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分析地方的水量資源
擴展閱讀
為什麼鑽石局的人這么坑 2025-01-21 06:30:37
什麼是庫存石油 2025-01-21 06:23:44

如何分析地方的水量資源

發布時間: 2024-04-10 01:20:01

⑴ 水資源分析

(一)灌溉水源的分析與計算

1.地表水資源量

地表水來源主要為天然降水,地表水水量按照地形條件分布,根據地形條件由低到高呈遞減趨勢。根據甘溪水文站陳家壩水文點實測,2008年9月22日降雨101.5毫米,9月23日降雨255.5毫米,9月24日降雨98.8毫米,致使形成「9·24」特大泥石流災害,說明項目區全年地表水水量較大。由於汶川地震後項目區許多基礎資料丟失,所以參考鄰近地區江油縣多年平均徑流深417毫米作為項目區平均徑流深度。項目區面積3128.56畝,地表水資源總量為86.97×104立方米。

都壩河從項目區東側流過,年均徑流量4.7米3/秒,年均徑流總量1.48億立方米,可作為項目區小河村主要耕地的灌溉水源。

2.地下水資源量

項目區地下水的補給主要受大氣降水控制,由地表徑流補充,其水量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地下水類型為碎屑岩類裂隙水,地震前常有山泉出露,地震後僅有兩處出露,其中一處在大竹村3組西北方向,由於受硫化物污染(可見析出硫磺),不能飲用,僅能用於灌溉;另一處位於大竹村2組正西方向,山泉匯集呈瀑布形式進入項目區,該水源質量較好,可用於飲用,水量較大,流量估計0.05~0.10米3/秒。

(二)需水量分析

1.灌溉制度設計

陳家壩鄉農業灌溉沒有需水量試驗資料,灌溉制度參考相鄰地區和縣內中小型水利工程編制的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額進行綜合分析,制定設計方案。

項目區內旱地作物包括玉米、小麥、油菜、紅薯、蔬菜和其他豆類作物。根據作物生育期和降雨年內分配情況,確定玉米、小麥、油菜和蔬菜為主要灌溉作物。

玉米是大春糧食作物,一般在4月上旬播種,8月中旬收獲,全生育期130天,擬定全生育期灌水三次:4月上旬、5月中旬和6月下旬各一次,灌水定額20.0米3/畝,灌溉定額60.0米3/畝,雨季不灌水。

紅薯灌水兩次,6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一次,灌水定額20.0米3/畝,灌溉定額40.0米3/畝,雨季不灌水。

小麥是小春糧食作物,其生長期一般為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下旬。擬定全生育期灌水四次,灌水定額20.0米3/畝,灌溉定額80.0米3/畝,雨季不灌水。

油菜是小春糧食作物,其生長期一般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擬定全生育期灌水三次,灌水定額20.0~25.0米3/畝,灌溉定額70.0米3/畝,雨季不灌水。

蔬菜多為全年性多品種交替種植作物,項目區內大春蔬菜品種有蔥頭、萵筍、白菜和蘿卜等;冬早蔬菜品種有茄子、青椒、黃瓜、番茄等。供水過程按旱季勤供水,雨季不灌水。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見表10-3。

表10-3 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表

2.需水量計算

(1)規劃種植結構。項目區主要種植糧食作物,適當種植經濟作物。在確定灌區作物種類及種植比例時,主要考慮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資源。項目區通過土地復墾後,有效耕地面積為838.68畝(不含田坎),全部為旱地。在小河村3組都壩河邊的耕地,種植2年以後,可根據情況,改種水稻。結合北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農業區劃,復種指數考慮為200%,現規劃種植結構,見表10-4。

表10-4 項目區作物組成規劃表單位:畝

(2)灌水率的確定。灌水率是指項目區內單位面積上所需灌溉的凈流量,是計算灌溉設計流量的依據。凈灌水率用下式計算:

q=α·m/8.64T (10-1)

式中:q——灌水率,米3/(秒·萬畝);

α——作物種植比例,%;

m——灌水定額,米3/畝;

T——灌水持續時間,天。

灌水率計算成果與綜合定額表,見表10-5。

(3)灌溉用水量計算。根據灌水模數圖推算灌溉用水量。計算公式為:

Wi=qiATi (10-2)

式中:Wi——某時段的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qi——某時段的凈灌水率,米3/(秒·萬畝);

A——某時段的長度,秒;

Ti——設計灌溉面積,按土地復墾後耕地面積838.68畝計算;

η——灌溉水利用系數,η=η1η2

η1為田間水利用系數,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規定田間水利用系數設計值不低於0.95,而項目區主要旱作物,採用管道輸水,因此,η1取0.95。η2為渠系水利用系數,根據四川省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整理技術培訓資料,項目區所有輸水渠道整治為混凝土襯砌和漿砌條石襯砌,渠系水利用系數≥0.75,因此,選用0.90,則灌溉水利用系數0.86。

灌區凈灌溉用水量與毛灌溉用水量可分別採用公式(10-3)和(10-4)計算;凈流量與毛流量可分別採用公式(10-5)和(10-6)計算。

災害損毀土地復墾

災害損毀土地復墾

災害損毀土地復墾

災害損毀土地復墾

式中:Wj——某時段灌區凈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A——灌區灌溉面積,公頃;

——灌區凈綜合灌水定額,米3/公頃;3]]

αi——第i種作物的種植比,其值為第i種作物的灌溉面積與灌區灌溉面積之比;

mi——第i種作物在該時段的灌水定額,米3/公頃;

W——某時段灌區毛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η——灌溉水利用系數;

Qj——某時段灌區凈灌溉流量,米3/秒;

q——灌水率,米3/(秒·100公頃);

Q——某時段灌區毛灌溉流量,米3/秒。

表10-5 需水量表

3.水利工程供水量

可供水量主要來源於以下兩個方面:

(1)項目區小河村3組從都壩河引水,可保證灌溉小河村1組、3組靠都壩河邊的土地,同時從青林溝引水,可灌溉青林溝旁的耕地。兩處引水可保證灌溉300畝土地,每年向項目區供水6.00×104立方米。

(2)內部蓄水工程蓄水及補充來源。項目區需水工程主要保障838.68畝耕地灌溉。需新建蓄水池27 口,其中容積為200立方米的4 口,容積為100立方米的23口,復蓄指數按1.5計算,每年可供利用水量為0.47×104立方米。項目區蓄水工程除降雨補充外,全部由大竹村2組一條自然瀑布補充,該瀑布流量保守估計0.05米3/秒,全年供水能力達157.68×104立方米,全部供向項目區或流經項目區,但由於蓄水工程有限,該瀑布水實際利用系數為0.2,可利用水為31.53×104立方米,多餘水排向都壩河。

項目區內有效農業可以利用水源量為38.00×104立方米。

(三)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項目區可供水量38.00×104立方米,項目區需水14.04×104立方米,供水量大於需水量,可滿足項目區灌溉的需求,但由於復墾前沒有蓄水設施和有效輸水設施,現有耕地只能靠大氣降水,所以,本次復墾過程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與完善,以解決耕地需水問題。

具體措施為:

(1)新建蓄水池:項目區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23口,200立方米蓄水池4口,復蓄指數按1.5計算,共可供水0.47×104立方米,配備有管道輸水,可保證蓄水池蓄水及耕地常年用水需求。

(2)瀑布全年向項目區供水31.53×104立方米。

(3)維修及新建灌溉渠,從都壩河及青林溝引水,根據需求,每年可引水6×104立方米。

通過土地復墾後,項目區保障供水38.00×104立方米,大於項目區需水量14.04×104立方米,能滿足項目區農業生產用水需要。

⑵ 水資源評價方法

一、地表水資源評價方法

(一)地表徑流量分析確定

地表徑流是指降水沿著地面或地下匯流至河道後,向流域出口斷面匯集的全部水量,通過對系統內各河流徑流量的分析計算,評價地表水資源量。

系列長度在20a以上,包括豐、平、枯水年的水文觀測數據,直接利用該數據進行計算;系列長度小於20a的短期觀測數據,對實測徑流系列進行相關插補展延或降雨插補展延後再計算;當不掌握系列實測徑流量時,則直接引用已有文獻的數據。

(二)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的分析方法

採用典型年法進行評價。根據利用條件的不同,對河流年均流量頻率統計計算來確定可用的典型年徑流量,作為地表水可利用量。

在不具備對地表徑流控制或調蓄的情況下,將自然條件下地表水的產生量作為地表水可利用量的極限量,進行逐年地表水可選用量的統計分析,選用枯水典型年(P=75%)地表水徑流量為基礎去確定地表水可利用量。在具備對地表徑流攔截調蓄的地區,用平水年(P=50%)的地表水徑流來評價可利用量。

當不掌握河流逐年系列實測徑流量資料時,則採用收集文獻提供的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確定地表水資源的可利用量。

(三)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

利用河流斷面監測結果,根據有關標准進行水質評價。

二、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

在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建立的基礎上,按照地下水系統劃分不同級別的計算分區,採用均衡法進行地下水天然資源計算,並分水質評價地下水開采資源。

(一)均衡區的確定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資源計算屬於區域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均衡區以地下水系統邊界圈定的空間范圍為准。當均衡區的面積較大、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根據不同水文地質條件劃分不同級別的亞系統。

(二)均衡期的確定

水量均衡計算總是針對某一特定時間段進行的,通常為一個水文年,一些地下水實際觀測值為2000a,一些水文氣象要素參數的取值取多年平均值。

(三)均衡要素的確定

均衡要素指通過均衡區的邊界輸入輸出各項水量的總稱。根據整個評價區的實際情況,綜合確定地下水均衡方程為: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

由於地下水系統結構及外部交換環境存在差異,劃分的各均衡區均衡要素的組成也存在差異。均衡要素的確定根據均衡區的位置及其水文地質條件具體分析進行。

(四)地下水資源計算

對於不同的計算區,根據已有可利用資料的情況及研究方法,選用適宜的公式對確定的均衡要素進行計算。以系統為單位對各次一級的計算分區分別對補給量和排泄量組成每個均衡要素進行單獨計算列表表示結果。

對於開采資源,則分別以TDS小於1g/L、1~3g/L的地下水補給資源量進行計算,並採用開采系數法進行評價計算。

三、重復量的分析

塔里木盆地平原區乾旱少雨,蒸發強烈,水資源基本以河流的形式來源於周圍山區。地下水主要來源於山前溝谷潛流和河流出山口以後經過各種途徑的入滲補給。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補徑排過程中多次發生相互轉化,各計算區之間及各項資源量之間存在重復量。計算平原區地下水以泉、泄流、水井開采量在灌溉過程中的再次入滲量,兩計算區重疊邊界的地下水側向徑流量,均為重復計算量。對各亞系統計算結果進行合計時,通過分析確定重復量Q,在匯總系統資源量時,由亞系統補給量合計扣除重復量進行確定。

Q′=Q-Q

將地下水與地表水資源統一考慮,以河流出山口徑流量、前山帶暴雨洪流入滲量、河流入滲補給量和河谷潛流側向補給量,再加上盆地平原區的降水入滲補給量,作為計算評價區可利用的水資源總量,即: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

在逐級匯總水資源總量時,重復計算量予以扣除。

四、參數計算與選擇

水文地質參數計算所用數據主要以引用前人的工作成果為主,另有少量本次工作取得的資料。為取得符合客觀實際的含水層滲透系數K和影響半徑R,主要利用前人鑽孔抽水試驗資料採用穩定流計算方法進行重新計算,根據地下水類型、抽水井類型、抽水井結構和抽水井所處水文地質條件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計算公式,並同時對其條件進行適當概化;降深過大時引入水躍值Δh換算成孔壁降深值後進行計算。

⑶ 我國的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有什麼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南豐北缺,東多西少。

我國水資源分布圖: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情況受我國降水的影響,我國降水空間上來說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導致我國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

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有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修建水庫、節約用水等。

⑷ 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有什麼特點

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的特點:東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與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不均勻有密切的關系。就東西部而言,我國東部地區能夠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年降水量比較大,水循環活躍,河流徑流量大,水資源豐富。我國西部地區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不能受夏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少,河流徑流量少,水資源貧乏。就南北方而言,我國南方地區受夏季風控制時間長,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雨量大。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常有台風登陸,也帶來大量降水。南方地區河流水量大,汛期長水資源豐富。我國北方地區受夏季風控制時間短,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雨量小,水資源比較少。

⑸ 從哪些方面來評價一個地方的水能資源和水能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豐歉的評價:(1)河流落差的大小,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豐富;(2)河流徑流量的大小,徑流量大的河流水能豐富。以上兩個條件要綜合以前評價。
水能開發條件評價:水能是否豐富;壩址的條件(例如地質條件);淹沒范圍和移民數量;附近的交通條件;電力市場大小;除發電以為其他的效益(灌溉、航運、養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