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共資源存在什麼問題
公共資源有著如下兩個特徵:一是資源的稀缺性,二是其使用上的不受限制。由於使用上不受限制,沒有人對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應負責,使得公共資源的使用所帶來的社會收益小於個人收益,進而造成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共資源問題。
其產生的根源在於產權歸屬不夠明確。
㈡ 理解為什麼公共資源會被過度使用
第一
,
國家需要制定政府管理公共資源的法律法規
,
以避免政府管理中資源產權法律界定
不清晰的問題並提供資源產業發展的法律保證。首先
,
明確規定資源的產權所屬
,
有助於明確
各級政府、各個政府部門對公共資源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同時
,
要防止公地悲劇的發生
,
控
制人們的便車行為
,
還必須要完善政府的制度
,
規范經濟秩序
,
形成良好的經濟行為
,
公共資源
的治理並不一定非要政府的直接干預
,
政府的重要職責就是要規范經濟制度。其次
,
確定政府
管理公共資源的法律框架
,
用法律的手段來限制政府成員的機會主義行為
,
保護公眾對公共資
源的合法權益。再次
,
制定保護資源產業的法律。由於資源的發現、開采和保護
,
直接與國有
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和轉讓權等產權直接相關但又難以界定
,
這就迫切需要制定有關資源
勘探、開采、轉讓等方面的法規
,
以保護資源產業的正常生產與再生產。
第二
,
逐步實現政府公共資源管理模式的變革。首先
,
國家應該針對資源的特性設置相應
的管理機構。對於某些資源
,
如大江大河
,
應該建立一個對它們實行嚴格有效的統一管理的權
威機構
,
由它來制定相關的資源管理的制度
,
然後再按部門分頭實施
,
以減少政出多頭
,
政府決
策相悖的現象
,
便於公眾與代議機構的監督和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
,
必須強調不同
地方政府之間相互協調以及各基層管轄機構的主動權。因此
,
首先應該用足地方的潛力
,
而不
是事事都要依靠中央
,
否則
,
中央必然會因為超過其能力的范圍不勝重負。
此外
,
由地方來承擔
對公共資源管理的責任和風險
,
而不是再經過中央政府層層委託下來
,
還有助於提高公眾監督
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㈢ 為什麼公共資源常產生低效率開發或利用現象
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過度砍伐的森林、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源及污染嚴重的河流和空氣,都是「公地悲劇」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劇,是因為每個當事人都知道資源將由於過度使用而枯竭,但每個人對阻止事態的繼續惡化都感到無能為力。而且都抱著「及時撈一把」的心態加劇事態的惡化。公共物品因產權難以界定而被競爭性地過度使用或侵佔是必然的結果。這一個概念經常運用在區域經濟學,跨邊界資源管理等學術領域。
㈣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的原因,解決措施
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基本上都屬於公共資源,具有正的外部性,一方面市場經濟沒有動力去保護和增加供給,另一方面個人可以不花費成本的消耗它們,所以會越來越少。
類似於經濟學上的一個經典例子「公地的悲劇」。
公共資源(Common Resources)指那些沒有明確所有者,人人都可以免費使用的資源,如海洋、湖泊、草場等資源。公共資源由於產權不清,通常會受到過度利用。著名的寓言「公地的悲劇」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寓言說的是中世紀的一個小鎮,該鎮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養羊。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並靠出賣羊毛來養家糊口。由於鎮里的所有草地為全鎮居民公共所有,因此,每一個家庭的羊都可以自由地在共有的草地上吃草。開始時,居民在草地上免費放羊沒有引起什麼問題。但隨著時光流逝,追求利益的動機使得每個家庭的羊群數量不斷增加。由於羊的數量日益增加而土地的面積固定不變,草地逐漸失去自我養護的能力,最終變得寸草不生。一旦公有地上沒有了草,就養不成羊了,羊毛沒有了,該鎮繁榮的羊毛業也消失了,許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生活的來源。
是什麼原因引起了公地的悲劇?為什麼牧羊人讓羊繁殖得如此之多,以至於毀壞了該鎮的共有草地呢?實際上,公地悲劇的產生原因在於外部性。當某一個家庭增加一頭羊到草地上吃草時,就會對草地產生損失,這就是養這頭羊的成本。但是由於草地是共有的,養這頭羊的這種損失(成本)由全鎮所有養羊戶共同承擔,這頭羊的所有者只是分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成。這就是說,在共有草地上養羊產生了負外部性。某個家庭增加一隻羊給其它家庭帶來的損失就是這只羊的外部成本。由於每一個家庭在決定自己養多少羊時並不考慮其外部成本,而只考慮自己分擔的那部分成本,因此養羊家庭的私人成本低於社會成本,這導致羊的數量過多。全鎮所有養羊家庭都這樣做,羊群數量不斷增加,直至超過了草地的承受能力。
公地的悲劇說明,當一個人使用公共資源時,就減少了其他人對這種資源的享用。由於這種負外部性,公共資源往往被過度使用。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將公共資源的產權進行重新構造,使之明確界定,即將公共資源變為私人物品。在上例中,該鎮可以把土地分給各個家庭,每個家庭都可以把自己的一塊草地用柵欄圈起來。這樣,每個家庭就承擔了羊吃草的全部成本,從而可以避免過度放牧。如果公共資源無法界定產權,則必須通過政府幹預來解決。如政府管制、徵收資源使用費等辦法來減少公共資源的使用。
現實中,有許多公共資源,如清潔的空氣和水,石油礦藏、大海中的魚類、許多野生動、植物等都面臨與公地悲劇一樣的問題,即私人決策者會過度地使用公共資源。
對這些問題,政府通常管制其行為或者實行收費,以減輕過度使用。
㈤ 丁真人生第一次看電影上熱搜,如此頻繁佔用公共資源有何利弊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頻繁佔用公共資源並沒有任何好處,它只有壞處,因為這樣會過多分散民眾的注意力,讓大家關注不到應該去關注的事件。在這樣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雖然不能全盤否定娛樂的重要性,但是娛樂也應該適度,並且在一個合理的控制范圍之內,比如說像丁真第一次看電影這樣的事情就不應該上熱搜,因為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一件小事。
一、丁真第一次看電影上熱搜是怎麼回事?
隨著丁真的爆火,很多關於丁真的事情也都有了很高的熱度,比如說丁真第一次去看電影,這樣的事情竟然可以上熱搜。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大家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了,雖然說丁真確實是第一次去看電影,但是也沒有必要去刻意報道一個人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在丁真第一次看電影上熱搜之後,很多網友也懷疑是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本身和丁真簽下了什麼協議,所以故意讓丁真去做這樣的熱搜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