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資源計算公式
人力資源計算公式匯總
人力資源管理很簡單,因為它並不一定要經過系統的大學學習。很多悟性高的人,半路出家,照樣可以把人力資源管理這項專業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人力資源計算公式,歡迎參考!
01凈人力資源流動率(Netlabor TurnoverRate)
凈人力資源流動率是補充人數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所謂補充人數是指為補充離職人員所僱傭的人數。用公式表示:
凈流動率=(補充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02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是以某一單位時間(如以月為單位)的離職人數,除以工資冊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離職率=(離職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離職人數包括辭職、免職、解職人數,工資冊上的平均人數是指月初人數加月末人數然後除以2。離職率可用來測量人力資源的穩定程度。之所以離職率常以月為單位,乃是由於如果以年度為單位,就要考慮季節與周期變動等因素。
03人力資源新進率(EmploymentRate)
人力資源新進率是新進人員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進率=(新進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04員工數量指標的統計
1.期末人數。是指報告期最後一天企業實有人數,屬時點指標。如月、季、年末人數。
2.平均人數。是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天擁有的勞動力人數,屬序時平均數指標。 計算公式為:月平均人數=報告期內每天實有人數之和÷報告期月日數或月平均人數=(月初人數+月末人數)÷2
季平均人數=(季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3
年平均人數=(年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12 或=(年內各季平均人數之和)÷4
05員工人數變動指標的統計
1. 企業員工人數平衡關系:期初人數+本期增加人數=本期減少人數+期末人數
2. 員工變動指標:員工變動指標(%)=(報告期員工人數÷基期員工人數)×100%
06招聘成本的考核數值
1、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總投入/錄用總人數(含試用期後未留用人員)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總投入/簽約人數(不含試用期後未留用人員)
其中“年招聘總投入”中應包含以下內容:1、直接招聘成本:(1)招聘會、廣告、網路信息發布等用來傳播招聘信息的媒體、場所使用費;(2)圖片、文字等信息製作費;(3)付給獵頭公司的中介費
07員工素質指標的統計
員工文化素質統計:
∑(實際培訓時間×參加培訓人數)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標= 參加培訓累計人數(人次)之和
08勞動時間利用指標的統計
勞動時間是指員工從事生產勞動持續的時間,是衡量勞動消耗量的尺度,在統計中通常以"工日"、"工時"等單位表示。為了准確計算勞動時間,用圖剖析勞動時間的構成:
企業勞動時間剖析圖:
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業員工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實際出勤的程度。計算公式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時)÷制度工日(工時)×100%
2.出勤工日(工時)利用率:反映企業員工出勤時間內從事與生產有關活動時間的比重。計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時)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日(工時)÷數出勤工日(工時)數×100%
3.制度工日(工時)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時間實際用於生產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制度工日(工時)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日(工時)數÷制度工日(工時)數×100%
4.加班加點比重指標和強度指標
(1)加班加點比重指標(%)= 加班加點工時數÷實際工作工時數×100%
(2)加班加點強度指標(%)= 加班加點工時數÷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數×100%
09勞動生產率指標的統計
勞動生產率是企業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的生產效率,是勞動消耗量與生產成果之間對比關系的經濟指標,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效果的重要指標。勞動生產率有二種基本表現形式:
勞動生產率(正指標)= 產品產量/勞動消耗量;
勞動生產率(逆指標)= 勞動消耗量/產品產量;
勞動生產率是勞動消耗量和產品產量的對比。產量可用實物量(或標准實物產量)、勞動產量(定額工時產量)、價值量(總產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勞動量可用人數時間表示。
其計算公式為:
1. 工人實物勞動生產率= 報告期產品生產量÷報告期工業生產工人平均人數
2. 實物勞動生產率=報告期產品生產量÷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靈敏
3.員勞動生產率(元/人)=報告期工業總產值(萬元)÷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人)或:報告期工業增加值÷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10勞動報酬指標的統計
勞動報酬是勞動力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企業全部做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稱為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包括:職工工資總額和本企業其他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兩部分。其中主要是職工工資總額。
A.工資總額。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企業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主要應由五個部分組成。
1.計時工資。指按計時資標准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
2.計件工資。指對己做的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可分:標准計件工資和計件超額工資。
3.獎金。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
4. 津貼和補貼。指為了補償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勞動報酬。
5. 加班加點工資。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B. 平均工資統計。平均工資是指全部職工在一定時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資收入。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工資(元/人)= 工資總額(元)÷職工平均人數(人)
備註:平均工資的統計,可以按企業不同的職工范圍(全部職工、管理人員、營銷人員、部門主管人員、工程技術待分類統計)計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時間范圍(月、季、年)計算。採取何種方法進行統計,應視企業內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確定。
;2. 人力資源部招聘線績效考核方案
招聘線績效考核方案主要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考核哪些指標,每個指標值如何制定,怎麼評分
二、考核結果如何計算,跟工資如何關聯
三、績效工資如何計算
其中第一條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招聘線主要考核以下指標
1、反應招聘數量達成指標:招聘目標達成率=當月實際招聘入職人數/招聘目標人數;
2、反應招聘質量達成指標:新人流失率=近3個月離職的試用期員工數/招聘新人總數;
3、反應招聘過程工作量指標:應邀達成率=答應過來面試的總人數/邀約目標;
面試達成率=實際參加過來面試的人數/面試人數目標。
4、反應招聘成本的目標:人均招聘成本=當月各類招聘渠道費用總和/入職人數。
以上是招聘專員KPI指標,但是招聘需求達成率不能簡單將入職人數/目標人數,因為不同的崗位招聘難度是不一樣的,比方說你招1個專員和招聘一個經理難度肯定是不一樣,意義和價值也不一樣。這里就需要根據不同的崗位區分不同的難度和價值。
其次,招聘KPI指標中的目標值的制定也很關鍵,比如說一個招聘專員當月公司招聘需求6個專員,2個經理,1個總監,如果你把公司招聘需求直接列為招聘專員當月目標值那就肯定不合理,這個人家基本完不成。
想要了解招聘專員最完整最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點擊右方鏈接網頁鏈接
3. 人力資源計算公式
人力資源計算公式大全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人,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或者說;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總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人力資源計算公式,歡迎閱讀。
1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是以某一單位時間(如以月為單位)的離職人數,除以工資冊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離職率=(離職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離職人數包括辭職、免職、解職人數,工資冊上的平均人數是指月初人數加月末人數然後除以2。離職率可用來測量人力資源的穩定程度。之所以離職率常以月為單位,乃是由於如果以年度為單位,就要考慮季節與周期變動等因素。
2人力資源新進率
人力資源新進率是新進人員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進率=(新進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3凈人力資源流動率
凈人力資源流動率是補充人數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所謂補充人數是指為補充離職人員所僱傭的人數。用公式表示:
凈流動率=(補充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4招聘成本的考核數值
公式是:
1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總投入/錄用總人數(含試用期後未留用人員)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總投入/簽約人數(不含試用期後未留用人員)
其中「年招聘總投入」中應包含以下內容:1、直接招聘成本:(1)招聘會、廣告、網路信息發布等用來傳播招聘信息的媒體、場所使用費;(2)圖片、文字等信息製作費;(3)付給獵頭公司的中介費;
5員工數量指標的統計
1期末人數。是指報告期最後一天企業實有人數,屬時點指標。如月、季、年末人數。
2平均人數。是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天擁有的勞動力人數,屬序時平均數指標。
計算公式為:月平均人數=報告期內每天實有人數之和÷報告期月日數或月平均人數=(月初人數+月末人數)÷2
季平均人數=(季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3
年平均人數=(年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12 或=(年內各季平均人數之和)÷4
6員工人數變動指標的統計
1企業員工人數平衡關系:期初人數+本期增加人數=本期減少人數+期末人數
2員工變動指標:員工變動指標(%)=(報告期員工人數÷基期員工人數)×100%
7員工素質指標的統計
員工文化素質統計:
∑(實際培訓時間×參加培訓人數)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標= 參加培訓累計人數(人次)之和
8勞動時間利用指標的統計
勞動時間是指員工從事生產勞動持續的時間,是衡量勞動消耗量的尺度,在統計中通常以"工日"、"工時"等單位表示。為了准確計算勞動時間,用圖剖析勞動時間的構成:
企業勞動時間剖析圖:
1出勤率
出勤率反映企業員工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實際出勤的'程度。計算公式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時)÷制度工日(工時)×100%
2出勤工日(工時)利用率
反映企業員工出勤時間內從事與生產有關活動時間的比重。計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時)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日(工時)÷數出勤工日(工時)數×100%
3制度工日(工時)利用率
反映制度工作時間實際用於生產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制度工日(工時)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日(工時)數÷制度工日(工時)數×100%
4加班加點比重指標和強度指標
(1)加班加點比重指標(%)= 加班加點工時數÷實際工作工時數×100%
(2)加班加點強度指標(%)= 加班加點工時數÷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數×100%
9勞動生產率指標的統計
勞動生產率是企業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的生產效率,是勞動消耗量與生產成果之間對比關系的經濟指標,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效果的重要指標。勞動生產率有二種基本表現形式:
勞動生產率(正指標)= 產品產量/勞動消耗量;
勞動生產率(逆指標)= 勞動消耗量/產品產量;
勞動生產率是勞動消耗量和產品產量的對比。產量可用實物量(或標准實物產量)、勞動產量(定額工時產量)、價值量(總產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勞動量可用人數時間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1工人實物勞動生產率= 報告期產品生產量÷報告期工業生產工人平均人數
2實物勞動生產率=報告期產品生產量÷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靈敏
3員勞動生產率(元/人)=報告期工業總產值(萬元)÷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人)或:報告期工業增加值÷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10勞動報酬指標的統計
勞動報酬是勞動力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企業全部做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稱為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包括:職工工資總額和本企業其他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兩部分。其中主要是職工工資總額。
A.工資總額。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企業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主要應由五個部分組成。
1計時工資。指按計時資標准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
2計件工資。指對己做的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可分:標准計件工資和計件超額工資。
3獎金。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
4津貼和補貼。指為了補償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勞動報酬。
5加班加點工資。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B. 平均工資統計。平均工資是指全部職工在一定時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資收入。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工資(元/人)= 工資總額(元)÷職工平均人數(人)
4. HR數據分析常用的50個公式
HR數據分析常用的50個公式
HR經常需要和數據打交道,如入職率、離職率、加班費計算等。雖然日常工作中,單個數據的計算並不麻煩,但幾十上百個累計在一起,確實很容易混淆,甚至計算失誤。今天小編急HR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100個人力資源計算公式,HR可以添加至收藏夾隨時使用,也可以列印出來貼在電腦旁邊隨時查詢。
一、招聘分析常用計算公式1、招聘入職率:應聘成功入職的人數÷應聘的所有人數×100%。2、月平均人數:(月初人數+月底人數)÷23、月員工離職率:整月員工離職總人數÷月平均人數×100%4、月員工新進率:整月員工新進總人數÷月平均人數×100%5、月員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員工人數÷月初員工人數×100%6、月員工損失率:整月員工離職總人數÷月初員工人數×100%7、月員工進出比率:整月入職員工總人數÷整月離職員工總人數×100%二、考勤常用的統計分析公式1、個人出勤率:出勤天數÷規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強度比率:當月加班時數÷當月總工作時數×100%3、人員出勤率:當天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4、人員缺勤率:當天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三、常用工資計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資:月工資額÷21.75天×當月考勤天數2、月計件工資:計件單價×當月所做件數3、平時加班費: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1.5倍×平時加班時數4、假日加班費: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2倍×假日加班時數5、法定假日加班費: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3倍×法定假日加班時數6、直接生產人員工資比率:直接生產人員工資總額÷企業工資總額×100%7、非生產人員工資比率:非生產人員工資總額÷企業工資總額×100%8、人力資源費用率: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銷售收入總額×100%9、人力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比重: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成本費用總額×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同口徑職工人數11、人工成本利潤率:一定時期內企業利潤總額÷同期企業人工成本總額×100%四、培訓統計分析公式培訓出勤率:實際培訓出席人數÷計劃培訓出席人數×100%五、HR常用基礎公式匯總1.新晉員工比率=已轉正員工數/在職總人數2.補充員工比率=為離職缺口補充的人數/在職總人數3.離職率(主動離職率/淘汰率)=離職人數/在職總人數4.離職率=離職人數/((期初人數+期末人數)/2)5.離職率=離職人數/(期初人數+錄用人數)×100%6.異動率=異動人數/在職總人數7.人事費用率=(人均人工成本*總人數)/同期銷售收入總數8.招聘達成率=(報到人數+待報到人數)/(計劃增補人數+臨時增補人數)9.人員編制管控率=每月編制人數/在職人數10.人員流動率=(員工進入率+離職率)/211.員工進入率=報到人數/期初人數12.員工當月應得薪資的計算方程式為:每天工資=月固定工資/21.75天13、當月應得工資=每天工資x當月有效工作天x當月實際工作天數調整比例14、當月應工作天數=當月自然日天數–當月休息日天數15、當月有效工作日=當月應工作天數–全無薪假期16、當月實際工作天數調整比列=21.75天/當月應工作天數:17、生產型企業勞動生產率=銷售收入/總人數六、成本效用評估1、總成本效用=錄用人數/招聘總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應聘人數/招募期間的費用3、選拔成本效用=被選中人數/選拔期間的費用4、人員錄用效用=正式錄用人數/錄用期間的費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員工為組織創造的價值/招聘總成本七、數量評估1、錄用比=錄用人數/應聘人數*100%2、招聘完成比=錄用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3、應聘比=應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4、工資計算=月工資/21.75*實際工作天數(不計算周六日)6、加班率:總加班時間/總出勤時間7、直接間接人員比例:直接人員/間接人員八、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5、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6、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7、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九、社保計算方式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2、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3、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4、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5、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