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鎴戝浗鐨勯噾灞炵熆浜т腑浠涔堟瘮杈冪█緙轟粈涔堟瘮杈冨瘜瓚籌紵
鎴戝浗閲戝睘鐭誇駭璧勬簮姣旇緝涓板瘜錛屽叾涓姣旇緝瀵岃凍鐨勫寘鎷閾併侀摐銆侀搮銆侀攲銆侀敗銆侀摑銆侀挩銆侀搮銆侀攽銆侀摱銆侀噾絳夛紝鑰岀浉瀵規瘮杈冪█緙虹殑鍖呮嫭閽淬侀晬銆侀摤銆侀挩銆侀拻銆侀摫銆侀搼絳夈傚悓鏃訛紝鎴戝浗涔熸槸涓栫晫涓婇噸瑕佺殑紼鍦熷厓緔犺祫婧愬浗瀹朵箣涓錛屾嫢鏈変赴瀵岀殑紼鍦熺熆浜ц祫婧愩
㈡ 金屬礦產資源
我國金屬礦產品種比較齊全。黑色金屬礦產中,鐵錳礦資源較豐富,但以貧礦為主;鈦、釩探明儲量多,居世界前列;鉻鐵礦嚴重短缺。有色金屬礦中,鋁、鉛、鋅、鉬、鎳礦資源較豐富,銅礦以貧礦為主,鉛鋅礦分布較廣泛,而鎳礦卻十分集中。鎢、錫、鉬、銻、汞等礦是我國傳統出口的優勢礦產,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貴金屬礦產中,金銀礦探明儲量較多,資源遠景較大,鉑族礦產十分短缺。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屬品種很多,以稀土金屬資源最為豐富,居世界首位。金屬礦產幾乎遍布全國各省區。
(一)鐵礦
鐵礦資源總量豐富,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5位,但貧礦占總儲量的90%以上。鐵礦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以東北、華北地區資源為最豐富,西南、中南地區次之。就省(區)而言,遼寧位居探明儲量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雲南、內蒙古次之。
從鐵礦成因類型來看,主要有與鐵質基性、超基性岩漿侵入活動有關的岩漿型鐵礦床,如四川攀枝花鐵礦床;與中酸性岩漿侵入活動有關的接觸交代—熱液鐵礦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馬坑、內蒙古黃崗等;與中性鈉質或偏鈉質火山—侵入活動有關的鐵礦,如江蘇、安徽兩省的寧蕪鐵礦、雲南大紅山鐵礦等;沉積型赤鐵礦和菱鐵礦床如鄂西、贛西、湘東地區的赤鐵礦;火山沉積變質鐵礦,如鞍山鐵礦、冀東鐵礦等;風化淋濾殘積型鐵礦,如廣東大寶山、貴州觀音山等。鐵礦成因類型以分布於東北、華北地區的火山沉積變質磁鐵礦為最重要。該類型鐵礦含鐵量雖低(35%左右),但儲量大,約佔全國總儲量的1/2,且可選性能良好,經選礦後可以獲得含鐵65%以上的精礦。
從成礦時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鐵礦形成,但以元古宙為最重要。
(二)錳礦
我國錳礦資源較多,分布廣泛,在全國21個省(區)有產出。礦石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3位。從地區分布看,以廣西、湖南為最豐富,佔全國總儲量的55%;貴州、雲南、遼寧、四川等地次之。
從礦床成因類型來看,有沉積型、風化型及熱液型,以沉積型錳礦為主,其次為火山—沉積礦床。從成礦時代來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紀均有錳礦形成,以震旦紀和泥盆紀最為重要。
(三)銅礦
我國是世界上銅礦較多的國家之一,礦區幾乎遍布全國各省(區、市),總保有儲量銅居世界第7位。江西銅儲量位居全國榜首,佔20.8%;西藏次之,佔15%;雲南、甘肅、安徽、內蒙古、山西、湖北等省銅儲量均在300萬噸以上。
礦床類型以斑岩型銅礦為最重要,其次為銅鎳硫化物礦床、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積岩中層狀型、陸相砂岩型銅礦以及少量熱液脈狀銅礦等。
從形成時代來看,從太古宙至第三紀皆有銅礦形成。但從儲量規模和礦床數量來看,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銅礦多與侵位淺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元古宙銅礦多與海相火山岩漿活動有關。
(四)鉛鋅礦
我國鉛鋅礦資源比較豐富,鉛、鋅保有儲量均居世界第4位。
我國鉛與鋅礦比例為1:2.4,是一個突出的資源優勢。鉛鋅礦產地廣布全國,而探明儲量的76%卻集中於滇、蒙、湘、粵、甘、贛、桂、川等8省(區)。
礦床類型有花崗岩型、矽卡岩型、斑岩型礦床;有與海相火山、陸相火山有關的礦床;有產於海相碳酸鹽、泥岩—碎屑岩系、海相或陸相砂岩和礫岩中的鉛鋅礦等。成礦時代從太古宙到新生代皆有,以古生代鉛鋅礦資源為最豐富。
(五)鋁土礦
我國鋁土礦資源屬中等水平,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7位。山西鋁資源最多,保有儲量佔全國41%;貴州、廣西、河南次之,各佔17%左右。
鋁土礦類型主要是沉積型—水硬鋁石,其儲量佔全國探明儲量的95%以上,其餘為堆積型和風化殼型鋁土礦。
從成礦時代來看,鋁土礦主要產於石炭紀和二疊紀地層之中,鋁土礦的質量和厚度與地層沉積間斷呈正相關關系。
(六)鎢礦
我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分布於23個省(區),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1位。鎢產量也居世界首位,是我國傳統出口的礦產品。就產地來看,以湖南(白鎢礦為主)、江西(黑鎢礦為主)為多,儲量分別佔全國總儲量的33.8%和20.7%;河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次之。
礦床類型有熱液型、斑岩型、接觸交代型。熱液型以黑鎢礦為主,接觸交代型以白鎢礦為主,斑岩鎢礦集中分布於河南盧氏—架川一帶。從成礦時代來看,最早為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較少,中生代形成鎢礦最多,新生代鎢礦則罕見。
(七)錫礦
我國是世界上錫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2位。礦產地分布於15個省(區),以廣西、雲南兩省(區)儲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的32.9%和31.4%,湖南、廣東、內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區)共佔全國儲量的93%。
錫礦礦床類型主要有與花崗岩類、中酸性火山—潛火山岩類、沉積再造變質作用有關的礦床。成礦時代比較廣泛,以中生代錫礦最為重要,前寒武紀次之。
(八)銻礦
我國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1位。礦產地分布於18個省(區),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儲量最多,佔全國的41.3%,其次為湖南、雲南、貴州、甘肅、廣東等省。
礦床類型有層控熱液型及熱液型兩種。層控熱液型銻礦床含礦岩層多為碳酸鹽岩,熱液型銻礦床其含礦圍岩多為碎屑岩,常與汞、金、鎢共生。從成礦時代來看,除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中尚未發現有工業礦床外,自前震旦紀到第四紀都有銻礦分布,但其改造成礦的時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的燕山期。
(九)金礦
我國金礦資源比較豐富,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7位。礦產地幾乎分布於全國各地,以山東獨立金礦床為最多,金礦儲量佔全國的14.37%;江西伴生金礦床最多,占總儲量的12.6%;黑龍江、河南、湖北、陝西、四川等省,金礦資源也比較豐富。
金礦床分內生、外生兩大類,內生礦床中以岩漿—熱液破碎帶蝕變岩型和石英脈型為最重要,沉積改造微細粒型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砂金礦亦佔有重要地位。成礦時代的跨度很大,從太古宙到第四紀皆有金礦形成,但56%的金礦集中在前寒武紀,其次為中生代和新生代,占總儲量的36%,古生代金礦相對較少。
(十)稀土礦產
我國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的儲量相當於世界總儲量的43%。礦產分布於全國16個省(區),以內蒙古最多,儲量佔全國的95%,湖北、貴州、江西、廣東省次之。我國稀土礦產不僅儲量大,而且品種多、質量好,礦床類型獨特。如內蒙古白雲鄂博含鈮—稀土鐵礦,稀土儲量規模巨大,為世界之冠,現已在包頭建成我國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
稀土礦產多與其他礦產共生,南方以重稀土為主,而北方以輕稀土為主。稀土礦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礦床形成,尤以中生代的燕山期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