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課程資源的價值與新課程倡導的資源觀是什麼
一、物理課程資源的內涵與分類 課程資源是相對於課程而言的,而任何課程又都是以一定的課程資源為基礎和前提的,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在新課程的實施中,課程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由於課程設計受設計者對材料依據的選擇或設計者選擇作為重點材料的影響,課程資源便成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依據。同時,選擇哪些資源作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依據本身,也反映了設計者一定的價值傾向,而這直接影響著課程的實施和評價。因此,我們認為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所有有助於提高學生素質的各種資源。課程資源既是知識、信息和經驗的載體,也是課程實施的媒介。 物理課程資源按呈現方式可分為文字類物理課程資源、多媒體類物理課程資源與實物類物理課程資源[2]。文字類物理課程資源指那些以紙為介質來向學生提供物理課程學習所需的信息,如物理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用書、科技圖書、各種報刊等;多媒體類物理課程資源指的是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各種有利於物理學習的課程資源,它除了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外,還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如各種教學錄像帶、視聽光碟、計算機教學軟體、電子書籍、電子期刊、資料庫、數字圖書館、教育網站和電子論壇等網上物理教育信息資源以及廣播和電視等;實物類物理課程資源指的是能用於為物理課程教學服務的各種自然資源、實驗室資源以及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如各種建築、機械、筆墨紙硯等)。 二、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 開發和利用教科書和科技圖書、科技期刊、報紙等文字的課程資源 1.教科書是物理課程的非常重要文字課程資源。但是,教科書並非惟一的文字課程資源。學校和教師應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種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改變教教科書為用教科書。 2.各種科技圖書是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指導學生有效地閱讀課外科技圖書,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科學的熱情,拓寬知識面。學校的圖書館要向全體學生開放,為學生獲取信息創造條件。 3.報紙和各種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報紙和期刊上發表的各種科技信息,了解科學技術的新進展以及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對科技發展提出的挑戰,使學生將來有應付這種挑戰的勇氣和本領。 4.電視、廣播、網路中也有各種豐富課程資源。網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充分利用諸如電子書籍、電子期刊、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教育網站和電子論壇等網上物理教育信息資源,可以極大地拓寬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從網上獲取信息,支持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網上溝通。教師要及時捕捉、及時更新物理課程資源,拓展視野;讓教師和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獲取課程資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5.各種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學資料也可作為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與課程改革的理念相悖,學校和教師應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對各種教學資料進行篩選。 二 開發和利用實驗室的課程資源[3]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和重要的課程資源。任何時候都應該十分重視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 1.開放實驗室,為科學探究創設條件 物理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最多的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的探究活動。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模型都是寶貴的課程資源。因此,各校實驗室應向學生開放,讓學生隨時熟悉並接觸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以便選擇適當的儀器和器材進行科學實驗。 2.讓每個學生都動手,發揮實驗室課程資源的效益 科學探究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的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爭取單人單桌,人人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因此,要充實儀器設備,按照課程標准關於科學探究的要求,設計並組織實驗活動。例如,各活動小組的探究課題不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探究課題做不同的實驗;又如,可將實驗活動延伸到課外,甚至家庭,以便充分發揮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 3.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豐富實驗室的課程資源 實驗室的課程資源不僅限於實驗室的現有設備,學生身邊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實驗室資源。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是豐富實驗室課程資源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需要,因此,「壇壇罐罐當儀器」的經驗在實施課程標准時,仍然是開發實驗室課程資源的基本原則。 4.促進現代技術進入物理實驗室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手段和器材的不斷更新,教師要重視將現代技術應用到物理實驗室,如將感測技術引入實驗室,通過計算機實時測量、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等。要加快物理實驗手段的更新和開發,讓學生在實驗室中接觸現代科技。 (三)、加快信息化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物理課程提供了大量、極為豐富的課程資源,也為物理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物理教學,將改變學校課程資源的結構,為課程資源的優化提供了動力。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物理課程標准對開發和利用信息化、多媒體課程資源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說明。將信息技術整合於物理課程之中,既有利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又有利於發展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物理課程標准所要求的。 1.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幻燈投影片、掛圖、錄像帶、視聽光碟、多媒體軟體等都是常用的課程資源素材,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於創設物理課程的情境,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科學的熱情,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和熏陶。對於多媒體課程資源,過去一般只是將其作為物理教學的輔助手段,而沒有將其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來認識。新課程的理念則認為,以上這些多媒體素材,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更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目前,這類課程資源仍然較為缺乏,且缺乏規劃,而且大多是零散的,有關部門、學校和物理教師要積極參與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發揮現有的多媒體資源的效益。努力實現跨學校多媒體資源的共享,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快建立多媒體課程資源的資料庫,拓寬校與校之間課程資源成果分享的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2.電視和廣播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尤其是我國已基本普及了電視,學生每天從電視上獲取的科技信息是非常重要和直觀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教師捕捉生動的課程信息,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如某校的物理教師在電視上播放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新聞後,組織學生探究核潛艇沉沒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要學生設計打澇核潛艇的方法,以及人員救助方法等。學生親自參加討論和探究活動,盡管他們提出的方法很不完善,有的是不可行的,但學生經歷的探究過程將使他們永生難忘。 3.積極開發和利用網路課程資源。網路技術整合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中,極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英特網已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已啟動了「校校通」工程,不少學校已開始建立或籌建區域網,這為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利用,應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如學校的資料庫、區域網、英特網來獲取和交換課程信息,以學生自主收集到的課程信息為基礎,進行科學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校和教師要根據探究的課題,向學生提供網站和資料庫的索引。以促進物理教學環境和教學活動,從單一媒體向多媒體轉變;從課程信息的單向傳遞向雙向交換轉變;從單個的學習活動向合作學習活動轉變;從被動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式學習轉變;從孤立的人工背景向模擬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轉變。 (四)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社會課程資源主要來源於報刊、電視、科技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以及工廠、社區、農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為了讓所有學生受到良好的科學教育,除了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充分開發社會教育資源,逐步建立校內、外課程資源的轉化機制,實現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集中了許多有用的大、中型科學教育的器材,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科技教育資源,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這種感受和體驗是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 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社會資源的教育價值。應選擇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效的資源和素材。 (2)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徵,以及現有發展基礎和差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要注意要注意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理、心理特徵相適應,如有些生產危險品和污染嚴重的工廠就不適合讓學生去參觀和實踐。 (3)了解學生已經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素質。在制定計劃時,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鑒別各種自然和人文環境、各種機構、生產和服務單位和專門人才資源的利用方案,使之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財富。 (4)要根據各地和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是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 (5)要建立學校、家長和社區的聯合開發課程資源的機制。鼓勵學生的家長、社區、學校附近的科研和生產單位,為課程資源的開發作出貢獻。 三、充分利用物理課程資源的原則 所謂物理課程資源的利用,實質上是指充分挖掘物理課程資源的教育教學價值,並使其在物理教學中體現出來。有效利用物理課程資源需要一定的原則來規范,根據物理課程資源的特點,筆者認為有效利用物理課程資源應堅持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新課程的目標是為了更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利用物理課程資源的科學性原則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保證之一。科學性原則包括使用科學的物理課程資源和科學使用好物理課程資源兩個部分。首先所使用的物理課程資源本身必須符合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建立在科學事實基礎上的資源,堅決將偽科學的知識排除在物理課程資源之外,當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偽科學的問題,不能採取迴避的態度,而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提高其對科學與偽科學、偽科學與錯誤理論間的分辨力,如在初中樂音與噪音一節的教學中介紹新浪網上一篇關於「自行車致空氣污染」的報道[4],讓學生分析和討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偽科學的鑒別力;其次,物理教師還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來組織各種資源促進學生學習物理課程,利用的資源必須落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內,過於簡單或過於深奧的資源都不利於物理課程學習。 (2)教育性原則 由於物理課程資源的多樣性,不同的資源會體現出不同的教育價值,同一種課程資源在不同的物理內容或教育對象面前也會體現出不同的教育價值。因此,利用物理課程資源既要抓住有利時機,又必須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物理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如學生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故在物理緒論課中就可以介紹愛因斯坦的生平事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進入運動學的學習後,學生往往會對時間、位移、速度及加速度間的大量公式的應用產生困惑,這時通過介紹愛因斯坦的典型論述:「在建立一個物理學理論時,基本觀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物理書上充滿了復雜的數學公式,但是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是起源於思維與觀念,而不是公式[5]」,以此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不能把物理學習當成物理公式得推導游戲,一定要弄清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透過公式認清物理現象的本質。 (3)時效性原則 物理課程資源的利用還要堅持時代性和實效性的原則。一方面在新課程背景下,對資源的開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各種物理課程資源層出不窮,但只有那些能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緊跟物理科學和人類社會最新發展脈搏的課程資源學生最感興趣。一些重大的科學發現的誕生,往往會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樣就給資源的利用營造了一個極佳的教育環境,同時這些課程資源本身也會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例如納米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後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各種媒體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報道,那麼在長度測量的教學中就可以從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使用中提出納米的數量級是多少、如何測量1納米的大小等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關注每一種物理課程資源的實際使用效果,要結合當地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及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那些能給學生帶來最大效果的資源幫助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確保高效而有意義的學習。 (4)針對性原則[6] 一般說來,每一種物理課程資源對於特定的物理課程目標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物理課程目標就需要利用不同的物理課程資源;但是,由於物理課程資源本身的多質性,同一物理課程資源又可以服務於不同的課程目標,所以,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必須在明確物理課程目標的前提下,認真分析與物理課程目標相關的各類物理課程資源,認識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質和特點,這樣才能保證利用的針對性及其有效性。如網路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理課程資源甚至一些精品課程網站還提供了許多具體的教學課件案例。然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採用簡單地「拿來主義」,一定要選擇那些符合物理課程標准要求與自己學生學習特點和水平的資源為我所用。如在講解勻速直線運動時有兩個典型課件,一個是以手扶拖拉機在平直公路上拖運稻穀為例另一個是以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為例,前者適合於農村學校的教學,後者則對城市學生的物理教學更具針對性。 (5)簡約性原則 物理課程資源利用的簡約性原則是指在利用物理課程資源過程中不要進行資源的簡單堆砌,要精選精用,力爭用最簡單的課程資源來揭示盡可能多的復雜而深奧的物理本質,使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變得簡單而有效。如在通電直導線在磁場中運動的專題教學中,學生普遍對導線、磁場方向及斜面的空間位置關系模糊不清,從而導致無法准確的描述出導線所受各力的方向和導線的運動規律。對此我們可以讓學生用書本代替斜面(即在桌面上把書本的一端墊高即可),用紅色的筆代替導線(筆尖的方向代替電流的方向),用黑色的筆代替磁場的方向(讓筆尖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一致),然後按問題的要求把問題所描述的空間模型搭建起來,學生在此基礎上分析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安培力的方向,最後對照實際搭建的空間模型按不同的視角做出力在空間的截面圖,藉助力學、運動學及牛頓運動定律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就能使一類復雜問題迎刃而解。這里所選取的一些資源是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擁有的,通過我本人的實踐檢驗發現這一方法是解決學生空間想像力不夠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