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對土地資源危機的措施
保護土地資源的基本措施
1、因地制宜地安排各業用地。土地利用應以土地評價為基礎,作出科學的利用規劃,因地制宜地安排土地利用類型。凡是違背自然法則利用土地,都將受到自然的報復。
2、適宜的土地開發和利用強度。土地利用既受土地自然特性的制約,也同時受氣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對土地開發利用要適度,才能用一定的投入,獲取相應搞的收益。草場的超載放牧,招致草場退化,就是土地超負荷利用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3、應用生物技術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的生物技術措施不斷豐富和發展。如營造防護林、抗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調節農田小氣候;利用害蟲的天敵防治害蟲,利用生物農葯捕殺病蟲害和草害,逐步取代化學農葯,是發展無公害農業,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土地資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措施。此外,種植綠肥,開發生物肥料,擴大肥源,改良土地,都已有許多成功經驗和發展的潛力。
4、合理用水。水體是土地構成因素之一,水量和水質使用是否恰當,對土地質量會產生顯著影響。合理用水,體現三方面:(1)水資源的供需平衡,供水期與需水期吻合,供水量與需水量吻合,水質符合要求。(2)推行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3)防止水污染,大力保護水資源的純潔性,保護農田不受污染水的危害。
5、水土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工程措施基本是治標,生物措施才能治本。在水土治理中,要綜合運用各種措施,標本兼治。
6、加強土地資源管理。這是控制非農業用地急劇增長趨勢的根本,也是減緩災害和污染對土地資源破壞的有效措施。土地資源管理包括兩大方面:(1)健全土地管理法規,如制定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2)切實執行土地管理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2. 如何保護土壤
基本措施
(一)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 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廠排出的廢水可能是無害的,但與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水混合後,就變成有毒的廢水。
因此在利用廢水灌溉農田之前,應按照《農田灌溉水質標准》規定的標准進行凈化處理,這樣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
(二)合理使用農葯 重視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 合理使用農葯,這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
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葯的開發與生產。
(三)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圍和用量。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及某些農葯,腐殖質能促進鎘的沉澱等。
同時,增加有機肥還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動條件,加速生物降解過程。
(四)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 在受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劑,可將重金屬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
常用的抑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鎘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鹼性爐灰等,可以使活性鎘轉化為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等難溶物,改良效果顯著。
(2)如何保護土地資源部被污染擴展閱讀:
土壤保護首先要農、林、牧、工統一規劃,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資源,使土壤的生產投入與輸出相平衡,使土壤生產力與承受力相適應,使土壤肥力、土壤生產力以及環境景觀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以生物措施為根本措施,並結合適當的工程措施,才能達到土壤保護的目的。
土壤污染成因復雜,主要污染源包括:工業「三廢」;城鎮居民生活廢棄物;農用化學物質;畜禽養殖廢棄物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土壤收到污染後,其原有特性將遭到破壞,農作物的質量也會隨之下降,並且表層受污染土易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進入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
3. 科學家們建議怎樣保護土地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小流域治理,控制風沙危害,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禁止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圍湖造田以及開墾國家禁止開墾的陡坡地。
1、各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
2、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
3、強化計劃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原則,對土地保護是必要的。因此,對國家建設用地、鄉鎮企業建設用地、民用建房用地、房地產開發用地、開發區用地、特種養殖用地等非農用地實行計劃控制,對城鎮建設規模進行科學規劃,是確保用地總量不突破計劃指標的前提。
4、保護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目的,以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3)如何保護土地資源部被污染擴展閱讀
為調動農民保護耕地積極性,一些地方開展激勵性保護,對耕地保護義務主體進行補償。四川成都、廣東佛山設立耕地保護專項資金,對農民給予每年每畝200到500元貨幣補償。湖北、廣東、浙江等地給予耕地保護工作經費補助,對基層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貼。
而「得民心、惠民利」最看得見摸得著的要數土地整治。通過土地整治,提高了耕地質量,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降低了農民生產成本;而通過村莊整治,改變農村散亂差的面貌,改造了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提升了農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