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建設特殊教育資源教室
一、資源教室簡介:微信關注「善行特教」公眾號獲取聯系方式
資源教室是在幼兒園、普通學校或特殊教育學校建立的集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器材和輔助技術於一體的專用教室;它具有為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提供咨詢、個案管理、教育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計劃、教育支持、學習輔導、補救教學、康復訓練和教育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滿足具有顯著個別差異兒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資源教室由資源教師負責管理,主要為智障學生、自閉症學生、腦癱學生、聽障學生、視障學生、語言障礙學生等提供支持服務。
『貳』 資源教室的定義
資源教室是在普通學校或特殊教育學校建立的集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器材和輔助技術於一體的專用教室。
資源教室具有為有特殊教育需求兒童提供咨詢、個案管理、教育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計劃、教學支持、學習輔導、補救教學、康復訓練和教育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
資源教室可以滿足具有顯著個別差異兒童的特殊教育需求,為他們在普通學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適合的環境與條件。
『叄』 特殊教育資源教室
資源教室的建設可以根據學校招收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情況,從基礎設施、投資數額、學生數量、教學和評估功能等各方面,規劃建設不同類別、不同規格的資源教室。
一、空間分類
學校應該從資源教室的任務與實際需求(如服務對象的數量和需求的多少)以及學校可能的資源來確定所要建立的資源教室的空間大小。我們根據對目前已經建立並實際開始運作的資源教室的調查,按照整體用房面積與間數,把資源教室的面積分為三個類別。
一類資源教室,面積100-120平方米,2-4間。
二類資源教室,面積60-100平方米,1-2間。
三類資源教室,面積60平方米以下,1間。
二、功能區域規劃
按照資源教室的需求和空間類別,把資源教室的功能區域劃分為:
1.一類資源教室功能區設置
(1)辦公區:用於資源教師辦公的區域,包括檔案管理、業務工作管理、處理日常事務等。
(2)接待區:接待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來訪、研究工作、咨詢等。
(3)診斷/咨詢區:用於對學生的初步教育診斷、教育評量、各種生理功能的測查與測試,還可以進行心理咨詢等。
(4)觀察/訓練區:用於觀察學生的行為、動作、學習習慣、學習狀態;還用於對學生的輔導教學、補救教學、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
(5)康復訓練區:組織各種小組康復訓練,實踐個別康復訓練,與家長配合進行康復訓練、游戲等。
(6)教學資源區:儲存、保管各類教育、教學組員;收集整理、研製教具、學具、玩具等資源。
(7)閱讀/會議區:平時用於學生、教師和家長在資源教室中查閱資料,閱讀書記、刊物;召開小型會議,研究安排工作;也可以用來進行教研組活動、集體備課等。
(8)信息資源採集編輯區:用專用設備進行信息采編、整理、製作、儲存等項工作。
2.二類資源教室功能區設置
這類資源教室的功能基本完整,部分空間整合利用。包括:辦公區;會議/階段區;診斷/咨詢區;觀察/訓練區;康復訓練區;教學資源區。
3.三類資源教室功能區設置
這類資源教室設置核心功能,劃分出基本空間,在基本空間中整合利用。包括:辦公/階段區;學習/訓練區;學習資源區。
『肆』 特殊教育隨班就讀資源教室都需要哪些設備
一般會包括教學設備如黑板桌椅等, 康復訓練器材如感統器材、運動康復器材等,已教學為目的的教玩具設備,資源教師的辦公設備,游戲娛樂設備
具體可參考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發布的隨班就讀資源教室建設標准,裡面有設備配置建議
『伍』 簡述特殊兒童資源教室創建原則
1.確立資源教室的不同定位。資源教室的招生、課程、組織形式等問題都與定位緊密相關,各教育主管部門、各學校需根據自身實際在建立之初就明確定位。從功能上看,資源教室可以定位於為殘疾學生提供各種支持性服務的場所,也可以定位於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支持性服務的場所,還可以同時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導的實驗場所。如果是後者,我們一些先進教學理念、模式(如認知建構主義的支架式教學)和教學組織形式都可以在這個場所中通過小組課的形式進行探索,取得經驗後再推廣,其最終的受益對象是全體學生。有些學校有證明的殘疾兒童不足在校生的百分之一,區域內還有特教學校或特殊班,但他們有很多的學習困難、注意缺陷、輕微情緒行為障礙的學生,其定位就可以是為這些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支持性服務,以開展廣泛的小組教學形式激發學習動機、改善學習能力;而有的學校殘疾學生較多,區域內又沒有特教學校或特殊班級,其定位於通過實施殘疾學生的個別教育計劃和提供融合環境支持來全方位地為殘疾學生服務。不同的定位導致招生對象、服務內容、課程設計、人員培訓重點都有不同。如果想同時兼顧殘疾學生和學習困難學生,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導場所上,則要求有兩名以上、既懂特殊教育又懂普通學科教育並有課程設計能力的資深資源教師才可行。
2.建立完善的支持體系。資源教學實際上是對特殊兒童的支持性教學,不是靠資源教師、學校主管領導等幾個人就可以搞好的。一名特殊學生需要校內的同伴支持、任課教師支持\資源教師的支持、相關教師和服務人員支持,校外家長支持、社區鄰里支持,還需要各方支持相互配合。資源教師就要搭建支持平台、整合各方力量,如開設專門的同伴培訓課程,培訓正常學生(即同伴)幫助特需生的態度、方法、時機控制等;組建專門的家校互動小組,培訓特殊兒童家長,使之了解和接納孩子,配合完成資源教學作業;與社區居委會聯系組織開展「慰問或幫扶活動」,讓特殊兒童感覺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與各科任課教師溝通,及時幫助分析特殊學生的行為問題及應對策略。總之,支持體系越完善,支持力度越強,特需生則進步越快。在這樣的良性系統中,特殊學生不再是負擔,而是寶貴的財富,是我們的重要資源。他可以是正常學生建立自信的資源,是老師研究和變革教法的資源,是家長重新審視自我的資源,是任課教師加強協作的資源。
3.加強課程建設與師資培訓。資源教室的課程問題長期制約著資源教室的發展,缺乏系統和力度的個訓課不能真正解決殘疾學生的學習問題、交往問題,雖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資源教室應以同質小組教學(幾方面學習能力相當、年齡相仿的3-4名學生)為主要組織形式,以單元核心課程為課程組織形式,以活動課程形式授課,從提高基本學習能力、整合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經驗等角度提高學業水平,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補
救學業差距。這樣的課程設計需要教師頗用心思,如經過評量發現幾個學生都是聽覺注意力不佳、手眼協調能力較差、挫折感強而沒有自信,一二年級的數學學習都很吃力,就要為他們設計以「發展聽覺注意力、手眼協調力」為主的小組游戲教學,在游戲中提高自信、改善基本能力,間接促進數學學習。單元核心課程為:兩周(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鍾)「自我展能」活動,兩周「聽關注」游戲,兩周「共同搭建」游戲,四周「聽參照、聽理解」游戲,加上與任課教師、家長的合作,經過一學期的強化訓練,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隨之提高。對症制定小組教學計劃、設計小組課內容是制約資源教學發展的一項技術,應該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資源教師的選拔與培訓關繫到資源教學的質量,即關繫到這項工作的發展。若定位於提供特色服務,提高一般學習困難兒童的學習能力,則要選拔有豐富學科教學經驗、有科研熱情的老師,在進行系統的、專業化的特殊教育培訓(一般半年)後即可以有效開展此項工作;若定位於在融合環境中更好地服務於殘疾兒童,則要優先選拔有特殊教育背景或經驗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策略、家長輔導等培訓後即可以開展工作;若兼顧兩者,則以選拔有學科教學經驗者為主,並進行全方位的培訓才行,切忌一蹴而就。優良的資源教師必須有幾年的成長周期。
在資源教室的建設過程中,當我們認清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不是負擔、而是寶貴的資源時,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明確建設方向,盡可能營造雙向支持的環境,使所有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陸』 基於學科資源教室構建的課程統整及其評價研究設想
一、什麼是學科資源教室
1、小學課程的設置是以綜合為主的,然而,學科化推進特別是專業學科教師的介入,讓原本以綜合化為目標的課程設置實際呈現出越來越明確的學科化傾向。表現為學科教師之間的不可貫通,語文、數學還留了幾本的綜合化貫通,一位語文教師如果非要將之放在數學崗位上,他雖然自己覺得勉為其難,卻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像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學科,似乎有著明顯的學科界限,很難在教師層面實現綜合。不僅如此,️以周課時量為劃分標准,明顯周課量較多的主學科語文與數學,相對而言課時量較少的副學科,如英語、體育、美術、音樂、科學、思品等。於是,主學科與副學科之間形成天然的界限,於教師而言,是很難真正跨越的。如此以來,學科的綜合化實施任重道遠而道遠。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科的綜合化在時間切換層面,也就是課時層面,很難再有較大的突破,因此,學科資源教室本質上是從空間角度,貫徹小學課程綜合化設置特徵與原則的有效載體。
2、傳統意義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資源是以學校為單位配置的,而以學校為單位配置的資源,很難正常開放給每一個孩子。傳統學校的資源有兩種配置形式,一類如圖書資源、體音美教學資源,通常會以專用空間的方式存儲與管理;一類如特色教室,如創客教師、剪紙工作室、書法工作室等。第一類配置方式伴隨學校本身的規模化,很難面對全體學生開放,一所30個教學班的學校通常只配備一處圖書室,按照每班用一節課時間光顧圖書室的理想設計,一周內的每一天這個圖書室都無法休息片刻,這實際上有不符合圖書室的管理與承載能力。此外,許多學校因為人員問題,致使圖書室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因此,這樣的資源配置只能讓圖書室的圖書資源逐漸趨於塵封擺設的地步。第二類特色教室的配備是相對靠譜的,然而,因為小學生年齡小,課間十分鍾組織教學較為遲緩,加上學科教師本人的怠惰,慢慢的也演變成接待領導檢查的場所。
一方面是以學校為單位配置的資源大量庫存化,另一方面是以班級為基本服務單位的服務資源嚴重匱乏。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科資源教室本身實際上是在完成從以學校為單位的資源配置方式向以班級(教室)為單位的資源配置轉換的創新嘗試。
3、傳統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對於時間的開發,已經到了極致,並且伴隨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為代表的對於未來人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思考,國家層面正在逐步追加書法、科學等課程進入原有已經很充盈的周課時體系。一方面是極致開發,一方面是高位追加。學校本身對於時間在教育層面發揮作用的開發,已經沒有多少餘地了。另一方面,伴隨辦學行為的進一步規范,以及人民群眾對於美好教育的期盼和關切,大班額正在快速減少。班級本身的空間沒有發生改變,然而,因為人去樓空,一個原本容納六七十人的空間,因為學生數變成45以下,使得教室內可資支配的空間越來越大。
一方面是以學校為單位的資源配置方式鞭長莫及,另一方面是班級(教室)空間的無主導經營;一方面是學校對於時間資源開發的毫無餘地,另一方面是班級可資支配空間的越來越多。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科資源教室是學校適應新時代變化在空間層面實現教育增值的有效途徑。
二、誰是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主體
1、毫無疑問,學校本身是教育策劃與實施的主體,對學科資源教室的定位及其建設目標,有相應的規劃義務和責任。
學校對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有兩重責任:一是對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方向負設計與規劃的責任;二是對學科資源教室建設的推進負管理考核的責任。
學科資源教室建設本身不是一個孤立的管理創新,一方面,它代表了新時代以教室為代表的空間重構趨勢,也就是說學生日常課堂活動的基本空間——教室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空曠的所在,對這一所在的創新發展本身,實際上代表了對學習環境本身的優化。另一方面,新生命教育的終極發展趨勢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校」首先由「我們的教室」構成,學科資源教室本身是「我們的教室」的底色,使「讓更多的人走進學校,讓更多的人享受學習,讓更多的人助力成長」有了基本空間。再次,培育小學分析、權衡發展的種種優劣勢,最終一致選定課堂作為學校未來的品牌發展方向和核心競爭力所在,教室本身,代表了課堂的主要空間,學科資源教室建設本身實際上無形中實現了課堂與課外,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通整合。為品質課堂提供了空間可能。
此外,學科資源教室建設本身是新時代學校在較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需要持續推動,不斷優化的一個建設項目,因此,需要一個具體的項目負責人來系統規劃、持續推進。具體策略如下:(用培訓來傳授,用考核來落地,用戰斗來深化,用行動來證明)
2、從學習領域看,以核心素養為基點,學科群的概念正在日漸凸顯。基礎教育大體包含語言學科群、數理學力群、人文科學與藝術學科群、跨學科領域。這一劃分方式給我們以必要的啟示,我們雖然很難真正吃透這一劃分標准及其所劃分門類的精準意味,但我們可以循著這個思路,基於學科資源教室以基本定位。
小學階段的學科資源教室本身應該採用學科群或者「學科+」的方式來構建。如此一來,以某一個學科教師為牽頭人,學科群內學科教師或關聯學科教師與之共同構成同一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共同體,必要時可以引入學科專家、家長志願者、學生代表、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組建更為開放的學科資源教室建設合夥人,進一步落實「讓更多的人助力成長」的「我們的學校」願景。
三、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標准體系構建設想
學科資源教室的前身是普通教室,換言之,學科資源教室是由普通教室進化而來的。學科資源教室建設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伴隨著學科綜合化內涵與外延的發展,伴隨著學校可以調動資源質與量的不斷提升,學科資源教室本身也會不斷得到優化。此外,任何教室本身都是一個空間而已,這個空間如不與生活在這個空間內的人發生聯系,這個空間本身都是大而無用的。所以,學科資源教室建設過程中,要盡可能的考慮資源與生活其間的人——學生的聯系。
綜上,學科資源教室的建設標准大體由以下幾個維度來支撐。
1、資源及其運營與管理
三維生態課堂強調的是教師的持續提升,學生的生態發展,資源的綠色生成。學科資源教室的初始階段,以學科群的方式整合了學校的基本資源——圖書、儀器及教具、學具等。這些資源本身是有價值的,在其實際市值和應用價值之間,求得平衡,是資源及其運營與管理的關鍵。如何做到物盡其用,同時有不造成不必要的損耗和損失,是資源及其運營與管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這一問題解決路徑的衡量,實際上也是對學科資源教室管理者對資源管理能力的衡量。
2、文化及其生成與發展
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對相應事物及其表現形式的喜好也不同。如何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當的方式,將孩子導入到學科資源世界,是學科資源教室文化及其生成與發展項考察的重點。學科資源教室可以由學科教師、志願者、家長代表、學生共同布置,以是否能較好體現學科資源教室特點,快速將孩子導入到學科群的學習世界,持之以恆的展現孩子的學科群學習成效為建設原則。
3、作業及其動員與評價
學科資源教室本身,實現的是課堂內外連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即是學科課堂的延伸,另一反面,也是學科課堂的起點。當孩子在學科資源教室內自由生長,發生對學科本身的疑問和興趣,萌生學科群研究的種子,才是學科資源教室建設的本意。1—2個學月的時間,待在同一個學科資源教室之中,必須以一定的任務包作為驅動,才能促使孩子和學科資源發生深度的鏈接。因此,對作業及其動員預評價的落實,貴在看這種鏈接是否有效、高效發生。
4、學科及其關聯與整合
學科資源教室本身是基於學科群思想,或者說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展開的學科綜合化嘗試。因此,核心素養是學科資源教室建設的根本。學科資源教室必然指向具體、清晰的核心素養,圍繞具體、清晰的核心素養而展開。
5、項目及其開放與增值
學科資源教室本身,最終指向的是「我們的學校」,讓更多的人走進學校,讓更多的人助力成長,讓更多的人享受學習,應該成為它的指導原則。因此,學科資源教室的眾籌、眾建、共治、共享原則決定了項目本身的開放與不斷增值性。所以,項目及其開放於增值,應該成為學科資源教室建設的評價指標之一。
『柒』 教育部規定普通學校招收5人以上殘疾學生應設資源教室
教育部規定普通學校招收5人以上殘疾學生應設資源教室
教育部日前印發《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指南》,要求資源教室應優先設立在招收較多殘疾學生隨班就讀且在當地學校布局調整規劃中長期保留的普通學校。招收5人以上數量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一般應設立資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區域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規劃資源教室的布局,輻射片區所有隨班就讀學生,實現共享發展。
《指南》強調,資源教室是為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提供特殊教育專業服務的.場所,應具備開展特殊教育咨詢、測查、評估、建檔等活動,進行學科知識輔導,進行生活輔導和社會適應性訓練,進行基本的康復訓練,提供支持性教育環境和條件等功能。
為保證資源教室工作正常開展,《指南》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資源教室建設納入當地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財政支持保障的長效機制。學校也應將資源教室的建設、維護以及工作運行納入年度經費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