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我國目前葯材資源有多少
擴展閱讀
緬甸產品出口到哪裡 2024-09-20 09:07:28

我國目前葯材資源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1-23 23:50:26

㈠ 目前市場上緊缺的中葯材有那些

中葯材

中葯材資源緊缺,從側面可以看出一問題,那就是生態的惡化變遷,人們的濫殺濫捕的行為,導致了中葯材資源浪費與緊缺!下面葯鄉購就為您介紹中國緊缺的中葯材有哪些:

緊缺的中葯材動物葯材有:

虎骨,具有固腎益精、強筋健骨、益智延年、舒筋活血、通血脈、強筋健骨等功效。

天然牛黃,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後甜,性涼。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尿毒症。天然牛黃很珍貴,國際上的價格要高於黃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黃。

天然麝香,麝香性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穿山甲,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症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痹痛,麻木拘攣。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熱痙厥,癲癇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斑,癰腫瘡毒。

白花蛇,在中醫學方面,小白花蛇(俗稱,金錢白花蛇)使用更為平凡,更容易入葯。多為泡酒,或磨粉服用。對偏癱,癱瘓,手足麻木,中風,風濕,關節炎,牛皮癬等頑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烏騷蛇,烏梢蛇干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頑固性疾病的首選天然葯材。

狗寶,傳統中醫認為具有降逆風、開郁結、解毒之功能。主治胸肋脹滿、食道癌、胃癌、反胃、疔瘡等,是多種良葯的重要原料。狗寶為我國傳統中醫葯材,自古與牛黃、馬寶並譽為"三寶"。

蛇膽,蛇膽性涼,味苦微甘;具有祛風除濕、清涼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調補人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延緩機體衰老。

緊缺的中葯材植物葯材有:

重樓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常用於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貓爪草 ,現代葯理和臨床研究表明,貓爪草及其制劑對肺結核、淋巴結核和多種癌症及淋巴瘤有療效。

野天麻 ,以塊莖入葯,性平,味甘既有祛風鎮痙、止痛提神、益氣養肝、降低血壓的功效,又可醫治昏迷驚風、口眼歪斜、神經衰弱、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

藏紅花,具有強大的生理活性,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葯用,有鎮靜、祛痰、解痙作用,用於胃病、調經、麻疹、發熱、黃膽、肝脾腫大等的治療。

雪蓮,雪蓮花性溫,味甘苦,入肝、脾、腎三經,具除寒、壯陽、調經、止血之功,用於治療陽痿、腰膝軟弱、婦女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風濕性關節炎及外傷出血等症。

石菖蒲,具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巴戟 ,具有治療腎虛、腰膝酸軟宮冷、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等。

拳參,味苦、澀,性微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赤痢熱瀉,肺熱咳嗽,癰腫瘰癧,口舌生瘡,血熱吐衄,痔瘡出血,蛇蟲咬傷。

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之功效。常用於脾胃氣虛,體倦乏力,胃陰不足,口乾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須發早白,內熱消渴。

升麻 ,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

緊缺的中葯材菌藻類葯材有:

冬蟲夏草,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滋補肺腎,對肺癌、肝癌等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臨床上對肺虛久咳,氣喘,肺結核咯血,盜汗,腎虛腰膝酸痛,陽痿遺精,神經衰弱及化療、放療後的紅細胞下降都有療效

羊兜子,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

野靈子,

緊缺的中葯材礦物葯材有:

龍骨,重鎮安神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硃砂,重鎮安神、解毒,但有劇毒,須遵從醫師。

以上就是緊缺的中葯材,包括動物類中葯材,植物類中葯材,菌藻類中葯材,礦物類中葯材,愛護生態,保護地球。


㈡ 我國中葯材種植資源庫有哪些省份

雲南,西藏,東北三省,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山東,浙江,安徽,福建等。

㈢ 中國中葯有多少種

(一)中葯材的種類

中葯包括中葯材、飲片和中成葯,而中葯材又是飲片和中成葯的原料。據調查,全國用於飲片和中成葯的葯材有1000~1200餘種,其中野生中葯材種類佔80%左右;栽培葯材種類佔20%左右。在全國應用的中葯材中,植物類葯材有800一900種,佔90%;動物類葯材100多種;礦物類葯材70一80種。植物類葯材中,根及根莖類葯材在200一250種;果實種子類葯材180~230種;全草類葯材160一180種;花類葯材60一70種;葉類葯材50一60種;皮類葯材30一40種;藤木類葯材40一50種;菌藻類葯材20種左右;植物類葯材加工品如膽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種。動物類葯材中,無脊椎動物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種;昆蟲類葯材30一40種;魚類兩棲類、爬行類葯材40—60種;獸類葯材60種左右。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載的中葯材種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是我國的國家葯品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葯品必須符合國家葯品標准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准(簡稱地方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頒布了6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到1995年版,收載葯材種類明顯地增加。

1985年版葯典的種葯材及製品中,實際收載葯材446種,其中植物葯材383種,佔86%;動物葯材種,佔9%;礦物葯材21種,佔5%。3類葯材中,植物和動物葯材來源較復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葯多來源,在1985年版葯典收載的425種植物、動物葯材中,兩個來源的81種、3個來源的32種、4個來源的9種、5個來源的3種、6個來源的1種;二是多葯一來源,屬於這種情況的有42種,其中兩味葯同屬一來源的38種、3味葯同屬一來源的2種、4味葯同屬一來源的2種。因此,從基原統計來看,425種植物、動物葯材來自536個動、植物種,隸屬160科。

1990年版葯典收載中葯材及植物油脂509種,包括植物葯材439種,動物葯材47種、礦物葯材23種,涉及基原627種(不包括附錄),其中以植物類居多,共557種,動物類70種。基原構成情況是:一原373種、二原88種、三原36種、四原7種,五原6種、六原1種。多基原葯材品種是:三原有大黃、山慈菇、馬勃,天南星,瓦楞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石韋,百合、百部、竹茹、伊貝母、吳茱萸、牡蠣、青黛、郁李仁、細辛、珍珠、砂仁、威靈仙、莪術、黨參、海龍、娑羅子、預知子、桑螵蛸、黃連、黃精、蛇蛻、麻黃、紫草、橘紅、麝香;四原有川貝母、龍膽、苦杏仁、鬱金、秦艽、秦皮、金銀花;五原有石斛,陳皮、枳殼、鉤藤、海馬、淫羊藿;六原有石決明。 (3)地方標准收載的葯材種類

地方標准屬地方性用葯法規,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的實施或補充,通常收載地區慣用的葯材。例如,葯典收載的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種子,而廣東、江西等地則慣用爵床科植物岩水蓑衣的種子,稱「南天仙子」。據統計,全國約有200多種葯材的用葯習慣存在地區性差異,比較普遍的有地丁、白頭翁、貫眾、透骨草、大青葉等。

目前,我國各省(區)的地方標准尚無統一要求,從已出版的一些地方標准來看,其名稱、出版時間不盡一致。現將部分省、區的葯品標准收載的中葯材品種作一統計。

地方標准中,地區性慣用葯材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四川省中葯材標准》收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品種只佔11%,89%屬葯典以外品種,《雲南省中葯材標准》收載的地方慣用品種佔72%。地方標准收載的葯材具有很濃的地區特色,如四川的阿壩當歸、川中南星、川黨參、四川牡丹、康定玉竹和川南馬兜鈴等;雲南的雲白芍、金鐵鎖、珠子參、薯莨和理棗仁等。
《中國基本中成葯》收載各類中成葯700種,涉及葯材574種(不包括不同炮製方法的葯材品種)。中成葯的原料絕大部分屬普遍經營的中葯材,但許多配方也吸收了一些目前尚無經銷的、屬於民間葯范疇的草葯,如矮地茶、臭梧桐7葉、南蛇藤、菱角、秋梨、青蘿卜、洋蔥頭、薺菜、杜鵑葉、白背葉、崗稔子、柳蘑、蜣螂、蜻蜒、鱔魚、豬下頜骨、羊脛骨、雞腳、麻雀腦、海螺、鐵屑、銅綠和香墨等。
《月王葯診》是較早的一部藏葯史籍,收載的葯物包括植物類440種、動物類260種、礦物類80種,其中300多種葯物為青藏高原特產,多數葯物沿用至今.晶珠本草》是收載藏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獵廣泛,有著濃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譽為藏族的《本草綱目》,該書收載的葯物種類有75%為現今所用,其中30%屬藏醫專用,據統計,涉及1200個基原動、植物種。從有關資料的統計來看,目前我國有藏葯3000種左右.據統計,我國現有蒙葯2230種。目前,除內蒙古自治區外,我國東北和西北的許多蒙族聚集地也都使用蒙葯。 內蒙古自治區經過多年的資源普查,初步摸清了蒙葯資源,全區共有各類蒙葯資源1342種,其中植物類926種、動物類290種、礦物類98種,其他類28種;本區內常用蒙葯有500餘種,商品蒙葯約400種,還有民族專用葯260種。內蒙古自治區制定的《蒙葯標准》收載葯材和成葯522種.維葯的應用基本上在新疆自治區范圍內。據新疆的調查,全區有維葯600餘種,較常用的360種左右,其中本地產資源約160種,占維葯種數的27%。《新疆維吾爾葯志》收載葯物124種.傣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醫葯之一,遠在2500年前的《貝葉經》中便有記載。傣族祖居雲南西雙版納,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傣葯提供了理想的葯用資源,據統計,我國傣族葯物有1200種。《西雙版納傣葯志》收載了520種,其中最常用的有71種。我國壯族主要集中於廣西自治區,據該區有關部門調查,壯葯共有709種。《壯族民間用葯選編》收載常用壯葯500多種。四川阿壩地區整理出羌族常用葯100種;湖南初步查出本省苗族、土家族、瑤族、侗族等慣用民族葯361種,雲南德宏自治州收錄傣葯330種、景頗族葯123種;廣西《環江縣毛難族葯名錄》收載葯物556種。另據有關單位調查統計,廣西有瑤族葯555種、侗族葯298種、仫佬族葯259種、苗族葯213種、京族葯27種及彝族葯21種。據報道,目前藏漢共用的葯物有300多種;蒙漢共用的400多種;維漢共用的155種;佤漢共用的80種。

㈣ 是否有人能提供我國中葯葯材的生長區域分布圖,如同我們的礦產資源分布圖,以及糧食作物分布圖一樣。

這個在網上都找不到的。要在各種地理資料上找啊,麻煩得很,只有自己看區域地理地圖上面都有資源分布。自己拼湊。

㈤ 全中國有幾大葯材市場

一、安徽亳州中葯材交易中心(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交易市場,四大葯都之一)
中國(亳州)中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該「中心」座落在國家級歷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級經濟開發區內。京九鐵路、105國道、311國道從旁邊交叉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該「中心」佔地40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已擁有1000家中葯材經營鋪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安置了6000多個攤位進聲經營;氣勢恢宏的現代化辦公主樓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內設中華葯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機構、大屏幕報價系統、交易大廳電視監控系統、中華葯都信息中心、優質中葯材種子種苗銷售部、中葯材種苗檢測中心、中葯材飲片精品超市等。交易中心自開業以來,交易鼎盛,熱鬧非凡。目前中葯材日上市量高達6000噸,上市品種2600餘種,日客流量約5-6萬人,中葯材處成交額約100億元。1995年元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親筆為亳州題詞:「華佗故里,葯材之鄉」,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把亳州命名為「中華葯都」並題詞鼓勵:「弘揚華佗精神,辦好亳州葯都」。目前亳州市農村約有60萬畝土地種植中葯材,50萬人從事中葯材的種植、加工、經營及相關的第三產業。同時,以交易中心為龍頭,促進了亳州市交通、旅遊、通訊、信息業和市政建設的迅速發展。為進一步發展中葯材交易中心的龍頭作用,增強交易中心的輻射力,佔地180畝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項目包括鋪面房、大型倉儲、大型停車場、學校、醫院和中華葯都大酒店。中華葯都投資股份公司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二期工程的開發、建設、從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規管理科學、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葯材集散地。
二、河南省禹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四大葯都之一,有中國葯城美譽,國家級定點葯材市場,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素有「中華葯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葯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葯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葯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葯王不妙」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葯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采葯、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葯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州的葯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葯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葯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葯材專業市場。二00一年,禹州市投資兩億元人民幣新建了現今的河南禹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又稱中華葯城)。目前該市場是中國十七家標准化、規范化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國家級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葯城佔地面積四百餘畝,包括建築面積兩萬三千平方米、可容納兩千五百個攤位的中心交易大廳,以及兩千餘間三層以上經商樓,並附屬倉儲、銀行、飯店、停車場、娛樂場等各種服務設施,是一所集物流、信息、金融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經營品種上千種,固定從業人員上萬人,年交易額達十億元人民幣。位於中華葯城中心位置的交易大廳,由河南宋基投資公司獨資興建,禹州市葯業管理委員會實行統一管理,是中華葯城的主要建築設施。它佔地三十畝,分上下兩層,層高八米。主要採用櫃台陳列式經營。三平方米的攤位售價約為一萬五千元人民幣,一次性付清的可獲贈交易櫃台。租用該攤位的租金每年需兩千元人民幣左右。對於購買交易大廳攤位的買主,由政府有關部門辦理權屬證明,擁有對攤位的出讓權、出租權、繼承權、抵押權。整個大廳寬敞、明亮、整潔、有序,是八方客商雲集的中葯材主要交易場所。市場內二間三層(其中門面房八十四平方,共計二百三十餘平方)經商樓的年租金為七千五百至八千元人民幣;三間三層(其中門面房一百二十六平方,共計三百七十餘平方)的年租金為一萬元人民幣。
為適應中葯材市場發展的需要,中華葯城交易大廳目前正在重新改造和定位。改造後的交易大廳將設立河南省唯一經國家授權,按GSP標准經營中葯飲片的法定場所。
目前,禹州中葯材市場擁有全國各地葯商六百多家。同時,在市場周邊聚集著許多內地知名中成葯廠家,市場經營的中葯材品種達上千種,以批發為主,兼顧零售,主要是現金交易。
由於依託周邊鄉鎮三十餘萬畝的中葯材種植基地,中華葯城的葯材價廉物美,在國內中葯材市場上佔有重要份額,頗受商家青睞。
配套服務多樣 管理規范
三、成都市荷花池葯材專業市場(四大葯都之一,全國中葯材主要產區之一,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荷花池中葯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由荷花池中葯材專業市場,位於成都市五塊石蓉北商貿大道42號,是1996年由原荷花池中葯材交易區和五塊石中葯材市場合並而成。該市場佔地80畝,擁有3500個鋪面、攤位,年成交量20萬噸,葯材輻射整個西部地區,並銷往沿海一帶,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其規模和效益在17個被國家衛生部,國家葯監局、國家工商局定點批辦的專業葯材市場中名列前三位,是西部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四、河北省安國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四大葯都之一)
葯都」安國市古稱祁州,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國方成葯、葯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安國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以葯興市、科技興葯」的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的葯業特色經濟新格局;全市葯材種植常年保持在13萬畝以上,葯材產量占河北省的75%以上;佔地2000多畝的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東方葯城有葯行(棧)近300家,中心交易大廳攤位4000多個,市場去年成交額逾50億元。
東方葯城東側正在施工的市場升級工程———東方葯城國際中葯材商貿中心,總投資2.2億元,是集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現代倉儲等功能為一體的河北省市場建設示範項目。
五、江西樟樹中葯材市場(四大葯都之一,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江西省樟樹市在唐朝即辟為葯墟,宋元時形成葯市,明清時期臻於鼎盛,終成「南北川廣葯材之總匯」的大氣候。但由於設施落後,交易方式陳舊等原因,近年來,「葯都」繁華逐漸逝去。
2004以來,樟樹開始規劃建設一個檔次高、規模大、硬體設施一流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規劃面積為500畝,建築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擁有集商貿、倉儲、居家為一體的店鋪1000餘套,設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電子商務交易大廳,以及休閑廣場、陽光草坪、景觀大道等配套設施。
新中葯材專業市場一期規劃緊鄰105國道,長500米,縱深311米,佔地235畝,市場主入口處設置一個直徑為120米的半圓形廣場,建築圍繞廣場展開,鋪面房由3層半聯排式單元組成,市場中央設置綜合服務大廳,後側布局停車、貨物配載中心。一期市場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店面4萬平方米,交易大廳0.6萬平方米,倉儲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5億元,可同時容納1000戶以上葯商入市經營。二期市場規劃用地256畝,用於中葯材加工、倉儲、中轉。
現有16個省(市)、72個縣(市)的300餘戶葯商在場內經營,年成交量10萬噸,交易額超10億元,輻射全國21個省(市)、港、澳、台以及東南亞地區。
六、廣州市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個中葯材市場之一)
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於1979年經廣州市政府批准開辦,是全國首批8個重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廣州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全國17個中葯材市場之一,是廣州市惟一合法的中葯商品交易場所。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年成交金額高達10億元以上,經營戶來自五湖四海、商品交易活躍,銷往全國和港澳台、東南亞及世界各地,是南中國最大的中葯材特別是貴細滋補性中葯材--南葯的集散地和進出口貿易口岸。
2006年3月27日,由廣州清平集團投資,廣州清平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位於廣州清平路與六二三路交界處的清平中葯材市場全面竣工。標志著有26年經營歷史的清平中葯商鋪正式升級換代。
七、山東鄄城縣舜王城葯材市場(十七家大型中葯材市場之一。山東省唯一的葯材專業市場)
鄄城縣素有「中國綠色葯都」之稱。全縣中葯材種植面積近10萬余畝,中葯材加工企業30餘家。鄄城縣建設的鄄城縣舜王城中葯材專業市場,是繼安徽亳州、河北安國之後全國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之一,是全國{BANNED}、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該市場佔地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擁有固定門店460餘套,日上市攤位1000餘個,經營品種1100多種,年經銷各類中葯材5萬噸,成效額3億多元。
由新疆匯通集團投資20.8億元建設的山東舜王城中葯現代科技園,將按照「大市場、大物流、大葯都」的思路,利用3-5年的時間,建設成集中葯材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產學研和旅遊觀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中葯現代化科技園。目前,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首期項目「舜王中葯城」現在正在緊張施工,按照規劃設計,主要建設280套風情典雅的商鋪樓、標准倉庫、一處中葯材交易大廳及各種配套工程,預計10月份可投產運營。
八、重慶市解放路葯材專業市場(全國首批八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重慶中葯材專業市場建設規模和配套設施,市場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為六樓一底的大型室內交易市場,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共設攤位400個、寫字間40套;
九、哈爾濱三棵樹葯材專業市場(我國北方中葯材經營的集散地)
哈爾濱三棵樹中葯材專業市場建立於1991年,是通過國家「三局一部」驗收的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是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唯一的中葯材市場。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新址佔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容納的商戶由原來的百餘戶增至千戶,內設中草葯種植科研中心,電子商務網路中心、質檢中心、倉儲中心及商服、銀行等配套機構和設施,形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市場,無論從規模到設施均達到國內同類市場一流水平。
十、蘭州市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十七家大型中葯材市場之一)
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是全國17家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1994年8月創辦,1996年9月經國家一部三局聯合批准為甘、寧、青、新唯一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也是蘭州市十大市場之一。經過近10年的發展,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營業額已達上億元,實現利稅上千萬元,逐步形成了立足甘肅、面向西北、輻射全國的經營格局。甘肅隴西中葯材專業市場2003年6月18日公司中葯材專業市場已整體順利搬遷至黃河國際展覽中心2號展館。進行市場化經營和商業化管理模式,樹立了全新的服務和品牌。2003年9月為響應國家對專業市場的整改,以消除對中葯飲片經營的影響,10月初公司向省葯監局提出中葯材專業市場改制申請,並於年底正式領取了中葯飲片批發公司經營許可證,目前正按GSP要求的標准籌建中葯材批發有限公司,形成完全屬於自己的中葯品牌、模式和供銷網路。
十一、西安萬壽路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西安葯材市場已經發展成為營業面積45萬m2有固定、臨時攤位1500餘個,市場經營品種達1600多種,日成交額150多萬元且經營機制健全、服務優良的新型葯材市場。其銷售輻射新疆、甘肅、蘭州、青海、寧夏及周圍市縣。
十二、湖北省蘄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蘄州中草葯資源極為豐富,不僅品種較多,而且門類也較齊全,是我國著名的盛產道地葯材之鄉,歷來為重點葯材產區之一。1991年,設立了李時珍中葯材專業市場。該市場佔地102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年銷售額近3億元,上市中葯材達1000多個品種,年銷售丹皮,杜仲,桔梗等地產葯材近800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良性循環,成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
十三、湖南嶽陽花板橋中葯材市場
湖南省岳陽市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市場簡介岳陽市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場由岳陽市農辦、農業局、農科所於 1992年8 月聯合創辦,是國家首批驗收頒證的全國八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市場位於岳陽市岳陽區花板橋路、金鶚路、東環路交匯處,距 107國道5公里,火車站2公里,城陵磯外貿碼頭8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市場佔地123畝,計劃投資1.6億元,現已投資5800 萬元,完成建築面積5.5 萬平方米,建成封閉門面、倉庫、住宅2000 余套(間),並完善了學校、銀行、醫院、郵電等設施。市場現有來自全國 20多個省、市的經營戶480多戶,年成交額近3億元。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市場是湖南省重點市場之一。
十四、湖南省邵東縣葯材專業市場(全國大型葯材市場之一)
湖南省廉橋中葯材專業市場(前身邵東廉橋葯材市場)位於邵東縣廉橋鎮,320國道與婁邵鐵路縱橫貫通,交通便利。湖南省廉橋中葯材專業市場源於隋唐,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停業。1983年後逐步恢復並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市場擁有各類中葯材專業葯材經營店、棧800多家,經營場地3萬多平方米,經營中葯材1000餘種(其中本地產葯材200餘種),集全國各地中葯材之大成。市場經營方式靈活,批零兼營,並可代購代銷。醫療、電訊、托幼、食宿、短途搬運,長途發運等服務設施配套,購銷便利。葯材銷售輻射到全國各地,部分品種運銷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96年成交額達1.5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並躋身全國十大葯材市場行列。有「江南葯都」之美譽。市場現實現了規范化,系統化管理,走上了更加健康發展的軌道。是湖南省內兩個經國家審批設立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十五、廣西玉林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西玉林市中葯材專業市場位於玉林市城區東南面的中秀路,距離玉林火車站800米,公路、鐵路運輸十分方便。玉林市中葯材市場1988年1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市場佔地60畝,共有鋪面式攤位812間,市場經營戶800多戶,經營葯材品種1000多種,市場年成交額近10億元,年創稅費1000多萬元。玉林中葯材市場是全國十七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市場貿易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轉口遠銷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對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推進玉林中葯產業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十六、廣東省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
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明清年代,就是粵東地區中葯村集散地。普寧是廣東山區市之一,山區面積佔全市面積67%。境內山川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生態條件,各種中草葯資源十分豐富。南陽山區的後溪、船埔、黃沙、梅林一帶山區野生葯材400多種,尤其是陳皮、巴戟、山梔子、千葛、烏梅、山葯等品種為當地名特產,還有梅林盛產的枳殼、厚朴、千重紙等,構成了我市葯源基地。同時,外地葯材商品集散地。目前,市場日均上市品種700多個,年貿易成交額8.5億元以上,中葯材銷售已輻射到全國18個省市,且遠銷日本、南韓、東南亞、港澳、北美等國家和地區。1996年7月,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被國家批准為首批8個國家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是一個以生產基地為依託的傳統中葯材集散地,是南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最大窗口。
中國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是國家批準的首批8個國家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於1998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該市場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設施配套完善,擁有鋪位400多間,經營商戶405戶,經營全國地道中葯材共1000個品種。市場配備有電腦信息、電視監控、葯物檢驗、中葯鑒別等綜合服務機構和現代化設施,總投資1.5億元。
十七、昆明菊花園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位於昆明市東郊路174號的昆明市菊花園中葯材專業市場始建於1991年,於1996年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醫葯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嚴格的全面考查審批,經驗收合格後,擠身進入全國十七家被保留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列,成為雲南省唯有一家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內現有經營商戶三百餘家,經營中葯材四千餘種,年貿易額可達10億元人民幣

㈥ 我國有多少種中草葯

中國是中草葯的發源地,目前我國大約有12000種葯用植物,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在中葯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古代先賢對中草葯和中醫葯學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得中草葯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應用。

㈦ 我國中葯有哪些

我國中葯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國和各地中葯志或葯用植物志、動物志等著作中。現已知中葯資源總數有12807種,其中用植物11146種,葯用動物1581種,葯用礦物80種。

一般分為:解表葯:清熱葯 化痰止咳平喘葯:平肝熄風葯祛風濕葯:活血化瘀葯:
行氣葯:止血葯:芳香化濕葯:消食葯:利水滲濕葯:
安神葯:補虛葯: 瀉下葯:

㈧ 請論述我國中葯飲片相關法規及政策 現狀(生產、銷售)。 請闡述我國中葯商品(中葯材、飲 片、中成葯

中葯材是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葯材。

一般傳統中葯材講究地道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葯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葯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

中葯行業由於迎合了國際上綠色消費的熱潮,而且在產業化和規模化上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實現了超過其他行業的發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著知識產權流失嚴重,國際市場份額下降,科技研發力量薄弱,相關國家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不斷變化的產業環境促成了中葯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局面。

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葯生產和出口國、世界第二大OTC葯物市場,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葯市場。在中葯現代化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大中葯產業逐漸形成。中葯農業、工業、商業、保健品、食品、日用品、獸葯、美容、中葯制葯設備等構成新興戰略產業,已成為我國快速增長的產業之一。

一、中葯材的發展現狀

大中葯產業是以中葯工業為主體、中葯農業為基礎、中葯商業為樞紐、中葯知識經濟產業為動力的新型產業。除了葯品,還包括中葯保健品、食品、飲料、化妝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劑,中葯農葯、中葯獸葯、中葯飼料添加劑等等。

從2011年開始,中葯材市場供需就開始進入下行區間,90%的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有的品種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了80%,可見中葯材行情總是在起起伏伏中不停的搖擺,但行業總體形勢良好。

2013年對於中葯材行業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一年。2013年醫葯產業實現利潤2197億元,同比增長17.6%(1833億元,同比增長20.4%),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中葯飲片、中成葯增速較快,分別為30.9%(2012年27.5%)和21.4%(2012年16.9%);化學葯品原葯14.1%、醫療器械13.2%、生物生化葯品13.2%增速稍低。2013年醫葯產業銷售收入利潤率約10.1%(2012年10.2%)。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中葯材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為596.78億元,較去年減少0.66%。2011-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復合增長率(CAGR)為17.06%。

2011-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萬元)

二、發展大中葯產業的理念和策略

1、樹立發展大中葯產業的理念

鞏固中葯工業商業,積極發展中葯相關產業,提升中葯產業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為依託、以農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大中葯產業體系。要優化大中葯產業發展環境,制定和完善大中葯產業發展相關法規和規劃。設立大中葯產業專項資金,繼續加大對中葯產業投資和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要通過重組、兼並、融資等市場化手段,建立大中葯企業。

2、市場與信息是中葯材種植業關鍵

以農業為基礎的中葯材產業化,就是以千家萬戶的自主生產為基礎,依靠龍頭企業及多種中介組織的帶動,把千家萬戶的葯農與千變萬化的市場結合起來。要採取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等形式,將中葯材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聯結起來,實行一體化經營,引導中葯材生產由供給型向效益型轉變。

中葯材的生產經營活動一旦脫離了市場信息,中葯材種植極易產生盲目性,造成產量大起大落,價賤傷農,影響生產和市場供應。因此,認真研究和分析市場需求變化和價格動態,指導中葯材的生產和種植。

3、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技術依託的產學研聯盟,建立在市場機制下的合作模式和運行機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綜合開發中葯優勢特色資源與產品,培育壯大國內外市場,促進中葯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中葯現代化、產業化進程。

加強中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建設要從資金和政策兩方面去做。包括:加強國家創新研究基地的建設;加強以企業為核心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實施力度;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扶植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中醫葯標准化研究中心、中葯化學對照品中心、中醫葯臨床療效評價中心、中醫葯信息網路中心。支持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國家中葯工程中心建設;加快中醫葯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等。

4、建立中葯質量標准體系

沒有標準是走不遠也走不長的。目前我國還未能建立適合中葯特點的質量控制標准體系,這不利於中葯產業本身的發展,也阻礙了中葯走出國門。要逐步建立完善國家質量標准,將指標成分含量測定、浸出物測定、雜質檢查、水分測定、重金屬測定、農葯殘留量檢測、微生物限量檢測等有選擇地列入葯材質量標准或相應的飲片和制劑質量標准,保證中葯產品質量的穩定。還要健全GAP認證的配套標准,增強認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淘汰未通過GMP認證的中葯飲片企業,繼續採用GMP「飛檢」等方式監督中成葯生產企業;對葯品銷售企業執行GSP情況進行監管,杜絕假冒偽劣中葯的流通。

5、增強中葯產業的市場營銷能力

營銷是企業與市場聯系的橋梁,一個企業的營銷能力是企業生產技術、服務技術和管理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增強中葯企業的營銷能力是中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營銷的企業巨人最終是破產的矮子,賣不出去的商品就是廢品。

6、加強中葯人才的培養

中葯從業人員是中葯生產的主體,其素質高低決定著行業興衰。要把「人才強葯」作為中葯現代化和各個企業的戰略核心,努力培養高素質的中葯研發與生產人才,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除研發人員外,中葯企業最缺的是管理人才和市場策劃營銷人才,也就是缺乏既懂中醫葯又懂企業管理經營的復合型人才。

7、注重資源保護

我國擁有豐富的中葯材資源,具有發展壯大中葯產業的天然優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統計,按來源分類,中葯資源可分為葯用植物、葯用動物和葯用礦物3種,分別有11146種、1581種和8O種;按使用情況可分為中葯材、民族葯和民間葯3種,分別有1200多種、4000多種和7000多種。面對如此豐富的資源,國家正在開展中葯資源普查,建立中葯動植物培育園區,加強珍稀瀕危品種的替代品研究。全體中葯行業要樹立保護、利用、開發中葯資源的觀念。

8、重視中葯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中葯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中葯產業化的一個戰略問題,保護研製者、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對於維護中葯產業健康、有序、持續、快速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中葯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內容。注重商標保護和專利保護,對於中葯產業的發展顯得更為重要。

9、加強國際合作,走向世界醫葯市場

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中西醫葯的差異,部分國家對中葯還不了解或不接受。因而,要增強國際間交流合作,通過在國內招收國際中醫葯留學生和舉辦中醫葯國際培訓,在國外開設中醫葯學校和中醫院等形式,努力使國際社會更多地了解中醫獨特的治病理論以及中葯獨到的治療效果,同時加大出口貿易和市場運作,從而使他們逐步接受中醫葯,使中醫葯不斷擴大國際市場的份額。要學習借鑒日本和韓國的經驗,大力推進中葯的出口。

10、觀念要更新

天津天士力(34.960, 0.05, 0.14%)集團是個中葯企業,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從葯業向健康業轉型,2012年產值二百億元,其中「一袋葯」丹參滴丸等中葯一百億元,他們新投資開發的西藏礦泉水「一瓶水」、貴州茅台(288.500, 0.82, 0.29%)鎮「一杯酒」、雲南普洱的「一碗茶」合計產值一百億元。他們正在大舉進軍健康產業市場。

11、升級中醫葯保健品與保健食品

今後競爭的核心必將是產品的科技含量。企業要重視保健品的應用與基礎研究,努力提高新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水平,使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成為主流。只有中醫葯保健產品企業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含量,開發出效果好、質量高、有特點的第三代保健品,使產品從低層次的價格戰、廣告戰中走出來,轉向高層次的技術戰、服務戰,才能締造出我國中醫葯保健品的世界品牌,才有能力進軍國際市場。

發展中葯化妝品、洗滌用品等日化產品,提高科學技術含量。中醫葯膳,取中葯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葯力,葯助食威,變「良葯苦口」為「良葯可口」,把葯物治療和食物美味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㈨ 我國目前有幾大中葯材葯市

我國的四大葯都,眾說不一。有的資料講到,我國的四大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輝縣和河北安國,還有說,成都荷花池中葯專業市場也是我國四大葯都之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樹有「南國葯都」之稱。事實上,不論我國的四大葯都是誰,有一點不可質疑,這些地區的醫葯業都比較發達。
四大葯都在醫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葯都」之稱。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毫州醫葯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葯商雲集,葯棧林立,葯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葯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葯都」。不難看出到清末毫州的葯市已很繁榮。毫州的中葯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雲:「小黃城外芍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葯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葯為主,葯業的發展,促進了葯材業的發展。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葯材集散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近年來,葯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葯材第一市」。
素有「中華葯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葯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葯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葯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葯王不妙」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葯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采葯、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葯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州的葯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葯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葯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葯材專業市場。為進一步發展中葯材市場,充分發揮禹州獨特的葯業優勢,禹州市委決定在市葯城路東側、商貿大世界北側新建一座佔地300畝的禹州「中華葯城」。該葯城包括一個佔地30畝,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是一所大型現代化中醫專業市場。
河南輝縣(市),有600年百泉葯交會的歷史優勢,又有傳統的生產、加工優勢,這里每年舉辦「葯交會」。百泉葯材交流大會,源於百泉一個古老的廟會,廟會距今1000餘年,隋代廟會始興,唐代已很盛行,年長日久,逐步形成全國性葯材交流大會。後停辦幾年,1980年恢復。百泉與江西樟樹、河北安國組織的全國性葯材交流大會,並稱中國三大葯材交流大會。到2005年,輝縣葯貿業發展規劃與主要目標為:中葯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建成中葯材種植基地,葯貿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組建百泉葯貿集團,發展規模化經營,發展中葯材種植基地。利用山區盛產野生中葯材的資源優勢,以當地葯材、採集、種植、加工等優勢,大力擴大葯材種植。在此基礎上,建立中葯材研究開發中心,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技術,開發具有優勢特色的中成葯。充分利用葯交會,把輝縣建成全國規模最大、輻射面廣、吸引力強的醫葯配送中心,逐步發展醫葯連鎖店。
安國葯業源遠流長。安國市古稱祁州,中葯材交易已有千年歷史,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傳統的中葯材加工技藝精湛,曾以「祁州四絕」名揚天下,贏得了「草到安國方成葯,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譽。現在安國的東方葯城,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面積60萬平方米,上市品種2000多種,年成交額38.8億元,葯材吞吐量10萬噸。立體化、多元化的種植模式,不僅使安國在50萬畝耕地上連續十六年奪取糧棉果大豐收,更以葯材年產量佔全省65%而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中葯材種植基地。「一夜秋風度,十里葯香飄。放眼花開落,疑似置瓊瑤。」形象描述了六大葯材規模種植區的怡人景色。特色經濟產業化,制葯企業規模化,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的醫葯產品帶著葯都人民的摯愛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醫葯單位、廠家以及國外客商設立了門店或經營部,中葯材貿易已輻射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及韓國、日本、東南亞、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6月,東方葯城又與韓國最大的中葯材市場「漢城漢葯商街」締結姊妹市場,進一步加強了中葯材國際貿易。

㈩ 我國商品葯材約有多少種

1999年全國中葯資源普查,中葯總數達到12800餘種。

中葯主要由植物葯和礦物葯組成。

中葯已達5000種左右,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中國各醫學院校都開設了天然葯物這門課,所講述的內容就是通稱的中草葯。

醫學應用

中葯應用理論比較獨特。中葯有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葯性的寒、熱、溫、涼。五味指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葯的氣、味不同,其療效也各異。

中草葯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有用葯物加水煎熟後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還有丸劑、膏劑、酒劑、片劑、沖劑、注射劑等。

中草葯中有許多名葯,植物葯以人參、靈芝、何首烏、枸杞最為著名。礦物葯以硃砂、赭石、滑石、芒硝等為最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