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發揮教學資源的最大效益
學資源是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物質保證。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教學資源,實現其最大效益?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實踐探索,介紹了其在綜合利用、動態補充和創新開發、資源傳輸和使用服務三個方面的具體做法,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關鍵詞】 整合利用;教學資源;教學設計;資源開發
教學資源是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物質保證。近年來,文字教材、視聽教材、CAI課件、網路課程等四類教學資源空前豐富,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這些資源和實現其整體最大效益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瓶頸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對整合應用教學資源進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綜合利用
目標明確地將以上四類教學資源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和形成性考核中始終貫穿資源的有效應用。主要形式是:在面授中「選擇使用」和「配合使用」教學資源,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教學資源,習慣信息技術的使用;另一方面發揮系統優勢,避免重復勞動。
1. 選擇使用。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將相關的教學資源按知識點、難點、爭鳴點進行篩選後整合。例如對學時較長的錄像,可按知識點選用;對市縣電大教師感到有難度的教學內容,依靠系統力量解決(如會計本科《國民經濟核算》利用中央電大網路IP課件);對起到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創新意識的爭鳴點積極利用(如會計本科的《會計案例研究》、《審計案例研究》)。同時引導學生在面授之外通過各種途徑使用教學資源,其學習筆記作為形成性考核內容之一。
供選擇使用的教學資源不僅是現行資源,對以往中央、各省電大開發製作的部分由於文字教材變更而棄用的教學資源也應包含其中,這些資源里還有許多可利用的「零件」,如果將其進行選擇、分解、整理成相對獨立的小課件,無疑為現有教學資源增添一大筆財富。
2. 配合使用。對完整和相對成熟的教學資源,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助配套後全盤利用。我們在這方面的實踐探索可追溯到1990年。當時出現以大量面授課取代中央電大電視主講課的傾向,教學質量、效益都受到影響。我們針對電視課在製作和使用上存在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
..
的某些不足,進行以「提高電視課播講、視聽質量」為目標的媒體配套優化組合教學設計的實踐,配套設計了《聽課指南》和《課後三言兩語》兩個電視欄目。前者對各次電視課起承前啟後的作用以及提示內容提綱和難點,使學生較快進入良好聽課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後者講解難點,補充電視課無板書示範之缺陷以及章節小結,引導學生理清學習思路。這兩個配套電視欄目密切了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和學生的聯系,顯著增強了電視主講課的效果。在目前的整合應用教學資源實踐探索中,一方面要更好地利用先進技術,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發揮適用的傳統技術的效益。
二、動態補充和創新開發
在充分應用中央電大和各省電大教學資源的同時,要注意根據實際變化進行動態補充,不斷完善原有資源;在開發匱乏資源時,注意揚長避短,突出創新。
1. 動態補充。教學資源必須「與時俱進」,動態補充不斷完善原有資源,才能保證「生命之樹」常青。例如對於財經類課程,由於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導致與之相適應的財經法規不斷地發布和修訂。因此,我們在使用中央電大主資源的同時,不斷補充製作最新財經法規、新概念、新術語的背景及說明的網頁和小課件,以提高資源的利用質量。
2. 創新開發。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對CAI課件和網路教學資源的需求日益擴大。在開發匱乏教學資源時,我們分析了以往教學資源的局限:
(1)「固化性」。部分課件緊扣教材內容和章節順序,在經濟不斷發展、信息飛速更新導致電大教材頻繁更新的情況下,這種固化的課件生命周期大大縮短,甚至「曇花一現」;又因課件是「集團作戰」成果,要進行適時修改更新實非易事,課件滯後於變化了的實際,可用性大大降低。
(2)「封閉性」。部分課件按為數不多的幾個教師的教學思想設計,不可能完全適應擁有44所省級電大、上萬個教學班(點)、上百萬學生、數萬專兼職教師的龐大電大系統以及開放性遠程教育千變萬化的教學實際。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多數課件無法在其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重新整合,阻礙了教師使用課件的積極性,使廣泛「共享」受到限制。如根據教學需要,某課程擬引用另一課程課件的某片斷,但因為無法「斷章取義」單獨利用而只能放棄。在財經類教學中,課程間知識的交叉比比皆是,但由於會計學的課件不能為其他課程移植引用,結果導致一方面現有資源共享利用不夠,另一方面因資源不足重復投入,造成很大的浪費。
..
..
(3)「大而全」。部分課件均以一門課為單位,集課程專家、教學設計、科研、心理學、美術、音樂、攝影、軟體設計等人員的智慧於一體,基層電大教師參與製作受到諸多條件限制,不利於教師提高教學資源應用水平。
上述局限性促使我們借鑒「積件思想」[1]開發教學資源:IP課件、視頻點播、直播課堂、CAI課件應該向「積件」的方向發展,即資源製作的著眼點是教學內容的一個個知識點,是一個個獨立的小課件,具有「微單元性」、「可積重組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更適應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及提高電大教師隊伍教學資源整合應用水平的要求。
①「微單元性」。即資源製作以知識點為基礎,與教材版本和章節順序無關。這樣,在教材頻繁變動的情況下,由於大部分原理性的知識點是相對不變的,因此,其資源仍可繼續使用;若知識點過時,其資源可作為歷史線索供參考;針對新增知識點可快速製作出相應資源來,通過網路傳輸及時地助教助學。再者,「小而精」使教師的參與面和積極性顯著提高。
②「可積性、重組性」。它使同一知識點隨著其不斷發展、教學內容、方式、教育理論、模式不斷變化而得以有縱向和橫向的積累。如同樣一個「會計平衡公式」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縱向),由不同教師從不同視角、以不同的教學設計思想(橫向)製作或重組出各種創意的教學資源,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和電大教育對象多元化的特點,使師生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又如《會計模擬實驗》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的相關知識點相聯系,只要把相關的單元資源調用重組,就能很好地達到以往課件達不到的教學效果。
③「開放性」。我們努力使製作的資源能讓使用者採用相應軟體修改。如用Flash所做的小動畫,PowerPoint所做的演示片,FrontPage所做的網頁,Excel所做的表格,Photoshop所做的圖片等等。這就使人人動手參與製作、二次開發創新成為可能,從而有效地促進和提高教師資源整合應用水平。開放性亦為學科間的移植引用提供了便利,避免重復勞動,為「資源共享」賦予了真正的意義。
此外,在技術上我們採用屏幕捕捉錄制教學講解演示過程畫面和攝影教師形象同步的方法製作網路直播課,改變了以往「人頭+文稿」且文稿常常不清晰的呆板模式,使學生最為關心的教學講解畫面生動活潑起來,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資源傳輸和使用服務
教學資源暢通的傳輸和周到的使用服務是提高資源應用效率的關鍵。我們認為應該著力
..
..
抓好「產品介紹」、「使用服務」兩個環節:
1. 產品介紹。主要解決「有何資源」、「如何取得資源」的問題。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將資源產品介紹列為首要內容:該課程有哪些文字教材、視聽教材、CAI課件、網路資源,分別從哪些渠道獲得等等,將其製作成演示小課件,供隨時講解使用
② 在現有的教學管理資源下如何發揮教學管理的最大效益
1 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的內涵
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的主要思路是一種整體系統觀點,教育資源本身可以視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科學的資源搭配,重新梳理各個系統要素之間的關系,不斷進行優化重組,使系統之間彼此聯系、相輔相成,優化整體結構
2 當前高職院校教育資源存在的基本問題分析
通過對當前一些高職院校在教育資源方面存在問題的綜合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第一,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投入不足,整體基礎條件較差。在師資力量儲備、教學軟硬體設施、學生生活後勤保障基礎設施方面,投入的資源依然不是很充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影響了其他很多資源的正常使用。第二,現存的諸多教育資源分配不科學並且存在很嚴重的浪費現象。具體表現在高職院校的財力、物力資源在分配時,沒有進行科學的需求分析,二級學院、系部之間在基礎教育資源的分配過程中存在相互競爭的問題,這種競爭損害了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效益性。個別二級學院、系部出現內部教育資源的剩餘,閑置,而一些二級學院、系部則存在大量的教育資源缺口。第三,教職工的配置存在很多結構性不合理之處。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教師教職工在專業結構、年齡結構、性別比例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專業的教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在分析一些學校的專業任課教師後發現,很多專業都是女性教師佔多數,而男性教師則很少。一些擔任領導職務的教師,其年齡偏大,在工作上缺乏現代化教育理念,不重視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第四,在專業的設置和人才培養結構上,沒有很好的結合社會需求。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日益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經濟結構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低層次勞動者的需求,而對掌握高端知識、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需求越來越多。一些學校對社會需求的變化,反應不夠敏感,專業的設置、人才的培養,依然習慣沿襲舊的模式,培養的很多專業領域的人才,並不能真正適合社會的需求,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缺陷,導致了很多大學生畢業後不得不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對口工作越來越少。第五,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資源的建設不夠重視,對校園文化的價值挖掘不夠。當代高職院校是社會知識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對於很多領域的文化建設都有著領袖模範的作用。文化的熏陶作用、育人作用,是一個學校軟實力的綜合體現,也是高職院校文化底蘊的最直接體現,但是,今天的很多高職院校並沒有對校園文化建設投入應有的資源,對優秀校園文化的價值認識不到位,這種現象亟待改善。
3 教育資源整合的基本要素及整合方式分析
3.1 師資隊伍層面的系統資源整合
①對優秀師資隊伍核心作用的認識觀念的重新整合。優秀的人才是學校最寶貴最具有價值的資源,學校的教師資源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承載媒介,在如今招生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學校要深刻認識到優秀教師的這種價值,學生選擇哪所學校,很重要的一項參考指標是學校的優秀教師人數,大學之大,非大樓也,而在於大師,在新時期,學校要提高對優秀核心教師的招聘比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打造專業品牌課程,用優秀的師資力量提升學校的競爭力。②管理制度整合。高職院校要完善優化校內人才資源配置機制,要做到用好每一位人,以人為本,提高對教師個性特點、人格特徵的重視程度,認真對待教師的特殊長處,發掘教師的內在價值,激發教師的個人能動性。提高學校自身的人才培養水平,教育教學是個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進修,提升個人水平,學校要為教師的深造提供一定的支持,實現優秀崗位人才螺旋式上升流動。優化學校的招聘考核程序,設計科學合理的人才招聘方案,在分析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標的引進適合教學的高素質人才,以充實學校的人力資源儲備。對於一些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校要開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嘗試著和相關專業對口企業進行合作,按訂單需求培養人才,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為學生的順利就業考慮。③內部激勵考核機制的有效整合。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激勵考核機制的作用價值,設計科學合理、執行有效的激勵考核機制是激發教師職業熱情、鼓勵教師積極上進的重要措施。因此,學校要細化對教師的激勵考核,認真分析不同專業教師的教學情況,借鑒名牌高職院校的激勵考核模式,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設計符合教師教學情況,覆蓋面相對廣泛的激勵考核指標,實現激勵考核公平性、激勵性的作用價值。
3.2 學校內部教學部門組織結構的合理整合
①教學目標整合。現代社會知識、信息、技術的更新日益加快,教育教學目標要以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為主,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其以後進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基本技巧,也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基本工具。高職院校教師在校期間除了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任務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個人基本知識架構。一個人基本的知識架構是其今後學習的基礎,學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著重考慮這一點。②教學知識內容的有效整合。學校教學內容是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而現階段不少高職院校的基礎教學內容過於繁雜冗長,亟待進行精簡優化。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整合,第一,要適度控制教學知識內容的全面性,太過全面的知識會給學生增加負擔,而不利於掌握。教師要在充分掌握全面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化繁為簡。第二,鼓勵學生拓展課外知識,提升知識的廣博性。廣博的涉獵課外輔助書籍可以極大的拓展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充實完善學生的知識架構體系。第三,要嚴格要求做到知識的精當。「精」,即教師對課程內容把握精深透徹,融會貫通,講授過程精闢獨到,不僅內容精要,而且教法精練;「當」,即教師教學角色扮演得當,教學方法使用恰當,理論與實踐結合適當,教師與學生關系處理妥當。③教學方法整合。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強調「教」和「學」的平等互動,從「學」入手,研究「教」法,做到「教」之得法,「學」之有效。構建教學方法體系。考察各種教學方法作用與效果,並把它整合到教學過程的整體結構中,根據教學活動要求,把各種教學方法按照內在聯系組建成一個嚴密的教學方法體系,要動態調整教學方法體系,使之與教學實踐活動相適應。④學生個體差異性整合。科學地認識和了解學生個體差異性現狀及其本質特徵,對學生個體差異性進行組合。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特徵進行科學分類,對某些特殊的個體,施以特別的「關注」。開展整合性教學活動。利用學生的學科優勢互補性成立互幫共進小組或結成「一對一」的幫扶。
3.3 實訓基地職業教育資源整合
①整合功能定位。實踐教學中心。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聯系,學生實踐環節的學時數應達到總學時數的50%左右,對實踐教學的要求較高。通過系統、規范、模擬實際崗位群的訓練,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畢業生要掌握專業的核心技能、擁有能證明自身過硬本能的技能證書。實訓基地應充分利用學校的智力資源與技術先進的各類儀器設備,成為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應用、技術咨詢的中心。②整合資源配置。集中設置基礎及公共課實訓教學中心,做到職業教育資源共享;依據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崗位綜合能力培養要求,設置專業綜合實訓教學中心,對相近課程和實訓內容進行整合。③整合開辦模式。實訓基地建設應採取教學與管理相結合的綜合管理模式,建立與企業、社會市場互為交融的運作機制,積極爭取行業、企業支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4 結束語
科學整合和調整教育資源,是新時期學校提升競爭力,降低辦學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隨著高職院校招生競爭問題的日益凸顯,有效地發揮教育資源的綜合價值,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將成為未來學校改革的基本任務。
③ 做為家長,你覺得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是最合理的
做為家長,你覺得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是最合理的?
3.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他們的學習效果是教育目的的直接體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辦好社會主義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上,緊緊圍繞今後一個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盡快完善教育資源配置的機制和模式。圍繞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完善資源配置機制,促進內涵發展。通過教育資源配置的轉變,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從以規模擴張、空間拓展為特徵的外延式發展,轉移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④ 如何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資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首先通過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從編者的意圖來看,主要是想給廣大教師提供更為廣闊的創造空間,為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提供機會。但這樣一來,也無形中增加了一些缺乏經驗的教師吃透教材的難度。
1、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2、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3、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
4、深入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教育資源。
二、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其它教學資源
1、課堂生成資源的及時捕捉。
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不同的觀點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2、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因此現實生活中許多事件或現象都和一定的數學知識相聯系,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不僅能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而且還能激起學生自主探究的願望。
3、媒體、網路資源的合理開發
現實社會是一個網路化時代、信息化社會,課程資源除了包括文本資源中的教科書以外,還包括信息技術資源、生成性資源等。教師可以到網上收集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題材,來充實、豐富課本內容,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4)如何合理使用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擴展閱讀
自從20世紀30年代視聽教育興起以來,媒體的種類越來越多,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教育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早期,教師被看成信息源,媒體只起單向傳遞作用,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狀態。
到了90年代,人們認識到教育技術是對與學習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資源已經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關心教學資源建設,加強對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是極其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