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資源分為幾類
自然資源戚仔是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資源退化了、枯竭了,就要阻礙生產的發展。采礦工業如果實行盲目開采,就會帶來礦產資源枯竭。一個人不能離開水、空氣、陽光、土地等,這些資源一旦缺少,就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威脅。
自然資源可分為三蠢岩大類帶仔御:一是生態資源(恆定資源),如光、熱、水、風力、潮汐等;二是生物資源(可再生資源或可更新資源),如動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三是礦產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或不可更新資源),如天然氣、煤炭、石油等。
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較多,但人均佔有量少。如礦產資源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可是人均佔有量卻低於很多國家。又如水資源,每人平均僅2700立方米,大大低於世界每人平均11000立方米的佔有量。再如林地,人均只有1.7畝,而世界人均佔有林地面積是15.5畝。
B. 我國的生態環境和資源現狀如何怎樣處理發展與環境、資源的關系
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也是人類發展的源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國也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今後我國在社會發展中必須遵循生態環境發展的規律, 制定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 我國生態環境現狀
(一)土地沙漠化。中國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積約為160.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16.7%,其中,乾旱區沙漠化土面積87.6萬km[2],半乾旱區沙漠化土地面積約49.2萬km[2]。有關專家研究表明,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年均擴大1560km[2],年均增長率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擴大面積2100km[2],年均增長率為1.47%,而目前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正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擴展,而且還有加速擴大的趨勢。[1]
(二)水土流失。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中國工程院調查顯示,中國是全世界水土流土最嚴重的國家,截止2004年,已有4200萬公頃的耕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約佔中國耕地總面積的43%;每年約有五十億噸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來自耕地表層。[2]
(三)大氣污染。我國大氣污染屬於煤煙型污染,北方重於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於大城市;產煤區重於非產煤區;冬季重於夏季;早晚重於中午。目前我國能源消耗以煤為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種骯臟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粉塵、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我國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近年來,被稱為「空中死神」的酸雨不斷蔓延,不僅影響大陸,而且也影響港澳和鄰近國家。
(四)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中國許多主要林區, 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植物種有15%-20% 處於瀕危狀態,有4000-5000 種高等植物處於瀕危邊緣。屬於我國特有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達300多種。[3]
(五)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水質污染加重。華北地區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2cm; 湖泊自1949 年以來已減少500 多個, 面積減少186 萬km2, 占現有面積的263%, 蓄水量減少513 億m3; 42% 的城市飲用水源地受到嚴重污染, 80% 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六)農業環境污染。土質退化嚴重,我國酸雨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40%以上;重金屬污染面積至少2 000萬公頃,農葯污染面積約l 300萬~1 600萬公頃;我國因固體廢棄物堆放而被佔用和毀損的農田面積已達200萬畝以上.農田退化面積占農Hj總面積的20%。此外,遺傳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如山東黃河入口和黑龍江三汀源的野生大豆,雲南、廣東、海南的野生稻,由於石油開發、農田開墾和人畜侵害,其面積不斷縮小,有的地方已經絕跡。另外,近年來轉基因生物環境釋放面積和商品化品種的擴大,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與風險也隨之增加。[4]
二、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它主要來自於三大壓力: 人口壓力。我國現代人口數量異常迅猛增長,既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最大障礙,又成為我國生態環境的最大壓力。迫於生存,人們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亂采濫挖,破壞植被,眾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動超過了大自然許多支持系統的支付能力、輸出能力和承載力。 工業化壓力。我國發動工業化時間晚,發展起點低,又面臨趕超發達國家的繁重任務,不僅以資本高投入支持經濟高速增長,而且以資源高消費、環境高代價換取經濟繁榮,重視近利,失之遠謀;重視經濟,忽視生態,短期性經濟行為為生態環境帶來長期性、積累性後果。市場壓力。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市場經濟本身會產生許多外部經濟效應或者外部不經濟效應,環境污染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環境作為一種公共財產,這種公共財產的提供(例如清潔水,良好的大氣環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處並不會加大總成本。但是如果沒有公共財產,所有人的利益都會受損。公共財產或者公共財產受到破壞(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氣等)的特點決定了個人或市場都不會提供控制環境污染的費用和服務,只有政府是公共財產的提供者。來自市場經濟的壓力愈大,政府對防治環境污染、整治國土資源的責任就愈大。[5]
三、 對策分析
我們應從我國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構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潛力和目前的現實出發,遵循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 並結合與經濟和社會系統的相互作用, 制定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6]
(一)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確立保護環境的經濟發
(二) 優化產業結構, 促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升級
(三) 建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調控系統
(四) 控制人口增長, 增強環境意識, 保持人口規模與環境容量協調
(五) 建設生態農業, 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六) 完善城市建設,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C. 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情況是什麼
我國的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佔有量
①自然資源大國:土地面積、礦產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徑流、森林面積世界第六
②人均資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佔世界人均量的1/3、徑流量佔1/4、森林佔1/5、礦產佔3/5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水資源特點
①總量豐富(年江河徑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資源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率大)
水能資源特點
①蘊藏量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區分布不均。實際開發水能從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華東、東北、華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目前,已開發的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資源
(1)森林資源
①森林資源特點:
宜林地區廣,樹種豐富
森林覆蓋率低,林木蓄積量少
②森林資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區: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區
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和喜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灣山脈、南嶺等東南林區——人工林和次生林為主,我國人工造林面積世界首位。
③森林資源破壞嚴重:重採伐,輕撫育;濫伐森林、毀林開荒;森林火災和蟲害。
④主要林業生態工程
「三北」防護林體系:「世界生態工程之最」: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澇災害發生頻率,改善生態環境,改變社會經濟狀況。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沿海防護林體系:緩解台風、海嘯、暴雨的侵襲。
太行山綠化工程: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緩解華北水資源短缺。
平原綠化工程:保護農田。
(2)、草場資源
我國陸地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面積3億公頃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場: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寧夏牧區、南方草山草坡。
(3)動物資源
我國珍稀水生動物:白鰭豚、揚子鱷、文昌魚等。
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化和各種生態系統。
13個加入全球人與生物圈計劃:長白山、錫林郭勒、博格達峰、鹽城、神農架、卧龍、九寨溝、天目山、武夷山、梵凈山、茂蘭、鼎湖山、西雙版納。
4、土地資源
(1)特點:
①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積超過國土30%,我國10%多一點(0.08公頃/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頃/人。
③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較少;
④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土地生產力地區差異顯著。
(2)分布:
耕地: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為主
草地:非季風區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西南山區(橫斷山、雅魯藏布江谷地)及東南部山地。
5、礦產資源
分布廣泛,相對集中。煤、鐵、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屬礦、磷礦南方居多。有利於在資源集中地區大規模開采,但加重運輸負擔。
煤:華北、西北、東北、西南石油:東北、華北、西北
天然氣:西南、西北鐵礦:遼寧、河北、四川
磷礦: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
能源礦產,煤居首位,煤炭產量世界第一位,石油產量和發電量居世界第四位。
鐵礦:鋼鐵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又是衡量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標志。我國鐵礦物質資源豐富,其中以河北、遼寧、四川三省最多。
有色金屬礦產基地—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稀土工業基地—內蒙古;磷礦基地——湖北、雲南、貴州。
D. 我國有哪些自然資源位居世界位次
1、動物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全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
在西起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北部—秦嶺山脈—伏牛山—淮河與長江間一線以北地區,以溫帶、寒溫帶動物群為主,屬古北界,線南地區以熱帶性動物為主,屬東洋界。其實,由於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西部橫斷山南北走向,兩界動物相互滲透混雜的現象比較明顯。
2、國土資源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資源論,在面積位居世界前12位的國家中,中國居第11位。按利用類型區分的中國各類土地資源也都具有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的特點。
3、礦產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4、水能資源
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5、植物資源
中國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分布錯綜復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
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干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植物種類多,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
E. 生態資源有哪些
*市花市樹 A、月季 又名長春花、月月紅、斗雪紅。屬薔薇科,容易繁殖,開花期從5月中旬直到10月底,極富觀賞價值。B、菊花 又名日精、周盈、延年、帝女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花期在10月之後(亦有夏菊和冬菊),是我國國粹之一,唐代之後傳入日本和歐美。 A、國槐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喬木豆科,是長壽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在北京地區,其樹齡有高達千年以上者。 B、側柏亦名扁柏,柏科,常綠喬木,耐寒耐旱,其高可達20餘米。在北京可彌補冬季綠色不足,宜山宜水、宜城鄉宜庭院,有很強的適應性。 *名花古木 據近年調查,北京有維管植物169科,869屬,約2056種和177個變種、變型。其中以北京為模式產地的有56種,如花楸、白蠟樹、七葉樹、文冠果、黃連木等。用北京作為學名種加詞的植物15種,如北京水毛莨、北京鐵角蕨、北京黃芩、北京堇菜等。在浩繁的植物名種中,北京有特殊的名花古樹。*銀杏: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有活化石之稱。2億多年前曾遍生世界,第四季冰川後,惟獨我國的銀杏生存下來。銀杏俗稱白果樹,公孫樹、鴨腳樹,為高大喬木,雌雄分株。雌株種子成熟時,橙黃如杏,外種皮為肉質,中種皮白而硬,故稱白果,種仁可入葯,有潤肺、平喘、行血、利尿之功效。銀杏樹姿優美,是良好的美化庭院樹種。目前北京地區保留古銀杏樹的地方有大覺寺、潭柘寺、卧佛寺、玉泉山、五塔寺、紫竹院、五棵松、上方山、溝崖等處。這些銀杏樹均有數百年、上千年的樹齡。 *娑羅樹:正名七葉樹,喬木,葉如手掌,稱掌狀復葉,5、6月間開花,花為寶塔狀圓錐花序。據載,釋迦牟尼在印度七葉樹下"涅磐",故七葉樹被看成是佛門寶樹。北京卧佛寺之娑羅樹最為著名,有"京師七奇樹之一"的稱謂。目前北京除卧佛寺外,在潭柘寺、八大處、大覺寺、上方山等廟宇中亦能見到。 *紅葉:正名黃櫨、屬漆樹科,灌木。高二三米。北京香山紅葉,數百年前已負盛名,乾隆年間已廣植其樹。目前香山現存9萬余株。此外在八大處、十三陵、慕田峪等處,均可見到。 *蠟梅:落葉灌木,高三四米,葉為單葉對生,花色蠟黃,隆冬12月至次年2月開花,花氣芳香宜人。根、莖、葉均可入葯。其花經濟價值更高,除葯用外,還可用於香水、化妝品、香精、制皂等工業產品。北京卧佛寺內一株蠟梅,據說有1300多年的歷史。 *柘樹:屬桑科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柘桑。樹皮纖維細軟,是造紙的好原料,根、莖、葉均可入葯,木材可制傢具,亦為黃色染料。柘樹通身皆是寶,為北京少見樹種,潭柘寺之柘樹最為著名,歷史上曾有"柘樹千章"之稱,後連被破壞,新中國成立初期又新植若干供觀賞。 *紫竹:單子葉禾木科,木本植物。新桿綠色,漸為褐,後為紫黑色。紫竹是名貴品種,此外還有斑竹、金鑲玉竹、佛肚竹、壽星竹等。竹是我國南方產品,北京之竹全部系引種而來。目前在上方山、潭柘寺、八大處、香山、櫻桃溝、大覺寺、玉泉山、紅螺寺等處,均可見到瑩瑩綠竹。 *玫瑰:薔薇科,灌木,高約2米。5、6月間開花,香氣經月不散。玫瑰花經濟價值極高。北京地區以妙峰山澗溝村最負盛名,其他如高崖口、上葦甸、田莊等處亦有種植。 *玉蘭:原為南方花木,北京的栽培歷史亦很悠久。木蘭科,落葉小喬木,早春先葉後花。花大型、芳香、純白色(亦有少量為紫色者),花瓣可食。頤和園樂壽堂庭院的玉蘭最有名。 *芍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初夏開花,似牡丹,花大型、美麗,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塊根可入葯,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北京有"豐台芍葯甲天下之稱"。目前黃土崗花鄉新建的花鄉路,每年春暖花開吸引著大批遊人。 三、珍禽異獸 北京的山區是珍禽異獸棲息的場所。復雜多變的地貌、林木茂密的植被,為這些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過去有一段時間,由於人們對生態環境不夠重視,對林木的濫砍亂伐,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平衡,使一些動物瀕臨滅種的危險。近年來,情況改變,大力綠化,又使動植物恢復生機。 北京地區的珍稀動物有: *金錢豹:主要生活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區。它們在森林中獨往獨來,晝伏夜出,尋覓食物,隆冬季節,一般遷到較低的山區,但很少主動傷人,以食草動物為主要獵獲目標,有時也傷家畜。北京的北山、西山深處,均可見其蹤跡。 *狍子:鹿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山區的混交林或樹稀多草的地區,行動成群,很少單獨活動,以嫩葉、樹芽、樹皮等為食。它們的聽覺、嗅覺很靈敏,奔跑迅速。這是它們主要的自我保護手段。雄狍角每年11、12月脫落,次年生新角。 *獾:生活在山坡灌叢、田野、湖泊岸邊等處,挖洞而居,各洞相通,交杈甚多。獾的活動一般在夜晚,有半冬眠習性,食物較雜,植物根莖、昆蟲、小動物均可為食。獾皮、毛、油等都有經濟價值。 *狐:常居於森林、丘陵等處的土穴中,晝伏夜出,嗅覺、聽覺極靈,行動敏捷、輕巧,可無聲息地接近食物目標,被人們認為是狡滑的動物。食性亦較雜,常以鼠類、昆蟲等小動物和野菜為食。狐皮為珍貴皮毛之一。 *野豬:常在山區的林中生活,一般以早晨、黃昏時為活動時間,無一定的進食時間。野豬膽小,但防禦時卻很兇猛。除大雄野豬外,一般成群活動。野豬是農業害獸。青羊:多在高山的林中或岩石堆處活動,善行陡峭山路。早晚覓食,以植物為食。 *氂牛:本是高原動物,近年來引進北京,放牧在百花山。 *麋鹿:俗稱四不像,曾絕跡,近年由英國引回,放養在南苑海子。這里原是麋鹿生活之地,故稱其為:麋鹿還家。 *梅花鹿:是葯源之一,北京以人工圈養為主。 上述動物已日趨稀少,除害獸外,應大力保護,嚴禁狩獵。北京地區的鳥類亦很豐富,尤其是近年來在人們的大力保護下,京城地區的湖泊水域,不時能有珍貴野禽光顧,平添了不少生機,北京地區的禽類有264種,主要有: *大天鵝:是一種大型珍禽,全身潔白,飛行或浮泳時,體態相當優美。天鵝在自然界中的數量,已相當稀少,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金雕:又叫潔白雕。羽毛褐色,翅下有一白斑,飛行迅速,常翱翔於高空。這是一種較大的猛禽,常捕食大型鳥類和獸類。其羽毛有經濟價值,是保護動物之一。 *松雞:是京東北霧靈山區中倖存的珍禽,這里森林生態較好,有生存條件。由於它常棲於松林,故有松雞之稱。雄鳥頭部暗綠,冠羽黑色,頸部有白斑,體羽灰色和有黑色縱紋。 *啄木鳥:又叫打木,雄鳥頭後有紅斑。在市、郊區的園林中均能見到,有"森林醫生"之美譽。其鳥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適於攀抓樹木,長嘴似鑿,長舌伸縮自如,舌端有短鉤,能在樹木深處將蟲取出。 *三寶鳥:俗名老鴰翠、佛法僧。通身藍綠色,翅上有淡色斑、嘴朱紅。常棲於樹枝,吃害蟲,是北京地區較稀見的益鳥。黃鸝:又叫黃鶯,鳴聲清脆悅耳,富有音韻。黃色羽毛在綠叢中穿飛,極為醒目、美觀。該鳥是夏候鳥、益鳥。 *杜鵑:又叫布穀鳥,春末夏初由南方飛回北京一帶。益鳥,吃毛蟲和尺蠖等害蟲。叫聲動聽。 *燕子:有雨燕、家燕、金腰燕之分。雨燕屬攀禽,家燕和金腰燕屬鳴禽。雨燕在古都的古建築中常見,是報春的使者。家燕即棲於老宅梁間之燕,樑上做窩,居民可見其銜泥哺雛之狀。 *大山雀:頭頂黑色如小帽,而面頰潔白。因鳴聲悅耳,故人稱滴滴水。為了捕食害蟲,常做些特技,如緊靠樹干或倒懸於樹枝。捕食能力極強,一晝夜所食之蟲的重量,約與其體重相等。 *自然保護區 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現代社會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北京地區有很好的自然地理環境,生物資源豐富。後因多種原因而導致生態趨於失調,生物逐漸減少,故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個極需又有效的挽救措施。1981年,在《北京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中,明確規定了在遠郊區縣建立6個自然保護區。1985年確定松山和百花山2個自然保護區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又劃歸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北京市松山自然保護區 北緯40°32′~40°33′,東經115°38′~115°39′,延慶縣西北部張山營鄉,大海坨山南麓,與河北懷來、赤城兩縣交界處,為松山自然保護區。面積467平方公里。山體構造主要是中生代花崗岩及侏羅系粗面安山岩、角礫岩等。年平均氣溫8℃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屬東西交錯、南北混雜的過渡性動植物區系。30多公頃天然油松是重點保護對象,一般樹高7~8米,樹齡50~60年,其中"油樹王"樹齡350年。此外,有種子植物700多種,如華北落葉松,胡桃楸、水榆、黃波羅、蒙古櫟、山楊等。葯材資源也很豐富,有刺五加、覺參、柴胡、麻黃等100多種,海坨山頂有保存完好的高山草甸,由羊茅、苔草、細葉蒿等組成。野生動物中,僅脊椎動物就有160多種,其中獸類20多種,鳥類110多種,魚類10多種,兩棲爬行類20來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斑羚、金雕、勺雞、鷹、隼、類等。林中益鳥有灰喜鵲、啄木鳥、壽帶、山雀、杜鵑等。兩棲爬行類有林蛙、蛇、蜥蜴、水龜等。自然保護區中的核心區專供科學研究用,實驗區可以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之用。 2、百花山自然保護區 北緯39°30′~39°55′,東經115°15′~115°40′。位於門頭溝西部黃塔鄉境內,屬太行山系,主峰新測數字為海拔2218米。面積約17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6~7℃,年降水量650毫米。植被繁茂,屬暖溫帶森林植被類型。保護區中,種子植物有650種,如刺五加、五味子、黨參、高山露珠菜、鹿蹄草、舞鶴草、鈴蘭等。有以"百花"命名的模式種,如百花花楸百花鵝冠草等。林木資源覆蓋率達912%。天然次生林主要有山楊、樺、椴、櫟、五角楓等。人工林主要有落葉松、油樹、雲杉等。野生哺乳動物有20餘種,如金錢豹、斑羚、果子狸、豹貓、狍子、狼等。鳥類有金雕、勺雞、石雞、杜鵑、紅隼、啄木鳥等。爬行動物有蝮蛇、麻蜥等。保護區內,燕子宕以上為核心區,是重點保護區,供科研使用,除管理人員外,其他人不許入內。燕子宕以下為實驗區,是進行科研、教學、參觀、考察的場所。 3、雲蒙山森林生態系統實驗監測保護區 雲蒙山位於懷柔、密雲二縣交界處,主峰海拔1414米,面積約25平方公里,有保存較好的天然更新森林。植被茂盛,有植物300餘種,以落葉松林分布最廣。動物中黑鸛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4、霧靈山森林生態水資源動植物種源保護區 霧靈山位於密雲縣東北部,主峰在河北省興隆縣境內,海拔2116米,范圍246平方公里。植物有460多種。保護區內生活著獼猴群。 5、喇叭溝門水源林保護區 喇叭溝門位於懷柔縣最北部,南猴頂為最高峰,海拔1700米。保護區面積約297平方公里,有植物412種,87科。森林覆蓋率453%,天然次生林面積113平方公里,櫟類萌生叢約100平方公里。區內食肉性動物有虎、豹、野豬等。還有梅花鹿、青羊、狐狸、獾子、貉子、狍子、野兔等。禽類有山鷹、山雞、灰鸛、黑鸛、戀雀、貓頭鷹、斑鳩、灰鵲雀、野雞等。 6、上方山地貌森林公園保護區上方山位於房山區周口店南30里,最高峰750米,為華北低山石灰岩岩溶地貌,有植物99科、432種,如側柏、雜木林、省沽油、拐棗、青檀等,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