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是創業資源價值在哪裡
擴展閱讀
新工業企業成本如何管理 2025-02-02 08:06:48
黃金交割成本多少 2025-02-02 08:06:39

什麼是創業資源價值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9-23 07:16:22

① 創業資源對成功的作用很關鍵

創業資源對成功的作用很關鍵

創業資源是指新創企業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需要的特定的資產,包括有形與無形的資產,它是新創企業創立和運營的必要條件,主要表現形式為:創業人才、創業資本、創業機會、創業技術和創業管理等。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創業資源對成功的作用很關鍵,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人在初次創業的時候,都是資源十分欠缺的。資源不足,使企業創業成功的概率降低,但要有完全充分的資源也是不可能的。在資源具備上,一般來說,要符合兩種條件:一是要有進入一個行業的起碼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具備差異性資源。如果任何條件均不具備,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創業資源條件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業務資源:賺錢的模式是什麼;客戶資源:誰來購買;技術資源:憑什麼贏取客戶的信賴;經營管理資源:經營能力如何;財務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啟動資金;行業經驗資源:對該行業資訊與常識的積累;行業准入條件:某些行業受到一些政策保護與限制,需要進入資格條件;人力資源條件:是否有合適的專業人才。

以上資源創業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備,但至少應具備其中一些重要條件,其他條件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來獲取。創業者如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其他資源欠缺也可以彌補;如果有足夠的客戶資源,其他資源的欠缺也容易改變。

要想創業能夠更快速地成功,資源就尤為重要,只有掌握豐富而全面的創業資源,才能更加從容抵禦風險,從而更快走向成功!

拓展閱讀: 創業資源與任用論文

一、內創業的維度

目前學術界對內創業維度研究多引用熊彼得的創新理論,當公司遇到困難時,企業家需要為公司尋求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鞏固公司現有的產品、服務和市場;開發市場、開發新領域的產品、服務;發展能夠促進公司發展的管理方法手段(產品、市場、銷售、渠道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提升組織能力的科學技術水平。

從廣義上講,需要組織有效的力量,超越對手的創新行為,以及實施戰略的變革(Schumpeter,1912)。後人對內創業維度的研究比較一致,總結前人對內創業維度的研究,本文提取已有研究的共同認知,歸納了內創業四個維度的內容,即:

(1)新業務領域風險拓展維度(newbusinessventuring);

(2)創新維(innovativeness);

(3)自我更新維度(self-renewal);

(4)先發制人的主動性(proactiveness)。這些維度不僅相互區別同樣也是相互聯系的,共同構成了今後進行內創業研究的基礎。

二、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研究

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是國內學者近年的研究熱點之一,研究重點集中在:對內企業家的研究;員工的開發、培養、管理;柔性靈活的組織結構;適合企業再創業的'戰略支撐。

1.內企業家管理機制。以往的研究表明內企業家在企業內創業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多是研究倆者的相關性,對可以實際指導企業內創業的內企業家管理機制研究較少,目前的研究成果有:內企業家成長和識別機制。譚新生和張玉利(2004)認為內企業家自身個性、決斷能力是關鍵。這種能力包括企業家從事創業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知識、能力及社會資本。這種能力符合「人力資本」基本內涵,可通過後天努力學習和培養獲得。內企業家代理問題研究。李晶(2007)通過研究委託代理關系認為內企業家仍可能是雇員擔當,委託-代理問題仍然存在,他主張適度放權給推動內創業活動的管理者和員工,促進內企業家隊伍的形成,同時培養適合內創業的企業文化。

2.員工管理機制。員工管理主要包括招聘、薪酬考核、培訓晉升、人才去留等方面內容。由於企業內創業活動對員工權責利的巨大改變,員工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也要相應的改變。何志聰和王重鳴(2005)指出企業需要根據員工的個性、才能特點進行鼓勵創業式的培養,鼓勵員工為了創新犯錯。馬一德等(2009)通過實證研究得到的「薪酬激勵是鼓勵創業最有效的方式」的結論,指出應根據企業內創業業務,設計薪酬激勵體系,模擬通過個人投資分擔和股票所有權、生命周期獎勵、寬頻薪酬、內部資本獎勵,及內創業家職業生涯情感獎勵等薪酬激勵機制,根據具體組織環境調整內創業員工管理機制。

3.內創業組織管理機制。在企業內創業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組織內部僵化、官僚化現象,對此為題學者展開了一系列研究。譚新生和張玉利(2004)提倡設立開發新業務部門、開設內部創業基金等機制。苗莉(2005)主張將內企業家個人能力、企業組織特徵和外部突發事件三方面力量有機結合。蔣勤峰等(2007)提出建立內創業運行動力、運行模式、運行結構、運行反饋系統式的架構。張健楠等(2009)提出創造內創業知識管理的環境,用良好的企業文化等保障企業內創業的成功。

4.人力資源戰略管理。隨著企業戰略問題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內創業研究開始關注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作用。趙群(2005)提倡內企業家和員工共建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遠景模式。賦予員工以企業利益均沾的權利,重取人才認同企業發展遠景,實現員工企業共同發展。戚振江(2006)對企業內創業人力資源組合問題進行了研究,構建了人力資源組合策略的四維結構模型等。呂貴興(2007)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基於企業戰略的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應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綜合考慮,因人而異、因才管理。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形成了許多有益的模式。內創業作為一種特殊的創業形式,在建起支持企業內創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仍有章可循,具體來說要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高層領導的支持、政策鼓勵、柔性的組織架構、充分的授權、完善的溝通機制、健全的培訓制度以及匹配的績效考核和薪酬福利體系,同時這些因素應該互相聯系、呼應、結合形成完整的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三、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障礙因素

企業內創業是在原有企業內部的一種創新,它包括開拓新的冒險業務、改革現有的組織構造、戰略目標的更新,這些活動的開展勢必改變原有的企業員工權責利體系,帶來管理上的障礙。同時分析解決這些障礙,採取相應的措施,可以為開展內創業創造條件,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障礙因素有:

1.保守文化因素的干擾。Hill(2003)認為企業革新給員工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可能讓員工喪失已獲得的現有利益和環境,這種對固有現狀,不願改變的心+理狀態影響企業內創業的推行。

2.傳統組織架構造成創新惰性。多位學者(如McDermott,O'Connor2002)指出,僵化的組織架構對於已經發展成型的大規模企業是種障礙。在這種組織架構下,企業的內部系統中沒有足夠相應的放權去支持內創業,而且在傳統組織架構下的企業通常具有短期的利益導向,對於需要關注長期效益的內創業是種巨大幹擾。

3.員工創新能力和意識的匱乏。顛覆式的產品需要創新才能實現(Hall,Sobel,2006)。企業組織的內創業參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而我國企業員工大部分都缺乏這種能力和意識。

4.績效評價模式及薪酬體系不匹配。恰當的績效考核模式和薪酬體系才能鼓勵員工內創業實踐。如果公司不能幫助員工承擔內創業的風險,並適當獎勵員工的風險嘗試行為,那麼員工的創業精神很難被激發出來。開發鼓勵內創業推行有效地績效考核和薪酬激勵模式(馬一德等,2008)。

四、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前景展望

綜述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發現其中尚存在的空白研究范圍,對以後的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能起到很好的啟示作用。

1.研究對象的擴展。目前,內創業研究大多集中在大企業,而缺乏對中小企業的研究,研究我國中小企業有效內創業途徑,是擺在研究學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國中小企業普遍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是個不容忽視的現象。事實上,相對於大企業中小企業在組織結構靈活性、激勵效度快捷性具備自己的優勢(Carrier,1994)。因此,通過在中小企業推廣內創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2.內創業理論構架。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機制研究成果的回顧,發現多數研究缺乏針對整個創業型企業組織結構理論構架的研究。事實上,企業組織構架對內創業開展關系重大,設立主管創業的部門,對持續性內創業活動進行整體管理、控制、協調,這些是傳統組織結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這方面的理論尚有欠缺。

3.員工行為約束機制研究。現有人力資源管理缺少約束員工行為機制的研究。但由於內創業帶來的重大權責利變化,員工易於做出背離企業期望的行為,如抵制改革、群體上訪、罷工、消極應對,對於這些行為不但要通過激勵機制進行調整也需要相應的約束機制管理。考察研究實行約束機制前後人力資源對內創業的效能差別是未來研究一個重要方向。

;

② 創業資源按性質可以分

創業資源按重要性的分類:創業資源按照其對企業核心競爭力影響的重要性,可分為核心資源與非核心資源。 核心資源主要包括技術和人力資源。創業資源按來源的分類:創業資源 按其 來源 可 以分為 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 內部 資源的 擁 有 狀況 ( 特別是技術和人力資源)會影響外部資源的獲得和運用。還有可以多關注騰訊眾創空間,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來自上海知志者回答;

③ 創業資源包括哪些分別可以如何拓展

創業需要的資源是很多的,簡單的說,必須的資源有以下幾個。

  1. 合理的計劃。

  2. 人才資源。

  3. 資金池。

  4. 產品有一條正常的通路。

這些只是部分了。還有很多細小的東西,細微之處才能夠決定成敗。自己摸索這些東西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考慮下騰訊的那個眾創空間,能夠給予企業資源和幫助。

④ 創業資源包括哪些

創業資源主要包括:創業人才、創業資本、創業機會、創業技術、創業管理以及創業政策等。

創業資源是指新創企業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需要的特定的資產,包括有形與無形的資產,它是新創企業創立和運營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利用/管理好創業資源,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創業人才

人才的管理與分配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項目啟動前對人才的搜尋、匹配、定位決定著項目發展的速度。另外,人才的引進與流失都是創業者需重視的問題。

二、創業資本

創業資本決定著企業前期啟動的穩定性與持久性。無論是前期注入還是中期續投,都必須考慮到資金的流動並進行合理分配使用。在擬定創業計劃時應著重根據創業資金確定規模,避免後期乏力。

三、創業機會

創業機會在於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力,其中也包含對創業政策、新頒布法律法規的解讀以及社會實時動態的把握。

四、創業技術

創業技術包括其特有的科技、手藝、方法。創業技術直接控制生產成本,是應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進的。

(4)什麼是創業資源價值在哪裡擴展閱讀:

創業者獲取創業資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組織這些資源追逐並實現創業機會提高創業績效和獲得創業的成功。無論是何種資源,無論它們是否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它們的存在都會對創業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

1.創業技術等要素資源可以直接促進新創企業的成長。

2.創業機會等環境資源可以影響要素資源,並間接促進新創企業的成長。

⑤ 創業資源的作用

創業者獲取創業資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組織這些資源追逐並實現創業機會,提高創業績效和獲得創業的成功。無論是要素資源還是環境資源,無論它們是否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它們的存在都會對創業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

1、要素資源可以直接促進新創企業的成長

(1)場地資源:任何企業都要有生產和經營的場所,高科技創業企業也不例外,這是企業存在的首要條件之一。如為科技人員提供舒適的研究開發環境和高速網路通信系統,為市場人員提供便捷的商務中心和配套設施等,將有助於新創企業更快更好地成長。

(2)資金資源:充足的資金將有助於加速新創企業的發展。高科技新創企業無論是進行產品研發還是生產銷售,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新創企業往往由於資產不足而缺乏抵押能力,很難從銀行得到足夠的貸款,這更使得資金資源成為企業高速發展的瓶頸。因此,如何有效地吸收資金資源是每個創業者都極為關注的問題。

(3)人才資源:人才對於高科技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事實上,當代企業管理中的人才已經由傳統的「勞動力」概念轉變為「人力資本」的概念。高素質人才的獲取和開發,成為了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因為其更大的知識比重,人才資源則更為重要。


(4)管理資源: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者大多是科技人員出身,他們本身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但是對於企業管理知識往往有所欠缺,很多高科技創業企業都失敗於管理不善,這意味著擁有一套完整而高效的管理制度是新創企業的寶貴資源。當然,在企業缺乏這一資源時,專業的管理咨詢策劃將有助於提高新創企業的生產和運作效率。

(5)科技資源:高科技新創企業主要是研發和生產科技產品,科技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積極引進尋找有商業價值的科技成果,加強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將有助於加快產品研製和成型的速度,縮短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為企業的市場競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