前經過勘探的只有兩萬多,還有90%以上的已經發現的礦產地沒有進行進一步深入工作。

(4)中礦資源礦產儲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1.21萬噸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中國黃金行業整體發展健康平穩,以黃金為主,多金屬開發並舉。2016年我國黃金交易所交易量達2.4萬噸(單邊)、期貨交易所交易量3.9萬噸(單邊)、商業銀行場外交易量0.7萬噸,累計成交量達到7萬噸。預計,「十三五」期間這一數字有望突破10萬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礦產資源豐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在世界黃金產業價值鏈條中佔有重要份額和地位。將黃金作為先導性行業,優先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黃金勘探、開采、加工、消費以及黃金投資、交易方面的合作,對促進我國黃金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總量豐富,但人均佔有量不足;支柱性礦產(如石油、天然氣、富鐵礦等) 後備儲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礦產儲量較多;中小礦床多、大型特大型礦床少,支柱性礦產貧礦和難選礦多、富礦少, 開采利用難度很大;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三 找礦潛力大

❺ 礦產資源儲量

1.查明資源儲量礦種

截至 2011 年底,全國已發現 172 種礦產,其中頁岩氣為新發現礦種。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 160 種,其中能源礦產 10 種,金屬礦產 54 種,非金屬礦產 93 種,水氣礦產 3 種。

2011 年,中國石油、天然氣人均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 6.1% 和 7.9%,鋁土礦、銅礦、鐵礦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 14.9%、22.7% 和 70.5%; 鎳礦、金礦分別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 19.5%、19.4% ;煤炭人均佔有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0.9%(圖 1-6 )。

圖1-6 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儲量對比

專欄1-5 頁岩氣成為新發現礦種

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發布公告(2011年第30號),將頁岩氣作為新發現的礦種予以公布。

頁岩氣是指賦存於富有機質頁(泥)岩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於居民燃氣、城市供熱、發電、汽車燃料和化工生產等,用途廣泛。與其他類型的天然氣藏相比,頁岩氣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頁岩氣主要分布於富有機質泥頁岩地層中;二是甲烷等烴類氣體在頁岩中主要以吸附和游離賦存方式為主;三是頁岩滲透率一般以納米級為主,滲透率極低。頁岩氣的開發高度依賴於技術進步,主要是水平井鑽井技術和水力壓裂技術。

2. 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2011 年,45 種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長的有 33 種,減少的有 11 種,沒有變化的 1 種。其中,能源礦產查明資源儲量普遍增長,天然氣剩餘技術可采儲量增長 6.4%;黑色金屬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中錳礦下降,其他增長;有色金屬礦產多數增長,鉬礦增長38.1% ;貴金屬礦產均有增長,金礦增長 8.1% ;多數非金屬礦產有所增長(表 1-5 )。

表1-5 中國45種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與變化

續表

註:石油、天然氣為剩餘技術可采儲量。

2006 年至 2011 年,煤炭、石油、天然氣查明資源儲量均有較大增長(圖 1-7 ),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從 1.16 萬億噸增至 1.38 萬億噸,增長 18.8% ;石油剩餘技術可采儲量從 27.1 億噸增至 32.4 億噸,增長 19.6% ;天然氣從 3.0 萬億立方米增至 4.0 萬億立方米,增長 34.0%。

圖1-7 煤炭、石油、天然氣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註:石油、天然氣為剩餘技術可采儲量)

鐵礦查明資源儲量從 607.3 億噸增至 743.9 億噸,增長 22.5%(圖 1-8)。

圖1-8 鐵礦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銅礦查明資源儲量從 7047.8 萬噸增至 8612.1 萬噸,增長 22.2% ;鋁土礦從 27.8 億噸增至 38.7 億噸,增長 39.5% ;鉛礦從 4141.4 萬噸增至 5602.8 萬噸,增長 35.3% ;鋅礦從 9710.9 萬噸增至 11568.0 萬噸,增長 19.1% ;鎳礦從 801.4 萬噸增至 938.2 萬噸,增長 17.1%(圖 1-9)。

金礦查明資源儲量從 4996.9 噸增至 7419.4 噸,增長 48.5% ;銀礦從 14.4 萬噸增至18.7 萬噸,增長 29.9%(圖 1-10 )。

鎢礦查明資源儲量從 558.4 萬噸增至 620.4 萬噸,增長 11.1% ;鉬礦從 1094.2 萬噸增至 1935.9 萬噸,增長 76.9% ;銻礦從 225.1 萬噸增至 229.7 萬噸,增長 2.1% ;而錫礦從 476.9 萬噸減少到 441.1 萬噸,下降 7.5%(圖 1-11)。

圖1-9 銅礦、鋁土礦、鉛鋅礦和鎳礦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圖1-10 金礦和銀礦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硫鐵礦查明資源儲量從 54.1 億噸增至 56.8 億噸,增長 4.9% ;磷礦從 169.8 億噸增至 193.6 億噸,增長 14.0% ;鉀鹽從 8.81 億噸增至 10.7 億噸,增長 21.3%(圖 1-12)。

3. 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

2011 年中國多數主要礦產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表 1-6 )。

在能源礦產中,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 749.2 億噸,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13.42 億噸,天然氣 7224.82 億立方米(圖 1-13、圖 1-14)。

圖1-11 主要優勢礦產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圖1-12 硫鐵礦、磷礦和鉀鹽查明資源儲量變化

表1-6 中國主要礦產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

續表

註:石油、天然氣為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圖1-13 全國勘查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

圖1-14 全國勘查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

主要金屬礦產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鎳礦、金礦、鎢礦、錫礦、鉬礦和銻礦等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均有進展,金礦和鉬礦勘查新增更為明顯,分別為 717.7 噸和580.4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