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貴陽教育資源怎麼樣
貴陽教育資源不錯,畢竟是省會
1、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地區發展的地方教學的質量就會相對好,貴陽作為貴州的省會城市,是貴州政治、經濟的中心地區,不管是交通、經濟、社會環境都是比較靠前的,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教學質量也是如此。
不是說經濟好,教學質量就好,而是經濟靠前,人們會更加重視教育,注重對下一輩的培養,條件允許,時間和資金到位,只要沒有意外,教學水平自然而然跟著上去。
教學環境、生活的環境都相對可以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就近入學、適度集中,資源整合、提高效益,先建後撤、保證教學,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思路,實施「百校攻堅」,總投資147億元,新建、提升改造163所學校(園),建設規模274萬㎡,目前已投入使用77所,竣工備案16所,完工14所,新增學位6.6萬個,其中義務教育學位5.3萬個。
按照「兩為主」原則,繼續加大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服務保障力度。2020年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子女就讀公辦學校(含政府購買民辦學位25574個)佔比為85.49%。
聚焦質量提升,提高水平。開展全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建立起了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發展情況、學業負擔狀況和教師職業狀況的全方位監測體系,指導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
深化集團化、學區化辦學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准》,推動全市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持續加大教育交流合作力度,形成了以「京築教育合作」為代表的教育開放合作品牌,「十三五」期間共計引進200餘所優質教育資源來築合作辦學;2020年出台了《貴陽市小區配建學校引入優質教育資源舉辦公辦學校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合作辦學行為。
依託貴陽市大數據產業優勢,以「大數據+教育」為載體,不斷縮小義務教育城鄉差異、校際差異。實施優質資源全覆蓋項目,在各區(市、縣)遴選部分義務教育試點學校,通過線上實時指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效率,促進義務教育質量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