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舟山市自然資源有哪些
舟山市,浙江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東臨東海、西靠杭州灣、北界上海市。那麼網友們知道舟山市自然資源有哪些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舟山市
1、水資源。舟山市源於境土相對空間的大氣降水,降水時空分布欠勻,蓄水條件欠好,地表徑流多數直接入海,淡水資源總量欠豐,尤以北東部諸島為甚。多年平均降水量1108.85毫米,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8.5%,水資源總量5.74億立方米,人均擁有量為浙江省人均的25.4%,耕地畝均佔有河川徑流量為浙江省畝均的51.2%,平均年徑流深為浙江省的51%。地下水資源量1.73億立方米,露頭泉分布點少而不勻,多見季節性泉。在變質岩和花崗岩分布區的溝谷平原,地下水富集,第四系洪積和沖積砂礫帶,孔隙潛水和承壓水豐富,單井涌量在100~1000噸/日。海積平原砂礫灘地下水豐富,但因有海水參與和輸送不便,利用較少。花崗岩裂隙帶,地下水質優良,但總量欠豐。
2、生物資源。舟山市境內植被屬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浙江省植被區劃中屬天台山、括蒼山山地島嶼植被片。隨地形由低及高和土質變化,形成泥塗植被、砂地植被、岩礁植被和山地植被等。境內有木本植物544種,隸89科,內古樹名木63種。獸類主要有18種,分隸6目10科;鳥類主要有164種,分隸17目40科,其中白鸛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兩棲類主要有8種,分隸5科,多屬蛙類,偶見山溪鯢等;爬行類主要有24種,分隸8科;淡水魚類主要有26種,分隸4目9科。
3、礦產資源。舟山礦產種類較多,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種較少;金屬礦產貧乏,非金埋歲屬礦產儲量較豐富,以建築石料為主。蔽液滑截至2009年,已知礦產有鐵、銅、鉛鋅、金銀、黃鐵、水晶、石墨、明礬石、大理石、花崗石、海砂、凝灰岩及礦泉水等26個礦種50多處產地,但大多為礦點和礦化點,基本無工業開采價值,而非金屬礦產中的建築用花崗岩、建築用凝灰岩以及海砂等資源較宏臘為豐富,是舟山市開發的主要礦種。
以上就是對於舟山市自然資源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Ⅱ 浙江省主要礦產資源是什麼
浙江省境內礦產種類繁多,有鐵、銅、鉛、鋅、金、鉬、鋁、銻、鎢、錳等,以及明礬石,螢石、葉蠟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潤土、砩石等。明礬石礦儲量居世界第一(60%),螢石礦儲量居中國第二。
非金屬礦產豐富,部分礦種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以探明資源儲量而言,明礬石、葉蠟石居全國之冠,螢石、伊利石、鑄型輝綠岩居全國第二。
浙江省境內已發現礦產113種。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統計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不包括油氣、放射性礦產)。
(2)浙江水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浙江省的主要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自2007年啟動,歷時3年,至2010年1月完成了標准時點(2009年12月31日)調查成果的匯總分析,全面查清了浙江省土地利用狀況,掌握了各類土地資源底數。
2、水資源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
3、生物資源
浙江省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
4、海洋資源
浙江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佔中國的20.3%,居中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中國第5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
Ⅲ 中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最匱乏
中國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有西北的乾旱地區,還有人口密度很大的那些城市,主要有:
新疆、甘肅、內蒙中西部、北京、香港、澳門、天津等地。
Ⅳ 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省份
樓主您好,
中國哪個省份或地區水資源最豐富?答:
若是鹹淡不拘,坐擁三沙的海南必須傲視天下。
若論降水量,廣東(年均降水2000-3500億m³)福建拔得頭籌,浙江第二梯隊,台灣和江蘇一個等級,約為福建一半左右。
若是只論淡水
湖北,千湖之省名聲在外,實有湖沼1300+,3k㎡以上湖沼300潭,地表水體積全國第十。
浙江,水資源總量744億m³,單位面積水資源量全國第四。
江蘇,「五大淡水湖」有其二、規模以上湖沼290+、內陸水域17300k㎡、面積佔比16.8%,河網密布、「江河淮海松遼珠七大水系」有其二且均為干線終端(古大運河先不算),同時面朝大海,試問該省可當得英雄否?省內水資源總量320億m³,長江幹流以外入省水量250億m³,長江幹流入省水量豐年超過10000億m³,普通年份也有7000-8000億m³。可是按國際標准江蘇屬於「極度缺水地區」。
【那位說呆灣的喝口水先,呆灣山地之國當之無愧,跟江蘇浙江比水簡直自取其辱。
新疆,地表水資源量為1000+億m³,人均4900m³,秒殺江蘇廣東,人均能排第一么?
雲南近水樓台,人多水更多,人均5300m³【對不起我忽略了青海。。。
還是圖樣!終極大BOSS登場。
西藏湖泊面積28900k㎡,佔全國湖泊總面積30%(其中淡水湖約佔1/3),冰川總量3000億m³。河川多年平均徑流量佔全國1/6,光是出境水量就達到3500億m³/年,要知道普通年份江蘇承接的長江幹流水量才7-8k億m³/年。西藏號稱亞洲水塔,人口才200+萬,其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量、單位面積水資源量、水能資源量四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註:以上水資源量數據因年變動,且幅度較大,請各位留意。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Ⅳ 浙江的自然資源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浙江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佔中國的20.3%,居中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中國第5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陸域面積有1940.4萬公頃,90%以上無人居住。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中國第四大島。
浙江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中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塗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組合優勢顯著。截至2013年,有港口58個,泊位650個,年吞吐量2.5億噸。海岸灘塗資源有26.68萬公頃,居中國第三。舟山是浙江唯一的海島市,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
浙江海域遼闊,氣候溫和,水質肥沃,餌料豐富,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生長與繁殖。生物種類繁多,素有「中國魚倉」美譽。
浙江可供海水養殖的品種:石斑魚、鮑魚、扇貝、海參、鰻鱺、褐菖鮋、黑鯛、真鯛、鱸魚、鮸狀黃姑魚、黃條鰤、河豚、卵形鯧鰺、鯔駿魚、海鰻、中華烏塘鱧、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刀額新對蝦、脊尾對蝦、梭子蟹、青蟹、海馬。 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自2007年啟動,歷時3年,至2010年1月完成了標准時點(2009年12月31日)調查成果的匯總分析,全面查清了浙江省土地利用狀況,掌握了各類土地資源底數。2014年6月20日,經省政府同意,省國土資源廳、省統計局今天聯合公布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
根據第二次調查的結果,至2009年12月31日(標准時點),浙江省耕地2980.03萬畝,佔18.83%;園地943.52萬畝,佔5.96%;林地8530.94萬畝,佔53.91%;草地155.76萬畝,佔0.97%;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33.49萬畝,佔8.43%;交通運輸用地319.07萬畝,佔2.02%;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89.53萬畝,佔8.15%;其他土地273.53萬畝,佔1.73% 。
數據顯示,浙江省2009年末耕地面積比1996年第一次調查時凈減少207.98萬畝,人均耕地從1996年第一次調查時的0.72畝下降到0.56畝,約相當於全國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浙江省耕地數量少、耕地質量不高、後備資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耕地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第二次調查數據顯示,浙江省2009年末建設用地面積比1996年第一次調查時凈增加40.58萬公頃(608.65萬畝),雖然建設用地增加滿足了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必須毫不動搖地繼續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浙江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占浙江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浙江省礦產種類繁多,有鐵、銅、鉛、鋅、金、鉬、鋁、銻、鎢、錳等,以及明礬石,螢石、葉蠟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潤土、砩石等。明礬石礦儲量居世界第一(60%),螢石礦儲量居中國第二。
浙江省境內已發現礦產113種。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統計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不包括油氣、放射性礦產)。浙江省列入統計的礦區有2392個,比上年減少302個,其中固體礦產礦區2343個,地熱礦泉水礦區49個。
非金屬礦產豐富,部分礦種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以探明資源儲量而言,明礬石、葉蠟石居全國之冠,螢石、伊利石、鑄型輝綠岩居全國第二,飾面閃長岩第三,沸石、硅灰石、透灰石、硼礦、膨潤土、珍珠岩等列前十名之內。多數礦床規模大,埋藏淺,開采條件好。
金屬礦產點多面廣,但規模不大。浙江省鐵、銅、鉬、鉛、鋅、金、銀、鎢、錫礦產較多,但多數為小型礦床或礦點,僅少數礦產地達到大中型規模,且礦石組成復雜,共伴生多種元素。
省域成煤地質條件差,煤炭資源貧乏;陸域尚無發現油氣資源,但海域油氣前景看好。 浙江省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
浙江林地面積667.97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84.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5%,活立木總蓄積1.9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中,喬木林面積420.18萬公頃,竹林面積78.29萬公頃,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面積85.95萬公頃。
浙江的森林覆蓋率、毛竹面積和株數位於中國前茅。其中竹林面積佔中國的1/7,竹業產值約佔中國的1/3,森林群落結構比較完整,具有喬木林、灌木林、草本三層完整結構的面積佔了喬木林的54.2%,只有喬木層的簡單結構的面積僅占喬木林的1.5%。森林的健康狀況良好,健康等級達到健康、亞健康的森林面積比例分別為88.45%和8.23%。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總體上屬中等偏上水平,森林植被類型、森林類型、喬木林齡組類型較豐富。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鳥類300-400種,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二級保護動物103種,省級保護動物44種。 二次能源 電力生產:浙江省電力總裝機容量5728萬千瓦,總發電量2568億千瓦時,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機組發電量2503億千瓦時。
熱電聯產:地方熱電聯產企業年發電量172億千瓦時,年集中供熱量3.2億吉焦。(截至2010年) 可再生能源 風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產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24.9萬千瓦。風力發電量4.7億千瓦時。
太陽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光伏利用示範項目裝機容量2.96萬千瓦,累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920萬平方米。
垃圾焚燒發電: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垃圾焚燒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3.3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0.1億千瓦時。
農村生物質能:浙江省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用能中,秸稈和薪柴消費摺合標准煤57.8和95.6萬噸。沼氣用戶14.4萬戶,大中型沼氣工程7240處,年產沼氣1.7億立方米,摺合標准煤10.3萬噸。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66.0%。(截至2010年)
Ⅵ 浙江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大約是多少億立方千米
浙江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大約是2008立方米。
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浙江歷來是洪澇台旱災害的多發地區。
1、洪澇台旱等災害交替發生,每年5、6月份梅雨集中,易成洪澇,7、8月份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容易發生乾旱,8-10月份沿海地區又常受台風襲擊,建國以來有30次台風在浙江登陸,造成巨大損失;
2、由於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平原地區地勢低窪,河口受潮水頂托,排水不暢,洪澇台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
3、由於人口密度高,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加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水污染的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6)浙江水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浙江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中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塗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組合優勢顯著。
截至2013年,有港口58個,泊位650個,年吞吐量2.5億噸。海岸灘塗資源有26.68萬公頃,居中國第三。舟山是浙江唯一的海島市,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
浙江海域遼闊,氣候溫和,水質肥沃,餌料豐富,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生長與繁殖。生物種類繁多,素有「中國魚倉」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