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大庫房如何利用起來
農村大庫房可以自己搞食用菌種植,如香菇,平菇等。或者找附近的小企業談租賃,如超市,加工廠。也可以上閑魚,在平台上發布閑置信息。如果是鄉下只能放車子或放農具,假如是街上自已可搞電商或做農資生意這也很好的,要不開個百貨店也可維持生活。
農村大庫房如何利用
食用農產品的初級加工和再加工,比如糧食作物,糧食初加工以後,進行商業化的包裝,提煉出自己的賣點,在各個渠道銷售。然後就是農作物的深加工,只要圍繞你們當地的特色美食,進行正規化的流水線作業,發揚當地的特色食品,因為,當地特色,本身就是賣點。
農業資源的再利用,比如石頭、木頭、竹子、草,等等,可以藉助人工技藝或現有機器,把他們做成工藝品、生活家居用品。
或者一些市場上需要的生產資料,原材料獲取的成本低,但是經過再加工後,價值會提升好多倍,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400平米也可以做一定規模的養殖了,這裡面的項目非常多,需要仔細甄別,瞄準市場,謹慎投入。
㈡ 教學資源庫建設總結
篇一:學校教育資源庫建設總結
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目標。為發揮我校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第一階段的優勢,在全鎮營造更加濃厚的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氛圍,我校根據開縣電教館組織的教育資源庫建設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楊明川校長的正確領導下,積極著手學校教育資源庫建設,現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資源庫建設工作組織,完善了工作制度,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學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李冬民同志為組長,王波主任(教導主任)、張海主任(總務主任)為副組長,遠教技術員、學科骨幹教師為組員的資源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組成了教研小組、資源收集小組、技術服務小組。並劃分了責任制,校長負總責,王波負責資料的收集、蔣德強負責技術服務。並確定具體工作由蔣德強負責。
在建立組織的同時,我校制定了資源庫建設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經費投入制度及我校對此項工作的獎勵政策。
組織的建立、制度的完善。為我校資源庫建設項目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我校資源庫建設工作的高質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傳資源庫建設的意義,營造積極的氛圍。
1.召開工作會議。
為了開展好資源庫建設工作,我校在健全組織,完善了規章制度,撰寫了實施方案、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適時召開了全校教師的動員大會。會上,楊明川校長作了重要講話,為資源庫建設的實施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2.開通校園網和qq群,利用網上宣傳、下發文件、qq群聊天宣傳資源庫的實際意義。用此擴大對資源庫的建設的宣傳。
通過召開會議、網路宣傳等手段,老師們認識到了資源庫對學校、教師、學生發展
的重要意義。普遍認識到:首先,營造數字化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構主義強調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一切教育教學手段都是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服務的,讓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最優化。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數字化環境的建設,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正在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發揮自主性,進行探究、協作和創造性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應服務於教學改革的需要,以其開放性、豐富性、交互性和資源的擴展性等特點,為學習者提供有效的網路化學習條件和環境,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成學習動機有所幫助,而且能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性、協作性、探究性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應著眼於資源庫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實用價值,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實現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其次,優化教學環境,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服務。教師通過調用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用於課堂教學,是資源庫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結果應達到教育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活動強調以學為中心,教師作為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和組織者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有許多好的教學設計的思想,但由於資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難以實現。而資源庫可以提供最新、最優秀的、滿足教學需求的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利用資源庫所提供的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設計最好的教學過程,採用最好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方法,達到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材、參考書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現象,為教師的備課、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優化了教師的工作環境,有利於深化教學改革。最後,深化學校的教學改革,為轉變辦學模式服務。網路的出現使學校從「封閉」的辦學狀態走向了「開放」狀態,交流和合作是一個學校成功辦學的基本條件。校園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校內外廣泛共享。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辦學經驗和優勢,建設一個規范的、內容豐富的、開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學資源庫。學校和學校之間藉助網路互通有無,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利於轉變「單一」、「封閉」式的辦學模式,推動學校教學改革開展的深化發展。
三、按照實施方案,認真開展工作。
1.樹立「軟硬並舉,肩挑兩頭」的指導思想
南國農先生曾提出「建網、建庫、建隊」的理論。在這「三建」中,任何一項都不能輕視。建網、建庫是為師生隊伍服務的。它們就像人的左右兩臂,必須均衡發展才能協調統一。因此,在進行硬體環境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到軟體環境建設,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以保證資源庫的健康發展。
2.確定資源庫建設的設計理念。
資源庫建設的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廣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應用」。所謂「廣泛共享」是指通過各種方法、技術和策略將網上分布的各種教學資源提供給眾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用戶共享和使用;所謂「有效聚合」,是指將網上分散的教學資源通過資源中心集成起來(通過資源管理、資源製作與知識整合等),產生巨大的綜合效能,以滿足用戶的教學需求;所謂「充分應用」,是指為不同類型用戶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環境和開發手段,根據需求將多種教學資源的聚合效能充分發揮,提供個性化的資源使用、開發與信息決策支持服務。
3.確立設計思路
根據信息資源自身的性質,資源庫不是資源的簡單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遵循國家頒布的標准化規范,經過周密的設計而開發出的復雜性系統。
從概念上,資源中心構建的目標是資源共享和分布協同,即對數字校園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統一規劃、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統的規劃、運行和管理機制。
從技術上,資源中心要達到多種類型的分布資源共享和協作,解決多個層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技術,綜合運用相關技術標准。
從實施上,資源中心應當建立起遍布校園的教學資源節點,集成網上各類教學資源,開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個開縣教育網提供全方位的教學資源信息服務。
資源庫應該具備以下功能:能夠進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教師可以自行添加資源;資源種類齊全、科學;要有一定的許可權設置;系統維護簡單。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塊:
(1)資源管理模塊
資源管理模塊的操作對象是資源庫中的各類資源,在進行操作時要保證內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模塊具備的功能主要包括:
資源上載:允許在線的教師和教育工作人員進行單個或多個資源的上載。
資源下載:注冊用戶可以下載免費的資源。
資源審核:審核管理員主要負責對教師上載的資源進行評審,以確定是否發布該資源。
資源查詢:用戶根據查詢條件,輸入關鍵字查詢相應的資源。
資源刪除:資源審核員或系統管理員可以刪除不符合標准和過期的資源。
(2)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這個系統的維護工作,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及對並發訪問的支持。應具備的功能有:
資源庫系統的初始化:屬性、參數數據入庫
訪問控制:對訪問本資源庫系統的用戶數量的控制,可採取限定ip或限定訪問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牆等措施以保證系統不受病毒侵蝕和嘿客的攻擊。
(3)用戶管理模塊
教育資源庫有其特定的用戶群,其中應為不同用戶賦予各自的許可權,從而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資源的質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統管理員、資源審核員、教師、學生和遊客(未注冊用戶),如有特殊的需求,還可視具體情況而變動。他們的許可權應設置如下:
系統管理員應對資料庫系統有完整的控制權,允許他以瀏覽器方式通過internet實施管理和維護,掌握所有用戶的情況,並具有初始化資源庫系統和審核注冊用戶的許可權。
資源審核員:根據管理員分配的許可權,主要負責對相應學科下的資源進行審核和管理。
教師:主要負責對某一特定學科的資源進行管理,包括瀏覽、查詢、使用和上載和審核該學科的資源。
學生:可以瀏覽、查詢、上載和下載信息庫中的資源。
遊客:可以瀏覽、查詢和上載資源。
4.加強了資源庫建設過程的管理。
(1)重點抓好信息的採集工作。信息的採集是資源庫建設的基礎,是建設過程中涉及人員和部門最多的環節,也是最重要、最艱巨的環節,在整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從採集工作開始,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都應體現以教師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的原則,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作用,採取自製、購買、下載、剪輯等多種辦法進行信息的採集。組織全校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多媒體課件製作能力的一線教師,組成網上教學資源開發隊伍,建成包括語文、數學、思品、社會、美術、體育、音樂、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等10多個學科資源,內容涵蓋了小學的所有學科。每個學科資源包括多媒體素材庫、題庫、ppt課件庫、優秀教案庫、背景資料庫、學科教學理論研究、教學經驗交流等方面,基本滿足一線教師、教研人員的教學、科研和繼續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資源庫的審批、發布和維護工作。建立資源庫內容的嚴格審批制度,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種有力措施。由於資源庫的內容龐大,製作周期長,不能等待全部製作完成後一次性發布,應完成一批發布一批。這樣分期發布,有助於擴大影響,發展用戶。日常維護是資源庫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由於信息的壽命長短不同,也有新陳代謝的問題。及時地對信息進行補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5.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
一所學校的教學信息資源庫的信息量大小,質量高低,除了與學校的決策有關外,還與參與建設的各類人員(學科教師、技術員等)的積極性、責任心和操作技能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應該定期地對參與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這可以通過對其所承擔部門的信息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的定量評估來反映。評價結果應與其本人的年終考核掛鉤,實行獎優罰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態度,提高認識,真正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只要堅持不懈地執行,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才能形成規模,發揮效益。
6.以應用促發展
篇二:資源庫建設工作總結
《巧妙研發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於英語課堂教學》研究工作總結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目標。為發揮我縣農村小學現代建設工程的優勢,在全縣營造更加濃厚的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氛圍,縣政府和天津帝德數碼科技公司為我縣漁陽鎮第一小學和官莊鎮中心小學按照「班班通」的標准進行裝備,使之成為在國內領先的信息化建設環境。師生以班班通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打破教室、教師、校園的界限,實現校校互通、班班互聯、優質資源共享,從根本上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創新生成新的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不斷優化學生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巧妙研發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於英語課堂教學》課題組根據張懷君書記的市級實驗課題《以「班班通」信息技術促進小學高質課堂建設實踐研究方案》的要求,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資源庫項目材料的收集、整理、資料的上傳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資源庫建設工作組織,完善了工作制度。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為了更好的項目的創建工作,我課題組成立了以縣教研室小學英語學科教研員杜俊成老師為組長,薊縣二小劉紅芳主任、別山鎮管城中心小學劉紅麗老師為副組長,二級子課題組組長為組員資源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組成了5個二級子課題組,分別是《巧妙研發三年級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英語課堂教學》、《巧妙研發四年級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英語課堂教學》、《巧妙研發五年級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英語課堂教學》、《巧妙研發六年級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英語課堂教學》和《巧妙研發活動課英語教學課件資源
有效服務於英語課堂教學》;並且明確分工,劃分了責任制。杜俊成老師負總責,劉紅芳主任負責資料的收集,劉紅麗老師負責技術服務與課題研究的日常工作。
在建立組織的同時,我課題組制定了資源庫建設工作制度、考核制度。 組織的建立、制度的完善。為資源庫建設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資源庫建設工作的高質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傳資源庫建設項目的意義,為項目開展營造積極的氛圍。
1.召開工作會議。
為了開展好項目工程工作,我課題組在健全組織,完善了規章制度,撰寫了實施方案、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適時召開了全體課題組與子課題組成員的動員大會。會上,教育局領導與全體實驗人員一起通過了課題實施方案;杜俊成老師做了課題的開題報告;教育局張懷君書記針對課題研究做了重要指示。為項目的實施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2.開通課題qq群、實驗教師個人博客網站。利用網上宣傳、下發文件、qq群聊天宣傳資源庫的實際意義。用此擴大對資源庫的建設的宣傳。
通過召開會議、網路宣傳等手段。在我課題組教師認識到了資源庫對學校、教師、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普遍認識到:首先,營造數字化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構主義強調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一切教育教學手段都是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服務的,讓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最優化。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數字化環境的建設,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正在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發揮自主性,進行探究、協作和創造性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應服務於教學改革的需要,以其開放性、豐富性、交互性
和資源的擴展性等特點,為學習者提供有效的網路化學習條件和環境,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成學習動機有所幫助,而且能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性、協作性、探究性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應著眼於資源庫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實用價值,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實現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其次,優化教學環境,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服務。教師通過調用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用於課堂教學,是資源庫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結果應達到教育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活動強調以學為中心,教師作為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和組織者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有許多好的教學設計的思想,但由於資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難以實現。而資源庫可以提供最新、最優秀的、滿足教學需求的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利用資源庫所提供的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設計最好的教學過程,採用最好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方法,達到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材、參考書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現象,為教師的備課、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優化了教師的工作環境,有利於深化教學改革。最後,深化學校的教學改革,為轉變辦學模式服務。網路的出現使學校從「封閉」的辦學狀態走向了「開放」狀態,交流和合作是一個學校成功辦學的基本條件。資源庫的建設,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校內外廣泛共享。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辦學經驗和優勢,建設一個規范的、內容豐富的、開放性的和具有我縣的教學資源庫。學校和學校之間藉助網路互通有無,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利於轉變「單一」、「封閉」式的辦學模式,推動學校教學改革開展的深化發展。
三、按照實施方案,認真開展工作。
1.樹立「軟硬並舉,肩挑兩頭」的指導思想
南國農先生曾提出「建網、建庫、建隊」的理論。在這「三建」中,任何一項都不能輕視。建網、建庫是為師生隊伍服務的。它們就像人的左右兩臂,必須均衡發展才能協調統一。因此,在進行硬體環境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到軟體環境建設,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以保證資源庫的健康發展。
2.確定資源庫建設的設計理念。
資源庫建設的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廣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應用」。所謂「廣泛共享」是指通過各種方法、技術和策略將網上分布的各種教學資源提供給眾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用戶共享和使用;所謂「有效聚合」,是指將網上分散的教學資源集成起來(通過資源管理、資源製作與知識整合等),產生巨大的綜合效能,以滿足用戶的教學需求;所謂「充分應用」,是指為不同類型用戶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環境和開發手段,根據需求將多種教學資源的聚合效能充分發揮,提供個性化的資源使用、開發與信息決策支持服務。
3.確立設計思路
根據信息資源自身的性質,資源庫不是資源的簡單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遵循國家頒布的標准化規范,經過周密的設計而開發出的復雜性系統。
從概念上,資源中心構建的目標是資源共享和分布協同,即對數字校園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統一規劃、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統的規劃、運行和管理機制。
從技術上,資源中心要達到多種類型的分布資源共享和協作,解決多個層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技術,綜合運用相關技術標准。
從實施上,資源中心應當建立起遍布校園的教學資源節點,集成網上各類
教學資源,開放式地向全縣提供全方位的教學資源信息服務。
資源庫包括兩大部分:套餐資源和自選資源。套餐資源包括自主研發課件和與其相內容相符的教學設計。自選資源包括:教學素材,拓展內容,配套資源,英語題庫,教學設計。每一部分我們都制定了統一的標准,教學設計: 要求研發人員按照學校現代化達標建設英語課堂教學建設六條標准提供較為科學的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六條標准:面向全體、師生互動、精講多練、媒體運用、目標達成、教學反思)。研發課件及使用說明:發揮課題組成員集體智慧,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自主研發教學課件。課件形式以ppt形式為主,以其它動漫等形式為輔。查看使用說明便於教師課上操作使用。主要內容涉及詞彙教學、句型教學、會話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及情景交際等。教學素材: 適當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圖片,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相關音頻、視頻材料,為素質較高的英語教師提供二度研發素材。部分內容便於廣大一線教師直接引用。配套教學課件: 人教社新版小學英語教材會話、閱讀教學內容配有由專業軟體研發公司研發的教學課件。課件形式生動、形象、三維動漫、效果良好,便於
廣大一線教師直接引用。拓展內容: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關拓展性練習。如:補充視聽材料、閱讀材料、拓展性音像材料,供素質較高的英語教師選擇使用。英語題庫:提供電子版單元、期中、期末檢測試題及各種專項練習。如:高年級英語寫作練習及部分範文。供一線廣大教師方便選用。學生將在各種生動活潑的動畫情境中學習英語,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4、加強了資源庫建設過程的管理。
(1)重點抓好信息的採集工作。信息的採集是資源庫建設的基礎,是建設過程中涉及人員和部門最多的環節,也是最重要、最艱巨的環節,在整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從採集工作開始,在整個建設過程中,
㈢ [學校資源庫的建設和資源的有效利用]資源庫整合資源
在省、州、縣各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祥雲縣劉廠鎮先後實施了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班班通」試點工程,實施這兩項工程的目標是「改進以班級為單位的課堂信息化軟硬體環境,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使教師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運用恰當的技術與資源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要讓這些設備充分運轉起來,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資源庫的建設;二是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學校資源庫的建設
多媒體資源是學習內容的數字化表徵,是信息化教學及其應用的基礎。不同的硬體設備,與之相適應的資源種類不相同,來源也不同。因此,學校要善於把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收集起來,進行分類、整理,建設一個充實的、符合本校發展的教育教學資源庫,以此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建設學校資源庫通常有以下幾種途徑。
1.配套資源是學校資源庫的基礎。「農遠工程」和「班班通工程」配備了與之相適應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模式一」配備了成套的教學光碟資源,「模式二」由國家重點支持開發製作針對中西部農村地區需要的同步課堂和衛星數據廣播資源(遠教IP資源),「班班通」試點工程也配套了相應的教育教學光碟資源。其中,「遠教IP資源」通過「遠程教育接收系統」接收,資源特點是科學、全面,它涉及不同版本所有學科,有時事動態、課程資源、學習指導、專題教育、教師發展、少年文化、為農服務、使用指南、網站導航等欄目。這些資源是學校建設資源庫的基礎,各學校負責遠程教育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資源的接收、整理、分類等工作。
2.網路資源是學校資源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學校要通過互聯網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充實學校資源庫。當然,我們在利用網路教育資源時,首先要遵守信息資源的「合理使用原則」,其次是要進行甄別篩選,不是什麼教育資源都適用於學校資源庫,教育資源要符合本地區的學情,有利於學校的發展,要能促進師生的教與學。
3.學校自主開發的資源是學校資源庫的生命所在。學校自主開發的教育教學資源是學校資源庫的生命所在,因為它是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實踐的產物,是促進學校發展的寶貴資源。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實踐者,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伍空孝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製作特色教育教學資源,為學校資源庫注入新的活力。要以活動為契機,組織教師參與各種形式的課件評比和競賽活動,在活動中提升教師開發資源的能力,在活動中加強教師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要以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為依託,推動教師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例如每位老師建一個文件夾,按時向學校提交計劃、總結、活動方案、 教學設計 、相關課件、教學心得等。
4.科學整理、分類、管理資源是建設學校資源庫的必要手段。學校資源庫猶如一個圖書館,教育資源好比圖書,要實現教育資源的科學管理,就必須對教育資源進行科學的整理、分類、存放。首先,要有一間存放教育教學資源的檔案室和充足的櫃架,以及存入資源的計算機伺服器;其次是要把所有教育教學資源登記造冊並註明存放處、建立教學資源列表;再次是要把所有教學資源分門別類上架、存放。例如,教學資源要分年級、分學科、分媒體形式(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存放;光碟資源等物化的資源要存入櫃架並貼上標簽;電子形式的資源要存入學校網路硬碟並注意存放位置腔稿。另外,學校還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例如教學光碟的借閱使用制度、安全瀏覽教育資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資源的有效利用
充實的資源庫,為搞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強大的資源動力,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推動學校快速發展呢?
1.建立校園區域網,做好資源的發布,是有效利用資源的前提。資源的發布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將教育資源目錄冊掛於各學科教師辦公室,讓每一位教師熟悉資源內容和存入位置,做到心中有數,便於使用;二是建立校園區域網,把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按「教學資源列表」存入學校伺服器硬碟上,便於教師通過校園網路瀏覽教育教學資源。校園區域網的建立,使資源的發布變得簡單、快捷,同時也促進了教師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網路上傳自己的教育教學資源,交流教學心得,真正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
2.提高教虧空師教育技術能力,是有效利用資源的關鍵。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者,是教育資源的設計者、利用者和管理者,要做到「日常化應用資源,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即在合適的時間運用恰當的技術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習任務,切實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是關鍵。過去,我校多數教師利用資源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只知道一些技術性知識,機械地應用課件資源。2009年以來,劉廠鎮分批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初級),並參加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考試(初級),通過培訓,教師對教育技術有了全新的理解,轉變了觀念,提高了認識,特別是對「授導型教學設計」和「探究型教學設計」有了深刻的理解,資源的應用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3.合理利用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成長,達到教育教學最優化,是資源利用的落腳點。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教育教學環境的改善及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改變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隨著學校信息網路的建立和教師信息化素養的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方式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例如,光碟教學應用模式、簡易多媒體教室環境下的資源應用模式、多媒體教室環境下的資源應用模式、網路多媒體教室環境下的資源應用模式、移動網路教室環境下的資源應用模式、學科專用教室和教師電子備課室的資源應用模式等。無論是什麼樣的資源應用模式,都要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成長,達到教育教學最優化的目的。資源的應用要適時、適度,避免為了展示資源而偏離教學目標的做法,避免資源使用不當、信息過載的現象。應用資源不能生搬硬套,例如,下載的教學設計,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育目標進行必要的修改,融入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對於Microsoft Office Dower Point課件和動畫,要從教學設計的需要出發,或修改,或截取,或補充;對於視頻資源(光碟資源),要反復觀看,或作為教學設計參考,或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截取片段進行輔助教學。只有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才能建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成長,促進教學的最優化。
作者單位
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小學
◇責任編輯:陳�◇
㈣ 如何合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
如何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
1、興修水渠和機耕道,進行土地整理提質,不斷提高地類等級。在保證退耕還林的前提下,對曾經比較肥沃現在已卻已荒費的旱地,進行復種,對荒田進行復種,細心耕耘。不斷地提高地類級別。提高地類級別所需資金按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出資,國家實行以獎代補,所補資金必需進行嚴厲的監管。
2、加大土地流轉,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機械化、規模化。通過土地流轉後實現產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經營,生產出的產品可以通過品牌、網路等方式進行銷售。在保證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要盡可能的鼓勵土地流轉,也鼓勵發展一鄉一品的規模化和產業化農業經濟。
3、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完善護林管理機制。林業資源既可以保住水土流失,也可以影響小氣候,還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提高森林的覆蓋面積,植樹與護林相結合。在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時,同時也必需完善護林管理機制,在山林確權後,對山林也可以進行流轉。
4、統籌城鄉建設用地,實現節約集約用地。因地制宜、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科學規劃,努力實現時間和空間的最佳組合。加強對舊村、空心村的整治、改造,有效地利用閑置地,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進一步加大政府監管職能和執法力度。通過限制土地供應量,改變工業用地外延擴張式的發展模式,走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盤活土地存量資產為主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轉變廠區建設貪大求全的舊觀念,突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依靠法律的保障,加強法律監管力度,對土地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紀現象給予制止和嚴懲。按照用地的節約集約原則,統籌城鄉建設用地,實現城鄉建設一體化。
5、進行農業套種和多季種植,實現土地充分利用發展循環農業,採取種果、養雞、養鴨、養魚一體化,雞、鴨糞養魚,魚糞肥土,肥土種果,進行循環和立體種、養。對這些進行套種、循環種養和多季種植的農業生產,政府有必要加以支持和鼓勵,以實現土地的充分利用,增加農民收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六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採取措施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完善農村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滿足鄉村產業、公共服務設施和農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鄉村產業用地,建設用地指標應當向鄉村發展傾斜,縣域內新增耕地指標應當優先用於折抵鄉村產業發展所需建設用地指標,探索靈活多樣的供地新方式。
經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並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依法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優先用於發展集體所有制經濟和鄉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