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流動的地下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新奇特產品來自於哪裡 2024-11-25 09:34:54
紅酒里的酒鑽石是什麼 2024-11-25 09:24:50

流動的地下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9-10 04:02:23

⑴ 地下水是怎樣流動的呢拜託各位大神

1 地下水流系統動力學 地下水系統包括地下水、含水地質介質、水流邊界以及水源(如補給)和泄水口(如水泉、層際水流或水井)。水透過該系統流動,並保存在該系統中。在自然條件下,水從補給區到排泄區的流動時間范圍可從不足一天到100 多萬年。地下水流系統中儲存的水既有近期的降雨,也有沉積物沉積時被圈閉在沉積物中的水。 在發生水井抽水或補給率變化等水文變化之後,地下水系統中的水頭(水位)趨於平衡,可以用這種趨於平衡所需的時間來說明含水層反應時間的變化性。對於承壓地下水系統來說,反應時間可用下式計算: T * = S s L c2 / K (l ) 式中T *為盆地水力反應時間(T ), S s為單位儲水量(L -1 ) , L c為盆地的某一特徵長度(L ), K 為水力傳導率(L / T )。水力傳導率是滲透率的一種量度,其范圍可達12 個數量級,而且地下水系統邊界之間的距離可從幾米到數百km 。利用(1 )式計算出的兩種理想地下水系統的水力反應時間是:承壓型河流含水層系中的水平水流為0.1 天(144 分鍾),而厚的區域性低滲透率單元中的垂直水流為4.0 x l07 天(約11萬年)。 流經地下水系統的時間取決於水頭的時空梯度、水力傳導率和系統的孔隙度。流經系統的時間不同於趨於平衡的水力反應時間。例如,上面已計算出,承壓型河流含水層系中的水頭可在不到一天內對水力變化做出反應,而在自然條件下水穿越系統整個厚度所需的時間則大約為3 萬天(82 年)。基岩中破碎岩石系統的有效孔隙度小於砂、礫石等未固結多孔隙介質系統的有效孔隙度,而且穿過破碎岩石系統的流速可能較快。例如,對於在威斯康星州破碎白雲岩中所打的城市水井來說,水流經幾公里距離所需的時間估計不到一年,在這種情況下,補給量和抽水量的季節性變化會對流動時間的變化產生影響。在較緩慢的地下水系統中,如在泰國的曼谷盆地,在了解數萬年時間內地下水的流動時,要考慮到氣候和地質條件的長期變化。地下水的長期流動實際上也影響著所有地質作用過程,其中包括成岩作用、成礦作用以及石油的聚集。 在確定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統內的遷移時,水的運移時間是重要的。全世界由於地表污染源所造成的大范圍地下水污染,反映出淺部地下水的年齡通常為幾十年或更短。由出水量大的水井引起的水力梯度會進一步縮短污染物向水井匯流的時間。 從地下水系統抽取的水最初來自於儲水區。隨著時間的流逝,水頭會在距抽水點更遠處逐漸下降,抽水造成的影響會通過地下水系統傳播。最終,抽水造成的影響會到達某一邊界(如河流),在該邊界上,要麼加大對地下水系統的補給量,要麼減少該系統的排水量。通常假設,如果對地下水的抽取速率不超過自然補給率,則這種抽水速率是「安全的」或「可持續的」,然而這種假設是錯誤的,因為它忽視了地下水系統排水量和補給量的這些變化。 多年來,水流和溶質遷移的計算機模型一直是評價地下水資源的綜合手段,它們被用來闡明從局部污染到由於大陸范圍的流體遷移而造成的大型礦體的一系列間題。這些模型的預測能力可用於對假說進行檢驗,這樣既加深了我們對現狀的了解,又加強了有關含水層對未來氣候或人為壓力的反應的預測。最近有人把地下水流動模型與地表-大氣模型和遷移模型與地球化學反應模型聯系在一起,從而擴大了可以闡述的問題種類的范圍。自動校準方案和對不確定性的分析增強了模型的實用性,而新的計算機可視化手段則提高了我們對含水層性質的變化性對地下水流動型式的影響的了解。 模型的預測精度是受模型的正確性(即對相關作用過程的正確顯示)和模型參數的不確定性制約的。後一種不確定性是由於參數值的可測定精度有限而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由於含水層的特徵中所固有顯著非均質性造成的。地下水水文學中的一個根本問題,是無法充分描述和顯示這種非均質性,即便採用經過改進的模型,這個問題仍將繼續制約著模型預測的可靠性。空間非均質性與模型不確定性之間的聯系還取決於所要回答的問題的類型。例如,對水頭在含水層中的分布進行合理估計,只要求對空間非均質性進行有限的了解。而另一方面,某一特定位置的化學濃度預測的置信度,對水力性質空間分布的較小不確定性可能都是十分敏感的,甚至對於相對均勻的多孔隙介質也是如此。

⑵ 地下水資源概念及分類

一、地下水資源概念

廣泛埋藏於地表以下,存在於地殼岩石裂縫或土壤孔隙中的各種狀態的水,統稱為地下水。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地下水資源是指有使用價值的各種地下水量的總稱,它屬於地球水資源的一部分,具有流動性和可恢復性。地下水是否具有使用價值需從水質和水量兩方面判斷,故地下水資源評價應分別進行水質和水量的評價,由於地下水量的計算和確定比評價水質復雜,故一般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時,在水質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著重對水量進行評價。

二、地下水資源的分類

地下水資源分類能客觀地反映地下水資源形成的基本規律及它的經濟意義,便於我們在實踐中對它進行研究和定量評價。正確地進行地下水資源分類,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重要理論基礎。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地下水資源的分類進行了研究,至今仍不斷提出新的分類方案。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分類方法。

(一)國外地下水資源分類

1.普洛特尼柯夫分類法

由前蘇聯普洛特尼柯夫提出,20世紀70年代以前在我國曾廣泛採用。這種分類方法以自然界地下水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形式,把地下水資源分為天然儲量和開采儲量,其中天然儲量又分為靜儲量、動儲量、調節儲量。

(1)動儲量:指單位時間流經含水層橫斷面的地下水體積,即地下水的天然流量;

(2)靜儲量:指地下水位年變動帶以下含水層中儲存的重力水體積;

(3)調節儲量:指地下水位年變動帶(多年最高與最低水位之間)內的重力水體積;

(4)開采儲量:指經濟技術合理的取水工程從含水層中取出的水量,並在預定的開采期內,不致發生水量減少、水質惡化等不良現象。

普氏分類法只反映了地下水資源在天然條件下的各種數量組成,沒有明確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數量之間的轉化關系。尤其是沒有明確地指出在開采條件下,結合開采方案,開采量的組成成分是什麼,以及天然儲量成分對開采資源起什麼樣的作用。因此,過去按上述分類法評價地下水資源時,往往只能按照天然條件計算出各種儲量,但提不出可靠的開采資源數量,相應也就難以解決開采資源的正確評價問題。

2.法國的地下水儲量和資源分類法

法國常稱的地下水儲量是指儲存於含水層空隙中的重力水體,是一個單純的物理量。而地下水資源是指從含水層中能提取出來的水量,它不僅與儲量有關,而且又受一定技術經濟條件的限制,所以資源又含有經濟的概念。研究儲量的目的是為合理地確定資源,由此地下水儲量又可分為地質儲量、天然儲量、調節儲量和開采儲量四類。地下水資源分為理論潛在資源、實際潛在資源和可采資源三種。

3.美國、日本等國的地下水儲量和資源分類法

地下水水質及水量隨開采區經濟發展需要、取水設備的能力、水質及水量允許的變化范圍及法律等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它不是一個常量。

(1)持續開采量:指能從含水層中連續地抽水,不致於引起不良後果的地下水量,也稱為安全開采量。

(2)疏乾性開采量:在天然補給量較少,而固定儲存量較多的地區,在符合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有計劃的過量開采量。其開采結果是開采區的地下水位(頭)逐年穩定下降。

(3)最大常年開采量:指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措施和水源(包括引進水及處理後的廢水等)來補給含水層所獲得的常年使用的最大水量。

(二)國內地下水資源分類

我國曾廣泛採用的前蘇聯普洛特尼柯夫分類法,僅反映了地下水量在天然狀態下的客觀規律,存在一些缺點。隨著地下水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下水資源的認識不斷深入,20世紀70年代後期提出了不同的地下水資源分類方案。

1.補給量、儲存量、允許開采量分類法

1983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的《供水水文地質手冊》將地下水資源劃分為補給量、儲存量和消耗量,其中消耗量包括天然消耗量和允許開采量兩部分。

目前,我國廣泛採用補給量、儲存量、允許開采量分類方案,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國標(GB50027—2001)執行該方案。既不用儲量也不用資源(資源包括質和量兩方面,單純指水量時用資源描述不合適),直接叫做地下水的各種量。

(1)補給量:指天然狀態或開采條件下,單位時間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含水層的水量。補給量根據其形成階段的不同,又可分為天然補給量、人工補給量和開采補給增量。

①天然補給量:是指在天然條件下進入含水層的水量。一般包括大氣降水入滲補給量、地表水入滲補給量、越流補給量和側向徑流補給量等。

②人工補給量:是指採用人工回灌、引滲等方式進入含水層的水量。

③開采補給增量:又稱激發補給量,是指在開采條件下,除天然補給量外,由於地下水開采條件和循環條件的改變所增加的補給量。它包括開采襲奪河水水量的補給、奪取泉水排泄量的補給、增大的降水入滲補給量、增大的相鄰含水層的越流補給量、增加的側向徑流補給量、增加的人工補給量等。

補給量的計算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核心內容。從理論上講,上述三類補給量應分別計算。但實際上,由於許多地區的地下水都已不同程度的開采,很少有天然狀態存在。因此,計算補給量時,首先是計算現狀條件下的地下水補給量,然後再計算擴大開采後可能增加的補給量。開采補給量的大小,除了與含水層的導水能力、地下水流域的大小、邊界性質和水源有關外,還與具體的地下水開采方案(取水建築物的形式、布置方式等)及開采強度有關。當開采方案合理,開采強度較大時,可以奪取大量補給量。如在傍河地段取水,沿河岸布置井群,開采時可以獲得大量的地表水補給,補給增量可遠遠大於原來的天然補給量,成為可采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開采時的補給增量並不是無限制的,必須從全區水資源循環轉化和合理開發利用的觀點出發,制定合理的開采方案,以便獲得合理的開采補給增量,否則,將會造成顧此失彼、掠奪開發的不良後果。我國有些地區河流基流量大幅度減少,甚至乾涸,使已建水利工程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究其原因,往往和地下水的不合理開采有關。

人工補給量的確定,首先必須研究各種補給源的水在含水層中的運移規律,再確定人工補給水量與含水層實際獲得的補給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以便確定所需的人工補給水量。

(2)儲存量:指地下水補給與排泄的循環過程中,某一時間段內在含水介質中聚積並儲存的重力水體積。按其埋藏條件可分為容積儲存量和彈性儲存量。容積儲存量是指含水層空隙中所容納的重力水體積,亦即含水層疏干時能得到的重力水體積。潛水含水層的儲存量主要是容積儲存量。而彈性儲存量是指將承壓含水層的水頭降至隔水底板時,由於含水層的彈性壓縮和水的彈性膨脹所釋放出的水量。

由於地下水位受補給條件和排泄條件的制約,所以地下水儲存量與其補給量和消耗量是密切相關的。若地下水的補給量大於消耗量,則多餘的水量便在含水層中蓄存起來。相反,補給量小於消耗量,則動用儲存量來滿足地下水的消耗。所以,地下水資源的調蓄性是通過儲存量來體現的。

(3)允許開采量消耗量:指通過技術經濟合理的取水建築物,在整個開采期內地下水水質、水量的變化保持在允許范圍內,不影響已建水源地的開采,不發生危害性的工程地質現象的前提下,單位時間從水文地質單元(或取水地段)中能夠取出的水量,也稱為可開采量。

允許開采量與開采量的概念是不同的。允許開采量指在一定范圍平衡單元內含水層中,單位時間內以最優取水方案可以取出的最大水量,而且這個允許開采量在技術經濟上既要合理又要可行,同時也不會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後果。而開采量是指目前實際正在開採的水量或預計開採的水量,它僅代表取水工程的產水能力。開采量應小於允許開采量,否則會引起一些不良後果。

允許開采量的確定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核心問題。一般來說,允許開采量的大小是由地下水的補給量和儲存量大小決定的,同時還要受到技術經濟條件的限制。由於地下水的排泄量或多或少總是存在的,所以,允許開采量要比補給量小。如果開采後產生較大的開采補給量時,允許開采量有可能大於天然補給量。

上述地下水資源分類方案以水均衡為基礎,並由此按天然狀態和開采狀態,提示了地下水資源的三項因素,尤其是突出了地下水補給量的計算,同時還注意到了開采前後補給量和排泄量的變化,從而使地下水資源評價成果更加接近於實際。但是該分類方法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對開采量的定義比較概念化,影響允許開采量的眾多因素在實踐中往往難以同時考慮,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情況對開采量再作進一步的研究。

2.陳夢熊、曹萬隸等學者提出的分類法

(1)陳夢熊、方鴻慈等提出的分類法。陳夢熊、方鴻慈等提出,把地下水資源劃分為天然資源和開采資源。

①天然資源:指在一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區域的總體或整個含水層組)內,地下水在天然條件下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大氣降水或地表水的入滲補給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學特徵、可以利用並按水文周期規律變化的多年平均補給量。一般可用區域內各項補給量的總和或各項排泄量的總和來表徵。

②開采資源:指在經濟合理的開采條件下,並在開采過程中不發生水質惡化或其他的不良地質現象,對生態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有保證的可供開採的地下水資源。

該提法中,開采資源與允許開采量含義相近。天然資源的豐富程度主要取決於補給量;而開采資源的多少取決於開采條件下的補給量,其大小與技術經濟條件、開采條件有關。該分類方法突出了在一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內,一年或多年的天然平均補給量和平均排泄量是平衡的,同時明確了天然資源和開采資源的組成,有助於生產實踐和應用。

(2)曹萬隸提出的地下水資源分類法。該分類把地下水資源劃分為補給資源、儲存資源兩類。

①補給資源:是指降雨入滲補給量、灌溉入滲補給量、河渠滲漏補給量、側向補給量、人工補給量及越流補給量與彈性釋水量。這些量不僅隨時間而變,而且也與開采條件有關,是計算總補給資源時必然考慮時間、開采水平及開采條件。

②儲存資源:指在多年中不能動用的含水層中的重力水體。該水體若被動用(開采),則被開采部分的地下水量,在天然條件下無法使其恢復。一般情況下地下水儲存資源不宜動用,應使其相對穩定。但在不同區域或不同水文地質條件的地區,地下水的儲存資源也是不同的。該量相當於地下水庫的「死庫容」。

該分類方法中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從地下水開發利用的角度,研究地下水的補給資源、可能最大補給量及地下水可開采量。

3.其他分類方法

(1)根據埋藏條件和水理性質的分類。根據埋藏條件和水理性質,可把地下水分為包氣帶水、潛水和承壓水。

①包氣帶水:指潛水面以上包氣帶中的水,這里有吸著水、薄膜水、毛管水、氣態水和暫時存在的重力水。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之上季節性地存在的水稱上層滯水。

②潛水:是指存在於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滲補給。

③承壓水:是充滿於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水。它承受壓力,當上覆的隔水層被鑿穿時,水能從鑽孔上升或噴出,形成自流水。

另外,按埋藏深度的不同,地下水又被分為淺層水和深層水。淺層水一般指潛水或微承壓水,深層水為承壓水。

(2)根據含水介質空隙性質的分類。按含水介質空隙的性質,將地下水分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水是存在於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如鬆散的砂層、礫石層和砂岩層中的地下水;裂隙水是存在於堅硬岩石和某些碎屑岩層裂隙中的地下水;岩溶水又稱喀斯特水,指存在於可溶岩石(如石灰岩、白雲岩等)的溶蝕、洞隙中的地下水。

⑶ 地下水資源的特點

1.流動性(或稱活動性及與周圍環境的密切聯系性)

地下水是流體,處在不斷運動、循環之中,表現為地下水徑流量。地下水資源是一種動態資源,地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熱量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也有明顯的時空變化。由於地下水與周圍環境(氣候、水文條件及地質條件等)有密切聯系,特別是與地表水的聯系更為密切,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轉化,這種聯系反映在含水層的平面和剖面邊界條件上,包括地下水的補給和排泄條件。考慮到地下水的流動性,可用地下水的流量表示地下水的數量。由於人工開采地下水後,其邊界條件可能發生變化,使地下水的流動狀態改變,所以地下水的天然流量也不能完全反映地下水可被開采利用的數量。

2.可恢復性(也稱循環再生性)

天然條件下,地下水的可恢復性是通過水文循環實現的。開采條件下,只要開采量不超過一定限度(即開采量小於補給量),雖然開采時井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的儲存量暫時減少,但只要停止開采,就可通過外界補給獲得補償,水位又可逐漸恢復原位,即地下水儲存量又得到補充,這種性質稱為地下水的可恢復性。地下水資源的可恢復性與地下水系統的開放性是分不開的。淺層地下水系統與大氣圈和地表水系統聯系密切,積極參與水循環,因而地下水資源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恢復性)。深層水層水系統與外界水力聯系相對較弱,水循環交替速度緩慢,地下水資源的可再生能力差。由於地下水具有可恢復性,只要開采合理(開采量小於補給量),可以長期開采而不會造成水資源枯竭。地下水資源的可恢復性(可再生性)是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保證。這是與一般礦產資源的最大區別。地下水雖然可以不斷得到補給和更新,開采後可以補充恢復,但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大量超采,也會造成地下水資源的消耗甚至枯竭。

3.可調節性(或稱儲存量的可變性)

地下水資源的可調節性主要表現在水量方面。地下水在含水層中始終處在不斷地補給和消耗的新舊交替過程中,補給和消耗量在不同年份或季節是不同的,特別是補給量隨時間變化較大。因此,補給和消耗在一些地區一定時期內往往是不平衡的。當補給豐富、補給大於消耗時,含水層就把多餘的水蓄集起來,使地下水的儲存量增加;當補給較少或暫時停止時,又可用儲存的地下水維持消耗,從而使儲存量減少。儲存量的這種可變性,在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及開采過程中均起著調節作用,這種性質是其他礦產資源所不具備的。利用這一性質,可進行人工調蓄,增大開采量。

4.系統性

地下水一般是按一定的含水系統形成和分布的,存在於同一含水系統中的水是一個統一整體,有著共同的補給、徑流、排泄體系。在含水系統的任一部分注入或排除水量,其影響將波及整個含水系統。系統也可理解為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系統有不同的級次和類型,如孔隙含水系統,裂隙含水系統,岩溶含水系統,山前傾斜平原含水系統,河流沖積平原含水系統等。地下水系統具有整體性。因此,必須從含水系統的整體上尋求最優開發利用方案,如果僅僅考慮局部地區或某一部分的利益,就會引起一系列負效應。

⑷ 地下水有哪些類型

地下水類型:上層滯水是由於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滲的大氣降水停留在淺層的岩石裂縫或沉積層中所形成的蓄水體。上層滯水分布范圍小,水量也不大,而且有明顯的季節變化。雨季儲水豐富,旱季蒸發於涸。潛水是埋藏於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見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潛水。當潛水流出地面時就形成泉。潛水分布較廣,水量比較穩定,是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自流水是埋藏較深的、流動於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這種地下水往往具有較大的水壓力,特別是當上下兩個隔水層呈傾斜狀時,隔層中的水體要承受更大的水壓力。當井或鑽孔穿過上層頂板時,強大的壓力就會使水體噴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⑸ 地下水資源的基本特徵

地下水資源是地球上總水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種埋藏於地下的特殊地質礦產資源。因此,地下水資源具有地質礦產資源和一般水資源的雙重屬性,但它又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地下水資源和一般地質礦產資源的共性在於他們都是地質歷史的產物。其資源的形成條件、資源的埋藏分布條件、資源組分的特徵都嚴格受到地質條件的控制,但是地下水資源又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有別於一般的地質礦產資源。

(1)地下水資源是一種在動態平衡中存在的資源(或稱「動態」資源)

這是地下水資源和其他一切地質礦產資源的根本區別。各種地質礦產資源都是一種「靜態」物體,即使是石油、鹵水等液體礦產,在天然狀態下也是靜態的。因此,所有的地質礦產資源均可用它們所佔據的地下空間體積來衡量。而地下水資源則不同,它是在動態平衡中存在的資源,或者說它是在不斷補充又不斷消耗中存在的資源。由於其資源量隨著時間變化,因此在計算其資源量時,必須有時間的注記,或用時段平均值表示。

(2)地下水資源是一種可恢復、可再生的資源

這也是地下水資源不同於一般地質礦產資源的主要特徵之一。各種地質礦產資源都是在以往某一地質歷史時期中形成的,其資源儲量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將隨著人類的開采而減少以致耗盡。而地下水資源則是一種在地質歷史中可以不斷得到補充和更新的資源,其資源的形成過程在開采時期也仍在繼續進行。因此,只要開采量不超過補給能力,所動用的資源量是可以恢復的,不致出現資源的枯竭。但是,當開采強度長時間超過其補給能力,或者由於某種原因補給能力遭到削減,就會出現資源量減少和資源的枯竭。因此,必須合理開采且有效地保護地下水資源,才能使地下水長期造福於人類。

(3)地下水資源是與環境和人類活動關系最密切的一種資源

地下水本身是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故地下水資源質與量的形成和環境緊密相聯,同時地下水埋藏分布狀態的改變也將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地下水資源量的形成不僅與地質環境所提供的貯水介質條件有關,而且也和大氣降水、地表水的入滲補給等環境條件有關。因此地表徑流狀況、大氣降水量及其入滲條件在人為或自然因素影響之下導致的任何變化,都將對地下水資源量的形成(即補給量的增減)產生影響,環境變化對地下水資源水質的影響就更為明顯。同樣,在自然或人為因素影響下,地下水本身埋藏狀態的改變,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大量開采地下水會導致區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持續下降,進而導致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縫等地質環境災害,導致海(咸)水入侵或地下水水質惡化。由於水與環境之間存在的這種復雜聯系,因此在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時,必須充分考慮地下水與環境的相互制約關系,以達到興利除弊,獲得最佳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目的。

(4)地下水資源是一種可調蓄的資源

由於岩石中存在巨大的貯水空間,如同地面的湖泊水庫一樣,對豐、枯水期的地下徑流,具有很好的調蓄作用。因此,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不必要只按枯水期的補給量來設計取水量,枯水期可適當的抽取部分貯存量,而只要動用的貯存量能在豐水期得到補償即可,同時也因為地下水所具有的較好調蓄能力,故其供水穩定性強於地表水源。

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相比較,也有其共性和差異性。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共性表現為:①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兩者都是地球上水資源的組成部分,前者分布在地下,後者分布在地上;②地表、地下水資源,均具流動性和隨時間變化的特徵,均是一種可更新、可再生的資源;③兩種資源都主要由大氣降水轉化而來,兩者之間聯系密切,相互轉化,資源量存在很大重復性。

地表水和地下水也有許多不同之處:①地表水多集中分布在地形低窪之處,構成當地侵蝕基準面。而地下水分布的范圍則要廣泛得多,可分布於侵蝕基準面以下,也可分布於侵蝕基準面之上。②地表水的分布主要受控於地形,而地下水埋藏分布則主要受控於地層、岩性和構造條件。地表水的匯水范圍主要受地形分水嶺控制,而地下水的匯水范圍則不然,它有時可大於地表水流域,有時也可小於地表水流域。③地表水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游向下游流動,而地下水的運動不僅受重力作用,也受靜水壓力的作用(如承壓水)。④地表水的水量主要決定於地表匯水范圍和降水強度,而地下水的水量則不僅與降水強度有關,同時與地表入滲條件、岩石的空隙性和含水層分布范圍等多種地質因素有關。⑤地表水的水量、水質的動態變化較大,而地下水的動態變化相對緩慢和穩定。

由以上地表水、地下水資源的共性和區別可知,地下水資源應該是一種具有地質屬性的特殊水資源。對地下水的研究,既要藉助地表水文學的方法,更要藉助地質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