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近海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1升防凍液成本價多少 2025-01-14 19:20:46

中國近海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9-19 07:44:46

『壹』 中國近海的基本特徵

您好:

中國的近海(marginalsea ofChina) 中國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們中國的近海位於北太平洋的西部邊緣。

東西橫跨約32個經度,南北縱貫44個緯度,總面積470多萬平方公里。

各海區地理概況 渤、黃兩海以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蓬萊角的連線為界;黃海與東海以長江口北角至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為界;對東海與南海的界線說法不一,較為公認的是以南澳島與台灣鵝鑾鼻的連線為界。

渤海 是我們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與遼、冀、津、魯相鄰,東有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海峽的南北兩側,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鉗形扼守。渤海南北長約556公里,東西寬約236公里,總面積7.7萬平方公里。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平均深度約18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岩。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布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黃海 是我們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的陸架淺海。因海水呈黃褐色而得名。南北長870公里,東西寬約556公里,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主要入海河流有淮河河系、中朝界河鴨綠江和朝鮮的大同江。主要海灣,西有膠州灣(見青島市)、海州灣,東有朝鮮灣和江華灣。地勢由北和東西兩側向中央和東南向傾斜。中央偏東有狹長低槽,自濟州島伸向渤海海峽,稱為「黃海海槽」,槽的東側坡陡,西側平緩。南黃海西部沿岸較淺,蘇北沿岸多輻射狀沙脊群,水深不到20米,為船隻航行立險灘。東部沿岸較西部沿岸深,約20~50米。濟州島西北最深可達140米。長江口以北至濟州島,有長江淺灘,長100多公里,水深約30米。黃海北部沉積物,粗、細粒度成不規則斑塊狀分布;東部則粗細沙兼有,並有礫石和基岩;南黃海西部,呈南北向帶狀分布,中間為粘土質軟泥,東西兩側為細砂和粗粉砂。

東海 是我們中國陸架最寬的邊緣海。位於上海、浙江和福建立東,中國台灣島和日本琉球群島之西;西北與黃海相接;東北以韓國濟州島東端至日本九州野姆崎角的連線與朝鮮海峽溝通;南經台灣海峽與南海相連。東北—西南長約1296公里,東西寬約740公里,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0米,最大水深在沖繩海槽,為2719米。入海河流主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甌江和濁水溪。主要海灣有杭州灣、象山灣、三門灣和樂清灣等。海底地形似扇形,由西北向東南作台階式加深。台灣島與五島列島連線的西北側為陸架淺海,東南側為陸坡和海槽深海。陸架面積占東海總面積的1/3,其上殘留有古海岸線和長江古河道遺跡以及北方原始牛齶骨和猛獁象齒化石。表明東海陸架在更新世曾是大陸平原,為我們中國大陸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海底沉積物呈帶狀分布,近岸為粉砂、粉砂質軟泥和軟泥;中部為廣大的細砂、中砂和礫石,間或有軟泥細粒沉積;沖繩海槽為粘土質軟泥。東海為地震活躍區,尤以琉球群島最為頻繁,震級可高達7~8級(見中國的地震)。

南海 為我們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位於中國最南端。東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我們中國的珠江、越南的紅河、湄公河和泰國的湄南河等。主要海灣有中、越兩國接壤的北部灣、泰國南部的泰國灣等。地形似菱形,從四周呈階梯狀向中部加深。可分陸架、大陸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單元。陸架以西南部最寬,巽他陸架為世界寬闊陸架上一,寬達900多公里,底質為粉砂和粘土,並有礫石、貝殼和珊瑚。北部陸架寬約285公里,內側為陸源沉積,外側為沙質沉積。東、西部陸架最窄,呂宋島以西,島架寬僅5米。大陸坡也呈階梯狀下降(從150~3 000米),其上島嶼和暗礁星羅棋布,我們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諸群島都位於陸坡上,東、西部陸坡較陡,東部最陡(達10度),並有許多切割峽谷。大陸坡上的沉積主要為軟泥和粘土軟泥。被大陸坡包圍的深海平原為中央盆地,水深大於3500米,其間矗立有一些水下海山。盆地東側有呂宋海槽、巴拉望海槽和馬尼拉海溝,後者最深,達5377米,長約350公里,溝底寬10公里。中央盆地的底質,主要為棕色抱球蟲軟泥,含有火山灰。

各海海岸類型 我們中國海岸線綿延曲折,大陸岸線長1.8萬多公里,島嶼岸線長1.4萬公里。除了無冰凍海岸外,具有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及生物海岸等多種海岸類型(見中國的海岸)。

各海主要島嶼 我們中國共有島嶼5500多座,僅浙江近海就達2000多座。除南海諸島為大洋島外,大部都為大陸島。其中台灣島、海南島和崇明島分別為中國第一、二、三大島;舟山群島為最大的群島;南海諸島為離我們中國大陸最遠、分布最廣的島群。

台灣島 我們中國最大島嶼。面積3.578 8萬平方公里,與福建省依依相望,最近處相距130餘公里。附近有澎湖列島、釣魚島列島、黃尾嶼、赤尾嶼、彭佳嶼、蘭嶼、綠島、七星岩等百餘座島嶼。

海南島 我們中國第2大島。面積3.22萬平方公里,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海峽最窄處19.4公里。

崇明島 第3大島,也是中國最大沙島。位於長江口,面積1060.5平方公里,南坍北漲的趨勢甚顯著。

舟山群島 位於杭州灣以東海域,由1339座島嶼組成,總面積為1241平方公里。其中舟山島是中國第4大島(472平方公里),其他較大島嶼有六橫島、朱家尖、金塘島、岱山島、大長塗島、大衢山和泗礁山等。

南海諸島 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和黃岩島等。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們中國最南端的國土。

氣侯概況 我們中國近海冬夏季風交替顯著,為季風氣候區。中國近海大抵可分4個氣候區:渤、黃海為暖溫帶季風氣侯區,東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海大部分海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緯10°以南的南海屬赤道季風氣候。

風 10月~翌年3月盛行偏北季風,渤海和北黃海多西北風,南黃海和東海北部多北風,南海則多東北風,風速由北往南增大;1月6級以上大風頻率在20%以上,濟州島附近和台灣海峽大風頻率高達40~50%。6~9月盛行夏季季風,渤、黃、東海多東南或南風,南海多南或西南風。風速由北向南增強,大風頻率,渤海和北黃海不到5%,南黃海和東海為5~10%,南海為5~20%。此外,各海區還不同程度地受冷空氣、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台風的影響。

10月~翌年5月,來自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冷空氣常影響中國近海。冷空氣過境時,常有大風,最大可達10級以上,並持續數天。冷空氣強盛時就成為寒潮,渤、黃海 近岸最低溫在5℃以卜,降溫幅度達10~21℃,寒潮持續天數最短為2~3天,最長為8~10天。

氣旋 7~9月為中國近海熱帶氣旋的盛期,平均每年出現熱帶氣旋29次,以南海最多,東海次之,渤海最少。熱帶氣旋,渤海最頻繁在7月,東海在8月,南海在9月。台風(8~11級)和強台風(大於12級)在熱帶氣旋中所佔的比例,南部海區大於北部海區。黃、東、南海台風占熱帶氣旋的比例分別為31.5%、37.7%和59.4%,強台風的比例分別為31.9%、40%和13.5%。渤海僅7~8月有熱帶氣旋活動,於1949~1978年間,侵入渤海的強台風2次(1972和1973年7月),台風3次,溫帶氣旋4次。熱帶氣旋的移動途徑分向西、向東北和在中國登陸3類,各佔19%、49%和27%。每年平均有7次在中國登陸。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無一定移動規律性,僅25%在越南登陸。

此外,春、冬季常有東海類、江淮類和黃河類溫帶氣旋發生或過境,分別影響東海、黃海和渤海,並伴有暴雨和5~7級大風。南海及其以東的熱帶輻合帶,也易使南海出現惡劣天氣。冬季自南沙群島經台灣、琉球群島至濟州島一帶附近海域常有大風,為大風帶。南海中南部、錢塘江口至朝鮮半島南端木浦一帶、九州島以西近海、山東半島附近海域,尤其是成山角,常年出現陣性大風。

氣溫 月平均值1月最低,7月最高。1月均溫,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分別為-2~1℃、-2~6℃、6~19℃和19~27℃;7月分別為23~25℃、22~25℃、25~28℃和27~29℃。南北氣溫差以1月為最大,相差29℃;7月最小,僅差6℃。氣溫年較差以渤海為最大,約27℃,南海南部最小,僅2℃。

降水 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遞增,渤海為500毫米,黃海西部500~700毫米,黃海東部約1000毫米,東海西部750~1000毫米,東海東部及台灣海峽1000~2000毫米,台灣東北岸近海年降水量可達3000毫米。南海年降水量一般為1000~2000毫米。北部11月至翌年3月蒸發量比降水量大600毫米,5~10月降水量比蒸發量大800毫米。南部無旱期,雨量充沛,尤其在加里曼丹島西北岸近海,可達3000毫米。

霧 中國近海是西太平洋多霧區之一。主要霧區在北部灣,粵、閩、浙沿岸直至黃、渤海,連成多霧帶,霧區寬度約100~200公里,南窄北寬。朝鮮半島西岸,江華灣至鴨綠江口也是多霧區。黃、渤海夏季多霧,東海春季多霧,南海則冬、春季多霧。台灣省的東岸及南北端、澎湖列島附近終年少霧。

『貳』 關於中國的海洋資源有哪些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大陸岸線長18000多千米,加上島嶼岸線14000千米,海岸線總長居世界第四,大陸架面積130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水域面積200~30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這些都是世界性優勢資源。

我國沿海深水岸線400多千米,宜建中級以上泊位的港址160多處,其中深水港址62處。我國海域2萬多種海洋生物,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灘塗面積217.1萬公頃,30米等深線以內海域面積有20億畝,充分利用其生物生產力,相當於10億畝農田。濱海景點1500多處,適合發展海洋旅遊娛樂的海灘、水域眾多。這些都是國家的重要戰略性資源。

油氣資源和海水資源是海洋行業性戰略資源。我國近海含油氣盆地石油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4萬億立方米。東海和南海還有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海洋能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在國際海底區域擁有多金屬結核資源5億多噸。預計到21世紀中葉,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在油氣行業中將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海水資源是一種無限資源,海鹽資源也是一種永續開發的資源,本世紀中葉前後,海水將成為舉足輕重的水資源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