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教輔機構如何有效積累資源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教輔機構如何有效積累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9-17 18:28:20

① 如何有效的整合利用物理教學資源

新課改已經在全國全面推開,圍繞課程教學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創新,其中課程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利用是重要的內容,立足三維目標,充分挖掘各種物理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材料和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激發興趣,鍛煉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當下每一個業者一直在努力嘗試的問題。更有不少老師依照"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提供一缸水"的理念,給學生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學習資源材料,同時,隨著網路的普及以及各種教輔材料的發行,學生已經不缺少供自己發展的資源材料,相反,面對浩瀚的學習資源,就連老師都感到茫然,學生更是感到不知所措。筆者結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在此探討一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物理和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一、立足物理教材,開掘有效資源
教材是學生最為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課程教學資源,尤其是現在圍繞新課程改革編寫的教材,不但形式新穎、圖文並茂,各種知識與信息生動活潑,而且是集合了全國有名的教育專家精心編制而成,是新課改精神的直接體現。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以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接受規律為依據,重組課堂教學內容;把教學過程設計成自主學習式、探究式和發現式的課堂結構,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形成;開掘和設計出更多的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教學實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提升能力。
例如,學生設計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實驗,用十幾個果凍杯,裝滿水模擬眼睛的成像過程;學習大氣壓強的有關知識時,學生去校醫療室找到了醫用針筒,利用葯瓶的橡皮帽堵住針頭,用力拉針筒的活塞來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二、篩選利用圖書報刊,精選整編訓練試題
教師一定要做好篩選和引導,教師通過自己的研究和閱覽,對各種資源和信息進行整理,有計劃、有條件地充實到課堂教學中來,將物理知識與最新的科技成果、科學現象結合起來,通過各種鮮活的富有時代氣息的科學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嫩能力,增強學生的學以致用意識。理科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輔助練習,物理學習更是如此,書店的習題集存在著過多、多難、過深、過雜等問題,教師一定要精選精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新規律和新方法,能夠對試題進行變式拓展,能夠保證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課後練習,教師也要做到精選,注重靈活,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和活用知識。
例如,學習浮力的教學內容時,筆者對教材中的例題進行大膽的取捨和重組,在一節課的教學中重點就分析了這樣一道例題:在一容器中水面上浮有一冰塊,在冰塊溶化過程中容器內水面高度如何變化?根據有關知識,筆者給出了相關的示意圖,引導學生冰的體積,融化後的體積,結合密度重力算出排開水的體積,分析前後的變化。然後,對試題進行充分變化
變化1:一盛滿鹽水的容器內浮有1冰塊,在冰塊溶化過程中水面高度如何變化?
變化2:將冰塊投人盛有酒精的容器中,液體高度如何變化?
變化3:如果冰塊中有木塊,水面高度如何變化?
變化4:湖上載有鐵塊的船,把鐵塊拋人湖中後.水面如何變化?
變化5:冰塊中凝結有的小鐵塊.投入容器後,水面高度如何變化?
這樣,把同一知識點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穿插到各種具體的物理問題中去,充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實驗器材,改良創新實驗方式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又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和有效資源。初中物理教學一定要做好實驗室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首先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搜集相關數據,研究物理規律。其次,開發各種日常器具實驗,豐富中學物理實驗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生活器具的簡便、經濟、直觀等優點,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物理現象,研究物理規律,探究生活問題。再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網路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直觀的實驗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物理現象,理解科學規律,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很多的物理定理、定律、規律等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才抽象理論,學生無法通過直接實驗進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現各種物理抽象原理,網路搜集更多的學校無法滿足條件的實驗過程,這樣物理實驗更加豐富,更加直觀,學生感知更加透徹。
例如,學校牛頓第一定律時,引導學生用家庭裝修布暗線用的線槽來做第一定義斜面實驗用的導軌,由於具有很好的柔韌性,非常方便彎曲,操作極其方便。實驗室的游標卡尺、萬用表、螺旋測微器、安培表等儀器的可見度非常小,不適合學生觀察;還有些實驗只有在平面上演示,不適合學生更好的觀察,如條形磁鐵和蹄形磁鐵的磁感線,尤其是一些相對抽象的物理實驗,比如,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布朗運動等不能在教室或者實驗時直接給學生演示,利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直觀演示,學生通過教室的電腦動畫模擬,清晰直觀地感知。同時,上網搜集更多的精彩實驗視頻給學生播放,用以替代課本實驗或者實驗室實驗,不僅經濟方便,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得更加熱情,掌握得更加透徹。
四、引導交流合作,用好社會資源
課程是知識的載體,必須和社會的發展與變革緊密聯系,既要把知識學活,又要學習活的知識。因此,對於物理課程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教師在做好校內外的交流之外,引導學生更多的聯系現實社會生活,加強同當地的電視機構、科技館、工廠的聯系,引導學生更多的把知識同生產生活聯系起來,學生走出去,社會資源走進來,加強交流,促進整合,優化組合,為學生提供更加新穎和豐富的學習資源。
例如,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國的玩具製造和銷售越來發達,越來越先進,很多的玩具不再是原來簡單的動物造型,融合很多的科技含量。比如,小朋友的玩具手槍,打出的子彈可以直接吸附在光潔的牆面;遙控飛機能夠在空中飛行很長時間,並且能夠很好地控制方向等等,這些玩具運用的一部分原理都可以在初中課本上找到依據,學生可以去市場,也可以去附近工廠商店,和工人師傅交流研究,去直接感知;也可以進行操作,或者引導學生進行改進,用好社會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物理。
總之,課程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利用是一門綜合藝術,圍繞學校、學生和教學實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整合與開發,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課堂實效,促進學生成長。

② 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內容如下:

一、認真地了解遠程教育的起源及發展慨況,掌握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的聯系與區別,在此基礎上深入弄清遠程教育對我們的影響和輔助作用。

二、通過實踐操作對遠程教育的運用,每天抽取一定的空餘時間加強對遠程教育的學習,保證了學習的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力多學一些與自身教學有關的科研課題,只有採用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學為所用。

三、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其重要的知識點加以歸納整理,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上機操作上加以實踐,多次反復練習就會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促進自身教學的不斷提高。

四、充分地利用了音像教學設備和網路教學資源,豐富了自己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時,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聯網路,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