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礎儲量,儲量,資源量,資源儲量是什麼意思,其中四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資源總量:可開發的資源總量,包括二級邊界品位;
保有儲量:可開發的工業品位的總量;
基礎儲量:可開發的工業品位和一級邊界品位;
資源量:包括礦區外圍附近的邊界品位。
通俗得說:基礎儲量表示地質勘探程度較高,可供企業近期或中期開採的資源量;
保有儲量是基礎儲量中可以立即經濟開采利用的;
而資源量則是地質工作程度較低,主要是預測和推斷的資源量;資源總量=資源量+基礎儲量。
⑵ 什麼是礦產資源利用的品位界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礦產已商品化,使其儲量、品位與成本、價格四要素之間的關系呈現相關互動.即這4個要素中的某一個發生變化時,將牽涉其他3個要素的變化.據此編制儲量、品位與成本、價格關系模型,顯現在開發礦產資源過程中,品位、儲量具有動態形式,並隨著價格與成本升降而變化.因此運用這種模型,根據礦產品的價格變化可簡便、快速、直觀地調整開采成本,確定盈虧品位界限、成本與價格比和儲量可供情況.模型還可為政府部門或大型企業集團實施儲量、品位動態管理,使礦山企業科學配礦,貧富兼采,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利用好礦產資源.
⑶ 概念和分類
「低品位」油氣資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相對於已經發現的規模大、豐度高、油質好、單井產量高的「高品位」而言;同時也是相對於技術經濟條件而言,是技術經濟條件的函數,與經營管理的方式密切相關1,1因此,世界各國學者根據所在國不同的資源狀況和技術經濟條件對「低品位」油氣資源進行了不同的界定。
1.1.1國外研究與實踐
目前,美國等國家一般較少採用「低品位」的概念,因此也就沒有對低品位油氣資源提出相對統一的概念和分類。通常情況,美國採用「邊際」、「非常規」等概念來描述低品位、難動用油氣資源,以區別於優質資源。「邊際」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市場(價格)條件下,採用現有成熟技術不能實現經濟開采(滿足一定的投資回報率)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包括探明儲量規模太小的油氣田、規模大但開發難度大的油氣田、重(稠)油、剩餘油(尾礦)等。「非常規」的概念,則用來描述利用常規技術工藝不能開發的油氣資源,如油砂、油頁岩、煤層氣、頁岩氣、緻密砂岩氣等。在實際應用中,這兩個概念沒有截然分開,存在明顯交叉。即便如此,對於任何一種具體的邊際儲量和非常規資源,美國等國家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時,都給予了明確的界定,包括孔隙度、滲透率、密度、粘度等具體的物性、物理指標[2]。
國外曾把滲透率小於100mD(mD:毫達西,為滲透率單位)的油田劃為低滲透油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通常也把低滲透油田的上限定為50mD,並進一步將低滲透油藏分為以下三種類型[3~4]:
一類儲層滲透率10~50mD,稱為低滲透油田。此類儲層的特點接近於正常儲層。地層條件下含水飽和度為25%~50%。這類儲層一般具有工業性自然產能,但在鑽井和完井中極易造成污染,需採取相應的儲層保護措施。開采方式及最終採收率與常規儲層相似,壓裂可進一步提高其產能。
二類儲層滲透率1~10mD,稱為特低滲透油田。此類儲層含水飽和度變化較大,部分為低電阻油層,測井解釋難度較大。這類儲層自然產能一般達不到工業性標准,需壓裂投產。
三類儲層滲透率0.1~1mD,它屬緻密低滲透儲層,稱為超低滲透油田。由於孔隙半徑很小,因而油氣很難采出。這類儲層已接近有效儲層的下限,幾乎沒有自然產能,需進行大型壓裂改造方能投產。就目前的世界工藝技術水平而言,0.1mD以下的低滲透油藏也是可以開發的,但經濟上可能是無效的。
近年來,美國將滲透率低於1.0mD油藏定為低滲透油藏,而將滲透率低於0.01mD的油藏定為特低滲透油藏。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1978年天然氣政策法》的有關規定,提出將有效滲透率低於0.1mD的砂岩氣藏確定為緻密氣藏。美國能源部對緻密砂岩氣藏進一步分類,規定:0.05~0.1mD為緻密砂岩氣藏;0.001~0.05mD為很緻密砂岩氣藏;0.0001~0.001mD為極緻密砂岩氣藏。
1.1.2國內研究與實踐
國內對低品位油氣的界定比較多,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國家有關部門、一些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低品位油氣資源進行了描述。
1.1.2.1國家行業標准
國家有關部門從油氣藏分類的角度,對一些低品位油氣藏進行了定量描述和界定。國家油藏分類(標准編號:SY/T6168-1995)如表1.1所示;國家氣藏分類標准(標准編號:SY/T6169-1995)如表1.2所示。
表1.1 國家油藏分類(標准編號:SY/T6168-1995)
表1.2 國家氣藏分類標准(標准編號:SY/T6169-1995)
1.1.2.2專家學者界定
國內專家學者也對低品位油氣資源的概念和類型做了大量研究。
有的學者借鑒國外標准,從物性指標參數等方面對低滲透油藏概念進行了研究和界定。羅蟄潭等[5]認為:滲透率低於100mD的儲層為低滲透儲層。嚴衡文等在西安國際低滲透油氣藏會議上,提出了低滲透儲層的劃分標准:滲透率大於100mD為好儲層;滲透率10~100mD為低滲透儲層;0.1~10mD為特低滲透儲層。李道品等[6]提出:滲透率10~50mD為低滲透;滲透率1.0~10mD為特低滲透;滲透率0.1~1.0mD為超低滲透。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組織編寫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網路全書》[7]中規定:滲透率≥10~50mD為低滲透;滲透率≥1.0~10mD為特低滲透;滲透率<1.0mD為超低滲透。王光付等[8]提出:有效滲透率10~50mD的油藏為一般低滲透油藏;有效滲透率1~10mD的油藏為特低滲透油藏;有效滲透率0.1~1.0mD的油藏為超低滲透油藏。
李浩和楊海濱主要從經濟和技術角度提出了低品位石油儲量判斷標准,他們認為低品位石油儲量就是難動用石油儲量[9]。從經濟角度來說,12%的投資收益率是劃分儲量難動用與否的標准,投資收益率達不到12%的,被定義為難動用儲量;將成本利潤率小於6%的已開發油藏定義為石油尾礦[9]。從技術角度說,難動用儲量是指在自然條件下由於技術原因開發難度較大的儲量,一般又分為3種類型:油藏岩石的物性不好;油品本身特性不好,粘度太大;進入開發後期的難采儲量。難動用石油儲量具有以下特點:①資源本身物化特性或其儲層物性較差,通常其相對密度較大、粘度較高、流動性差、非烴組分含量高,或具有儲量豐度低、單井產量低及滲透率低的「三低特徵」;②資源本身質量和儲集性較好,但分布復雜,或儲量規模較小,需要特殊工藝和設備,風險高;③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油價的變化,可以變為可動用儲量;④由於管理體制、管理水平等的不同,儲量的可動用性不同。邱中建等認為[10]:難采儲量往往受制於油價的高低,對油價的波動非常敏感,如果油價從18美元/桶增至28美元/桶,那麼大部分難采儲量都可以動用。而且他們還認為,由於難采儲量開采成本高,大型國有石油公司動用它們的積極性往往不高,如果改變經營方式,縮小經營單位,採用股份制,由國有石油公司控股,精打細算,那麼大部分難采儲量也可以動用。這種經營方式在我國某些地方已經存在,而且可以盈利。如果同時加大科技攻關的力度,降低難采儲量開發的成本,那麼難采儲量也會被動用。
查全衡等[2]認為「低品位」資源是相對概念,一是相對於已發現的規模大、豐度高、油品好、產量高油氣田的「高品位」而言的。「低品位」資源的成因有兩種:一種是天然形成的。我國通常將復雜的小斷塊油氣田、稠油油田和低豐度、低滲透油氣田的資源稱為「低品位」資源。另一種是人為造成的。長期開采後的油氣田剩餘的資源,大體相當於固體礦藏的「尾礦」,資源品位變差。不過流體礦藏的「尾礦」總量巨大,目前一般占探明地質儲量的70%以上。二是相對於技術經濟條件而言。「品位」是技術經濟條件的函數,隨著技術進步、油價上升,「低品位」資源可以成為「高品位」資源,而在油價下降時,「高品位」資源也可以成為「低品位」資源,如圖1.1所示。
圖1.1 油氣資源品位構成三角圖
潘繼平等[11]從資源質量、儲集物性及分布特徵等方面將低品位儲量分為以下四大類:①I類,即稠油類。這類資源本身質量比較差。從物理性質上看,密度大,密度一般超過0.934g/cm3,粘度大於100m Pa·s(m Pa·s:毫帕斯卡·秒,為粘度單位),流動性差;從化學性質組分上看,氧、硫、氮等元素、非烴及瀝青質含量高,硫元素含量0.4%~1.0%;氮元素0.7%~1.2%,而常規油的硫和氮含量通常分別低於0.4%和0.7%,非烴和瀝青質含量高達10%~30%,有的甚至可達50%。通常,這類資源埋藏淺,但儲量規模較大。②Ⅱ類,即低滲透類。這類資源本身物化特徵較好,但一方面儲量豐度低,單井產量低,規模較大,總量較大,另一方面儲集物性比較差,孔滲低,滲透一般小於50×10-3μm2,物性非均質性強,儲集空間分布極其復雜,比如裂縫或溶蝕孔隙,總體上,這類儲量屬於油氣貧礦類,主要是由於儲層物性特徵較差致使其難以動用開采,包括復雜岩性、地層油氣藏和裂縫性油氣藏。③Ⅲ類,即小油田類。這類資源本身品質及其儲集物性較好,但由於單個油氣藏(田)面積小、規模小、儲量小,或者構造復雜,斷裂發育,油水關系復雜的小型斷塊油藏,常呈成群或成帶分布,多為邊際油田。由於規模小,開采成本高,風險大,且需要採用先進的鑽井技術,如多分支水平井技術和大位移水平井技術。④Ⅳ類,即剩餘油類。這類資源是指經過多年生產後的油田所剩餘的儲量,屬於油氣「尾礦」,是一種人為生產活動造成的,通常分布在大型老油田,而且總量較大。在經過一次、二次採油後,油藏油水關系復雜,剩餘的資源分布規律性差,開發和生產成本較高,通常需要先進有效的油藏經營管理技術,包括精細油藏描述技術和三次採油技術等。
1.1.2.3小結
從上述情況看,國內低品位油氣資源的概念總體上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市場經濟條件,即石油價格因素。通常油價越高,越利於低品位油氣資源開發利用,低品位資源將向高品位資源轉換;反之,油價越低,高品位資源將向低品位資源轉換。
二是開發工藝技術條件。技術水平越高、越有效,越有利於低品位油氣資源開發利用,低品位資源向高品位資源轉換;反之,技術水平低下,高品位資源將向低品位資源轉換。
三是政策環境。主要指油氣資源開發的各種稅費政策,適當有效的鼓勵政策有利於低品位資源開發。
四是經營管理水平。主要指企業開發資源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嚴格的財務管理、成本控制,有利於降本增效和低品位油氣資源開發。
從國內外低品位油氣資源的概念和界定指標看,隨著科技進步和扶持政策的完善,低品位油氣資源界定下限越來越低,特別是低滲透油氣資源的下限越來越小,從早期的100mD、50mD逐步下降到20mD、10mD,直到目前的1.0mD、0.5mD、0.3mD、0.1mD,低品位資源的范圍則越來越廣。例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採用「常規壓裂」等技術只能使10~50mD的低滲透油藏得到有效動用。2000年以來,鄂爾多斯盆地其他油田,採用「整體壓裂、超前注水」等技術,使得低於0.5mD以下的特低滲透儲量也可以有效動用[12]。另外,低品位油氣資源概念還與油氣資源管理體制密切相關。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國外低品位油氣資源概念主要從地質和技術方面來確定,特別是儲層物性特徵、油氣資源本身的物理化學參數等客觀條件和特徵。而國內低品位油氣資源概念,特別是學術界,側重於綜合因素,既考慮了儲層物性、資源本身特性,也考慮了技術、政策等人為因素和條件。
1.1.3本研究對低品位油氣資源的界定與分類
綜合考慮國內外低品位油氣資源的概念,本研究對低品位油氣資源的描述為:低品位油氣資源是指在現行體制和一定市場條件(如油價)下,採用常規的經營管理方式,依靠現有成熟工藝技術不能經濟開採的探明石油、天然氣地質(資源)儲量。通常具有滲透率低、豐度小、品質差、規模小、含水率高、單井產量低等一個或多個特徵。
1.1.3.1低品位石油資源
具體來說,低品位石油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低滲透石油:指有效滲透率小於10mD的儲層中的原油資源,具有單井產量低、儲量豐度低等特徵。細分為一般低滲透(1~10mD)、特低滲透(0.5~1mD)、超低滲透 <0.5mD)三類。
稠(重)油:指地層溫度條件下,密度大於0.934g/cm3、粘度大於50m Pa·s的原油資源。
剩餘油(石油尾礦):指進入開發生產後期,綜合含水率超過90%的油氣藏(田)中剩餘的石油地質儲量,具有含水率高、產量持續遞減等特點。
高凝油:指凝固點≥40℃的油藏。
邊際小油田:指在目前的開采技術條件下,沒有經濟效益和難以動用的、儲量規模小的油氣田。
深水油:指水深超過500m的地下儲集層中的石油地質儲量。
1.1.3.2低品位天然氣資源
具體來說,低品位天然氣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低滲透砂岩氣:指有效滲透率小於1mD的砂岩儲層中的天然氣資源,具有單井產量低、儲量豐度低、分布廣等特徵。細分為低滲透氣(0.1~1mD)、特低滲透氣(緻密砂岩氣)<0.1mD)兩類。
高含非烴氣:指硫化氫(H2S)、二氧化碳(CO2)或者氮氣(N2)等非烴含量超過5%的天然氣資源。
高溫高壓氣:指同時具有地層超壓(壓力系數>1.3)和高溫(地層溫度>150℃)的天然氣。
深水氣:指水深超過500m的地下儲集層中的天然氣地質儲量。
頁岩氣[13]:指賦存於富含有機質的暗色泥頁岩或高碳泥頁岩中,主要以吸附或游離狀態存在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在埋藏溫度升高或有細菌侵入時,暗色泥頁岩中的有機質,甚至包括已生成的液態烴,裂解或降解成氣態烴,游離於基質孔隙和裂縫中,或吸附於有機質和粘土礦物表面,在一定地質條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頁岩氣藏。頁岩氣藏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與煤層氣相似,頁岩氣藏具有自生自儲特點,頁岩既是烴源岩,又是儲層,沒有或僅有極短距離的運移,通常就近聚集成藏,不受構造控制,無圈閉、無清晰的氣水界面。
第二,頁岩氣藏分布受暗色頁岩分布控制,面積大,范圍廣,常呈區域性、連續性分布;頁岩氣形成溫度范圍大,在暗色泥頁岩熱演化的各階段均可形成,埋藏深度范圍大,從淺於200m到深於3000m都有可能有頁岩氣藏。
第三,頁岩氣藏儲層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滲特徵,並隨著埋深加大,物性變差。頁岩氣藏孔隙度一般4%~6%,滲透率一般低於0.001mD,若處於斷裂帶或裂縫發育帶,頁岩孔隙度、滲透率增加。
第四,頁岩氣主要以吸附或游離狀態賦存於頁岩儲層中,其中吸附氣含量20%~85%。另外,少量頁岩氣以溶解狀態存在,一般不超過10%。
第五,頁岩氣藏自然壓力低,開發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通常無自然產能,採收率較低,單井產量低,但產量遞減速度慢,生產周期長,一般超過30年。
⑷ 關於鐵礦的儲量、品味、價錢都是什麼意思
儲量:經過詳查或勘探,地質可靠程度達到控制或探明的礦產資源,進行了預可行性研究或信毀可行性研究後,經濟意義表現當時開采是經濟的,並扣除了設計和采礦損失量。儲量是基礎儲量中的經濟可采部分。根據地質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評價階段不同,儲量又分為可采儲量,探明的預可采儲量和控制搭坦賣的預知逗可采儲量三種。
品位:指鐵礦石中的鐵所佔礦石質量的比例,單位是%,內行一般都只說個數,不說單位。
價錢:買一噸鐵礦石或鐵精粉要花的錢。
⑸ 礦石品位的含義是什麼
礦石品位指單位體積或單位重量礦石中有用組分或有用礦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如鐵、銅、鉛、鋅等礦),有的用克/噸表示(如金、銀等礦),有的用克/立方米表示(如砂金礦等),有的用克/升表示(如碘、溴等化工原料礦產)。礦產品位是衡量礦床經濟價值的主要指標。
相關說明
入選品位指進入選冶工藝的礦石中某有用組分的平均品位,要高於最低工業品位。入選品位通常是變化的,它隨著礦段和礦體的不同而變化。
邊界品位又稱邊際品位,是固體礦產礦體圈定時的一項品質指標。指在資源儲量估算總圈定礦體時,對單個礦樣中有用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以作為區分礦石與圍岩的一個最低品位界限。
⑹ 專欄一: 低品位礦產資源的概念與應用
傳統觀念認為,我國鐵礦資源的突出特點是貧礦多、富礦少,並且多年為之所困。2007年礦價上漲及2008年上半年礦價的瘋狂,使得對超貧磁鐵礦的開發熱情高漲,貧礦與富礦的概念一時趨於淡化。金融危機後,自2009年9月以來,受經濟回暖及中國規模進口的支撐,鐵礦石價格震盪盤升,使得低品位鐵礦資源開發又迎來了新的經濟機會。
一、低品位礦的概念
傳統觀點認為,所謂低品位礦是指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因主組分品位低而不能單獨開采利用的礦產資源。很明顯,傳統的低品位礦概念是以定性描述為主,具有模糊性特點。本文想藉助高兆奎同志的研究成果,試圖通過品位指標來定量化地確定低品位礦的概念。
(一)邊界品位
邊界品位指在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下無法利用,但在礦產品價格大幅上升或礦山企業成本大幅下降或政府大力扶持等條件下,能被利用的那部分資源量的最低品位。邊界品位是區分礦與非礦的界限,其最低要求是大於尾礦品位。
(二)邊際品位
邊際品位指在礦體圈定時的礦產品價格和生產成本條件下,生產的礦產品收益等於可變成本的品位。即在該品位條件下,礦山企業只能維持生產,而無法獲利。
(三)經濟品位
經濟品位指在礦體圈定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下,礦山企業能夠收回投資所需要的最低品位,即在該品位條件下生產正好能收回投資。該品位是經濟儲量與邊際經濟儲量的界限,以該品位圈定的儲量即為經濟儲量。在考慮投資的情況下,礦山企業的利潤函數如下:
2009年度全國主要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研究
(四)低品位礦概念
低品位礦是相對於高品位的富礦而言的,世界各國並沒有統一的劃分標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礦山企業為了追求投資回報及延長礦山企業壽命,對經濟品位以上的資源都進行了正常開采;經濟品位以下的資源,由於對它們的開發會導致虧損,礦山企業對它們的關注程度偏低。很明顯,低品位礦是指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由於主組分品位較低而單獨開采會導致經濟虧損的礦體。按照品位級別劃分,我們把經濟品位以下、邊界品位以上的資源統稱為低品位礦。其中,邊際品位以下、邊界品位以上的資源屬於絕對低品位礦,經濟品位以下、邊際品位以上的資源屬於相對低品位礦(圖21)。
圖21 低品位礦產資源儲量品級范疇
二、低品位鐵礦資源的確定
我們把經濟品位以下、邊界品位以上的資源統稱為低品位礦。把這個概念具體應用到鐵礦資源之中,可以藉助兩個指標來明確界定。
(一)低品位鐵礦資源的上限
由於低品位礦的上限是經濟品位,把相關參數(其中鐵精礦價格以1000元/噸計)代入經濟品位的計算公式(3)之後計算得到:對於露天開采,全國平均經濟品位約為18%,其中重點企業的平均經濟品位約為19%;對於地下開采,全國平均經濟品位約為23%,其中重點企業的平均經濟品位約為25%。
(二)低品位鐵礦資源的下限
由於邊界品位難以確定,而從理性的角度考察,在同品質的條件下,尾礦利用比采礦再選要經濟;如果尾礦利用在經濟核算上處於不利狀態,則同品位的資源開發肯定更不經濟。因此,把尾礦的品位定為低品位鐵礦資源的下限。當前,全國鐵尾礦平均品位約為10.50%,其中,重點企業的鐵尾礦品位為10.74%。考慮到同品位資源開採的采礦成本補償因素,初步估算認為,取11%作為低品位鐵礦資源的下限是比較合理的。
這樣,以全國平均水平為准,我們確定,對於露天開采,鐵品位在11%~18%之間的資源都應歸為低品位鐵礦資源行列;對於地下開采,鐵品位在11%~23%之間的資源都應歸為低品位鐵礦資源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