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利用的資源怎麼創新
擴展閱讀
融資工具有哪些簡稱 2024-11-27 19:51:54
中潤資源現在多少錢 2024-11-27 19:37:12

利用的資源怎麼創新

發布時間: 2024-05-17 14:19:28

❶ 西瓜種質資源有哪些創新

(一)自然突變

生產和育種過程中,由於自然環境條件下不確定因素的作用,一些西瓜材料常常產生自然的基因突變,表現出特異的性狀,頗有研究和利用價值,成為西瓜種質資源創新的一條很有價值的途徑。比如國內的無杈西瓜、板葉西瓜大葉紅、西瓜G17AB雄性不育兩用系、西瓜子葉失綠致死基因的攜帶株等都是從自然突變中得到的。

(二)雜交創新

兩個或多個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種質進行雜交,對分離後代逐代選育出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新品種或新種質,這是常規品種選育的主要途徑。比較熟悉的一些常規西瓜品種選育如:

小花狸虎×旭大和——早花

早花×華東24(♀)——龍蜜100×蜜寶——龍蜜104、龍蜜105

早花×紅枚(♀)——中育1號×慶豐——汴梁1號

早花×核桃紋——鄭州2號×興城紅——鄭州3號×中育6號——石紅1、2號

慶豐×蜜寶——中育2號×手巾條——中育9號

手巾條×久比利——中育5號×中育6號——中育10號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雜交一代西瓜的興起,這種育種方法逐步成為西瓜種質創新的主要途徑。

肖光輝等(1998)報道,用常規雜交轉育的方法將野生西瓜的抗枯萎病性狀轉育到栽培西瓜中,後代在病圃中經7代自交純化和抗性選擇,選育出了4份抗性材料。苗期接種鑒定和疫土自然接種鑒定的結果都表明,選育出的4份材料中,對西瓜枯萎病有2份高抗、2份中抗,對炭疽病的抗性均較強等。

(三)誘變創新

包括化學誘變和物理誘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化學誘變

以秋水仙素誘變西瓜四倍體最為典型,誘變方法不斷改進。譚素英等(1993)採用剝去生長點外幼葉、進行秋水仙液滴芽的方法誘變西瓜四倍體,變異株率可提高到50%~60%。房超等(1996)以幼胚子葉組織為外植體,0.05%的秋水仙液濃度進行西瓜離體誘導四倍體的誘變,變異株率高達50%~60%。馬國斌等(2002)研究認為:採用西瓜莖尖離體誘導四倍體的有利途徑是8d左右苗齡的莖尖,誘變培養基應保持較低的細胞分裂素濃度和0.1%秋水仙素濃度,處理時間為24~48h。

2.60Co γ照射

黃學森等(1995)用60Co γ照射中育1號西瓜種子(劑量376Gy,劑量率0.94~1.98Gy/min),獲得1份輕抗枯萎病和1份無杈的突變材料。

王恆煒等(2003)利用60Co γ射線輻射處理118西瓜干種子,通過7代連續系統選擇、鑒定,選育出了新突變系C68-42-10-9-23-73-82。該突變系表現為中晚熟,植株生長勢強,抗枯萎病,果實圓形,底色淺綠,上覆中寬深綠條帶,果形指數1.01,平均單果重6.4kg,粉紅瓤,中心含糖量10.8%,耐貯運,種子大片,為淡紅色麻籽,千粒重98g。

王鳴、馬克奇等(1988)對原始易位系旭大和及其他幾個優良品系的干種子用60Co γ射線進行重復照射,進一步提高其不育性,並育出一批雜合易位少籽西瓜新品種,其單瓜種子產種量較普通二倍體減少50%~80%,種子數量最少的單瓜中僅含十餘粒至數十粒種子。朝井小太郎、吳進義等(1987、1993)用不同劑量的60Co γ射線輻照二倍體西瓜的干種子、花粉後代,結果各個劑量均可出現染色體易位,並選出易位純合體,培育出華知A雄性敗育系和少籽西瓜易紅1號、5號等。

3.質子束輻射

孫遜等(2002)用不同能量(4、6、8mev)和劑量(25、50、100c)的質子束輻照西瓜干種子的誘變研究發現,質子輻照可誘發有絲分裂行為異常,染色體結構變異——產生微核、染色體橋、染色體斷片等;隨著質子束能量和劑量的提高,染色體畸變細胞率呈增加趨勢;質子束還能引起雌花著生節位的降低、果實提早成熟和瓤質改善。同時,選育出了2份有價值的突變材料。

4.太空搭載育種

方曉中(2002)利用衛星搭載誘變技術處理西瓜干種子,通過太空輻射和微重力雙重作用所產生的遺傳變異,選育新品系、培育新品種。試驗表明,太空處理過的種子在當代種植時基本無變化,F2代以後開始表現不同程度的返祖、染色體加倍、果個變大、品質提高、抗性增強等變異,在搭載的5份材料中,高橋4號變異最明顯,果個比原來增大了20%,並培育出了衛星2號(高橋4號×平5♀)西瓜雜交新品種。另外,崔艷玲等(2004)培育出了航興1~3號幾個西瓜雜交新品種。

(四)生物技術創新

1.單倍體培養

中國在西瓜單倍體培養方面很早就有成功報道,比如薛光榮等(1988)分別用瓊酥和周至紅的花葯誘導培育成了植株。誘導的關鍵是選擇小孢子發育在單核靠邊期時的花蕾(花蕾橫徑為5mm左右,花冠明顯突出,花葯增大,質地硬實,易於剝離),去分化培養基上花葯裂口處必須能分化出緻密的愈傷組織。但後來卻未見成功的應用報道。

魏瑛(1999)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NAA、6-BA和KT,對在4℃和10℃低溫下處理24h和72h的西瓜花葯組織的影響及花葯愈傷組織的形成作了觀察。結果發現處理後的花葯經過前期的褐變,在2個月時開始形成愈傷組織。其中西農8號在4℃低溫下處理72h後的愈傷組織誘導率高達35.01%,NAA在花葯愈傷組織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不同基因型材料花葯的抗凍性表現出一定差異。

魏躍等(2005)以10個西瓜品種雜交後代F1的花葯作為研究材料,從基因型與激素作用關系等方面對花葯愈傷組織的誘導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適宜的基因型是花葯誘導培養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同基因型對激素變化的敏感性不同,最適培養基也不相同。

2.外源DNA的直接導入

根據導入的方法不同可分以下幾種:

(1)花粉管導入 李濤等(1996)應用花粉管通道導入技術將黑籽南瓜DNA導入受體西瓜早花品種,期望得到早熟、抗寒的西瓜新品系,RAPD分析表明,變異後代中產生了與早花西瓜差異明顯、分子量在2kb左右的DNA片段OPY02/2000。

王國萍等(2003)利用西瓜有性生殖過程,通過花粉管通道法直接導入西瓜活體植株的技術,將攜帶有外源幾丁質酶基因的質粒DNA塗抹在授粉後的柱頭上,使其沿花粉管通道進入到生殖細胞,得到轉化處理種子。轉化T1代植株經除草劑Basta篩選和PCR擴增獲得轉化植株。對T3代株系進行田間自然發病和人工接種鑒定獲得3個抗枯萎病的株系。結果表明:幾丁質酶對鐮刀菌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採用的基因為幾丁質酶基因(Chill)來源於水稻,構建在Ti質粒載體pCAMBAR.Chi11上,宿主菌株LBA4404,幾丁質酶基因片段大小為111kb,該質粒上還含有一個Bar(抗除草劑)基因作為轉基因植株的篩選標記基因。

肖光輝等(1999)採用DNA浸胚法將供體瓠瓜的總DNA導入西瓜,D1代獲得一變異株,變異率為0.32%。D2代變異植株成株期功能葉過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帶數增加,出現了供體植株的酶帶,變異株部分染色體的臂長、臂比、帶型與受體相比產生了明顯的變異,果實有22.7%的皮色由深綠變成白色或白皮綠網紋,接近供體瓠瓜的皮色,果實形狀有31.0%發生變異:種子的形狀和色澤有33.3%發生變異。初步認為西瓜的性狀變異是供體瓠瓜DNA導入的結果,D3代在病圃中篩選出的D3-1、D3-2、D3-3、D3-4和D3-5材料,性狀已穩定,並且在病圃中表現出對枯萎病的強抗性,苗期接種鑒定結果表明,D3-1和D3-3高抗枯萎病,D3-3和D3-4中抗枯萎病,D3-5輕抗枯萎病。

(2)子房注射法 王浩波等(2001)採用子房注射法將南瓜總DNA導入西瓜,經病圃田間篩選和6代自交純化已獲得5份穩定的西瓜抗病種質材料,對枯萎病的田間抗性得到了顯著提高,有3個株系達到高抗(HR)水平。

(3)基因槍法(微彈轟擊法)任春梅等(2002)以西瓜頂芽為轉化受體,採用基因槍轟擊的方法將質粒pBI121 DNA導入西瓜,旨在建立基因槍介導西瓜遺傳轉化系統。研究表明:預培養時間與轟擊次數對轉化率影響顯著,而擴散腔類型和甘露醇處理質量濃度對轉化率的影響不顯著。經GUS基因表達產物的檢測,Kanr(抗卡那黴素)試管苗的轉化率為33.3%。

3.基因遺傳轉化

隨著基因克隆技術不斷發展,近年來成功克隆的目的基因數目不斷增加,促進了西瓜遺傳轉化的研究。

王春霞等(1997)以2d齡的西瓜無菌苗子葉為外植體,通過與根癌膿桿菌共培,建立了西瓜子葉農桿菌介導法的遺傳轉化系統。所用根癌膿桿菌含有NPT-Ⅱ基因和番茄的ACC合成酶及其反義基因的質粒。Southern-blot分析,NPT-Ⅱ基因已整合到西瓜的基因組,乙烯釋放指標表明,轉入的正義和反義ACC合成酶基因得到不同程度的表達。

王慧中等(2000)研究表明:西瓜子葉外植體能被含雙元載體pBPMWMV的根瘤農桿菌感染,該質粒載體含有一個NPT-Ⅱ基因以供選擇kanr的轉基因西瓜植株以及一個WMV-2 CP基因,kanr西瓜植株經NPT-Ⅱ酶活性檢測、DNA分子點雜交及Southern雜交試驗證明,外源的WMV-2 CP基因已導入西瓜細胞。王慧中等(2003)進一步研究表明:通過自交結合PCR檢測,發現WMV-2 CP基因在轉化植株自交一代的分離符合3:1的分離比。經過連續4代的選擇鑒定,已從T7、T11和T32 3個獨立轉化子的後代中篩選獲得8個轉基因純合株系,性狀表現整齊一致。Western-blot分析結果表明,RT7-1、R4T11-3以及R4T32-7 3個不同來源的株系均能表達產生外殼蛋白。轉基因純合株系WMV-2感染後的病毒抗性實驗表明,與未轉基因對照相比,轉基因株系可以推遲發病時間,減輕發病程度。實驗篩選獲得的轉基因株系R4T32-7也表現出對WMV-2的高度抗性。

陳崇順等(2002)利用西瓜枯萎病尖鐮孢菌的孢子及細胞壁碎片混合液誘導豇豆幼苗特異幾丁質酶的表達,純化了該特異幾丁質酶,測定了其部分氨基酸序列,成功克隆了對西瓜枯萎病菌等病原真菌具高抗作用的特異酶的編碼基因,並與pBI121重組成功構建了幾丁質酶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為培育抗枯萎病轉基因西瓜邁出了新的一步。

張自忠等(2005)構建了同時含有番茄幾丁質酶基因(chi3)和B-1、3-葡聚糖酶基因(GLu-AC)的雙價抗真菌基因植物表達載體,以西瓜子葉塊為外植體,採用根癌農桿菌介導法,將chi3和Glu-Ac同時導入西瓜栽培品種中育1號,共獲得46株抗性再生植株。經PCR、Southern-blot和RT-PCR檢測,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西瓜基因組中,並在轉錄水平方面得到表達。利用尖孢鐮刀菌西瓜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對轉基因植株進行離體葉片抗病性檢測,表明轉基因植株對枯萎病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強。

牛勝鳥等(2005)利用西瓜花葉病毒(WMV)外殼蛋白基因、小西葫蘆黃化花葉病毒(ZYMV)復制酶基因、黃瓜花葉病毒(CMV)復制酶基因構建了三價植物表達載體,用根癌農桿菌介導法轉化西瓜子葉外植體獲得了再生植株。經PCR和Southern-blot檢測,證明目的基因成功地導入了西瓜植株,並能夠在後代植株中遺傳,轉化效率約為1.7%。在溫室和大田對T2、T3代轉基因株系進行了病毒接種實驗和抗病性篩選鑒定,轉基因西瓜株系表現出感病、抗病、免疫和症狀恢復等不同的類型。其中BH1-7株系的T3代植株對ZYMV和WMV的抗病能力普遍達到中等水平以上,並保持了受體西瓜品系原有的優良農藝性狀。

❷ 黃瓜種質資源創新有哪些

(一)通過遠緣雜交創新種質

黃瓜(Cucumis sativus L.)與甜瓜(C.melo L.)的種間雜交長期以來很受人們重視,因為甜瓜具有黃瓜所缺乏的對某些病原體的抗性。如果雜交成功,將極大地豐富黃瓜的基因。但在栽培黃瓜與甜瓜及其野生種之間的雜交很難成功。Ondrej等報道(2001),由於受精後的障礙,栽培甜瓜和黃瓜正反交雜種的胚只能發育到球形胚階段。由於體細胞的不親和性,甜瓜×黃瓜的體細胞雜種細胞在愈傷組織階段就停止了分裂(Jarl et al.,1995)。迄今為止,國內外研究者對黃瓜屬兩個栽培作物之間的種間雜交還未取得成功。關於黃瓜屬栽培作物與野生種之間的種間雜交,大多數的雜交只進行到胚這一階段。除了Chen等(1997,1998)的報道外,其他關於獲得種間可育F1的報道都難以重復。

Chen等(1997)首次報道了採用胚胎拯救方法,利用野甜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x=24)與栽培種黃瓜進行種間雜交獲得成功,且得到了不育的後代(2n=19)。為了恢復育性,在正反交的基礎上,應用體細胞無性系變異(somaclonal variation)通過進行染色體加倍,經過育性恢復篩選,獲得了一種有商業開發前景的甜瓜屬雙二倍體新種質(Chen et al.,1998)。新種質被定名為Cucumis hytivus(Chen and Kirkbride,2000),其基因組為HHCC(H和C分別代表C.hystrix和C.sativus的基因組),染色體數為2n=4x=38。新種質在露地和溫室都表現出旺盛的結果能力,每株可結果30個左右,常常2~3個果結在同一節上,果型整齊,可一次採收,適用於腌制類型黃瓜品種的選育。果實細長,基本無種子,果重約50~100g,果長約10cm,果型指數3.3;嫩果綠色,除黃瓜味外還稍有檸檬味,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分別為0.78%和0.35%,均分別高於普通黃瓜含量0.62%和0.27%。同時,新種質抗白粉病,對南方根結線蟲的抗性介於野生種酸黃瓜和栽培黃瓜之間,當雜種作為供體親本與栽培黃瓜進行回交時,抗性被進一步轉移到回交一代中(陳勁楓等,2001)。新物種的光補償點為11.25μE/(m2s),低於以往報道的耐弱光品種長春密刺。弱光處理2周後,新種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增加,葉綠素a/b的值大幅度降低,形態學耐弱光隸屬值高達0.946,說明雜交新種耐弱光能力很強(錢春桃等,2002)。

表15-5 甜瓜屬栽培種和野生種的種間雜交

陳勁楓等(2003)將種間雜交獲得的異源三倍體與栽培黃瓜北京截頭雜交,經過胚挽救獲得了兩個2n=15(14C+1H)的單體附加系02-17和02-39。前者植株葉形為掌狀形,後者為深陷的掌狀形,並且果實均為白色,不同於異源單倍體的掌狀心臟形和黑刺,果形比異源三倍體黃瓜更長接近普通黃瓜。細胞學和RAPD分析發現,上述附加系附加了野生種Cucumis hystris的染色體。

(二)通過種內雜交創新種質

黃瓜屬變種間的基因交流比種間容易得多。黃瓜的野生變種與普通栽培種相互雜交可育,因此,多年來國內外育種家一直致力將野生變種中的分枝性強、結果數多、高抗某些病蟲害等優良基因轉移到栽培品種中。

Deakin等(1971),Staub和Kupper(1985a)都曾採用野生黃瓜(C.sativus var.hardwickii)與栽培黃瓜雜交的方式創造新的種質。野生黃瓜的一個株系LJ90430比栽培黃瓜植株大,側枝多,種子小,具短日照習性,在北加州秋季氣候條件下,LJ90430株系通常每株能產約80個成熟果實(Horst and Lower,1978)。該株系被廣泛運用在育種計劃中,並且先後獲得了一系列具有改良性狀的優異種質(Staub,1985b,1992;Peterson,1986)。

Walters等(1997)利用野生資源LJ90430與栽培種質雜交、回交和自交,創新出了抗北方根結線蟲和爪窪根結線蟲的系列種質NC42~NC46。

Simon 等(1997)以美國種質SMR18為母本,西雙版納黃瓜為父本,進行回交,選擇果肉顏色深的半姐妹系,通過3代的姐妹交和混合選擇,獲得後代材料104,後繼續姐妹交和選擇,獲得了新種質LOM 404,其胡蘿卜素含量最高可達15mg/kg。以美國種質Addis為母本,西雙版納黃瓜為父本,進行回交,通過3代的姐妹交和混合選擇,獲得後代材料101,用104與101雜交後,經連續五代自交單株選擇和一代混合選擇獲得新種質EOM 400和EOM 402;其胡蘿卜素含量高達25mg/kg(圖15-10、15-11)。

圖15-10 高胡蘿卜素黃瓜種質的創新

圖15-11 高胡蘿卜素黃瓜種質LOM 404的4個成熟果實的縱切面

國內外黃瓜育種家,利用對各自掌握的種質資源,通過類型或品種間雜交,育成了大批抗病、抗逆、優質、高產、熟性各異的自交系和雌性系,促進了黃瓜品種的雜優化。例如,卓齊勇等(1988)於1975年從引進的早龍和黑龍第二代植株中發現全雌株、強雌株和普通株3種類型。早代利用強雌株的雄花授予全雌株的雌花上,晚世代結合赤黴素誘雄和自花授粉,選育出全雌株率達到94.4%~100%的雌性系奧早和黑龍選。之後,利用回交轉育的方法,以奧早和全青為親本,以優質抗霜霉病的全青為輪回親本,連續回交3~4次獲得全青的優良性狀,然後在經過2~3代自交,獲得一系列雌株率在90%以上的優良雌性和強雌性株系,其中奧早75和奧早82為優質、早熟、抗病的雌性系。1995年,卓齊勇等又用82雌性系作母本,大悟大吊瓜作回交親本,進行雜交並回交一次,經過7代的抗病性篩選,選育出抗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等5種病害的82大雌性系。尹彥、李錫香等利用國內外不同類型的黃瓜種質通過雜交、添加雜交和系統選育創新出全雌性和復雌性黃瓜新種質G5224和EF1613。G5224是由國外品種Branex(F1)的自交分離群體所選單株與北京刺瓜的自交系(S5)雜交,經多代系統選擇得到優良自交系後,又與引自美國的5207雜交,再經多代系統選擇而育成。該自交系結合了北京小刺、歐洲品種和美國品種的優點,表現全雌性、早熟、坐果率較高,果實商品性好,瓜長30cm左右,瘤刺大小和稀密中等,瓜色深綠,有光澤,無黃色條紋,心室較小。植株耐低溫,苗期在10℃和3000lx光照條件下處理15d後幼苗成活率為92.2%,比對照新泰密刺高16.4%,抗角斑病、枯萎病、黑星病、白粉病,耐霜霉病和灰霉病。EF1613是以編號為 373/85的國外黃瓜品種與北京刺瓜雜交,經4代純化選擇,得到優良株系後,又與來自東北地區的一個地方品種8970雜交,經過多代選擇,最終形成EF 1613品系。該品系長勢強健,雌花多,坐果率較高,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數量不多,果實商品性好,瓜長30cm左右,瘤刺大小和稀密中等,瓜色深綠,有光澤,無黃色條紋,心室較小。植株高抗黑星病,抗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中抗根結線蟲,耐霜霉病。利用上述優異種質,培育出雌性和強雌性黃瓜雜交一代系列中農202、中農203、中農208等。

利用常規方法進行種質改良的研究較多,在此不再贅述。

三)通過誘變創新種質

誘變育種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的育種方法。

陳勁楓等(2004)利用0.4%的秋水仙鹼浸萌動的黃瓜種子,染色體加倍率可達26.7%。與原二倍體相比,同源四倍體的側枝數減少,葉柄變短,葉面積增大,花器變大,果型指數減小。四倍體花粉的可染率和萌發率均顯著降低。

雷春等(2004)通過輻射劑量為200 Gy或300 Gy的C射線輻射花粉授粉並結合胚培養,從3個基因型黃瓜中獲得了單倍體植株。與正常二倍體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生長緩慢,花器異常。研究同時發現輻射劑量、親本基因型、授粉組合對坐果率和單倍體產率有一定影響。

圖15-12 黃瓜自交系CHA03210搭載前後植株葉片變異

1.CHA03210搭載前後葉片大小 2.CHA03210搭載後部分自封頂(引自余紀柱等,2007)

李加旺等(1997)利用23.22C/kg60Co γ射線輻射處理具有某些優良特性的黃瓜自交系種子,並在其變異後代群體中,篩選出兩個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經3代系選,從中分選出一個主要性狀均能穩定遺傳的株系輻M-8。該株系集幾種優異性狀於一體,用其為親本與另一高代自交系配製出適於日光溫室栽培的耐低溫、弱光雜交一代組合:93-黃瓜新品系。

圖15-13 黃瓜自交系CHA03210搭載後變異株自交後代果實的變異

陳勁楓等(2004)在室溫條件下,用0.2%、0.4%、0.8%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分別處理黃瓜津綠4號干種子和萌動種子。結果表明,0.4%的秋水仙素浸萌動種子4h的染色體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可達26.7%。與原二倍體相比,同源四倍體的側枝數減少,葉柄變短,葉面積增大,花器變大,果型指數減小。四倍體花粉粒大小不一,每一朵花中平均有2.3%的4孔花粉粒;四倍體花粉的可染率和萌發率均顯著降低。

航天誘變是誘變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利用衛星或高空氣球攜帶、搭載植物種子等生物體樣品,經特殊的空間環境條件(強宇宙射線、高真空、微重力等)作用,引起生物體的染色體畸變,進而誘發生物體遺傳變異,經地面種植選育試驗後,能快速而有效地育成作物的新品種(系),供生產上推廣利用,可廣泛應用於各種植物的遺傳改進。這種技術也為黃瓜種質創新開辟了新途徑。余紀柱等(2007)利用衛星搭載黃瓜自交系材料,通過地面種植、觀察,當代植株即發生了葉片大小和株型自封頂變異,經過自交分離,後代果實大小、果形指數、雌花節率和每節雌花數發生較大變異,經純化獲得特小型黃瓜自交系CHA03-10-2-2。該自交系瓜長8cm左右,雌花節率達99.5%,表現穩定,可直接用於培育特小型黃瓜新品種。

(四)利用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創新種質

細胞工程是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藉助工程學的試驗方法或技術,在細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遺傳特性和生物學特性,以獲得特定的細胞、細胞產品或新生物體的有關理論和技術方法的學科。廣義的細胞工程包括所有的生物組織、器官及細胞離體操作和培養技術,狹義的細胞工程則是指細胞融合和細胞培養技術。植物細胞工程包括:植物組織、器官培養技術,細胞培養技術,原生質體融合與培養技術,亞細胞水平的操作技術等。目前,細胞工程技術在黃瓜種質創新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大孢子培養、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融合等方面。

據杜勝利(2004)介紹,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利用分子標記和單倍體技術創造黃瓜育種新材料研究」項目通過了天津市科委組織的技術鑒定。該項目通過對黃瓜雌核發育機制研究、黃瓜離體雌核發育培養體系、黃瓜染色體倍性鑒定及加倍技術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穩定的黃瓜未受精子房培養的技術體系,再生頻率達25%。研究和建立了一套簡單、快速而有效的倍性鑒定方法,篩選出誘導黃瓜單倍體、雙單倍體染色體加倍的有效辦法,加倍頻率達16.9%。據孫日飛(2005)的進一步介紹,黃瓜大孢子培養以開花前2~3d為接種的最佳時期,以Miller為基本培養基,以AD或ADS為細胞分裂素,以蔗糖為首選糖源。無菌材料經橫切或縱切後,接種至誘導培養基三角瓶中,後轉至培養室培養:並以25℃黑暗條件培養7d,然後移至等溫度14h/10h(光照/黑暗)條件下培養為最好。該技術已基本成熟,並已以此培育出了植株。

黃瓜由子葉、真葉和胚性懸浮培養細胞等材料的原生質體培養已成功(呂德揚等,1984;劉少翔等,1991,賈士榮等,1985,1988;Punja等,1990),但是再生植株相對困難。

為了獲得再生植株,張興國等(1998a)對黃瓜原生質體分離和再生條件的研究表明,7日齡初展黃瓜子葉和15~17d的真葉,在1%纖維素酶、0.5%離析酶和0.25~0.30mol/L甘露醇混合酶液中,均分離出大量原生質體,轉入附加1mg/L BA和0.5mg/L 2,4-D的改良KM培養基(去除NH4NO3)中淺層液體培養,形成微愈傷組織。由成都二早子黃瓜真葉原生質體愈傷組織培養的胚狀體和子葉原生質體愈傷組織誘導的不定芽,都培育出了小植株。

張興國等(1998b)將黃瓜子葉原生質體來源的愈傷組織在1.0mg/L BA和0.05mg/L NAA的MS固體培養基上再生綠苗,經生根成為完整植株。10μg/ml諾丹明6G(R6G)處理15min或1.5mmol/L碘乙酸(IOA)處理10min,均能有效地抑制黃瓜原生質體分裂。分別經R6G和IOA生理性失活的原生質體經PEG和高鈣高pH法融合後可恢復分裂生長。由4個黃瓜種內組合得到了愈傷組織。部分愈傷組織分化了根,部分愈傷組織經酯酶同功酶分析確定為體細胞雜種。

基因工程技術在黃瓜種質創新中的應用也有了一些進展。國內報道了採用介導外源DNA的方法改良黃瓜種質的試驗。鄧立平等(1995)曾報道以抗霜霉病津研4號黃瓜為供體,豐產感病黃瓜長春密刺為受體,於人工輔助授粉後12~24h,採用微注射法通過柱頭將外源DNA注入受體子房,從而導入了外源基因,獲得了穩定的突變新品系CJ90-40。

鄒長文(2004)將冷誘導基因cor15a基因和轉錄因子CBF3基因同時導入黃瓜基因組,並通過了植物基因組DNA的PCR檢測和Southern雜交檢測。PCR檢測結果表明有4株植株攜有cor15a基因,有3株植株攜有CBF3基因,其中只有2株攜有雙基因。轉基因植株的Southern雜交結果證明兩株攜有雙表達盒的轉基因植株中,其中1株的目的基因拷貝數為2,另一株為1個拷貝,證明目的基因已經導入黃瓜基因組中。

❸ 我國對蔬菜種質資源進行了哪些創新與利用

種質資源創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獲得生產和育種所需的優異種質。按其目標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遺傳學工具材料為主要目標的種質資源創新,例如非整倍體材料、近等基因系、雙單倍體系等的創建;另一類是以育種親本材料為主要目標的種質創新(方智遠、李錫香,2004)。近代以來,尤其是達爾文對物種遺傳、變異的解釋和自然選擇、人工選擇的進化理論;孟德爾的後代分離和獨立分配規律;摩爾根的染色體、基因及連鎖遺傳理論創立以及從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分子遺傳學,使種質資源的改良創新以及通過作物遺傳育種改變其性狀方面有了更多的自由(朱軍,2004),也使蔬菜種質資源的改良創新及其遺傳育種取得了較快進步。中國,特別是在「九五」、「十五」期間,「蔬菜種質資源的創新和利用研究」已成為蔬菜種質資源研究的重點,其進步也頗為顯著。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甘藍的自交不親和系,並於60年代初由原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分別在晨光大平頭、黑葉小平頭等甘藍品種中進行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並初步獲得103和105兩份自交不親和系。70年代初,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單位系統地開展了甘藍自交不親和系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通過連續自交、分離鑒定、定向選擇的方法,先後選育成7224-5-3等具有不同熟性、不同類型的10個自交不親和系及其配製的「京豐1號」等7個甘藍雜交種,使中國蔬菜雜種一代利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外,甘藍顯性核基因不育系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它為中國所特有,已在2001年獲得發明專利,並已育成01-216MS等5個具有不同熟性、不同類型的可實用的顯性雄性不育系,為甘藍一代雜種制種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利用這些不育系作母本,已配製出中甘16、17、18、19、21等5個雜交種,經過審定已開始在生產上推廣應用(方智遠,2002)。大白菜和白菜原產於中國,種質資源十分豐富,經過長期改良,形成了各種不同熟性、不同類型的種類和變種。近20多年來,大白菜已育成一大批具有整齊、抗病、豐產特性的新組合,制種途徑主要採用選育自交不親和系、高代自交系、雄性不育系等。在已育成的200多個組合中,有自交系55個,自交不親合系212個,雄性不育系21個。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已分別育成雄性不育兩用系(單基因雄性不育)、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甘藍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等,這些不育系進一步豐富了親本的種質資源類型(徐家炳、張風蘭,2002)。在白菜的親本改良上,南京農業大學,上海、廣東等省(市)農業科學院主要在當地的優良地方品種中,選育出一批自交系或雄性不育兩用系,已配製出一代雜種矮雜系列、矮抗系列、黑葉白菜17號、夏冬青等品種,並廣泛在生產上應用。中國辣椒種質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很有利於種質資源的改良創新。張繼仁(1980)從湖南地方品種中篩選出衡陽伏地尖辣椒等7個優良地方品種及道縣早泡椒等10個在某一或若干個性狀上比較突出的品種。江蘇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從地方品種中篩選出如南京黑殼等優良地方品種,進而選育出一批新的親本材料。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用對TMV和CMV抗性較強的辣椒品種二斧頭、燈籠椒、欒川椒與易感病但經濟性狀好的茄門、同豐37號甜椒作親本,通過雜交分離、多代回交、抗病性鑒定等方法,篩選出90-109、90-111、90-138、91-126、90-136等系列優良親本。其他如北京、沈陽、天津市等地有關研究單位也各選育出一批優良親本材料。進而形成了中椒、湘研、蘇椒、甜雜、沈椒、遼椒、哈椒、津椒、海花等在國內生產上頗具影響力的系列優良品種。與辣椒相似,中國黃瓜種質資源也相當豐富,一大批各種類型的地方良種經過育種工作者的改良創新已成為生產上廣泛應用的雜交種的重要親本材料。如天津黃瓜研究所以抗性較好的地方品種天津棒槌瓜和唐山秋瓜為材料,雜交選育出津研系統黃瓜。又如華北刺瓜類型的北京大刺、長春密刺、新泰密刺、寧陽大刺等地方品種及華南類型的安徽小白條、成都二早子、廣州青皮吊瓜、廣州大青黃瓜等等,對育成現有各種系列的雜交種提供了豐富的種質資源(侯鋒,1999)。目前如天津黃瓜所的津綠、津春、津優系列,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農系列,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的北京系列和迷你系列,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粵秀黃瓜等等均包含了華北、華南類型以及國外溫室黃瓜的親緣關系。

應用國外種質材料經過改良並用於中國蔬菜新品種選育的例子很多,在番茄和辣(甜)椒的新品種選育上更為突出,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引進的番茄品種強力米壽除在生產上直接大面積推廣應用外,還被選育成自交系,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蔬系列番茄品種中作為親本材料利用。70年代由美國引進的番茄種質材料瑪納佩爾Tm-2v是番茄抗煙草花葉病毒(TMV)的抗源,含抗病基因Tm-2v,該品種表現特別,具有苗期生長緩慢、葉片黃化、開花遲、結果少、果實小等特點。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蘇、西安、北京等蔬菜科研單位根據育種目標進行轉育,已先後選育成如粉果、有限生長、大果等不同類型含抗病基因Tm-2v的材料,並以此為親本育成了中蔬、中雜、紅雜、蘇抗、佳粉、佳紅、西粉、浦紅、浙紅、浙粉、東農、渝雜等系列品種。據不完全統計,以上單位所培育出的含Tm-2v基因的一代雜種,每年制種量約逾10萬kg,佔全國番茄商品用種量的50%左右,累計推廣面積約66.7萬km,且大大降低了煙草花葉病毒(TMV)在全國的危害程度,改善了市場供應,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又如由美國引進的組合力強的Ohio-MR9、含抗葉霉病的系列基因,經過改良轉育成抗病材料,並育成了一大批露地和保護地番茄良種。此外,由日本引進的,用英國溫室作物研究所篩選出的6個不同基因番茄品種組成的GCR系統番茄,作為番茄上TMV株系的鑒別寄主譜,對摸清中國番茄煙草花葉病毒(TMV)危害情況具重要作用(李樹德、馮蘭香,1995)。在辣(甜)椒國外優良種質資源的引進上,如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從法國引進的優良抗病材料,有抗白粉病的H3、CI、PRIMOR等材料,以及2個抗疫病的商業品種,通過系譜選擇法選出了6個優於茄門、對疫病達到抗病和高抗水平的株系,其中4株系兼中抗黃瓜花葉病毒(CMV)和煙草花葉病毒(TMV),對進一步開展甜椒抗疫病育種具有積極作用(張寶璽等,2005)。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創新的黃瓜新種質「G5224」,結合了北京小刺、歐洲品種和美國品種的優點,表現全雌性、極早熟、耐低溫、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白粉病和霜霉病,實現了具有不同血緣的抗病基因源的聚合。新種質「1613」源於歐洲型溫室黃瓜與華北型刺瓜雜交選系,該材料表現強雌性、極早熟、耐低溫、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白粉病和霜霉病。另外,利用具有野生血緣的優良加工抗病品系S452和優良炸片加工品種Atlantic的優點創造出馬鈴薯新種質「中蔬9408-1」,其炸片顏色為2.5級(美國快餐食品協會標准1~10級,以1級為最優),相對密度(比重)為1.092,平均干物質含量為22.19%,產量比對照品種大西洋增產13.65%。室內接種鑒定,抗馬鈴薯X病毒,高抗馬鈴薯Y病毒;田間鑒定抗馬鈴薯晚疫病。這將在改變國內馬鈴薯市場加工品種為國外品種所獨占的局面中發揮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常規雜交、分離、回交、選擇等方法進行蔬菜種質資源的改良創新仍是目前採用的主要方法,而且效果顯著。

除採用上述方法外,近年還利用花葯和游離小孢子培養技術,選育優良的親本材料。花葯和花粉培養是快速獲得優良純系的有效方法,與常規多代自交獲得純系相比,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純系穩定等特點。而游離小孢子培養還具有花葯培養所不具備的單細胞單倍體、群體數量多、自然分散性好、不受體細胞干擾、便於遺傳操作等優點,而且能夠快速獲得雙單倍體高純度材料。河南省生物技術研究所在近10多年的時間里採用該項技術成功地培育、繁殖了大白菜品種8個,推廣面積20萬km。這是小孢子培養技術在蔬菜種質資源創新和遺傳育種上的成功例子。此外,在芸薹屬植物中先後對油菜、芥菜、大白菜的、白菜、甘藍和蕪菁等進行了游離小孢子培養,並獲得了再生植株(蔣武生等,2002)。北京市海淀區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實驗室利用從日本引進的平安榮光品種,經花葯培養和選育,1982年育成了中國首個花培甜椒品種海花3號;利用保加利亞辣椒經花培育成了海花1號辣椒,並進一步育成用花培品系作親本的海豐系列雜交種10餘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此外,張家口市蔬菜研究所經多年研究也育成了以塞花命名的花培品種,並在生產上推廣應用(鄒學校、蔣鍾仁,2002)。游離小孢子培養和花葯培養技術,在細胞水平上為蔬菜種質資源的改良、創新和遺傳育種開拓了一條新的途徑。

近年,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雜交技術也已用於蔬菜種質資源的改良與創新研究。胡蘿卜原生質體融合在7個融合組合中獲得再生植株,在1個融合組合中成功地實現了胡蘿卜瓣花性雄性不育性的轉育。原生質體融合獲得6個優良茄子品種與兩個茄子野生遠緣種的體細胞雜種植株,並將野生茄子中的抗病基因轉到普通茄子中(李錫香等,2006)。

此外,植物基因工程在蔬菜種質的改良與創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進展,例如在控制蔬菜果實成熟基因的利用上取得了成功。葉志彪等利用番茄乙烯形成酶(EFE)cDNA克隆,構建反義載體,通過農桿菌Ti質粒介導,轉化子葉外植體,感染的外植體與農桿菌共培養,再生出完整的番茄植株。經檢測,導入的標記基因能在後代中遺傳傳遞。所獲得兩個轉基因株系的EFE活性和乙烯的生成均受到明顯的抑制,不及對照的10%。貯藏試驗表明,轉基因植株果實的好果率在貯藏88~92d後仍在80%以上,比對照貯藏期延長8~10倍,而其他特性與原親本相似(葉志彪等,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