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綜合利用雨水是解決城市的水資源不足和短缺有效途徑
如何綜合利用雨水,是解決這些城市的水資源不足和短缺的有效途徑。是今天所要講述的內容,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通過對雨水的回用,一是解決澆灌綠化、洗車等用水短缺問題,二是解決暴雨季節雨水泛濫所引起一系列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可以合理地環節這兩大矛盾,三是解決雨水中所摻雜的雜質造成污染與都市的問題。根據經驗,雨水利用技術綜合採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
雨水的回收利用初探
一、雨水利用技術措施
1.1雨水收集
平時做好屋頂和房檐雨水槽,雨水管和雨水儲存罐等維護工作,以保證收集的雨水有良好的水質,並且應盡量擴大集雨面積。
1.1.1收集經過簡單過濾處理並去除水中懸浮顆粒物的雨水
摒棄初期污染雨水(屋頂等集雨面積上堆放物和附著物會污染雨水,尤其在乾旱期過後的第一次降雨污染較重。初期降雨的第一毫米雨水含污染物最多,即使作為非飲用水也不能使用,所以初期雨水必須排走不能收集)。
1.1.2雨量大時排放多餘雨水避免雨水漫流。
從公路和輕軌路面收集的雨水多含有油類、垃圾、煙灰、金屬粉末和其他有害物質,必須過濾處理,並只能限於沖洗廁所。
二、雨水監測
雨水在降落過程中,空氣中的溶解性氣體,溶解或懸浮狀固體,重金屬及細菌等會進入其中。地表徑流中的污染物主要來自降雨對地表的沖刷,所以地表沉積物是地表徑流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地表沉積物的組成決定著地表徑流污染的性質。因此,雨水的水質會因地點、時間的不同有所差異。從雨水質分析結果看,天然雨水中主要考慮的污染指標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濃度相對較低。
2.1雨水處理
通常收集來的雨水作為中水原水進行處理。用途主要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中的城市雜用水類,城市雜用水包括綠化用水、沖廁、街道清掃、車輛沖洗、建築施工、消防等。污水再生利用按用途分類,包括農林牧漁用水、城市雜用水、工業用水、景觀環境用水、補充水源等。依據不同的用水要求進行不同深度的處理凈化。常用處理工藝流程:
2.2雨水儲存
2.2.1防撈抗旱
以達到基本的防撈抗旱作用為依據來合理設計能滿足雨水利用要求的儲存設施和建築物,即有可靠的調儲容量和溢流排放設施。隨著雨水利用工作的逐漸普及,因地制宜開發了各種不同的雨水利用設施和系統。
2.2.2水量平衡
儲存系統設計應進行水量平衡計算。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往年雨水量和使用水量的平衡和穩定、系統的技術經濟合理性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系統中儲存池的調節容積應按雨水量及處理量的之間關系求算。
2.2.3宜採用耐腐蝕、易清垢的材料製作
鋼板池內、外壁及其附配件應採取防腐蝕處理。
2.2.4配備自來水補水管應採取自來水防污染措施
補水管出水口應高於雨水儲存池內溢流水位(並且安裝自來水水表)。
2.3雨水利用
(1)管道嚴禁與生活飲用水給水管道連接
(2)雨水管和自來水管不要接錯、管道外壁應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塗色和標志。
(3)主要水質指標定期檢測,對常用控制指標(水量、主要水位、PH值、 濁度、余氯等)實現現成監測,有條件的可實現在線監測。
(4)盡量收集溢流出來的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
(5)為了收集到清潔的雨水,保持集雨面的清潔,雨水利用設備的維護和管理至關重要,必須不懈怠慢地進行維護管理工作(集雨面、沉砂池、沉澱池、濾網、雨水儲存罐、水泵及動力設備等)。
雨水資源化在我國處於初級階段、但今年來大部分城市工業、農業、生活節水已取得很大成效,水資源保護和污水處理改善水環境的各項措施正在逐步實施。根據各缺水城市自然特點,千方百計提高有限水資源的利用程度,採取措施攔蓄雨水加以利用,減少暴雨徑流,就地開源是一項近期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的重要措施,也為遠景調水奠定高效用水的基礎。
2.4雨水蓄水與滲透
2.4.1建造雨水蓄水和適當處理設施
利用城市建築屋頂、庭院等不透水面收集雨水,修建雨水蓄水設施,匯集貯存城市雨水作為城市非飲用水的直接水源,可用於沖廁、洗車、消防、澆曬綠地、洗衣服,必要時可以用作工業用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城市供水壓力,減輕水體污染和城市洪澇壓力。
2.4.2利用雨水涵養地下水,實現雨水滲透
採用綠色植被與土壤之間增設貯水層、透水層等辦法減緩雨水地表徑流的速度,增加雨水滲透,補充、涵養地下水源,緩解地面沉降,防止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根據方式不同,雨水滲透可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兩大類。可以是自然滲透,也可以是人工滲透。
2.4.3低勢綠地
綠地是一種天然的滲透設施。它具有透水性好、節省投資、便於雨水引入就地消納等優點,同時對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截流和凈化作用。目前我國城市規劃要求有較高的綠化率,可以通過改造或設計成低勢綠地,以增加雨水滲透量,減少綠化用水並改善環境。
2.4.4人造透水地面
人造透水性地面是指各種人工材料鋪設的透水地面,如多孔的嵌草磚、碎石地面,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等,能利用表層土壤對雨水的凈化能力,對於處理要求相對較低,技術簡單,便於管理。
2.4.5滲透管(渠)
滲透管(渠)是在傳統雨水排放的基礎上,將雨水管或明渠改為滲透管(穿孔管)或滲透渠,周圍回填礫石,雨水通過埋設地下的多孔管材向四周土壤層滲透。滲透管(渠)佔地面積少,便於在城區及生活小區設置,它可以與雨水管系、滲透池、滲透井等綜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在用地緊張的城區,表層土滲透性很差而下層有滲水性良好的土層、舊排水管系得改造利用、雨水水質較好、狹窄地帶等條件下較適用。一般要求土壤的滲透系數K明顯大於10-6m/s,距地下水位應有1m以上的保護土層。
2.4.6滲透池(塘)
滲透池(塘)是利用地面低窪地水塘或地下水池對雨水實施滲透的設施。當可利用土地充足且土壤滲透性能良好時,可採用地面滲透池。其最大優點是滲透面積大,能提供較大的深水和儲水容量,凈化能力強,對水質和預處理要求低,管理方便,具有滲透、調節、凈化、改善景觀、降低雨水管系負荷與造價等多重功能。滲透池(塘)一般與綠化、景觀結合起來設計,充分發揮城市寶貴土地資源的效益。當地面土地緊缺時,可以考慮採用地下滲透池,實際上它是一種地下注水滲透裝置,利用混凝土砌塊、穿孔管、碎石空隙、組裝是構建等調蓄雨水並逐漸下滲。
2.4.7屋頂雨水收集和儲蓄
在建築物頂上設計雨水收集和儲蓄設施,將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於消防、小區澆曬路面、植樹用水、洗車、沖廁所燈,是實現廁所雨水資源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大型建築越來越多,建築物頂部面積越來越大,建築雨水收集大有作為,因此,在我國要實現雨水資源化,在建築物上設計雨水收集和貯存設施,達到直接將雨水用做「中水」的措施勢在必行。
三、結論
在我國這個水資源很貧乏,但降水資源相對豐富,如何開發利用巨大的降水資源,實現降水資源化,並提高降水資源的利用率,目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任務所在。但在建設過程中應做到:
3.1樹立建設理念
做到源頭減排、過程式控制制、系統治理、功能凈化、生態修復、健康循環。
3.2實現目標
做到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同步。
3.3實施途徑
遵循政府主導、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統籌建設的途徑。
雨水利用設施建設不可能高有完全相同的解決方案,應實行一城一策,因地制宜地開展建設,不能生搬硬套,做成樣子工程,造成經濟浪費。
B. 野外怎麼獲取淡水資源
1. 找水源首選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區,高山地區尋水,應沿著岩石裂縫去找,乾涸河
床沙石地帶往往會挖到泉眼。
2. 在海岸邊,應在最高水線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層厚約5厘米的沉濾水浮在密度較大的海水層上。
3. 飲用凹地積水處的水時,必須做到先消毒、沉澱後煮沸飲用。
4.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個洞,鋪上一層塑料,四周用粘土圍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5. 凝結水:在一段樹葉濃密的嫩枝上套一隻塑料袋,葉面蒸騰作用會產生凝結水。
6. 跟蹤動物、鳥類、昆蟲、或人類蹤跡可以找到水源。
7. 植物中取水:竹類等中空植物的節間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飲用的汁液,棕櫚類、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和莖干都含有豐富的水分。
8. 日光蒸餾器:在乾旱沙漠地區利用下述方法能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對潮濕的地面挖一大約寬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懸一條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內潮濕土壤和空氣的溫度,蒸發產生水汽,水汽與塑料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