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北方和南方的水資源哪個地方豐富
擴展閱讀
如何降低線下門店成本 2025-02-01 16:51:56
尿蛋白產品能賣多少錢 2025-02-01 16:28:47

北方和南方的水資源哪個地方豐富

發布時間: 2023-10-07 03:17:35

Ⅰ 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有什麼特點

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的特點:東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與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不均勻有密切的關系。就東西部而言,我國東部地區能夠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年降水量比較大,水循環活躍,河流徑流量大,水資源豐富。我國西部地區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不能受夏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少,河流徑流量少,水資源貧乏。就南北方而言,我國南方地區受夏季風控制時間長,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雨量大。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常有台風登陸,也帶來大量降水。南方地區河流水量大,汛期長水資源豐富。我國北方地區受夏季風控制時間短,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雨量小,水資源比較少。

Ⅱ 我國北方的水資源比南方豐富正確嗎

錯誤,我國南方水資源比北方豐富。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

水資源時空變化:

中國位於太平洋西岸,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大陸性季風氣候非常顯著,因而造成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和時程變化的兩大特點。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依次可劃分為多雨、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等五種地帶。

由於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造成了全國水土資源不平衡現象,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耕地只佔全國的36%,而水資源量卻佔全國的80%;黃、淮、海三大流域,水資源量只佔全國的8%,而耕地卻佔全國的40%,水土資源相差十分懸殊。

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年內、年際變化很大,並有少水年或多水年連續出現。全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東南沿海各省,雨季較長較早。降水量最集中的為黃淮海平原的山前地區,汛期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有的年份一天大暴雨超過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北方大於南方,黃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中出現過連續11~13年的枯水期,也出現過連續7~9年的豐水期。

Ⅲ 我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哪些地區水資源比較貧乏

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是南多北少,即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而北方地區水資源比較貧乏。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中國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

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3)北方和南方的水資源哪個地方豐富擴展閱讀:

河流和湖泊是中國主要的淡水資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產。中國人均徑流量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徑流量的24.7%。

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資源最多,人均徑流量約4000立方米。長江流域稍高於全國平均數,約為2300~2500立方米。海灤河流域是全國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人均徑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Ⅳ 我國水資源最豐富與最缺乏的地區

分別是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

我國水資源整體分布特點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多、西部少,山區多、平原少。全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由東南的超過300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少於50毫米。

水資源在全國范圍的分布嚴重不均。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的長江以南地區擁有全國五分之四的水量,而面積廣大的北方地區只擁有不足五分之一的水量,其中西北內陸的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4.6%。

北方地區面積佔全國的63.5%,人口約佔全國的46%、耕地佔60%、GDP佔44%,而水資源僅佔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3個流域耕地佔35%,人口佔35%,GDP佔32%,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7%,人均水資源量僅為457立方米,是我國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

(4)北方和南方的水資源哪個地方豐富擴展閱讀:

我國多年平均降水量約6萬億立方米,其中54%即3.2萬億立方米左右通過土壤蒸發和植物散布又回到大氣中,餘下的約有2.8萬億立方米絕大部分形成了地面徑流和極少數滲入地下。

這就是我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這一總量低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數大,人均擁有水資源量是很少的,僅為2200立方米,佔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

專家預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將進入高峰時期,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大約只有1750立方米,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

乾旱缺水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每年就影響工業產值達2300億元。

此外,伴隨著主要河流下游及幹流普遍出現的斷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還引起了如沙塵暴頻發等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