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農村怎麼開發課程網路資源
擴展閱讀
門牌價格虛高怎麼辦 2025-01-14 19:21:27
1升防凍液成本價多少 2025-01-14 19:20:46

農村怎麼開發課程網路資源

發布時間: 2024-09-18 21:58:28

⑴ 農村課程資源短缺現狀

關於農村課程資源短缺現狀如下:

1、教育資源匱乏:

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相對城市稀少,包括師資力量、教育設施、學習資料等方面的不足。這導致農村學生在接受優質教育方面處於不利地位。

2、教育投入不足:

由於經濟條件限制,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相對較低,政府和社會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也有限。這導致農村學校設施落後,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推進農村教育信息化。

加強農村學校的信息化設施建設,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農村學生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習效果。

4、加強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

提高農村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支持。例如,開展家長教育講座、提供家庭教育輔導、設立家庭教育基金等,增強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和支持。

⑵ 如何農村小學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益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大幅度大面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回顧過去,我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促進兩個轉變:

一是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管理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校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3名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教師一律安排到邊遠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當前,我校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課改經費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師資隊伍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久而久之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校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推行「321開放性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3個允許:允許學生插嘴、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2個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1個寬容:寬容學生的過錯。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5%的預算經費必須足額用於安排教師繼續教育。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一定的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金牛鎮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⑶ 現代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的詳細介紹

模式一是教學光碟播放點:配備34寸彩色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成套教學光碟。通過播放教學光碟對學生授課和輔導。配備對象主要是農村學校布局調整確需保留的教學點,平均每點投資概算3000元。
模式二是衛星教學收視點:配備衛星接收系統、計算機、電視機、DVD播放機和1-6年級所需的教學光碟。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快速大量接收優質教育資源,並同時具有教學光碟播放點的功能。配備對象為鄉中心小學和村完小。每點投資概算1.6萬元。
模式三是計算機教室:配備衛星接收系統、網路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學光碟播放設備。其特點是除具備模式二全部功能外,還能夠為學生提供網路條件下的學習環境。配備對象為農村初中。平均每點概算15萬元。
在按照三種模式完成基本配置的基礎上,各地可結合實際確定相應的配置標准。 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國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的農村中小學,在校生1.62億,佔中小學生總數的81%。這些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在教學條件、教育資源、教師水平和教學質量等方面與發達地區存在著巨大差距。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加強教師培訓,積極引入外部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縮小東西部的教育差距,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同時為農民提供經濟、市場信息,幫助他們學習科學的種植、養殖和其它技術,進一步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工程規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為全國約11萬個農村小學教學點配備教學光碟播放設備和成套教學光碟,向這些教學點的約510萬山村小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解決師資和教學質量較低的問題;使全國38.4萬所農村小學初步建成衛星教學收視點,基本滿足農村8142萬小學生對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需求,同時,衛星教學收視點還將成為中央確定開展的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依託;使全國3.75萬所農村初中基本具備計算機教室,使3109萬農村初中在校生能夠逐步與3495萬城鎮初中生一樣,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為推進全社會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示範項目,中央投資3.64億元,在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村地區的29229所小學、2350所初中,已配備57140套教學光碟播放設備、5016個衛星教學收視點、410個計算機教室。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國家投入10億元,地方配套9.1億元,在西部地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部6省、山東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試點工作共建成20977個教學光碟播放點、48605個衛星教學接收點、7094個計算機教室。覆蓋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5%左右的農村中小學,覆蓋中部六省21%左右的農村中小學。覆蓋西部試點省925萬中小學生,學生覆蓋率為27%;中部試點省644萬中小學生,學生覆蓋率為21%。試點地區同時覆蓋了中央確定的9個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地(市、州)縣。 1、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成立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部際協調小組,研究制定試點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對試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組織實施,監督檢查以及協調試點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有效保證了對工程的宏觀指導。
按照國家三部委「試點工作以省人民政府為主組織實施」的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真正把試點工作當作促進農村教育及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試點工作由省級政府負責,根據總體規劃、工程實施管理辦法和相關標准規范,結合各地實際,制定本地區試點工作規劃和方案,負責試點工作組織和工程建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並整合力量組建了試點工作辦公室,負責工程的建設規劃、方案論證、招標工作、設備的應用與管理、資源建設與教育教學整合研究、檢查驗收等工作。地(市、州)、縣各級政府也相應成立了以政府分管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試點工作期間,各級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了大量的檢查組、協調組、指導組和專家工作組赴一線工作,有效地保證了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各項目學校也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各級責任明確,上下協調通暢。做到了工作組織機構健全、人員到位、職責明確、目標清楚、任務落實,為試點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領導和人員保障。
2、管理制度完善,措施得力
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針對工程的各重要環節,制定了一系列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的文件,指導工程實施,規范試點工作。主要包括:《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方案》(教基[2003]22號);《關於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方案的審核意見》(教基廳函[2004]30號);《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終端接收站點技術方案》(教基廳[2004]5號);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設備招投標采購管理辦法》(教基廳[2004]8號);《關於公布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項目設備招標采購合格供應商名單的通知》(教基廳函[2004]37號);《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驗收管理辦法》(教基廳[2004]14號);以及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批復的各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各地根據三部委的要求制定了相應的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使試點工作的招投標、設備接收安裝、運行維護、教師培訓、資源建設、教學應用等實施過程有了保證。
3、工程資金專戶管理,配套資金落實
試點工作所需經費採取由地方負責、國家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予以適當補助的辦法。西部地區中央投入總資金量的2/3,地方投入1/3;中部地區中央投入總資金量的1/3,地方投入2/3;山東省的試點工作所需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籌措,中央對困難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在省級設立試點工作資金專戶,全部工程資金納入該專戶管理。
試點地區採用多種方式落實配套資金,工作策略和具體措施各有特色,其中省級財政承擔了主要配套資金責任。大部分試點地區採用了省、市、縣三級配套的辦法;如貴州省按5:2:3的比例落實了省、市、縣配套經費。少部分試點地區按省與地、省與縣、或地與縣二級配套,如安徽省地方配套資金由省和縣兩級負擔,省級財政承擔80%,縣級財政承擔20%;河南省配套資金由省、市兩級政府按1:1承擔;吉林省地方配套資金由地區(市)、縣配套落實,省里安排資金擴大了試點范圍。重慶市針對是否實行「一費制」、是否屬於三峽庫區和經濟發展差異等情況,按不同比例落實了區縣配套資金。還有部分試點地區的配套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如內蒙配套資金全部由自治區級財政來承擔。
4、招標過程規范,效果良好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設備招投標采購管理辦法》(教基廳[2004]8號)文件。為保證招標采購工作的質量,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完成了設備供應商和集成商的資格預審,遴選國內著名企業參與工程建設。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設備招投標采購管理辦法》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對招投標的各重要環節做出了明確規定,並強調了三點:一是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為招標人,二是只有資格預審合格者的集成商及通過合格預審的產品才可以參加招標,三是招標采購全過程由紀檢監察部門實施監督檢查。試點工作專項資金的使用,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
為指導各省做好工程設備招標采購工作,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專門舉辦了招標工作國家級培訓班,結合試點工作的實際,對各試點省負責招標工作的70名同志進行了有關法律法規、工作程序的培訓,為各省的招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各地十分注重對招標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組織精幹隊伍,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科學合理制訂標書,嚴格依法辦事,規范操作,並結合各地農村中小學的實際具體制定標書,整個招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湖南省的招投標工作嚴肅認真,紀檢部門全程參與監督,具體組織方式也有所創新,一是招標代理機構通過招標產生;二是對三部委資格預審沒有涉及到的配料、設備施工材料、軟體供應商進行省級資格預審;三是所有配套設備和施工材料都通過招標采購。
招標結果顯示:省級組織招標既能結合各地實際、落實了地方的工程實施責任和監督責任,又有較好的規模效益。彩色電視機34寸價格為1600-1700元,DVD機價格為250-300元;計算機教室平均在15萬元左右。
5、培訓工作扎實,骨幹隊伍初步形成
試點工作中先後舉辦了三期國家級培訓班,為試點地區培訓了1000多名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各試點地區進行了省、市(地、州)、縣級和學校的四級培訓。
各試點省從試點工作開始就始終把骨幹教師的培訓工作貫穿於整個工程實施過程之中。制定了本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項目學校骨幹教師培訓方案,明確骨幹教師的培訓內容,教學目標和課時安排。根據學員水平參差不齊的特點,以學員為本,採取分班教學等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教學。在經過省、市(地、州)、縣、校本培訓之後,有些骨幹教師除承擔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外,也具備了相當的硬體和軟體維護工作。從與受訓教師的座談中反映,參加培訓的學員對培訓的教學安排和組織管理表示滿意,並且基本上都達到了預期的培訓要求,在實踐中有比較顯著的表現。實地評估表明,約有80%以上的學員能夠獨立安裝衛星設備和調試計算機數據接收系統,能夠培訓學校的其他教師,能夠下載資源並適當用於教育教學等。陝西省教育廳按照國家三部委項目方案的要求,提出了以「配置為基礎、培訓為重點、科研為先導、應用為核心」的工作原則,編制了《陝西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教師培訓工作管理手冊》,其中不僅包含在基地接受培訓時的要求,還包含校本培訓工作要求,如:工作原則、管理制度建設等,在培訓技術的同時也對加強管理的方法進行了培訓。寧夏創造了「資源教師」(經過上級培訓過的教師)「以一帶五」的經驗,要求每一位經過上級培訓的教師要帶五位其他教師學會使用技術。貴州進行有針對性的再培訓活動,使一線教師帶著問題學習,提高了培訓的效果,推動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甘肅省積極推行參與式培訓方法,鼓勵農村教師利用網路發表意見,合作學習。湖南把培訓和實地觀摩相結合,先建試驗點,進行觀摩學習,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參加培訓和應用現代遠程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情況納入教師的年終考核、職稱評定等體系中,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各校參加培訓的老師,都是經過激烈競爭後選拔出來的優秀份子。
6、加快資源建設,服務教育教學
為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真正出效果,教育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都在基礎教育資源建設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教育部整合部內有關單位的力量成立了基礎教育資源中心,進一步加大對基礎教育資源庫、同步課堂、衛星數據資源建設的力度和資源徵集、引進、評審與整合的工作速度,為教育教學服務。
通過試點工作的實施,按照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於教學的要求,配合三種模式的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教育部面向社會徵集、遴選、審核了34個出版單位選送的1116個條目、5272碟片的教學光碟。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經組織開發製作與其教材配套的覆蓋小學1-6年各學科的相關光碟。
中國教育電視台每天11個半小時播出「空中課堂」電視節目和教育部網站信息廣播節目,內容包括「中小學同步課堂」「教師培訓」、「農村實用技術」等,所有建點的中小學校都可以收看到。教育部-李嘉誠西部教育扶貧項目,已經建成總容量達148GB的教學資源庫,這個資源庫與試點工作所徵集的資源整合後,作為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衛星數字專用頻道,免費向全國農村中小學開放,很受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歡迎。貴州省黃平縣教育局長高興地說:資源內容很好,而且僅免費接收資源一項,全縣每年可以減少幾十萬元的支出。
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推進的「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量的電子圖書、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文藝戲劇節目等,將會以光碟、衛星廣播等多種形式免費向廣大農村中小學提供。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課程標准,組織開發製作具有本地區特色、適合農村中小學使用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如:四川省在省網路資源中心的基礎上,建設「四川省遠程教育資源服務中心」,鼓勵、支持各試點地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遠程教育資源服務中心。指導、規范各類教育教學資源軟體的綜合應用,建立三種模式與課程改革同步發展的教育資源配套服務長效運行機制。河北加強資源建設和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要求省內中小學教材出版單位開發製作與教材配套的教學光碟,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來源的多樣化。
7、狠抓教學應用,效果初步顯現
為了加強三種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2004年6月在甘肅召開了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現場會。初步總結和交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經驗,研究和部署搭建了硬體環境以後,如何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手段,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會議觀摩了天水市以普及教學光碟應用為特點、三種模式普遍走進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強調要充分發揮三種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與平時的教學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讓現代遠程教育的設備走進課堂、面向學生、用於教學,讓廣大農村學生能夠與城市的學生一樣,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天水會議在試點工作中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各地普遍召開現場會進行落實,「以面向學生的教育教學應用為主、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觀點在試點地區形成廣泛共識。
各地教育部門積極推進三種模式在農村教育中的應用,制定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案。整合力量,強化教研,排出課表、安排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新型教學方式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逐步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陝西西鄉縣教育局發揮中心校的輻射作用,將教師運用三種模式組織教育教學的交流活動制度化。寧夏建立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三種模式教學示範點,發揮帶頭和輻射作用,積極開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應用活動。
三種模式應用於課堂教學後,已經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正如一些學校的校長所說「大山再也擋不住知識了」;「項目的實施,對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基礎教育的現代化和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意義」;給他們帶來了三變: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學生學習習慣的轉變。三多:主動收集教學信息的老師多了;自覺研究教學的多了;自主學習的學生多了。三提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研究水平。
廣大學生認為現代遠程教育是他們學習的好幫手,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直觀,便於理解,願學、易懂、記得牢。如英語課程,使學生英語的發音更加准確,普通話講得更加流利。
各級政府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搭建的平台,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和農民技術培訓,收到了良好效果,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各項應用正在逐步推廣。有許多項目學校對區域的黨員、幹部、致富帶頭人進行信息技術技能培訓,使他們初步具備利用計算機瀏覽、查找資料等技能,同時普及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實用技術,把遠程教育發送的種植、養殖技術的視頻資料刻錄成VCD,免費向村民傳播。貴州遵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央確定的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試點地區,這兩個地區依託農村中小學為100%的鄉鎮黨委、70%以上的農村黨支部提供了進行遠程教育的場所和條件,實現了資源整合,節約了資金。同時,試點地區農村中小學,為更好地滿足農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告知家長在指定時間到學校進行收看。學校還建立了的資料片庫,採取免費借閱方式,由學生幫助家長借到家中自主收看,不僅做到了「家長需要什麼學校就播放和提供什麼」,而且保證了節目課件的及時歸還。為避免學校教育與農村黨員幹部及群眾教育在學習時間上的「沖突」,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試點地區結合學校教育工作特點和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普遍採取「5+2」等學習形式。即周一至周五學校師生在教育教學中應用,周六、周日、晚上和節假日為農村黨員幹部及群眾學習培訓的時間,並根據農業生產時節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採取農忙時少學、農閑時多學,晴天少學、雨天多學等方式,基本解決了學校教育與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在時間上的「沖突」,達到了「雙促進、兩不誤」的效果。
8、可持續發展機制正在形成,積累了一定經驗
為保證工程後續可持續發展,建立有效的、可操作的可持續發展支持體系,各地在實踐中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在設備維護、教師培訓、資源建設、技術與管理隊伍建設以及日常運營等方面,創造了許多新經驗。
--各地加大力度在財政預算內安排或提高中小學的公用經費;在新實施「一費制」的地區,可以在雜費內通過信息技術收費解決運行經費的問題;如果略有節余,還可以支持教育教學資源和部分設備的補充。
--各地教育廳與中標設備供應商和工程集成商密切合作,簽訂了三年左右的主要設備維修合同,規定了中標企業在設備維修維護中的責任。
--在縣級設立維修小組,與設備供應商和工程集成商合作維護。如余慶縣電教館與設備供應商和工程集成商簽訂了設備保修期間的代理維修合同,設備供應商每年向縣電教館支付一定數額的維修費用,由縣電教館負責設備維護工作,這樣即解決了維修響應慢的問題,又部分解決了費用緊張的矛盾;
--建立機制,穩定隊伍。許多地方將參加培訓和應用現代遠程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情況納入教師的年終考核、職稱評定等體系中。教育行政部門與參加培訓的教師簽訂了合同,如果被培訓人員要離開,將把培訓費用退回,供其他老師培訓使用;
--通過多種形式積累資源。各地採用多種形式將教師製作的優秀課件集中起來,交流共享。湖南試點地區在資源建設中,除增加投入擴大購買量外,集中力量搞好自我開發和校際共享,並特別是強調應用與共享,而不普遍提倡自製課件。他們在一定范圍內依託一所中學或小學,成立現代遠程教育教學中心研究組(室),進行三種模式的教學交流活動。 工程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對貴州、陝西、寧夏、重慶、湖南、安徽等省的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組對試點工作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結合各地的情況反饋,總結出如下基本經驗。
1、三種模式基本適應我國農村中小學的實際,工程的實施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了農村
教學光碟播放點的應用把優秀課程引入農村小學的課堂,利用光碟教學或輔助教學在農村小學中廣泛應用,使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逐步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引導者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衛星教學收視點把課程資源、教學素材、「空中課堂」送到學生的面前;農村初中計算機教室為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創造了條件,並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通過試點,農村中小學將三種模式應用於教育教學,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適合當地學校實際的教學方法。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採用的三種建設模式經濟實用,符合農村中小學的實際,基本適應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
2、工程採用集中連片的實施方式,有利於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指導和三種模式應用的推廣
通過集中布點,各省可以在全省范圍內調集力量,加強對連片布點地區工程建設的指導和監督。集中布點在當地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的環境,為普及現代遠程教育,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使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成為當地基礎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連片地區通過觀摩教學、巡迴指導、教師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運用三種模式進行教育教學的有效方法,對於整體提高當地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規模效益的形成,使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能夠與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相結合,與各地、各校的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相結合,與正在推動的課程改革相結合,與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促進了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集中連片實施降低了工程的物流成本和維修維護成本,也使以縣為主的維修維護本地化成為可能,提高了日常運轉的保障能力。
3、工程投入機制基本適應我國農村實際,通過各級政府分擔可以落實工程建設資金
工程投入採取了地方負責、國家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予以補助的辦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地方財政的投入能力增強;地方投入一定的資金也增加了他們實事求是推進工程的責任感。各地採用多種方式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大部分試點地區按省、地、縣三級配套,少部分試點地區按省與地、省與縣、或地與縣二級配套,還有部分試點地區的配套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採取多項措施,制訂不同的資金配套方案,設立專門的資金賬戶,確保了配套資金的落實。試點表明,工程的投入機制基本符合我國農村實際。
4、三種模式可以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並提高教育為農服務的能力
試點地區農村中小學三種模式建設搭建了現代遠程教育平台,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貴州、湖南等省的中央確定的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地區,農村中學已經成為當地鄉鎮黨委農村黨員幹部教育的主要陣地,農村小學已經成為當地村黨支部黨員幹部教育的主要依託場所,實現了資源整合,節約了資金投入。同時,試點工作還有效地推動了「三教統籌」,提高了教育為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農村中小學正逐步成為農村文化中心、黨員幹部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中心。
5、試點工作的組織行之有效,可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
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三部委出台了一套規章制度。印發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設備招標采購管理辦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終端接收站點技術方案》、《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驗收管理辦法》等文件。為保證招標采購工作的質量,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了設備供應商和集成商的資格預審,遴選國內著名企業參與工程建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教育、發展改革、財政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在教育部門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並建立了一支包含工程管理、培訓、技術服務、招標采購、評估驗收、項目設備應用和教育教學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隊伍和管理專家隊伍,為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可靠保證。
6、資源建設和教師培訓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試點工作中,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內容涉及課程資源、教學素材、專題教育、教師培訓等方面的資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經製作完成了與教材配套的、適合農村中小學使用的小班教學類教學光碟180張。中國教育電視台每天安排11個半小時播出「空中課堂」電視節目。三部委加大資源建設的力度,進一步整合資源,免費向農村中小學提供。但從教學應用的角度看,適應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素質教育的資源嚴重不足。國家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投入,以確保工程效益的發揮。
各試點地區普遍對工程布點學校選派的教師進行了培訓。但試點工作表明:對於農村教師來講,一次培訓還遠遠不能達到熟練應用的水平,遠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有一個不斷培訓、反復培訓的過程。各學校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水平也還比較低。需要進一步加大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特別要加大對教育教學方法的培訓力度。

⑷ 一般課程資源的開發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基本途徑

課程資源可以按空間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是校內的課程資源,如實驗室、圖書館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二是校外的課程資源,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科研院所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三是信息化課程資源,如校內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校內外的網路資源等。也可以按資源的功能特點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扮者備件性資源。
一般課程資源開發的基本途徑:第一,開展當代社會調查,不斷地跟蹤和預測社會需要的發展動向。第二,審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資源。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或尚需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素質。第四,鑒別和利用校外嫌舉課程資源。第五廳毀,建立課程資源管理資料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課程資源絕非僅僅是教材或文本形式的資源,真正的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它的豐富性、開放性,它的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再者,學校、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中應扮演重要角色。學校是開放的,課程也應是開放的,課程資源不是有沒有也不是好與壞,而在於開發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