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小學如何利用挖掘現有資源
擴展閱讀
南水北調輸送資源在哪裡 2025-01-17 03:38:55
沒有社會資源怎麼投資 2025-01-17 03:30:25
零基礎無工具怎麼學插畫 2025-01-17 03:23:52

中小學如何利用挖掘現有資源

發布時間: 2024-07-19 22:44:22

A. 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老師可以挖掘利用的資源和載體有哪些

網路德育在近年來的信息化潮流中逐漸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它也是德育現代化與自身突破發展的重要成果。在現代化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高網路資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利用效率,是我們當前德育教育開展中的重要課題。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更要重視德育教育工作的進行,所以,本文將以小學生的德育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網路資源與德育教育的結合問題。
一、網路化和信息化在小學生德育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一)、豐富的網路資源拓展了德育內容
網路資源具有多樣性、多元化、多渠道的特徵,它匯集了不同地區、不同層面、不同形式和不同內容的信息資源,為德育教育的展開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突破了傳統德育教學中在內容上的限制,教師通過對網路資源的整合與分析,選取有效的德育教育內容,從而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在多樣的教學內容中領會不同的美感、道德感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
(二)、網路技術豐富了德育教育的教學形式
網路技術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使得德育教學的形式開始不斷豐富,教師可以將文字、聲音、圖像三者進行有效結合,從多種感官刺激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德育教育形式局限於課堂教育和實踐活動,而網路技術和資源的運用,則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新形式展開德育教育,保證了教學質量。
(三)、網路技術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促進了德育教育的深入發展
家庭和社會同樣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網路的出現,改善了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的交流和結合,特別是對於家庭教育來說,網路深入家庭,使得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更為便捷,也促進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家長能夠更加快速全面地了解學生情況,與教師配合,共同塑造良好的學生德育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家庭、學校、社會中都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如何有效利用網路資源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
(一)、更新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德育觀
隨著網路德育教育的發展,學生對網路的認識也需要不斷深入和全面發展,特別是對網路雙面性的正確認識,這需要教師去積極引導。學生在網路環境下,面臨著多重道德選擇,而選擇的正確與否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所養成的道德習慣。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意識和行為,讓學生去進行自己的道德判斷,而教師需要做的是糾正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不合理行為,從基本道德的教育入手,結合網路環境中的復雜內容和多樣化的道德表現,提高學生的自我判斷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復雜的網路世界中,學會選擇,正確選擇,而這才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二)、利用網路資源,豐富德育內容
隨著網路時代的全面到來,德育教育的內容面臨著新的機遇,我們要抓住網路資源所帶給德育教育的機遇,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的豐富性,發揮其在拓寬德育內容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完善和更新學校德育教育的網路信息庫,增強學校與網路各方面德育教育資源的聯系和整合,適當調整內容以適應小學生的德育教育現狀。特別是對於信息庫中的有害信息,要遏制其傳播,加強監控,防止網路資源中的消極內容對學生的道德養成產生不利影響。
(三)、創新網路德育的形式
1、合理利用校園網,發揮其積極作用
校園網作為學校當前最主要的衣蛾交流和資源共享平台,需要我們進一步發掘其價值,從而更加有效的發揮校園網在德育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首先,在師生交流方面,校園網為師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學生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可以通過校園網,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有利於教師對學生道德和心理成長情況的了解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次,學生通過在校園網中的學習、休閑,就大大減少了社會網路中的不良信息對於學生的危害。當然,校園網需要不斷豐富其內容,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創設一系列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和欄目,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發掘樂趣,這也促進了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
2、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
多媒體教學時現代教育技術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教育價值體現在對於教學內容的多方位詮釋,教師要將多媒體充分運用到德育教學中,通過音頻、視頻的雙重利用,讓學生能夠接受更多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四)、優化網路環境,營造清新的德育氛圍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其兩面性的影響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所以,要發揮網路技術和資源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就要優化網路環境,拒絕不良信息對於學生思想和道德世界的侵蝕。
優化網路環境,一方面需要從客觀上進行努力,對於整個網路環境的優化,這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加強立法和管理,凈化整個網路環境。而對於學校來說,優化校園網路,為學生創設良好德育氛圍。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學生網路安全和網路道德意識的增強,提高學生的網路辨別能力。對於家長和教師來說,也要不斷更新網路知識,這有利於教師和家長能夠正確合理地引導孩子上網,幫助學生迴避不良信息,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的積極內容,並從中獲益。
網路資源的豐富和信息技術的先進性,大大推動了德育教育的創新發展,網路無論是作為教育文化傳播的新型載體,還是教育重要的信息資源,都發揮強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網路環境是多樣的、復雜的、具有兩面性的,若應用不當,網路也會對學生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我們需要正確對待和合理利用網路,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德育教育的發展因主觀原因而受到網路資源的阻礙作用。

B. 如何開發與利用小學體育課程資源

《08小學體育》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B7Z7O-hFQj-9mICo9woJQ

提取碼:iq4b
08 小學體育|小學體育教案|國家級優秀教案|第四屆全國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教案集|2015年江蘇省小學體育優秀課比賽教案|體育課晉級課教案 籃球胸前傳接球.doc|五年級|四年級|三年級|六年級|二年級|顏小琴.doc|王宇.doc|王東.doc|湯曉瀅.doc

C. 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上好一堂高效的課,可以體現教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業務能力。而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更能體現一個語文教師的知識整合能力與智慧。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指教師利用校內外的語文教學內容來源, 合理構建課程資源的結構, 創設語文學習環境, 引導學生觀察、感悟和積累,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滿足時代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熱浪的沖擊, 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就成了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不僅是教材編寫者面臨的問題, 更是我們一線教師應該關注的重要課題。一、 緊扣課本, 挖掘語文教材資源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 教學參考書、 配套讀本、 教學掛圖、 工具書、教輔資料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說, 教材資源本身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台。教科書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 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 我們應與時俱進,變簡單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 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l. 科學地利用課本資源。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實施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 對教材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習者注重的是教材中的知識點, 而忽視了作者或編者在教材中貫徹的教學思想。對於語文學習和教學來說, 由於教學思想的轉變, 教材的編寫思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 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尊重學生的想像世界, 充實教材資源。語文教學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能局限於語文教材, 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小學生敢想、敢說、 敢做, 他們富有個性化的奇異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師預先的設計。面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 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課程資源與學生所提供的充滿個性化的課程資源相融合,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將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現實資源。我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時,我把遊客怎樣進洞,又如何出洞,這一路線製成動畫,學生一見如故。在課堂上,一個學生進行大膽質疑,他說:遊客進洞出洞是由工人拉進拉出,而且驚險不已。那麼洞里的哪個工人又是怎樣進去的呢?這個學生的質疑,引起了老師的震驚,學生的轟動。學生無意中學會了遇到問題要善於觀察思考,又通過合作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利用教學媒體憑著自己的智慧給學生一個精彩的課堂,一是學生喜歡,二是學生對這門功課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二、 聯系生活, 創建環境資源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現在也提倡「大語文」:即生活即是語文,語文即是生活。的確, 課堂並非孤立於現實之外的學習空間, 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只有不斷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 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 才會充滿活力。 1.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傳統的課堂過於強調學習的功能,使課堂過於沉悶。而生活化的課堂環境, 要求我們在強調學習氛圍的同時, 更應使環境溫馨、舒適、富有生活氣息,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 2.追求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內容。現在使用的教科書貼近生活,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 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課程資源。 (1) 把社會融入課堂。與大自然相比, 社會要更豐富、更復雜、 更生動。 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更重要的源泉,我們雖然無法把社會搬進課堂, 40分鍾也很難再現豐富的生活畫卷, 但我們可以把社會融入課堂,問題是要尋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二條渠道:一是想像式。首先由老師或學生提供一個情景或事情的開端, 然後由大家來設想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二是辯論式。提出一個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或疑難問題展開辯論或討論。如對 「上網的利與弊」、「自由與紀律」等展開辯論。 (2)讓藝術再現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也更生動。在語文課堂上用藝術來再現生活情景, 是語文課堂生活化的一條捷徑。在40分鍾的課堂上, 我們可以唱一支歌、 觀一幅畫、 演一場戲或看一個電視片段來啟發引導學生, 激起他們學習語文的慾望。 3.創設多彩的校園環境。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合理地利用校園、教室等場地, 將校園設施賦以生命的活力,用來作為語文教學課程資源, 以熏陶學生, 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三、 加強滲透, 整合學科資源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聖書, 關注書本, 忽視人本, 強調個體, 缺乏合作, 使學生的思路變得越來越狹窄。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 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 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 將音樂、美術、科學、數學都變成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四、 組織實踐, 開發地域資源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1. 在鄉土文化中開發課程資源。鄉土文化朴實、生動、 富有人情味兒, 處處洋溢著 「真、善、美」 的氣息。 鄉土文化包括本土的歷史文化,比如文峰公園,荊門歷史;飲食文化如:盤龍菜、惠峰酒;曲藝文化,采蓮船、花鼓戲;社交禮儀文化、婚喪慶典文化等,這些都將成為豐富的課程資源。 2. 在地方自然環境中開發課程資源。地方自然資源包括各個地方的植物、 動物、山川、 河流等資源。我們在開發自然資源時, 既可以利用豐富的物產和秀美的山川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對林木的亂砍濫伐和對動物的亂捕濫殺以及廢水廢氣廢渣對環境的污染等不良現象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D.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包括哪幾個方面

一、 立足課本, 挖掘語文教材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 教學參考書、 配套讀本、 教學掛圖、 工具書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說, 教材資源本身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台。教科書一直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 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 我們也應與時俱進, 改變簡單「教教材」 的局面, 而是 「用教材教」 。 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 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應努力做到以下兩方面:l.科學把握教材, 利用課本資源。 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 對教材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課程學習中,學習者注重的僅僅是教材中的知識點, 忽視了教材作者或編者在教材中貫徹的教學思想。對於語文學習和教學來說, 由於教學思想的轉變, 教材的編寫思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 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 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尊重學生的想像世界, 充實教材資源。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於語文學科知識, 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小學生敢想、 敢說、 敢做, 他們富有個性化的奇異多彩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師預先的設計。面對學生的「標新立異」 、 「異想天開」 , 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課程資源與學生所提供的充滿個性化的課程資源共融, 努力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 努力將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現實資源。

二、 聯系生活, 創建環境資源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 的確, 課堂並非孤立於現實之外的學習空間, 教師應該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 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 才會充滿不朽的生命力。1.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傳統的課堂環境, 潔白的牆、 固定的黑板、 秧田形的桌椅、 嚴肅的老師、 恭敬的同學……這樣的環境過於強調學習的功能, 而缺乏溫馨的樂學環境、 良好的心理環境以及有利的認知環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 要求我們在強調學習氛圍的同時, 更應使環境溫馨、 舒適、 富有生活氣息, 讓學生在無拘無束、 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 表達感情。 我們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 找准小學生生活的熱點、 焦點, 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設計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課堂環境。2.追求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內容。現在使用的教科書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 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注意挖掘課文中生活化的課程資源。(1)把課堂融入社會。 與大自然相比, 社會要更豐富、更復雜、 更生動。 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更重要的源泉。 我們雖然無法把社會搬進課堂, 40分鍾也很難再現豐富的生活畫卷, 但我們可以把課堂融入社會。有人說課堂是個小社會, 這個小社會雖然只有四五十個成員, 但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個太陽, 一個班級也可以折射出整個社會。問題是要尋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三條渠道。一是想像式。 想像式可由老師或學生提供一個情景或事情的開端, 由大家來設想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二是辯論式。 可以提出一個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或疑難問題展開辯論或討論。 如對 「上網的利與弊」 、 「自由與紀律」 等展開辯論, 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意見, 這正反映了社會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認識。三是實用式。豐富的社會生活對作文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提出的要求,也是課堂作文融入社會的一個渠道。(2)讓藝術再現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 也更生動。 在語文課堂上用藝術來再現生活情景, 是課堂語文生活化的一條捷徑。在40分鍾的課堂上, 我們可以唱一支歌、看一幅畫、 演一場戲或欣賞一個電視片段, 啟發引導學生, 激起學習語文的慾望,創造新的作品。3.創設多彩的有利於語文學習的校園環境。校園是學生學習、 生活的主要場所, 合理地利用校園、 教室等場地, 創設多彩的校園文化, 將這些設施賦以生命的活力, 將這樣的環境作為語文課程資源之一, 以熏陶學生的情感, 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三、 加強滲透, 整合學科資源

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聖書, 關注書本, 忽視人本, 強調獨立, 缺乏合作, 每個人都是封閉的個體, 使學生的作文思路變得越來越狹隘。 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 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 處處留心皆語文, 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 強調學科的整合。如何把學生的課本世界融會貫通, 建立廣泛的知識聯系, 成了我們課程資源開發的又一個切入點。在教學中, 音樂、 美術、 科學、 數學等等, 都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E. 12、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般步驟是如下:

1、研究教學——摸索現有教具的教學空間:

科學教學是自製教學具研製素材的源頭,尤其是已有實驗材料在教學中的實際使用效果是研製自製教學具時必須要摸清的。唯有理清實驗材料的教學空間,才能為質疑和改進材料提供充分依據。

實驗教學是科學教學的基本要素,材料的教學使用效能涉及到材料的標准化、簡約性、科學性、有效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等因素,這些都是檢驗實驗材料教學實效的重要指標。

2、實驗教學的推敲:

實驗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學生自主成長的過程。科學研究方法小學階段體現在實驗方案的設計活動中,尤其涉及到變數控制問題。

而實驗材料的有效性和變數控制的連接緊密程度直接決定材料的實用效果。實驗現象的問題摸索,科學問題的解決預案,實驗材料的合理推敲,實驗證明的數據收集,實驗數據的整理分析等都是實驗教學需要深入了解的重要環節。

3、實驗材料的質疑:

針對實驗材料在實驗教學中反映出來的現象和問題,基於材料改進的初衷,找准問題根源,進行有針對性的突破性質疑,為研製教學具活動做好有效預設。

質疑實驗材料的關注點包括:實驗數據的有效性,實驗材料的科學化、標准化、平台化、可視化、拓展化和簡約性,實驗操作的便捷性、高效性等。針對實驗教學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比對,找出問題關鍵,進行建設性思考和摸索。

教具設計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

1、科學性:自製教具的設計原理和呈現方式應該以科學性作為創作的基本准則。

2、高效性:一具多用,有效提高作品的含金量,挖掘教具的內在潛質是完善設計的基本方向。

3、標准化:教具的目的是實驗的標准化,唯有標准實驗才能顯示教具的價值。

4、簡約性:簡單有效的就是好方法,努力提高設計的簡約性是教具設計的基本原則。

5、便捷性:操作便捷可以提高實驗的使用效率,提高實驗的趣味性,教具設計不可少。

6、節約化:能用較少的投入產出較好的效能,教具的潛質才能進一步提升。

7、小型化:受教具存儲空間所限和學生實驗特點,相對小型化的教具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具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