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怎麼分析礦產資源種類
擴展閱讀
河北美容工具哪裡有 2025-01-16 21:22:43

怎麼分析礦產資源種類

發布時間: 2024-07-30 05:13:02

❶ 海洋礦產資源及勘查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科技興海戰略,發展海洋高新技術,開展戰略性、基礎性的區域地質調查與編圖,海岸帶重點地區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不同海區的油氣勘查與評價,大陸架及鄰近海域調查,東北太平洋中國開辟區多金屬結核勘查和極地/南大洋地質科學考察,以及國家各類專項調查研究和參與IODP、IGBP等國際合作。我國海洋地學界瞄準國際發展前沿,應用高新技術,在海底探測技術、河口海岸第四紀地質與沉積動力學研究、古海洋學、海洋油氣田快速評價技術方法和大洋多金屬結核(殼)、熱液硫化物礦產資源調查的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研究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2.1 區域調查與礦產資源勘查概況

盡管我國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和礦產資源勘查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高新技術研發取得跨越式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區域地質調查、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性的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總體水平相差較大。估計區域調查、礦產勘查程度落後15~20年,科學研究水平落後10~15年,高新技術水平落後20~25年(表2.1)。

表2.1 國內外海洋地學科技發展趨勢和水平差距對比

續表

2.2.2 海洋礦產資源概況

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海洋礦產資源分布、種類及其資源量比較豐富。包括濱岸平原地下鹵水、濱海砂礦、建築砂礫石、海底煤田、陸架區的石油與天然氣、陸坡區的油氣、天然氣水合物和國際海底區域中國開辟區的多金屬結核,以及正在進行勘查的富鈷結殼、熱液硫化物礦床等(表2.2)。

表2.2 中國管轄海域礦產資源及其資源量

續表

2.2.2.1 石油與天然氣

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是重要的能源礦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石油供應與國家安全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的油氣資源形勢十分嚴峻,自從1993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原油消費量增長迅猛,而原油產量卻增長緩慢,凈進口量從1994年的290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15600萬噸。2007年我國石油產量突破2.00億噸(含海外3500萬噸),而消費量高達3.50億噸,進口依存度達48%。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消費國。原油消費量和凈進口量增長之快及原油產量(包括海外份額)增長緩慢的狀況(表2.3,圖2.3),令人擔憂。

表2.3 1994~2007年我國原油供需情況表

圖2.3 1994~2007年來我國原油供需情況變化圖

溫家寶總理強調:「國土資源部門不能放鬆油氣資源戰略調查的責任,爭取在地質調查程度低的陸地新區和海域有新的發現」。「油氣勘查要選准重點,集中力量,有所突破,力爭拿下整裝大油田。這是地質勘查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海域油氣資源是陸域油氣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接替,我國管轄海域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已有的地質調查及礦產資源評價表明,我國海域內發育中新生界厚度大於2000米的沉積盆地38個(近海域11個,南海中、南部27個),具有較大的油氣資源潛力。最新評價了36個沉積盆地共擁有油氣資源量為358億~410億噸油當量。其中近海域11個沉積盆地擁有218億~242億噸油當量;南海中、南部海域25個沉積盆地為141億~168億噸油當量(表2.4、表2.5)。在36個沉積盆地中,有11個盆地是單一盆地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油當量的高豐度盆地。其中,近海的5個高豐度盆地擁有近海油氣總資源量的90.6%,約為我國管轄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53.0%~55.0%,它們分別是:渤海灣、東海陸架、珠江口、瓊東南和鶯歌海5個含油氣盆地,其油氣資源量均在20億噸油當量以上,渤海灣盆地的油氣資源量更高達100億噸以上。

表2.4 我國近海11個盆地油氣潛在資源概況

表2.5 南海中南部海域各沉積盆地以沉積岩體積法估算的資源量

南海中、南部海域6個高豐度油氣盆地,擁有該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75.0%,約為我國管轄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29.0%~30.0%。它們分別是:筆架南、萬安、曾母、汶萊-沙巴、南薇西及北康6個含油氣盆地,其油氣資源量均在10億~20億噸油當量以上,曾母盆地位於我國傳統疆界線以內資源量達到40億噸油當量以上。在這些盆地中,有的是由於勘探探投入力度不足,尚未做出准確評價;有的則由於存在海域爭議無法成為可開發利用資源。因此,發現新的油氣遠景區和新的含油氣層位就成為解決海上油氣後備接替區的當務之急。

2.2.2.2 天然氣水合物

1999年,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首先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西沙海槽進行並首先發現了BSR。2001年,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負責的「215」專項,首次在東海沖繩海槽進行了以尋找天然氣水合物為目的的高解析度地震綜合調查評價工作。

2007年5月1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水深1245米,在海底下183~201米,層厚18米,豐度20.0%,甲烷含量99.7%;5月15日,在第4個站位又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水深1230米,海底下191~225米,層厚34米,豐度20.0%~43.0%、甲烷含量99.8%。

迄今為止,南海陸坡共圈出11個天然氣水合物遠景區,總面積為125833.6平方千米,總資源量693.3億噸油當量;東海沖繩海槽共圈出10個天然氣水合物遠景區,東邊界為沖繩海槽中央地塹連線的水合物分布總面積為8643平方千米,總資源量約為401.62億立方米。應當指出,上述總資源量目前尚無鑽井資料證實,因此風險系數較大。各遠景區的分布狀況和資源量如下(表2.6、表2.7):

表2.6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分布面積及資源量

表2.7 東海沖繩海槽中南部天然氣水合物分布面積及資源量

2.2.2.3 建築砂礫石

石英砂礦主要分布於我國的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省(區)沿岸,以福建、兩廣石英砂砂質最佳。石英砂礦主要賦存於濱海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海積階地、風成砂丘和海灘上,砂體長數百米至上千米,寬數十米至數百米,厚數厘米至數米,礦層1~4層,埋深一般小於15米,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沿海岸呈水平狀微向海方向傾斜,礦層較穩定,其分布范圍、厚度、礦物成分、粒度及化學成分均變化不大,探明儲量30.70億噸。

2.2.2.4 濱海砂礦

濱海砂礦主要包括鋯石、鈦鐵礦、獨居石、磷釔礦、金紅石、磁鐵礦、錫石、鉻鐵礦、鈮鉭鐵礦、砂金、金剛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砂礦探明儲量約3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遼寧、山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諸省(區)。各類礦床191個(其中大型35個、中型51個、小型105個):①獨居石、磷釔礦、鈦鐵礦、金紅石、錫石、鈮鉭鐵礦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地帶;②鋯石遍及上述各省(區)沿岸地帶,主要分布在山東、廣東、海南;③砂金主要分布於遼寧、山東、台灣;金剛石砂礦則發現於遼寧省復州灣。

2.2.2.5 海底煤田

山東龍口市東北約5千米海域,為陸上北皂煤礦向海底延伸,可採煤層6層,煤系地層總厚度67~278米,一般厚約200米,煤田分布面積約150平方千米,主採煤層厚約10米。探明儲量10億~12億噸。

該礦於2005年6月投產,其第一個採煤工作面當年試采完畢,共開采原煤8.2萬噸;第二個採煤工作面於2006年8月10日正式投產,至2007年1月底完成試采,共開采原煤42.5854萬噸。

2.2.2.6 濱岸平原地下水、地下鹵水

1)地下淡水。受地理環境、地形條件和地質構造等因素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復雜,地下水環境特徵各不相同,主要表現在:長江口以南(包括長江口)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長江口以北地區(簡稱北方地區)氣候乾旱,地表水資源相對缺乏,水資源短缺;在平原海岸海陸交替相沉積層普遍分布,地下水鹹淡交錯、水質復雜;在濱海平原北方地區淺部以鹹水層為主,有些地區淡水層埋藏很深,南方地區常見鹹淡水層交錯分布,淡水層中夾殘留鹹水透鏡體。我國的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擁有海岸線的沿海城市有53個(不包括縣級市),其中22個是濱海城市。我國的沿海地區是人口、城市、經濟最密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最活躍的地區。人口高度集中、區域城鎮化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沿海地區水資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沿海地區的地下水匯水范圍較小,地下水資源量有限,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北方地區缺水,傳統的多水地區也嚴重缺乏潔凈的地下水。因此,沿海地區缺少潔凈淡水資源的問題將是制約經濟發展、困擾人民生活的嚴重問題,對地下淡水資源的治理和環境保護已刻不容緩。

2)地下鹵水。地下鹵水是在乾燥氣候和內陸海灣低平潮灘環境下,經蒸發—濃縮—埋藏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不僅與氣候條件有關,而且同本區的地質地貌特徵和第四紀海陸變遷過程有關。在黃海、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區,第四紀濱海相地下鹵水有著廣泛的分布。目前,已探明的濱海相地下鹵水區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地區,具體分布在:萊州灣(包括黃河三角洲)、渤海灣與遼東灣沿岸濱海平原區。華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在第四紀地層中已發現有鹵水分布。在遼寧的清水河濱海區,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約8平方千米,鹵水儲量達1774.00萬立方米;在渤海灣,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達到1212平方千米,儲量達到12.29億立方米;在萊州灣兩岸,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為3527平方千米,鹵水儲量達78.80億立方米。

2.2.3 世界海洋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現狀

2.2.3.1 石油與天然氣

世界海洋大陸架面積約2800萬平方千米,近海含油氣盆地約1600萬平方千米,其中具有開發遠景的面積達500餘萬平方千米。據有關資料估算,海洋石油探明地質儲量約150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地質儲量的2/5,已探明可采儲量350億噸,佔世界石油可采儲量的1/3;海洋天然氣地質儲量為46.6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天然氣總地質儲量(140.0萬億立方米)的1/3。

迄今已在800多個含油氣盆地中發現大、中型油氣田500餘個,其中超過6500萬噸的大油氣田220個、超過10億噸的特大型油氣田有10個。近20年來,全世界發現的新油氣田有60%~70%是在海域,其中大部分在陸架區,少量在深水陸坡區。目前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勘探開發,每年打各類探井約2000口,其中深水鑽井已達450~2000米以上,井深小於3000米佔20%;3000~5000米佔70%;超深井(大於5000米)佔10%。

現今海上採油氣的國家已達40餘個,擁有各類鑽井平台約3000座。近年來,擁有先進技術與設備的發達國家,其勘探范圍已擴展到大於300米水深的陸坡區,並不斷有新的油氣田發現。海洋石油產量從1990年的9.07億噸增至2007年的12.5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4%;2007年海底天然氣產量7000多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5%。近20年來,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增長主要是來自海洋。

2.2.3.2 濱海砂礦

近幾十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急速增長,海洋沿岸及淺海陸架區的砂礦成為礦業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如:金、鉑、錫、釷、鉻、鈦、鈮、鉭、鋯、金剛石、琥珀和石英砂、礫石等都是具有商業價值的開采對象。這些濱海砂礦廣泛地分布於許多沿海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美國、日本、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加拿大、俄羅斯、巴西、南非和歐洲一些沿海國家。

這些砂礦作為礦產資源的經濟價值在逐年增長。在20世紀60~70年代,世界沿海國家從濱海砂礦中開採的鈦鐵礦佔世界總產量的30%,獨居石佔80%,金紅石佔98%,鋯石佔100%,錫石佔50%以上。雖然目前大規模開採的主要是濱海地帶的礦床,但在最近20~30年間,由於地質勘探和采礦工業技術方法的改進,開采水下砂礦已變得更為有利,開采水深已達到50~100米,因而淺海陸架區砂礦資源所佔比重有所增大。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有儲量巨大的砂錫礦;印度和斯里蘭卡沿岸有極豐富的獨居石、鋯石、鈦鐵礦砂礦;加拿大和日本沿岸有大量的磁鐵礦砂礦;西南非洲的沿岸和陸架區有金剛石等。這些有經濟價值的砂礦都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2.2.3.3 大洋礦產資源

迄今為止,人類在深海大洋底發現的固體礦產資源有:多金屬結核(錳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軟泥、熱液硫化物、磷鈣土等。這些礦產資源分布廣、儲量大,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

20世紀70~9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工業化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蘇聯、聯邦德國及發展中國家印度、中國、韓國等都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國際海底區域多金屬結核、鈷結殼和熱液硫化物礦床的調查研究。發達國家甚至已完成深海底結核的試驗性開采,一旦時機成熟即可投入商業性開發。

1)多金屬結核。大洋多金屬結核中含有80餘種金屬元素,其中Mn、Fe、Cu、Co、Ni、Zn的含量較高。有人計算過,僅太平洋CC區約有540.00億噸干結核,其中含Mn100.00億噸、Cu5.20億噸、Co1.15億噸、Ni6.50億噸。在整個大洋底,目前已發現67處遠景區(21個礦域、81個礦區),其中太平洋底13個礦域、41個礦區,大西洋底2個礦域、20個礦區,印度洋底6個礦域、20個礦區。金屬結核富集區資源量為817.00億噸,其中太平洋佔80.0%、大西洋佔10.5%、印度洋佔9.5%,而且在總資源量中,富Ni-Cu型結核佔25.0%、富Mn型佔3.5%、富Cu型為3.5%,其餘為Fe-Mn型結核。

2)富鈷結殼。鐵錳結殼是一種生長在海山基岩上自生的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由於它含Co量較高,又稱富鈷結殼。結殼厚度一般2~5厘米,主要分布於水深較淺的海山區(小於3500米),最佳水深800~2800米,富集區結殼的厚度大於5厘米,其豐度和覆蓋率都遠高於多金屬結核,平均豐度可達40千克/平方米,覆蓋率達80.0%~100.0%,含有數十種金屬元素,但含量較高的有Mn、Co、Cu、Ni、Pb,還有Pt、Ag、Ti等,其中Co含量特別高,平均0.5%,最高可達1.8%~2.5%,Pt含量也高達2×10-6,比陸地同類礦床高出幾十倍。在大洋中富鈷結殼分布的海域較廣,幾乎海山、海台、海丘地區都可找到。主要分布於中太平洋海山,南太平洋一些群島周圍海域;大西洋火山區,中大西洋、南大西洋一些海隆;印度洋一些群島周圍海域。其中以中太平洋海山區和中南太平洋海山區的富鈷結殼分布廣、厚度大,鈷含量高且具有較高的商業經濟價值。如萊恩-庫克群島海區結殼分布面積約5.5平方千米,估計資源量為21.5億噸,其中含Co146.5萬噸、Cu17.2萬噸、Ni99.0萬噸、Mn5.3萬噸。據不完全統計,太平洋西部構造隆起帶上,富鈷結殼的資源量達10.0億噸,Co金屬量達到數百萬噸,經濟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

3)熱液硫化物。大洋底熱液礦化物礦主要分布在水深1050~3700米的大洋中脊兩側斷裂構造帶的熱液活動區。至今已發現和勘探了200多個熱液活動區,並證明此類熱液硫化物礦床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現已探明10餘個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區,其中7個位於EEZ區:①沙烏地阿拉伯和蘇丹的亞特蘭蒂斯Ⅱ海淵;②加拿大的中谷和勘探者海嶺;③湯加的勞海盆;④北斐濟海盆;⑤東中馬努斯海盆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軸海山;⑥東中國海的沖繩海槽和日升礦區;⑦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海盆。在這些海域中只有3個(EPR13°N、TAG、Logachev)位於國際海底區域中。如TAG熱液硫化物礦床儲量約500萬噸;東太平洋海隆勘探者海嶺礦床儲量150萬~200萬噸;北胡安·德富卡海嶺儲量近1000萬噸。據有關海底「黑煙囪」的勘查資料表明,大多為小、中型礦床,金屬資源量為150萬~2376萬噸。

❷ 浠涔堟槸閲戝睘鐭誇駭璧勬簮錛

鐭誇駭璧勬簮鏄鎸囧湪鍦拌川浣滅敤榪囩▼涓褰㈡垚騫跺瓨浜庡湴澹沖唴錛堝湴琛ㄦ垨鍦頒笅錛夌殑鏈夌敤鐨勭熆鐗╂垨鐗╄川闆嗗悎浣擄紝鍏惰川鍜岄噺閫傚悎浜庡伐涓氳佹眰錛屽苟鍦ㄧ幇鏈夌殑紺句細緇忔祹鍜屾妧鏈鏉′歡涓嬭兘澶熻寮閲囧拰鍒╃敤鐨勮嚜鐒惰祫婧愩

鐭誇駭璧勬簮鏄涓縐嶉潪甯擱噸瑕佺殑闈炲啀鐢熸ц嚜鐒惰祫婧愶紝鏄浜虹被紺句細璧栦互鐢熷瓨鍜屽彂灞曠殑涓嶅彲緙哄皯鐨勭墿璐ㄥ熀紜銆傚畠鏃㈡槸浜轟滑鐢熸椿璧勬枡鐨勯噸瑕佹潵婧愶紝鍙堟槸鏋佸叾閲嶈佺殑紺句細鐢熶駭璧勬枡銆傛嵁緇熻★紝褰撲粖涓栫晫95錛呬互涓婄殑鑳芥簮鍜80錛呬互涓婄殑宸ヤ笟鍘熸枡閮藉彇鑷鐭誇駭璧勬簮銆傜熆浜ц祫婧愪緷鍏剁粍鎴愭垚鍒嗗彲鍒嗕負閲戝睘鐭誇駭鍜岄潪閲戝睘鐭誇駭銆

閲戝睘鐭誇駭鎸囧惈鏈夐噾灞炲厓緔犵殑鍙渚涘伐涓氭彁鍙栭噾灞炴湁鐢ㄦ垚鍒嗘垨鐩存帴鍒╃敤鐨勫博鐭充笌鐭跨墿銆傚寘鎷錛氶粦鑹查噾灞9縐嶏紝鏈夎壊閲戝睘13縐嶏紝璐甸噾灞8縐嶏紝鏀懼皠鎬ч噾灞3縐嶏紝紼鏈夌█鍦熷拰紼鏈夐噾灞33縐嶃備笅闈㈢畝鍗曚粙緇嶅嚑縐嶉噸瑕佺殑閲戝睘銆

榛戣壊閲戝睘閾佹槸涓栫晫涓婂彂鐜拌緝鏃┿佸埄鐢ㄦ渶騫跨殑閲戝睘錛屾槸閽㈤搧宸ヤ笟鐨勫熀鏈鍘熸枡銆

鏈夎壊閲戝睘閾滃叿鏈夎壇濂界殑瀵肩數鍜屽肩儹鎬ц兘錛屽歡灞曟уソ錛岃愯厫鋩鎬у己錛屽苟鏄撲簬閾擱狅紝鐢ㄤ簬鐢墊皵銆佸緩絳戙佽繍杈撱佹満姊板埗閫犮佸啗浜嬬瓑宸ヤ笟銆

紼鍦熷厓緔犲拰紼鏈夐噾灞炲箍娉涚敤浜庡喍閲戙佺煶娌瑰寲宸ャ佺幓鐠冮櫠鐡楓佺佹ф潗鏂欍佺數瀛愬伐涓氥佸師瀛愯兘宸ヤ笟銆佺數鍏夋簮銆佸尰鑽銆佽交綰恆佸緩鏉愪互鍙婂啘涓氱瓑閮ㄩ棬銆傚湪瓚呭兼妧鏈鏂歸潰鐨勫簲鐢ㄥ墠鏅姝f棩鐩婃墿澶с

榛勯噾鏄浜虹被鏈鏃╁彂鐜板拰浣跨敤鐨勮吹閲戝睘銆傚ぇ閲忕敤浣滅‖閫氳揣銆佸偍澶囥佽呴グ鍙婄彔瀹濋栭グ錛屽湪宸ヤ笟涓婁篃鏈夊箍娉涚敤閫旓紝榪戝勾鏉ュ湪絀洪棿銆佺數瀛愮瓑灝栫鎶鏈棰嗗煙鐢ㄩ噺鏃ュ炪

鏍規嵁閲戝睘鐨勪笉鍚岄滆壊錛屼漢浠鎶婇噾灞炲垎涓洪粦鑹查噾灞炲拰鏈夎壊閲戝睘涓ゅぇ綾匯傞搧銆侀敯銆侀摤鍜屼竴鍒囦互閾佷負涓葷殑閲戝睘閮藉彨榛戣壊閲戝睘錛岄粦鑹查噾灞炰互澶栫殑鍏朵粬鎵鏈夐噾灞為兘縐頒負鏈夎壊閲戝睘錛屽傞摐銆侀搮銆侀攲銆侀摑銆侀挩銆侀攽絳夈傛湁鑹查噾灞炵熆鐗╃嶇被綣佸氾紝鐢ㄩ斿緢騫匡紝鏄鍙戝睍宸ヤ笟涓嶅彲緙哄皯鐨勫師鏂欍

鎴戝浗鐨勬湁鑹查噾灞炵熆浜т赴瀵岋紝涓昏佹湁閾溿侀搮銆侀攲銆侀摑銆侀晬銆侀挻銆侀挩銆侀敗銆侀搵銆侀捈銆佹睘銆侀攽銆侀噾銆侀摱絳夈傚叾涓錛屼互涓縐嶆垨鏁扮嶄負涓葷殑鍏辯敓銆佷即鐢熺熆杈冨氥

鎴戝浗鐭誇駭鍒嗗竷杈冨箍錛屼絾鍙堢浉瀵規瘮杈冮泦涓銆傚湴璐ㄥ嫎鎺㈣〃鏄庯紝鏈夎壊閲戝睘鐭誇駭涓昏侀泦涓鍒嗗竷鍦ㄨ繃鍘誨博嫻嗘椿鍔ㄦ瘮杈冮戠箒鐨勫崡宀銆佸ぉ灞便佺佽繛灞便佺Е宀銆佹í鏂灞便侀暱鐧藉北絳夊北鍦板湴鍖猴紝鍏朵腑鍦ㄦí鏂灞卞尯鐨勫窛銆佹粐銆侀潚銆佽棌鍥涚渷鍖轟氦鐣岀殑閲戞矙奼熴佹緶娌ф睙銆佹掓睙鍦板尯錛屽彂鐜頒簡涓鏉″崡鍖楅暱900澶氬崈綾籌紝闈㈢Н綰55涓囧鉤鏂瑰崈綾崇殑澶氶噾灞炴垚鐭垮甫錛屽叾涓鏈夐搧銆侀摐銆侀搮銆侀攲銆侀敗銆侀晛銆佹睘銆侀攽銆侀挩銆侀捈絳夊氱嶉噾灞炵熆浜с

鎴戝浗閽ㄧ殑鍌ㄩ噺涓轟笘鐣屾誨偍閲忕殑3錛4錛屾睙瑗跨渷鐨勫ぇ浣欏拰婀栧崡鐪佺殑鏌跨瑰洯鐨勯挩鐭挎槸涓栫晫涓婃渶澶х殑閽ㄧ熆銆傛箹鍗楃渷鐨勫喎姘存睙鏄涓栫晫涓婃渶澶х殑閿戠熆銆備簯鍗楃渷鐨勪釜鏃ф湁鈥滈敗閮解濅箣縐幫紝鏄鎴戝浗閿$熆鐨勯噸瑕佷駭鍦般傛垜鍥介噸瑕佺殑閾滅熆浜у湴鏄鐢樿們鐪佺殑鐧介摱銆佹箹鍖楃渷鐨勫ぇ鍐躲佷簯鍗楃渷鐨勪笢宸濄佹睙瑗跨渷鐨勫痙鍏村拰瀹夊窘鐪佺殑閾滈櫟銆備富瑕佺殑閾呴攲鐭誇駭鍦版槸婀栧崡鐨勬按鍙e北銆佷簯鍗楃殑鍏板潽銆侀潚嫻風殑閿¢搧灞便備富瑕佺殑閾濆湡鐭垮熀鍦版湁灞辮タ涓閮ㄣ佹渤鍗楀琺鍘褲佸北涓滄穭鍗氥佸箍瑗胯嫻鏋滅瓑銆

❸ 礦物的種類有哪些

飼料在完全失去水分後的物質叫干物質,干物質經過充分燃燒後完全變成灰分,這些灰分主要是無機物質,其中含有少量的碳和雜質,總稱為粗灰分或叫礦物質。礦物質在豬體內含量很少,僅占身體的4%左右,但是它是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礦物質種類很多,按它們在豬體內含量多少,一般可分為常量元素(也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常量元素包括鈣、磷、鉀、鈉、硫、氯和鎂等。在常量元素中,豬飼料中常缺乏鈣、磷和鈉、氯(食鹽),故需額外加以補充。其他常量元素,由於豬的需要量較少,飼料中的含量一般都能滿足需要。微量元素包括銅、鐵、鋅、硒、碘、錳和鈷等,這些微量元素在飼料中常缺乏,所以缺什麼就要額外的補什麼,因為它們對豬機體的作用是很大的(功能見後)。不論常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它們存在的主要形式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❹ 礦產資源種類與分布

1.金屬礦產

可提取某種金屬元素的礦產資源稱為金屬礦產。按工業用途可分為:

1)黑色金屬礦產,如鐵、錳、鉻、釩、鈦等;

2)有色金屬礦產,如銅、鉛、鋅、鋁、鎂、鎳、鈷、鎢、錫、鉬、鉍、銻、汞等;

3)貴金屬礦產,如金、銀、鉑、鈀、鋨、銥、釕、銠等;

4)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屬礦產,如鉭、鈮、鋰、鈹、鋯、銫、銣、鍶、鑭、釹、釤、釔、鍺、鎵、鎘、硒、碲等。

金屬礦產是現代工業的重要支柱。黑色金屬礦產中的鐵礦石是鋼鐵工業最基本的原料;有色金屬礦產中的銅、鉛、鋅廣泛用於電氣工業、機器製造、化學工業及國防工業的各個方面;貴金屬礦產中的金是貨幣的代表,在工業上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金屬礦產提供工業使用的主要是金屬元素。這些元素的克拉克值通常都比較低,必須通過成礦作用才能富集成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許多礦物都含有金屬元素,但只有某些礦物具有工業價值。如鐵的礦石礦物只有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4種;金的礦石礦物主要是自然金、銀金礦和碲金礦3種。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59種,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有鐵、銅、鉛、鋅、金和鎢等。金屬礦產資源在地理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如鐵礦主要分布在前蘇聯、巴西、澳大利亞和美國;銅礦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國、前蘇聯、尚比亞和加拿大;金礦主要分布在南非、前蘇聯、美國和澳大利亞。

我國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54種之多,其中鎢礦和錫礦的儲量分別列世界的第一和第二位。我國金屬礦產在分布上不均衡。如鐵礦主要分布在遼寧、冀東、川西等地;銅礦主要分布在川滇、西藏昌都、山西中條山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南嶺、川滇和秦嶺—祁連山一線;金礦主要分布在山東、青海等地;鎢礦主要分布在南嶺地區(圖5-4)。

圖5-4 中國金屬及能源礦產資源分布圖

2.非金屬礦產

可以提取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或可以直接利用的非金屬礦產及其集合體的礦產資源,稱為非金屬礦產。工業上除少數非金屬元素(如硫和磷等)之外,大多數非金屬礦產是直接利用礦物或集合體的某些物理、化學性質和工藝特性。如金剛石大多數是利用它的硬度和光澤;雲母是利用其透明度和絕緣性;水晶是利用它的光學和壓電性能等等。非金屬礦產按工業用途可分為:

圖5-5 非金屬礦產冰洲石

1)冶金輔助原料,如螢石、菱鎂礦、耐火黏土、白雲岩和石灰岩等;

2)化學工業及化肥工業原料,如磷灰石、磷塊岩、黃鐵礦、鉀鹽、岩鹽、明礬石和石灰岩等;

3)工業製造業原料,如石墨、金剛石、雲母、石棉、重金石和剛玉等;

4)壓電及光學原料,如壓電石英、光學石英、冰洲石(圖5-5)和螢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業原料,如長石、石英砂、石英岩、高嶺土和黏土等;

6)建築材料及水泥原料,如石灰岩、大理岩、石膏、花崗岩、珍珠岩等;

7)寶石及工藝美術材料,如硬玉、軟玉、剛玉、瑪瑙、水晶、石榴子石、綠松石、琥珀、葉蠟石、蛇紋石、孔雀石、電氣石、綠柱石和橄欖石等。

非金屬礦產是人類最早利用的一種礦產,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按照分類,可以看出非金屬礦產用途很廣。實際上,現在人類對非金屬礦產的需求量已遠遠超過對金屬礦產的需求量。

非金屬礦產具有與金屬礦產不同的特點,表現為:①組成非金屬礦產的主要元素O、Si、Al、Fe、Ca、Na、K、Mg等的克拉克值高,因而礦種多、分布廣、儲量大。②利用方式多,除少數礦種用來提取非金屬元素或化合物外,大多數礦種可以直接利用礦物、礦物集合體和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學性質和工藝特性。③可一礦多用,如膨潤土、高嶺土等黏性礦物,既可作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又可作填充料、塗料等;石灰岩可依據其不同性能,用作電石、水泥、化工、熔劑、建材等原料。

盡管非金屬礦產的礦種多、分布廣,但某些開采、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工藝性質特殊的礦種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有局限性的,如金剛石主要分布在扎伊爾、波札那、澳大利亞,重金石主要分布在美國、印度和加拿大。

我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種類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約80種,產地4500多處,其中硫鐵礦、石墨、重晶石、高嶺土、葉蠟石、石膏、硅藻土、玻璃原料、大理岩和花崗岩等20多種在國際上占優勢。沸石、珍珠岩、硅灰石、黏土等幾十種非金屬礦產可望成為國際優勢礦產。金剛石、藍寶石、天然鹼和鉀鹽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圖5-6)。

❺ 形形色色的礦產資源的種類有哪些

迄今為止,全世界發現的礦產近200種(我國發現168種),據對154個國家主要礦產資源的測算結果,世界礦產資源總的潛在價值約為142萬億美元。

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大概就是黑色金屬了。黑色金屬,包括鐵、錳、鉻、鈦和釩等5種礦產。

1992年世界鐵礦石儲量為1500億噸,前蘇聯、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美國、印度和南非七國共佔有世界鐵金屬儲量的84%。按年產10億噸鐵礦石計算,目前世界鐵礦石儲量的靜態保證年限為151年。

錳儲量為7.26億~8億噸,未包括海底錳資源。世界錳儲量的80%以上集中在前蘇聯和南非。上述儲量的靜態保證年限為40年。但由於有海底錳結核和錳結殼這一未開發的資源潛力,世界不必擔心錳礦資源不足。

鉻、鈦、釩金屬已探明的儲量分別為14億噸、2億噸(鈦鐵礦)、1000萬噸,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32年、55年和312年。

有色金屬,包括鋁、銅、鉛、鋅、鋁、鎢、錫、鉬、銻、鎳、鎂、汞、鈷、鉍等13種礦產。

世界鋁土礦資源豐富,儲量巨大,探明儲量達230億噸。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等國是世界鋁土礦資源大國。世界現有儲量的靜態保證年限達216年以上。

除鋁外,世界鈷資源保證年限也較高,其儲量為400萬噸,靜態保證年限為168年。此外,海底豐富的鈷資源可以確保人類無缺鈷之慮。

其他有色金屬中,鉬、鎢、鎳、銻的探明儲量靜態保證年限均在50年到60年之間,銅、鉛、鋅、鎂、汞、鉍則顯得有所不足,其靜態保證年限一般在30年或30年以下。

貴金屬和稀土,除金、銀儲量消耗過快外,鉑族金屬和稀土氧化物資源不足為慮。

非金屬,包括硫、磷、鉀、硼、鹼、螢石、重晶石、石墨、石膏、石棉、滑石、硅灰石、高嶺土、硅藻土、金剛石等礦產。這些是世界上極為豐富的資源之一,其中除硫、金剛石,特別是金剛石資源嚴重不足,靜態保證年限較低以外,其他都可以成為未來工業和人們生活可資依賴的礦產原料來源。

總的看來,世界礦產資源中期供需形勢較為緩和:但資源短缺與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的需求之間的矛盾將繼續存在,資源供需形勢將出現周期性波動。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世界礦產資源供需形勢與20世紀80年代末期相比沒有出現重大轉機。由於全球性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工業化國家經濟持續不景氣,加之前蘇聯和東歐各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大幅度下滑,全球經濟進入了長達五六年的調整階段。世界經濟增長率明顯下降,繼1991年出現0.3%的負增長之後,1992年工業化國家平均經濟增長率為1.6%,東歐和獨聯體各國經濟繼續大幅度下滑。與此相對照,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呈現出良好的勢頭,1991年增長3.4%,1992年達4.5%,亞洲國家超過6%。

由於工業化和經合組織國家經濟結構改組、新技術革命導致基礎原材料消耗降低以及節約、替代等原因,礦產原料的使用強度正在逐年減少。工業化和經合組織國家的礦產原料消費量增長緩慢,多數礦產品供過於求,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礦產品積壓、價格下跌——呈現全球性的礦業蕭條。

這段時間里,礦產品需求的增長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亞太地區。在工業化國家和經合組織國家的鋼、鋁、銅、鋅等消費量以不同幅度下降時,亞太地區的金屬使用率卻呈上升趨勢。過去10年中,亞太地區鋼的用量平均年增長2.2%,鋅年增長0.5%,銅的使用率平均年增長率高達8.4%。預計今後10~20年內,亞太地區的礦產品消費量仍將有較快的增長,原因是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中國和印度,人均有色金屬消費量只及日本或英國的1/20~1/10。

能源和礦產資源供需形勢變化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20世紀以來,人類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顯著增加了,1901~1980年全世界采出的礦物原料價值增長了9.6倍,其中後20年為前60年的1.6倍。石油農業的發展使農業對礦物原料的依賴程度提高了,工業和整個經濟對能源和礦產資源消耗的規模進一步加大。1986年對50個國家的統計表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能量及人均能源消耗呈線性正相關關系: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到1000美元時,人均能耗在1500千克(標准煤)以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4000美元時,人均能耗隨之上升,達10000千克(標准煤)以上。近年來,雖然世界對礦物原料需求速度相對有所降低,但資源消費的絕對數量仍然在增加。而且,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礦產品貿易額不斷增長,到1987年出口貿易額(包括能源產品)已達4420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的17.7%。1991年世界礦產品出口貿易值約為6850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6%。預測到21世紀,世界礦產品貿易額仍將是緩慢增長的趨勢。

大量的統計資料表明,人類社會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礦產資源的消耗強度呈波動曲線。所以在觀察礦產資源供需形勢時,我們要掌握兩點:一是不同國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不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未來30年至50年中,常規礦產仍保持一定的需求增長,而新礦產則呈強勁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