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三個
影響因素:資源數量 、地區開發程度、人們的消費水平。
環境承載力是一個多維向量,每一個分量也可能有多個指標,主要分為三部分:
1、資源供給指標。包括水、土地、生物量、能源供給量等。
2、社會影響指標,包括經濟實力(如固定資產投資與擁有量)、污染治理投資、公用設施水平、人口密度、社會滿意程度等。
3、環境容納指標,包括排污量、綠化狀況、凈化能力等。
(1)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有什麼擴展閱讀
環境承載力既不是一個純粹描述自然環境特徵的量,又不是一個描述人類社會的量,它與環境容量是有區別的。環境容量是指某區域環境系統對該區域發展規模及各類活動要素的最大容納閾值。
這些活動要素包括自然環境的各種要素大氣、水、土壤、生物等和社會環境的各種要素人口、經濟、建築、交通等。
環境容量側重反映環境系統的自然屬性,即內在的秉賦和性質;環境承載力則側重體現和反映環境系統的社會屬性,即外在的社會稟賦和性質,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其承載力的根源。
在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環境容量具有相對的確定性,有限性;而一定時期,一定狀態下的環境承載力也是有限的,這是兩者的共同之處。
2. 什麼是環境承載力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某一時期,某種環境狀態下,某一區域環境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人們用環境承載力作為衡量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程度的標尺。環境承載力決定著一個流域(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如果在一定社會福利和經濟技術水平條件下,流域(或區域)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超出其生態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將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匱竭,嚴重時會引起經濟社會不可持續發展。
環境承載力是一個多維向量,每一個分量也可能有多個指標,主要分為三部分:
1、資源供給指標。包括水、土地、生物量、能源供給量等。
2、社會影響指標,包括經濟實力、污染治理投資、公用設施水平、人口密度、社會滿意程度等。
3、環境容納指標,包括排污量、綠化狀況、凈化能力等。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進一步列出更加具體的指標,進行分區定量研究。以環境承載力為約束條件,對區域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提出優化方案,可以使人類社會經濟行為與資源環境狀態相匹配,不斷改善環境,提高環境承載力,以同樣的環境創造更多的財富。
3. 關於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
水資源承載力是承載力概念與水資源領域的自然結合,但與土地資源承載力相比,它在國外的專門研究較少,常常僅是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得到泛泛的討論。國外往往使用「可持續利用水量」、水資源的生態限度或水資源系統的極限、水資源緊缺程度指標等來表述類似的含義,且一般直接指水資源數量的開發利用限度[1]。
盡管我國開展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已有近20年時間,而且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水問題的日益凸顯而熱度有加,但到目前為止,對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仍見仁見智,難以統一。茲將近年來有關論著中對水資源承載力的理解分述如下:
(1)水資源承載能力分析的目的,在於提示有限水資源與人口、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從中找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和條件,以利統籌對策,促進全社會的持續發展。然而,水資源對地區發展的支撐條件,並不僅僅體現在可供水量的多少,更需要從水資源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利害關系全面考慮,綜合評價。基於這一認識,楊培嶺等把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劃分為水資源數量的承載力、水資源質量與水環境承載力以及水患防禦能力3個部分,並闡述了水資源承載力與水環境承載能力的關系[2]。
(2)左其亭等把水資源承載力的基本觀點和思路歸結為「支撐能力」[3]。認為,在「水資源承載能力」概念和計算中,必須要回答: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支撐到什麼標准時才算是最大限度的支撐。也只有在定義了這個標准後,才能進一步計算水資源承載能力。一般地,把「維系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作為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基本准則。
(3)龍騰銳等把水資源承載力定義為:在一定的時期和技術水平下,當水管理和社會經濟達到最優化時,一定區域的水生態系統自身所能承載的最大可持續人均綜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續發展水平)[1]。作者闡明了水資源承載力的生態內涵、技術內涵、社會經濟內涵、空間內涵。認為,生態環境需(用)水量作為水資源承載力生態內涵的重要方面,是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一個正確方向,但對於建立起完善的水資源承載力基礎理論來說,從概念上廓清水資源承載力固有的模糊性、動態性和相對極限的唯一性之間的矛盾仍是必要的。
(4)張麗等用原始的物理力學概念提出並解釋水資源可持續承載能力的概念:水資源承載能力就是水資源系統在可持續發展范圍內能夠承受的最大荷載(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規模)[4]。並指出,如果在某種發展模式下,導致不可持續發展,如資源使用過度,環境破壞嚴重等,那麼,即使此時承載量有所提高,但不能認為是水資源可持續承載能力。
(5)余衛東等在回顧國內不少學者對水資源承載力定義的基礎上,認為: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應當具有系統的觀點和綜合的觀點[5]。系統的觀點是指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地區水資源系統的承載力,不但要考慮用水量,還要考慮消納污水所需要的水量即水環境的承載能力。綜合的觀點是指水資源承載力是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承載力,是可以承載人口、經濟發展與生態服務功能發揮的綜合反映。
筆者認為,在以上定義中,左其亭的觀點值得重視。這個「支撐能力」最後應該歸結為量的表達,亦即研究水資源承載力必須在保證質(不同要求下)的前提下研究它的量,否則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計算水資源量時,水質是作為約束條件出現的,而至於水患防禦能力可以理解為增強水資源承載力的措施。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數值,還是一個集合,其有無一個定值?對這一問題需要從水資源承載力的特點來分析。一般認為,水資源承載力具有區域性(多目標性)、動態性、有限性、模糊性(不確定性)、可增強性[6]。一個區域的水資源承載能力是根據水資源供需平衡情況,分析水資源對區域人口、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支撐能力。因此,水資源承載力不是一個定值,而是不同的人口、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一種組合(集)。水資源具有動態性即有時間屬性,是因為在不同時段內社會發展水平、科技水平、水資源利用率、污水處理率、用水定額以及人均水資源量等均有所不同。另外,必須承認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只有在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復合大系統中,尋找滿足水資源可承載條件的最大發展規模,才是水資源承載能力。
4. 生態文明建設與資源環境承載力
摘要 生態文明是以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平等、共同、持續發展為宗旨的文明發展方式。生態文明建設應在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對象創造和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促進自然資源環境的循環、更新、穩定、持續發展,形成共生、包容、協調、統一的人地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兼顧資源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統一認識、制定戰略、總體謀劃,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體制、機制,補充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對資源環境承載力進行綜合評價,將人類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從專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建設,進步到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生態文明時代。
一、生態文明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必然過程
(一)文明進程與生態環境問題
文明是人類這一智能生物主體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對象,在不斷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過程中發展和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不僅代表人類社會進步和開化的狀態,也代表著人類從認識自然、依從自然的蒙昧狀態,逐步發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創造狀態的過程。
人類文明的進程以生產力發展為推動力,迄今經歷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時期。三次文明進程速度越來越快,持續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文明成果積累迅速。同時,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利用程度越來越深,對資源環境的過度開發利用,打破了可再生資源固有的更新周期和自然物質生產的自我修復能力,使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以及化石能源等日漸枯竭。而龐大的生產以及人口帶來的廢棄物質排放也遠超出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資源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失衡。
(二)生態文明的時代訴求
工業文明造成的生態問題,催生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
盡管不同地域文明程度不同,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的趨勢出現,人類文明開始逐漸融合、趨同,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徵決定了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使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共同面臨著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共同面臨著生態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因而共同存在發展生態文明的訴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標志,人類開始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時代。
二、生態文明的內涵
(一)人地關系認識的進步
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不同的哲學表達。馬克思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靈魂」。漁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是用主客二分的思維框架,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去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問題,人和自然的關系被兩極化。在漁獵文明時期,人類崇拜自然,拜物神教。而在工業文明時期,人被作為價值核心「自由」存在,自然則處於從屬地位而失去「自然性」。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觀和與之適應的發展實踐,已經造成資源危機、生念環境危機,最後的結果必然是人類生存危機。
生態文明時代需要從哲學的視角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出哲學的表述。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人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自然是孕育人類的空間基礎與物質能量基礎,是人類永遠的家園。人類不過是處在食物鏈末端的一個普通的生物群體,只是人類具有智能這一特性,使其具備了締造文明的能力。在這個家園中的萬物與人是平等的關系,不是功利的和主與奴的關系,自然家園毀滅,人類文明焉附?生態文明時代的哲學靈魂,就是要視自然萬物與人平等、共生、共同發展,改變以人類自我為中心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把自然視作與人類平等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而不僅僅是勞動對象,不只從中索取,更要保護,並能促進自然的發展。這不僅僅是認識上的進步,更意味著行為方式的全面改變。
(二)生態文明的涵義
生態文明是以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平等、共同、持續發展為宗旨的文明發展方式,文明形態不僅表現在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現在自然資源環境的存在與發展狀態上。生態文明建設是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手段,在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對象創造和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促進自然資源環境的循環、更新、穩定、持續發展,形成共生、包容、協調、統一的人地關系。
三、生態文明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
(一)資源環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遵從經濟規律,更要尊重自然規律。資源環境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承載體,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正確認識和評價一個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自然資源環境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生產價值(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生態價值,這兩種價值互為制約,不能同時實現。生產價值實現以不破壞自然物質生產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凈能力為底線,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開發與利用資源環境。在兩難面前,要研究資源環境承載力,把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二)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1.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涵義
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在確保生態可恢復與可持續,並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能夠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
人與自然構成統一的系統。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社會的承載體,以人為本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包括生產消費的所有環節,是資源環境所要承載的對象。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是承載力的決定性因素。承載力的大小決定了承載對象活動的范圍、強度、規模等,具體體現在可支撐的人口數量、經濟總量、排放總量等。資源環境承載力決定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力,而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力反過來會對資源環境承載力起到增強或者削弱的作用,可見,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是相輔相承、互為消長的(圖1)。
圖1
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將人類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並通過科技手段以及轉變觀念等形式,降低需求,減少對資源環境承載的壓力,確保不突破資源環境承載力極限,實現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2.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有三種生產過程:人口生產、社會物質生產和自然物質生產。人口生產與社會物質生產都是以自然物質生產為基礎,沒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質材料(能源和原料等),人類生產就無法進行。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首先是由資源環境系統所能提供的具體條件決定,並隨其再生產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而變化。資源環境系統本身特性是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的決定性因素。
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智能圈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經濟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發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體制和法制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人類社會對資源環境開發利用的方式、規模和速度,會對一個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起到增強或者削弱的作用(圖2)。
圖2
3.資源環境承載力動態性和區域性特徵
一個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由該區域資源環境系統本身屬性決定的,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智能圈的加入,與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了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交互影響的系統,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其客觀屬性施加巨大的影響,加上資源環境自身的發展變化,使得資源環境承載力呈現動態變化的特點。同時,資源承載力還受到不同區域內社會因素如經濟社會狀況、國家方針政策等的影響與制約,因而資源環境承載力表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
4.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閾值」衡量
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其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維持著系統的平衡發展。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只針對環境或者資源進行單要素研究,也不能脫離人類子系統的影響,而是將其作為一個統一體進行研究。因此,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多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衡量也是要綜合各種要素指標,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選擇科學的評價方法,最終確定資源環境綜合承載力的大小。以往的評價通常以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生產總值、環境對污染物的容量等的極限值衡量,但是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具有動態變化特徵的,生產消費需求的變化、科技的進步、觀念的改變等都會影響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如果以極限值進行評價顯然是一種靜態評價,而無法體現承載力的動態變化特徵。因此資源環境承載力應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浮動的閾值,這個閾值是一個有條件的數值區間,它不僅反映承載力數量,同時還應反映這種承載力的空間及可持續的時間界限。
四、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統一認識、制定戰略、總體謀劃
生態文明時代走生產發展、生活富餘、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建設美好家園,是人類共同的訴求。自然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要形成人和自然平等共生、和諧相處、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狀態。建設生態文明要以人為本,既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態需求;人類享受自然,同時人類擔當保護自然、維護生態發展的責任。
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統一認識,科學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明確指導思想,確定指導思想,確定基本原則,提出戰略任務,制定發展規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摸清家底、打牢基礎、對資源環境承載力進行綜合評價
生態文明建設以資源環境為基礎。資源環境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既決定生態質量,又決定對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承載能力。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需要開展全國范圍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調查、綜合評價,為生態文明建設藍圖提供依據。
(三)生態文明建設要兼顧資源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
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資源環境瓶頸凸現,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矛盾長期存在。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統領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實現矛盾的對立統一。關鍵是處理好資源環境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產價值和生態價值的關系。生產價值的發揮要以不破壞自然物質生產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凈能力為底線,進行測算,作出規定。
(四)生態文明建設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不同區域資源環境稟賦不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各異,生態文明建設要統籌區域間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特徵,使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通過談判、協商,形成有差別的的共同行動,這種進步也是生態文明建沒本身的特徵。我國陸域、海域、東兩南北,資源環境差異很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要制定相應政策,統籌區域協凋發展,主要是發展速度的確定,供需總量的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等。
(五)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體制、機制,補充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政策
生態文明建設要用法律法規引導,要有體制機制保證,要以政策調控。要在現有基礎上,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體系,健全完善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制度,修訂、補充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政策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措施。
(原載《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年4期,作者與樊笑英合作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