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資源包括什麼
問題一:國土資源是包括什麼? 國土資源包括: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
問題二:土地資源具有哪些特性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的後備土地資源少。
(1)絕對數量較大,人均佔有量小。我國內陸土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土地
面積的7.1%,排在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僅相當於世界人均土地佔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積(1.4畝)僅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佔有量的40%。
(2)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我國地形錯綜復雜,地貌類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於500米的土地面積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7.1%。特別是水資源充沛、熱量充足的優質耕地僅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南部地區。在全部的耕地中,高產田只佔總耕地面積的20%,中產田佔40%,低產佔32%。
(3)宜開發為耕地的後備土地資源嚴重不足。我國耕地後備資源潛力約為2億畝,真正可以開發為耕地的只有1億畝左右。
我國關於土地方面的基本國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問題三:土地資源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土地資源調查是為了查清某一國家、某一地區的土地資源數量、質量、分布和利用狀況殲鉛彎等進行的有目的的、系統的、科學的量測、分析和評價等調查登記工作。土地資源調查的目的:為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業生產布局、制定農業區劃和土地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並為進行科學的土地管理創造條件。土地資源調查的主要內容:土地類型、數量、質量、分布、利用狀況、生產水平和土地權屬等。土地資源調查按目的和任務不同又可分為以下五類:1. 以反映土地類型為主的土地類型調查;2. 以反映土地利用狀況為主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3. 以反映土地適宜性和限制性為主的土地資源質量調查;4. 以反映土地潛在資源的土地潛在資源調查;5. 以反映土地權屬的地籍調查等。(摘編自《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
問題四:國土資源包括哪些 國土資源首當其沖就是土地了,然後還包括土地下(含)的礦產,能源,地下水等。
問題五:什麼是土地資源評價?它有哪些類型? 土地資源的評價是指在特定目的下對土地質量進行的鑒定。它是土地資源調查和研究中的核心工作,必須建立在對土地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土穿質量的特點是它的多面性,不同的用途對土地的質量鑒定的側重面不同,甚至差別很大。如為工程建設服務,就著重於對土地的承載力進行鑒定;為農業生產服務,則主要對土地的生產力進行鑒定。因此土地評價是針對具體的服務目的,對土地的生產建設的意義、目標及價值具有權威的指導意義。
問題六:土地資源的類型有哪些 土地資源伐我國較普遍的是採用地形分類和土地利用類型分類:
(1)按地形,激察土地資源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這種分類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礎。一般而言,山地宜發展林牧業,平原、盆地宜發展耕作業。
(2)按土地利用類型,土地資源可分為已利用土地棗耕地、林地、草地、工礦交通居民點用地等;宜開發利用土地棗宜墾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澤灘塗水域等;暫時難利用土地棗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
問題七:國土資源只要是指哪些方面 主要是指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職能得出)。
問題八:土地資源具有哪些特徵並簡要說明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的後備土地資源少。
(1)絕對數量較大,人均佔有量小。我國內陸土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土地面積的7.1%,排在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僅相當於世界人均土地佔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積(1.4畝)僅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佔有量的40%。
(2)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我國地形錯綜復雜,地貌類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於500米的土地面積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7.1%。特別是水資源充沛、熱量充足的優質耕氏悶地僅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南部地區。在全部的耕地中,高產田只佔總耕地面積的20%,中產田佔40%,低產佔32%。
(3)宜開發為耕地的後備土地資源嚴重不足。我國耕地後備資源潛力約為2億畝,真正可以開發為耕地的只有1億畝左右。
我國關於土地方面的基本國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問題九: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有哪些 按國土面積的大小,最大的是俄羅斯(1707萬平方公里),其次是加拿大(997萬平方公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6萬平方公里)、巴西(854萬平方公里)定澳大利亞(774萬平方公里)。
2. 什麼是土地資源土地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土壤資源是指現階段或者可以預見到的未來能夠於農、林、農牧或者其他各個領域運用的土地。土壤資源是活動的區域的基本信息與勞動對象,其具有主客體2個方面的知識。在國土資源的使用情況下,有可能還需要採用或多或少與不一樣類型的更新改造對策。土壤資源還具有一定的時光性,在每個地方與不一樣歷史階段的專業技術經濟實力下,包含的內容有可能是並不大一致的。比如,大面積沼澤地由於淹水而難以整治,在自然經濟當時的歷史階段,不適合被農牧業運用,不可以把它視作農牧業土壤資源。但在已具備整治與開發設計標準的當下,就稱作農牧業土壤資源。從而,有研究者覺得土壤資源是包含土地的自然屬性與經濟屬性兩方面。
依照土地利用類型歸類,土壤資源可分為早已運用土地資源棗農用地、草坪、林地類、工礦企業交通出行居住區商業用地等;較為宜綜合利用土地資源棗宜墾荒地、宜林荒山、宜牧荒山、沼澤地灘塗地海域等;臨時難運用土地資源棗戈壁灘、荒漠、嚴寒山坡地等。這類的種類是緊緊圍繞土地的開發和運用,主要科學研究土地資源利用而帶來的經濟收益、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點評早已運用土壤資源的形式、生產潛力,調研分析宜運用土壤資源的品質、總數、遍布及進一步綜合利用方向方式,查清現階段暫時不可以運用土壤資源的總數和遍布,討論將來更新改造吸收的較大概率,針對充分挖掘土壤資源的生產潛力,合理安排產業布局,給予最基本科學論證。
3. 土地資源是怎樣的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原料、動力,是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但是,人類活動又在同時影響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已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
土地是位於地球陸地表層的自然綜合體,它由氣候、地質、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多種要素影響構成,是自然界與人類活動綜合作用的產物。土地資源通常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灘塗、沼澤、湖泊等,它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和場所。
耕地是作物、蔬菜、花卉、苗木等種植用地的總稱,包括種植作物的土地、休閑地、新開荒地、近期拋荒的土地等。全世界耕地總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0。由於全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長和土地使用不合理等原因,耕地面積仍在繼續縮小。
林地指以林業生產為主的地區,包括成片的原始林和人工林。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以及中、低緯度山區。溫暖濕潤的中緯度平原地區,多已被開墾為耕地。
植被由禾草或類似禾草的植物構成,是各類草原、草甸、稀樹乾草原等的泛稱。主要分布在各大陸內部降水量較少的地區,是天然動物王國的牧區。
沼澤是地面長期潮濕並多有泥炭堆積的窪地,生產有喜濕植物,如苔蘚、灌木叢,也有的地方生長小喬木或森林。
4. 土地資源的類型有哪些
土地資源在我國較普遍的是採用地形分類和土地利用類型分類:
(1)按地形,土地資源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這種分類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礎。一般而言,山地宜發展林牧業,平原、盆地宜發展耕作業。
(2)按土地利用類型,土地資源可分為已利用土地棗耕地、林地、草地、工礦交通居民點用地等;宜開發利用土地棗宜墾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澤灘塗水域等;暫時難利用土地棗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
5. 土地資源有哪些
土地資源類型劃分有以下幾種:①成因類型劃分:如黃淮海平原區,有豫北山前洪積平原、豫東黃淮沖積平原等;②成因類型+土地利用現狀劃分:如豫北山前洪積平原農地、豫北山前洪積平原園地等復合命名;③土地利用現狀劃分:一般所謂農地、林地等,如當前中國土地利用分類系統即是;④土地生產潛力劃分:如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衫肢提或殲世出的土地生產潛力分級系統和中科院1983年的《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改脊分類系統》即是;⑤土地適宜性劃分:如聯合國糧農組織《土地評級綱要》(1976)的土地評價系統及中國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等。從其科學性而論,應以第②種的「成因+利用現狀」的劃分命名方式較好。已有部分研究成果,較好地解決了外業制圖與農用地分等定級的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