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隨著人口增加,水資源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我覺得要合理利用水資源,除了節約用水還需要盡量的減少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尤其是一些重金屬污染,只要污染水源的物質減少了,淡水資源在自然界中不斷循環,就不會枯竭。
『貳』 地球上的水資源如果全部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地球表面71%的區域都覆蓋著海水,所以從外太空看上去,地球就像一個水球,實際上地球上有著13.86億立方公里的水,這么多的水匯聚起來也是相當驚人的,可以匯聚成一個直徑1200公里的水球。
『叄』 水資源枯竭了怎麼辦
如果真的到了淡水資源枯竭的時候,人類已經沒得辦了!也就是只有上天堂,不過我相信人不會這么傻的,我們已經醒了,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保護水資源首當其沖。下面筆者就現代生產和生活中如何保護水資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會范圍內通行,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一種珍惜水資源的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製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肆』 我國水資源現狀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麼保護水資源
由於超過1/3的土地面臨著高或極高的水資源壓力,中國面臨的水資源壓力屬於中高水平,但中國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巨大進步。
節約用水已成為中國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求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漸得到重視,中國正努力滿足日益增長的淡水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中國政府頒布了《國務院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明確要求從三個方面對水資源進行更嚴格的管理,即「三條紅線」:
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加強用水效率控制,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隨後,中國政府又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進一步要求提高工業、農業、城市等不同領域的用水效率。
(4)未來水資源沒了到底怎麼弄擴展閱讀:
水資源的重要性
在地球上,人類可直接或間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水資源包括河川徑流、地下水、積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澤水、海水。按水質劃分為淡水和鹹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人類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降水,南極大陸冰的利用等。
由於氣候條件變化,各種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資源量不等於可利用水量,往往採用修築水庫和地下水庫來調蓄水源,或採用回收和處理的辦法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擴大水資源的利用。
與其他自然資源不同,水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可以重復多次使用;並出現年內和年際量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規律;儲存形式和運動過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類活動所影響。
『伍』 如何緩解缺水問題
總體解決思路應該是四個字:開源節流。
開源的主要措施包括:海水淡化,植樹造林,南水北調,南北兩極拉冰山,人工增雨作業等。
節流的主要措施包括:計劃生育,節水教育,水循環利用,階梯水價,推廣噴灌滴灌技術,多吃素少吃肉,廢水處理再利用,減少水污染等。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全人類達成共識,人人行動,凝聚每一份渺小而又偉大的力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缺水問題。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陸』 地球淡水資源還能維持多久 如果用完了 又該如何
水是可再生資源. 不過,水已不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水已越來越少, 總有一天會用完, 那淡水更不用說了。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溪流匯聚奔騰大河,雕鑿出自然界奇觀,河流沿岸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孕育著物種豐富的物種,無論高山,還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江河也缺水,黃河連年出現斷流。樓蘭古城因為缺水,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羅布泊因為乾涸,成為生命禁區。
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
水污染有三個主要來源,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和含有農業污染物的地面徑流。
與水源性缺水類型相反的是水質性缺水。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大,地表水資源比北方地區要多,按理說不存在水源性缺水問題。但是,由於大面積的廢水污染,河流湖泊的水污染嚴重,結果守著大江大河而無水用。這種因為水質變壞而造成的缺水現象,稱為水質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已經成為我國環境退化的嚴重標志。
所以保護水資源, 人人有責, 也是勢在必行的.
『柒』 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了,人類該怎麼辦
如果地球沒有水,那麼一切都完了,人類只要三天不喝水就會渴死,植物沒有水就不能生長,也失去了光合作用的原材料,氧氣就會減少,又因為沒有水的保溫保冷作用,地球的溫度變化會非常大,人類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
『捌』 未來20年水資源形勢嚴峻怎麼去面對
2006年9月,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部分淡水公司用戶,200家最大的食品、石油、水和化學產品公司的科研人員對世界水資源的現狀及未來20年的嚴峻形勢作出了不容樂觀的預測。
來自殼牌、可口可樂、寶潔、嘉吉等公司的分析家們近日表示:隨著各國日趨富裕,對水的需求也將日益加大,未來20年形勢將非常嚴峻。
他們預測了未來可能發生的情形:內亂加劇、亞洲出現先繁榮後蕭條的經濟周期,以及大量移民湧入歐洲。但是,分析家又說,水資源稀缺也將鼓勵人們開發新的節水技術以及更加合理地管理水。
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說,水資源稀缺的「發展速度」超出預料。該研究所所長弗蘭克·賴斯伯曼說:「100年來,全球用水量已增加了5倍,到2050年還將翻一番,主要是灌溉和農業用水增長所致。有些國家已沒有水可供生產糧食使用了。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後果將是更加廣泛的水短缺和水價迅速上漲。」
賴斯伯曼說,印度和中國的生活水平提高可能導致人們對高質量糧食的需求增長,而生產高質量糧食要用更多的水。他預測,今後20年,為了滿足世界糧食總需求增長50%的現實,世界各地的水價都將上漲。
據評估,由於埃及沒有足夠的水自行種植糧食,一半以上的糧食需求依賴進口;而在澳大利亞,由於大量水資源改道用於農業生產,默里-達林盆地也面臨著水短缺問題。中亞地區的鹹海也是一個例子:蘇聯時代由於農業用水導致大量河流改道,結果造成普遍缺水,進而造成了世界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
水資源管理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指出:世界1/3的人口要麼生活在用水過度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河流乾涸的地區,要麼生活在水資源稀缺地區。
未來水資源利用的三種前景1.大城市的苦惱和非洲的乾旱:到2010年,人口超過1000萬的22個大城市將面臨嚴重的供水和污水處理問題。中國的形勢最為嚴峻,全國600個大城市中有550個供水不足。工業用水需求不斷增長導致水資源開發過度,可供消費者和農民使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這將導致中國糧食產量下降、進口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加劇。世界范圍內的摩擦和動盪將加劇。企業將因為用水問題而相互指責、爭吵。移民浪潮將從日益受乾旱折磨的非洲湧入歐洲。
2.中國將引領循環用水浪潮:到2010年,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供水短缺將成為最嚴重的政治社會問題。缺水將阻礙發展,鄉村地區的窮人將受到傷害,他們的用水及其他需求將讓位於不斷膨脹的城市和工業。世界各地政府在水資源分配問題上將日益缺乏信任,而貧富差距將由於供水不足而進一步加劇。可是,到2025年,全球「水經濟」將在中國的帶領下向前發展。巨額投資將用於水的循環利用,海水脫鹽成本將大大降低。新型水處理小型加工廠將成為標志。
3.水將成為社會管制手段:水將成為世界各地抗議活動的重要象徵。到2015年,跨國公司將經常被指控過多地佔用了發展中國家的水資源。各國政府開始把水當成社會管制的一種形式。全球將通過農產品的形式「出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