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區域資源開發條件如何分析
擴展閱讀
管道石油氣是什麼氣 2024-10-12 16:03:25
單挑籃球怎麼修改鑽石 2024-10-12 15:32:37

區域資源開發條件如何分析

發布時間: 2024-10-12 14:02:41

❶ 地理學——如何評價旅遊資源開發條件


1.旅遊價值:資源質量、區域組合、集群性2、交通可達性3、市場距離4、區域接待能力5、環境承載力。如果你想回答問題,那麼以上就是標准答案思路。而且都是得分點。關注游覽價值第一點,可以是獨立話題。你需要評估旅遊資源的質量。區域組合是指周圍是否有相似的景點,集群是指旅遊景點周圍是否有其他景點可以沿一條線游覽。答題的時候要出現以上關鍵詞,就可以得分了。希望能幫到你。


對九寨溝資源進行定性與定量評價!!




在距離四川成都400公里的岷山深處,有一個世外桃源,九寨溝。有重山密林;有五顏六色的湖泊,奔騰的瀑布;有各種各樣的鳥和珍禽.來到這里的人幾乎都很驚訝:他們闖入了一個神話世界?在方圓60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風景區中,以九個藏族村寨命名的九寨溝約有52%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林中的箭竹和各種奇花異草,使舉世聞名的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等珍稀動物樂於在此棲息。大自然還巧妙地在總長50多公里的主溝中鋪設了108個奇特的湖泊,其中樹木成群,有大海,有孫澤,有澤查瓦。它們被瀑布和溪流連接在一起,因此使溝中的任何景色看起來都像一幅美麗而出色的圖畫。九寨溝有什麼奇特之處美國的景觀是它有108翠海(當地人習慣稱這個湖為海子).傳說在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沃諾塞姆女神的情人達爾戈給了她一面寶鏡。沃諾大概是太高興了,不小心把寶鏡摔成了108塊,這108塊就成了108個七彩湖叫翠海。不是這個傳說不美嗎?但九寨溝大部分湖泊的真正形成並不是神仙的結果,而是與流水中含有的碳酸鈣有關。在那個遠古時代,地球處於非常寒冷的間冰期和小冰期,這里水中的碳酸鈣無法凝結,它們隨水而過。大約12000年前,全球氣候變暖後,流水中的碳酸鈣變得活躍起來,它們一遇到障礙物就附著在上面。千百年後,它們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正如人們在九寨溝看到的那樣。海子它由乳白色的鈣堤組成,地質學上稱為堰塞湖。人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童話故事中得知,在天後的宮殿里有一個五彩斑斕的瑤池,但是誰見過呢?不過在九寨溝其實可以看到五彩湖,也就是藏在澤茶窪溝底的五彩池。人們透過林中的縫隙可以看到,水池中有的地方是藍色的,有的地方是淺綠色的,有的地方是深紅黃色的,有的地方是灰色和黑色的,有的地方是粉紅色和藍色的.如果有山風吹來,湖面就充滿了色彩,它它真的像一個五彩繽紛的瑤池墜入人間。當地有傳言說這是仙女的胭脂水染的。但實際上與生長在湖泊中的水綿、角毛藻、鳳尾蕨等水生植物形成的水生群落密切相關。相比較而言,日則溝的五花海更加壯觀。當人們俯視三面環山的葫蘆形海子時,會發現它就像一個倒置的彩色葫蘆,向山下傾瀉著無盡的彩色水。很奇怪的是葫蘆肚子上有一個鹿腿圖案,大概有十幾米長。整個腿的顏色是淺藍色,而腿的中間由於湖底岩石層的梅花形凹坑而呈深綠色。從遠處看,色彩層次分明,自然形成梅花腿形。傳說是山神出山時,一隻受驚的梅花鹿不小心弄掉的。在群山環繞的翡翠世界裡,一池湖水沒有聲音,湖水溢出形成的瀑布會突然打破寂靜,帶你進入一個新的動態世界。九寨溝的瀑布有自己的特色。走樹正群盡頭的諾日朗瀑布海溝溝為例。它從樹木的縫隙中溢出。可以看到,在瀑布頂部,寬約100米的地方,長著一棵排水柳,枝葉攀援,形成一堵綠色的牆。綠牆底部的樹干間隔有序,就像一把長長的齒梳,日夜梳理著無盡的流水.據說九寨溝最奇特的瀑布是日則溝的珍珠灘瀑布。它的岩石海灘在懸崖之上,彷彿斜掛在天空中。


沙灘上很多圓形的坑洞,都是被幾千年的流水融化了,被快速的流水沖進去又彈了出來,形成了很多飛舞的水滴。它們是一排排、一串串、一層層的,大到一個球,小到一個彈珠,都晶瑩剔透,特別是被陽光反射,像彩色的珍珠。如果你沿著澤查瓦溝往上走,你可以在溝頂附近看到一個巨大的湖泊。這是九寨溝的海群之冠,位於海拔3000米的長海中。常年與雪山相伴的長海,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像世外桃源一樣默默無聞。直到20世紀70年代,山裡的伐木工人才發現了它。有去過的人說,夏天在長海劃船很愜意,而春天和秋天,水中的世界要麼是鮮花環繞的雪山,要麼是雪山掩映的楓葉,讓人分不清是冬天的春景還是秋天的冬天。隆冬時節,長海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冰川湖。

❷ 區域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區域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 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區域的發展方向,工業企業的合理組合和布點,區域性的交通、動力、水利、農林、環境保護等各項工程設施和建築基地的綜合安排,居民點體系的規劃等。

在區域分析中,區域政策與實施措施包括宏觀政策、微觀政策、支持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區域規劃政策研究應注意與國家其他政策之間的相互協調一致。

(2)區域資源開發條件如何分析擴展閱讀

區域分析的空間管制與協調規劃:

區域分析的空間管制,主要明確區域社會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落實與上一層次空間、周邊區域空間的協調,以及區域空間內部的次區域空間之間的協調。

區域分析的協調規劃中,協調的重點是區域功能分區、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建設等。一般使管制要求落實到區域空間上,將區域整體分成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等4 種類型(依據生態適宜性評價結果)。

區域空間管制的主要依據是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尤其是區域空間生態適宜性的評價結果。


❸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2

1.區域地質和地質成礦條件分析

在大地構造上,墨西哥可劃分為南科迪勒拉褶皺帶和墨西哥灣沿岸地斜(灣岸地斜)兩大構造單位。前者構成墨西哥國土的主體,地貌上大多表現為雄偉的山脈與高原;後者自中生代以來長期處於穩定大陸邊緣的構造位置,接受了大量的陸相和海相沉積,在地貌上表現為低平狹長的平原和台地。

(1)南科迪勒拉褶皺帶

南科迪勒拉褶皺帶占據了墨西哥絕大部分國土,賦存有除石油以外的其它多種礦產。這些礦產的形成大多與中、新生代的岩漿作用有關。

主要由第三系火山岩石組成的西馬德雷山脈,以及中央高原均為墨西哥重要的有色金屬分布區,產有銀、鉛-鋅、錫、銻、鎢、鉍、汞等多種礦產,其中有世界聞名的雷亞德安琪爾斯銀礦、瓜那華托銀礦和拉美最大的維楚科銻汞礦等,西北部的索諾拉地區主要分布有銅、金、鉬和石墨,其中拉卡里達德和卡納內阿兩大銅礦位於美國斑岩銅礦帶的南延部分,它們的形成與中、新生代火山岩有關。南馬德雷山脈及巴爾薩斯河谷地區主要產有鐵礦。在下加利福尼亞區。在科阿韋拉、索諾拉等地的一些盆地中,賦存有中生代的煤。特萬特佩克地峽是墨西哥硫磺的主要分布區。

(2)灣岸地斜

范圍大致包括墨西哥灣沿岸平原及尤卡坦半島。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為已知的油氣集中分布區。從北部的薩比納斯盆地到南部的坎佩切盆地,綿延1000多公里,分布著大小幾十個油田。其地層主要為早白堊阿爾布階礁灰岩及第三紀碎屑岩。坎佩切灣海上油田,產層主要為白堊系與古新統白雲岩化灰岩。

墨西哥灣海岸盆地是中新生代的小洋盆地的周邊,基底由古生代變質岩和花崗岩組成。中侏羅統至第三系沉積蓋層最厚15000米。這一墨西哥灣小洋盆地在墨西哥的周邊分為若干個產油區。

2.主要礦產資源開發條件分析

墨西哥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鉛-鋅、錳、汞、鐵、鉍、金、鉬、鎘、銻、鎢、鍶(天青石)、硫、石墨、螢石、重晶石、石膏、砷、磷塊岩、硅藻土等。其中,銀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鉍、鎘儲量居世界第四位;鉛、鋅、銅、汞、銻、砷、螢石、鍶(天青石)、錳、重晶石等礦種的儲量也居世界前列。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墨西哥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礦業生產國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國內資源短缺需要進口的礦產主要是:鋁土礦、鉻、錫、鎳、鋰鹽等。

表5墨西哥主要礦產的儲量及儲量基礎(截至1999年)

續表

(1)能源礦產

石油和天然氣

墨西哥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坎佩切灣。截至1999年底,全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41億噸,合284億桶,佔世界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的2.7%,列世界第10位;天然氣儲量8500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的0.6%,列世界第25位。在500米等深海線以內的大陸棚(總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內,尚有180萬平方公里主要為海相沉積層,被認為具有良好的油氣勘查前景。現已探明和在開採的油氣田可分為五大油氣區,它們是:

東北部氣區:范圍包括布爾戈斯盆地和薩比納斯盆地,面積21.1萬平方公里,主要為天然氣田。布爾戈斯盆地為格蘭德河向斜西南翼,北部與美國得克薩斯沿岸區相連。地層向東北傾斜並增厚,發育許多向海灣下降的同生斷層及其伴生的短軸背斜,呈東南向。厚度和滲透性變化大,多呈透鏡狀,如雷諾薩氣田。由於砂岩的變化,油氣不完全受構造控制,各產層有獨立的油水和氣水界面。孔隙度為8.4%~27.7%。產層主要為第三系始、漸新統三角洲相砂岩。在薩比納斯盆地,產層為上株羅統砂岩和下白堊統白雲岩。

坦皮科油區:由塔毛利帕斯台地和契孔特佩克山前拗陷組成,面積6.2萬平方公里。又可分為三個小區:(Ⅰ)北部埃巴諾-帕努科構造區,又稱坦皮科區,產層主要為中、上白堊統灰岩,其次為下白堊砂屑岩和上侏羅鮞狀灰岩。(Ⅱ)黃金港區,產層主要為中白堊灰岩,油田呈弧狀分布,綿延180公里,近海也發現油氣。(Ⅲ)波薩里卡區,產層為中白堊灰岩。

韋臘克魯斯油氣區:是個復向斜盆地,面積3萬平方公里,產油層為中、上白堊統灰岩。

雷福爾馬油區:泛指墨西哥南部的陸上油氣區,面積6萬平方公里。沉積岩在盆地中厚8250米,在隆起處厚4000米。西部的伊斯特莫盆地,侏羅系鹽岩形成許多鹽丘構造,白堊系以碳酸鹽岩為主。在賈耳帕隆起,發育的白堊-侏羅系生物灰岩組成雷佛瑪油區的高產層。第三系主要為碎屑岩,不整合於白堊系之上,在隆起兩側的盆地區,岩性和岩相有差異。在馬庫帕納-坎佩切盆地的東半部,第三系向尤卡坦台地方向漸變為石灰岩為主。伊斯特莫含鹽盆地為鹽丘構造和鹽丘構造形成的油氣田,產層主要是下古新統恩坎托組砂岩,有4個砂岩組。產層主要為下古新統砂岩;中部賈耳帕隆起和韋芒吉洛盆地,是該區主要高產油區,產層為侏羅、白堊系泥質灰岩,生物碎屑岩和白雲岩;雷佛瑪油區包括韋芒吉洛盆地和賈耳帕隆起。賈耳帕隆起為北北西向傾沒的復背斜,在此隆起及其西緣已發現70多個中生代構造,產層主要為侏羅-白堊系礫屑灰岩,砂糖狀白雲岩,裂縫泥質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等,平均厚度100~1200米,儲集空間的形成與礁、白雲岩化、溶蝕作用和鹽丘侵入引起的裂縫等有關,平均孔隙度8.39%~13.28%,滲透率200毫達西以上。生油層為深色泥晶灰岩,上侏羅統生油層有機炭含量0.5%~4%,屬I類乾酪根,厚500~700米。以上白堊統頁岩、泥灰岩和始新統頁岩為蓋層,厚300~600米。油田主要屬短軸背斜圈閉,閉合度大,斷裂發育。油層一般埋深4000米以下。馬庫斯帕納-坎佩切盆地的儲層為第三系砂岩,以背斜油氣田為主。在盆地西南邊緣,構造呈北西向,中部呈北東向,主要產天然氣和凝析油。坎佩切海上油氣區是墨西哥1975年開辟的新油氣區,裂縫、洞穴和孔隙發育。已發現十多個油田,均屬構造圈閉。面積4.8萬平方公里,比雷佛瑪油區大7倍。人工地震發現200多個背斜構造,鑽到的上侏羅統至中新統地層厚3000米以上。上侏羅統主要是泥頁岩,夾碳酸鹽岩和砂岩,中部間夾石膏厚約600米。白堊系主要是白雲岩,裂縫和溶洞發育,厚度400~500米。古新統為白雲質角礫岩,厚200~300米。始-漸新統主要為頁岩,偶夾石灰岩和白雲質角礫岩,厚200~300米。中新統厚600~2600米不等。產層為白堊系和古新統白雲岩化礫屑灰岩、白雲岩和白雲岩。

坎佩切灣海上油氣區:面積4.8萬平方公里,有60個含油前景良好的構造,產層為白堊系和古新統白雲岩化碎屑灰岩。原油探明儲量佔全國儲量的一半。

全國已探明鈾儲量1萬噸,推測儲量10萬噸。其中回收成本80~130美元/kg鈾的儲量1700噸,≥130美元/kg鈾的1700噸。主要分布在奇瓦瓦、杜蘭戈、索諾拉、新萊昂和塔毛利帕斯州。

已知的鈾礦床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分布在西馬德雷山州火成岩和變質岩中的浸染狀礦床,包括奇瓦瓦中部的佩尼亞布蘭卡(全國最大鈾礦)、索諾拉州的洛斯阿莫萊斯及杜蘭戈州的拉普雷西薩等礦床,鈾賦存在第三紀火山岩與下伏的白堊系灰岩及古生代變質岩的接觸帶中。第二類是分布在沿岸平原的砂岩型礦床,主要有塔毛利帕斯州的拉科馬、布埃納維斯塔及埃爾恰波特等礦床,它們均產於漸新統砂岩中。

(2)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礦產

墨西哥銀儲量十分豐富。擁有儲量基礎40000噸,佔世界總儲量的13.2%,與加拿大並列,為世界第一位。分布較廣,主要集中在墨西哥高原中部和西馬德雷山脈。

總體來說,西馬德雷山脈火山岩區是墨西哥最重要的銀成礦區,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第三紀火山岩區之一,面積27.5萬km2,其火山岩蓋下部火山岩系平均厚度約1km,時代為古新世一早始新世(拉拉米期),由安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硅質火山岩組成,其上不整合覆蓋平均厚約1km,時代為漸新世-中新世的塊狀硅質熔結凝灰岩(上部火山岩系)。該區內的銀(-金-鉛-鋅)礦床主要與下部火山岩系有關。西馬德雷山脈火山岩區產有帕拉爾、聖巴巴拉、聖弗朗西斯科德爾奧羅、弗雷斯尼略、瓜那華托等著名銀礦床。

銀礦床主要成礦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與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銀礦床,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第二類為中深熱液銀-鈷-鎳礦床,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北部;第三類是交代型鉛-鋅-銀礦床。此外,作為斑岩銅礦副產品回收的銀,也是銀的重要來源。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組合。

表6墨西哥主要銀礦床一覽表

續表

續表

薩卡特卡斯(Zacatecas)火山岩型銀、鉛、鋅(銅)礦墨西哥的主要銀礦床,位於薩卡特卡斯市郊。銀儲量23236噸,品位120克/噸。礦體產於破火山口北部邊緣同心狀和切向分布的斷裂、破裂帶中。區內有5個脈系:坎特拉、馬卡諾奇、韋塔格朗德、塔霍斯德帕努科和普洛莫薩。成礦與第三紀火山噴發活動中晚期的岩漿熱液活動有關,破火山口構造為流紋岩岩漿活動提供了有利通道。

奈卡(Naica)火山熱液型銀、鉛、鋅、銅(金、)礦位於奇瓦瓦州南部。銀儲量3200噸,品位150~200克/噸;金金屬儲量中型,品位0.34克/噸。浸染狀、塊狀硫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礦體呈饅頭狀,筒狀產出,含礦岩石是灰岩,礦石為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組合。礦區有11個管狀和50餘個柱狀礦體群,前者長約50米左右,最長達700米,厚1~10米;柱狀體直徑3米,最大處80米。地下開采,年產金40公斤,選廠日處理礦石2500噸。

塔約耳提塔(Tayoltita)火山熱液型銀、鉛、銅(金)礦位於杜蘭哥州西部。銀儲量14339噸,品位373克/噸。金屬儲量1噸,品位0.28克/噸,硫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脈狀礦體充填在第三紀流紋岩、安山岩中,圍岩蝕變主要是硅化,方鉛礦、黃銅礦為主要金屬礦物。露天開采,年產金0.5噸,選廠日處理礦石2000噸。

聖歐拉里亞(Santa Eulalia)矽卡岩型銀、鉛、鋅礦位於奇瓦瓦東25公里。銀儲量在1萬噸以上,品位125~350克/噸;鉛金屬儲量11.5萬噸,品位2.6%,鋅金屬儲量32.8萬噸,品位7.4%。硫化礦。熱液交代層狀礦床。地下開采。

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熱液脈型銀、鉛、鋅、銅(金)礦位於奇瓦瓦南400公里。

聖馬莉亞(San Maria)熱液脈型鋅、銅、鉛(銀)礦位於薩卡特卡斯州西部。鋅金屬儲量111.3萬噸,品位5.3%,銅金屬儲量26萬噸,品位1.24%,鉛金屬儲量11.1萬噸,品位0.55%。硫化礦,成礦時代中新世。礦體呈脈狀、不規則狀,賦存於硅化灰岩和花崗岩接觸帶中,平行於花崗閃長岩株,礦脈長達數百米,寬幾厘米到3米。地下開采,日產礦石2400噸,選廠日處理礦石4400噸。

塔斯科(Taxco)熱液脈型銀、鋅、鉛礦位於格雷羅州。銀儲量2130噸,品位163.87克/噸;鋅金屬儲量33.6萬噸,品位4.2%,鉛金屬儲量15萬噸,品位1.9%。硫化礦。礦區有兩種類型:(1)鉛-鋅-石英脈型,脈長幾百米到1000米,寬1.5~10米,深300米。(2)灰岩中的不規則狀交代礦體,礦體寬20米,含鉛鋅較低。地下落頂充填法開采,礦石產量3000噸/日,選廠處理礦石3300噸/日,金屬回收率:銀90%,鉛92%,鋅78%。

雷亞爾德安琪爾斯銀礦位於薩卡特卡斯州東南部薩卡特卡斯城東南61km,構造上處於中央梅薩山脈西緣,靠近西馬德雷山脈火山岩區東南翼。礦床產在白堊系組成的穹窿(或短軸背斜)的軸部附近,平面上呈400×450m的橢圓形。全部礦化產於晚白堊世碳質砂岩和粉砂岩中,岩性單一的地層礦化很少發育,而互層-交互紋層相(單個紋層厚度小於5mm)為礦化提供了有利位置。在與厚3~9cm的砂岩呈交互紋層的粉砂岩中,礦化細脈最為發育,在砂岩層厚度增大時,銀品位大大降低。而在含有交互紋層狀粉砂岩並具有滑動或變形層理的砂岩透鏡體中,存在高品位網脈型礦化。銀以25g/t為邊界品位,以70g/t為工業品位(入選品位)圈出礦體。礦石儲量1億噸。入選礦石含鉛0.95%,鋅1%。該礦擁有銀儲量6375噸,平均品位65~128克/噸;鋅儲量54萬噸,鉛儲量58.8萬噸。1982年投產,目前日采選礦石1.5萬噸,年產銀200噸以上(1997年為219噸),成為墨西哥也是世界最大露天銀礦山。

金資源豐富。儲量基礎為340噸(12000000盎司)。大部分為中-新生代銀金礦,其形成多與火山岩、次火山岩有關,如瓜那華托州的托里斯塞德羅斯礦山,奇瓦瓦州的奧坎波礦山都屬此類。此外,還有在卡納內阿銅礦、奈卡鉛鋅礦、弗雷斯尼約銀-鉛-鋅礦中的伴生的金。上述礦床除卡納內阿銅礦外,均為火山熱液型礦床。墨西哥的主要金礦床有:

聖弗朗西斯科德爾奧羅(San Francisco del Oro)火山熱液型銀、鉛、鋅礦位於奇瓦瓦州南部。銀儲量大型,3200噸,鉛、鋅金屬儲量分別為4.89萬噸和4萬噸。金金屬儲量中型,品位0.34克/噸。硫化礦,成礦時代晚於白堊紀。礦體為寬0.5~1米的礦脈群,充填在強烈褶皺的鈣質白堊紀頁岩內,上面覆蓋有火山岩,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組合。地下充填法開采,年產金0.4噸,選廠日處理礦石3250噸。

奧坎波(Ocampo)火山熱液型金、銀礦位於奇瓦瓦州南部。金儲量中型,品位7.78克/噸。貧硫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礦體為脈狀,產於安山岩及流紋岩中,圍岩蝕變有硅化、碳酸鹽化,礦物為紫水晶、方解石、銀金礦、輝銀礦、輝銅銀礦組合。至1982年累計產金5.44噸。

托里斯塞德羅斯(Torres-Cedros)火山熱液型金、銀礦位於瓜那華托州。金儲量大型,品位2.27克/噸。銀品位340克/噸。貧硫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礦化帶長幾公里,賦存在流紋岩內,呈網脈狀產出,圍岩是頁岩、片岩。礦物為銀金礦、自然金、銀的硒化物、硫化物組合。地下開采,年產金0.8噸,累計產金233噸,選廠日處理礦石2000噸。

銅資源豐富。儲量為2700萬噸,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與美國斑岩銅礦帶毗鄰的索諾拉州。此外,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米卻肯州也有銅礦分布。

按地質-工業類型,銅礦床分為:①斑岩型銅礦床。②沉積型砂頁岩銅礦床,如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波萊奧銅礦。③火山岩型黃鐵礦礦床。三種類型中以斑岩型銅礦床為主,它占總儲量的97%。墨西哥主要銅礦床有:

卡納內阿斑岩銅礦位於索諾拉州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斑岩銅礦之一。礦化帶長9.6公里,寬4.1公里,共有12個礦體。成礦時代早第三紀。產於花崗斑岩小岩體內,局部也產於外接觸帶和角礫岩筒中。礦石為細脈-浸染狀構造。主要金屬礦物是黃銅礦、輝銅礦和斑銅礦。在礦體的邊緣有閃鋅礦和方銅礦。礦床氧化帶厚70米,次生富集帶不發育。共有銅金屬儲量1190萬噸,銅品位0.7%,鉬金屬儲量9萬噸(其中3萬噸可回收),鉬品位0.001%。伴生有金。圍岩蝕變有鉀化、絹細化、銀化、青盤岩化。露天開采,剝采比為3∶1,日產礦石3萬噸。

坎波莫拉多(Campo Morado)火山岩型銅、鋅、鉛(金、銀)礦位於格雷羅州伊瓜拉西南70公里。銅金屬儲量18萬噸,品位0.68%,鋅金屬儲量27萬噸,品位3.12%,鉛儲量5萬噸。塊狀、浸染狀硫化礦,成礦時代早白堊世。含礦岩石為長英質火山角礫岩,礦體為透鏡狀。下盤綠泥石蝕變帶具浸染狀金屬硫化物礦化。含礦岩系的上下盤岩石為凝灰質板岩、硬砂岩、安山岩和流紋質凝灰岩。

埃爾阿爾科(El Arco)斑岩型銅礦位於加利福尼亞半島。銅金屬儲量327萬噸,品位0.6%,浸染狀、網脈狀硫化礦,成礦時代白堊紀(107百萬年)。礦體呈網脈狀賦存於二長岩中。圍岩蝕變有鉀化、青磐岩化。

拉韋爾代(La Verde)斑岩型銅、鉬(金、銀)礦位於米卻肯州。銅金屬儲量130萬噸,品位0.69%,金品位0.3g/t,銀4.7g/t。網脈狀硫化礦,成礦時代晚白堊世。礦體屬角礫岩筒型,賦存於石英閃長斑岩中。礦區由兩個礦段組成。圍岩蝕變有鉀化、石英絹雲母化和青磐岩化。已建礦山,日產礦石1.65萬噸。

聖伊西德羅(San Isidro)斑岩型銅(金、銀、鉛、鋅)礦位於米卻肯州。銅金屬儲量15.75萬噸,品位0.45%。網脈狀硫化礦。礦床產於花崗閃長岩中,由兩個礦體組成。圍岩蝕變有硅化、絹雲母化、電氣石化、綠泥石化。

因瓜蘭(Inguaran)斑岩型銅(銀、鎢)礦位於米卻肯州南部。銅金屬儲量26萬噸,品位1.3%~1.5%。硫化礦,成礦時代白堊紀。該礦屬角礫岩筒型。礦體賦存於石英二長斑岩、花崗岩中。圍岩蝕變有硅化、電氣石化、青磐岩化。地下開采,日產礦石2000噸。

鉛-鋅

墨西哥鉛、鋅資源豐富。鉛儲量為100萬噸,儲量基礎為200萬噸,鋅儲量為600萬噸,儲量基礎為800萬噸。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奇瓦州、索諾拉州及中部的薩卡特卡斯州。主要礦床類型為脈型和矽卡岩型礦床。墨西哥的主要鉛-鋅礦床有:

特科洛特(Tecolote)矽卡岩型鋅、銅(鎢、銀)礦位於索諾拉州。銀儲量超過1萬噸,品位125~350克/噸。鋅金屬儲量5.6萬噸,銅金屬儲量1.6萬噸,品位1.82%。硫化礦。礦體呈不規則狀,產於泥質和鈣質建造的接觸帶中。地下開采,年產礦石15萬~30萬噸。

帕拉爾(Parral)熱液脈型鉛、鋅、銅(銀)礦位於奇瓦瓦南。鉛+鋅金屬儲量大型,鉛品位5.8%~3.3%,鋅品位4%~10%。硫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礦脈呈北東走向,傾向南東,賦存在粘土質灰岩、安山岩中。礦體厚達18米。礦石含銀250g/t。地下充填法開采,年產礦石30萬~50萬噸,選廠日處理礦石1000噸。

銻資源較為豐富。儲量基礎18萬噸。主要分布在聖路易斯波托西、索諾拉、伊達爾戈(錫馬潘銻礦)、格雷羅和瓦哈卡州(洛斯特茹科茲銻礦)。該國有五個較大的礦床,屬汞銻石英脈型及銻鉛鋅多金屬型。按成礦作用及產出特點,有熱液層狀礦床(如聖路易波托西州的聖-何塞銻礦)及熱泉銻汞礦(如維楚科銻汞礦)等類型。

資源較為豐富。儲量基礎23萬噸,主要分布在索諾拉州,大多集中在大型斑岩銅-鉬礦床以及斑岩礦床中,這些礦床位於亞利桑那斑岩銅礦帶的南延部分,與第三紀淺成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其中的拉卡里達斑岩銅礦是世界上大型產鉬礦山之一。

(3)黑色金屬礦產

鐵礦

資源不太豐富,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北部高原一帶,主要礦區有:

杜蘭戈-薩卡特卡斯鐵礦區,其中著名的有杜蘭戈州的塞羅·德梅爾卡多鐵礦;

高原南部和南馬德雷山脈礦區,分布范圍較廣,其中巴爾薩斯河谷的拉斯特魯斯鐵礦儲量1.85億噸,含鐵量高達63%;

北部高原和西北部鐵礦區,主要是分布在科阿韋拉和奇瓦瓦州的一些中小型鐵礦。

這些礦床大多為接觸交代型礦床。賦存在早白堊灰岩與晚白堊世花崗岩侵入體的接觸中。主要礦石礦物有赤鐵礦(奇瓦瓦州拉佩拉鐵礦)和磁鐵礦(拉斯特魯斯鐵礦)等。

錳礦

金屬儲量基礎900萬噸,主要分布在伊達爾戈州(莫蘭戈錳礦)、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盧西弗錳礦)和哈利斯科州(奧特蘭錳礦)。此外,在奇瓦瓦,杜蘭戈等州出也見有錳礦。

莫蘭戈錳礦為沉積成因,礦體賦存在碳酸鹽岩建造中;奧特蘭和盧西弗錳礦則與火山作用有關,屬火山-沉積礦床。

❹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6

1.區域地質和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從大地構造上看,阿根廷東部出露中、新生代沉積物,形成油氣等燃料礦產;阿根廷西部則為前寒武紀-寒武紀結晶基底,由晚前寒武-早寒武世麻粒岩岩系和晚寒武-奧陶紀綠片岩等兩套變質岩系組成,是個後加里東地台。北部廣布結晶岩,習稱塞拉潘帕地塊。南部(帕塔哥尼亞地台)基底絕大部分被晚古生代中-新生代陸相沉積及火山岩,局部海相沉積覆蓋。上述南、北兩區在成礦特點上明顯不同。在塞拉潘帕地塊,與基底變質作用有關的礦產主要為偉晶岩型鈹、鋰、鈮、鉭礦,產於蓋層內的有晚古生代、中生代砂礫岩型鈾(釩)-銅礦和煤;中、新生代中酸性火成岩有關的熱液型鈾、金、銀、銅、鎢、錫-多金屬,以及斑岩型銅礦。晚第三紀陸相火山沉積封閉盆地中產有鹽湖型和礦化泉型硼、鋰、鉀鹽類礦產。在帕塔哥尼亞地台,基底零星出露,蓋層中產石油、天然氣和煤。

阿根廷是一個礦產資源不太豐富的國家,擁有80多種礦藏,主要有:屬於燃料礦物的石油、天然氣、煤;屬於金屬礦的鐵、銅、鈹、鈾、鎢、鉛、鋅、鋁、錳、銀、釩、銻;屬於非金屬礦的瓷土、硫磺、硼酸鹽、石膏等。此外還有豐富的石料資源,包括石灰石、花崗石等。可以提煉稀有金屬鈹的綠柱石,蘊藏量估計達1億噸,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綠柱石礦多分布在安第斯山脈東部各省,其中以科爾多瓦省的蘊藏量最多。阿根廷鈾礦儲量豐富,摺合成濃縮鈾為23,700多噸,居拉丁美洲第一位。

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谷地。全國現已探明的重要礦山有10個,即:①阿倫布雷拉礦(銅和金);②菲洛科羅拉多礦(鉬、銅、金和銀);③塞羅阿塔霍礦(銅和金);④拉博里塔礦(砷和銅氧化物);⑤拉奧亞達礦(銅、鉛、銀和金),以上各礦均位於卡塔馬卡省;⑥法馬蒂納礦(銀和金、拉里奧哈省);⑦埃爾多拉多-蒙塞拉特礦(鈾、聖克魯斯省);⑧豐塔納湖礦(鉛和鋅);⑨科爾科瓦多礦(鉛和銅),以上兩礦均位於丘布特省;⑩帕瓊礦(銅、聖胡安省西南部)。在上述10座礦山中,規模最大的阿倫布雷拉銅金共生礦,礦石儲量3.5億噸。其次是經濟價值最大的帕瓊銅礦,礦石儲量約8億多噸。這兩個礦開采後,阿根廷可以達到銅的自給,並略有富餘。

根據阿根廷的金礦成礦地質條件,經綜合分析,我國山東地勘局近幾年首選在阿根廷南部聖格魯斯成礦帶、中部內烏步省兩處遠景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查找礦。南部聖格魯斯成礦遠景區位於南緯44°~46°間,海拔300~400米,屬低山丘陵區,1/50萬化探掃描工作已基本完成,圈定了許多化探異常區域,並由化探異常查證發現了大型拉瓦枉金礦床,礦床受北西和北東兩組較大規模構造控制,礦化帶分布在兩組構造之間。目前已勘查了4條礦化帶,單個礦體長250~300米,礦體平均厚度2.5米,金品位9.5g/t,銀平均品位105g/t。前期勘探深度達160米,深部礦體繼續延伸,探求礦石量950萬噸。中部內烏肯省遠景區位於南緯36°~40°間,海拔2000米以上,區內已發現2處小而富的石英脈型金礦床,礦體長500~800米,厚0.5~3米,金品位9.21~15.64g/t,探求礦石量20萬噸,阿根廷國營礦業公司在淺部已開采。周圍有大片化探異常,異常值高,並發現了金礦化。

結論:從現有資料分析,認為阿根廷境內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礦有一定找礦前景的,可進一步工作,其它礦產成礦條件不太有利。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條件分析

阿根廷的礦產資源主要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石料四大類。

(1)能源礦產

石油

阿根廷石油資源不太豐富。據官方統計,到1999年底阿根廷已探明的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4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0.3%。儲采比9.1,遠低於拉美的平均水平37.7。已探明的四大油田是:丘布特省的里瓦達維亞海軍准將城油田,內烏肯省的普拉薩溫庫爾油田,門多薩省的圖蓬加托油田,以及胡胡伊省和薩爾塔省交界地區的油田。

石油是目前阿根廷消費的主要能源。

阿根廷石油是1907年發現的,最初由國家礦業局開采。1918年有些外國公司來阿採油。1923年成立國營石油公司,1925年在拉普拉塔建成第一座煉油廠。1945-1955年間實行外資企業國有化,國產石油滿足國內消費的36%;1955-1958年間採油業大發展,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30%以上;1962年後的10年增長趨緩,年增長率為5.5%;此後產量波動在2100-2500萬噸之間,石油的自給能力逐年下降,從1972年的94%降至1975年的87%。1976年以後,政府採取鼓勵二次採油和簽訂風險合同等一系列措施,加強石油勘探,於1978年發現聖豪爾赫灣海上油田,促使原油產量回升,原油產量由1987年的2300萬噸直升1998年的4490萬噸,年均遞增6.27%。1999年產量4270萬噸,比上年減少4.9%。由於國內消費不大,每年還有近半數的原油可供出口。同年消費量2320萬噸,比上年增長0.8%。

天然氣

阿根廷的天然氣蘊藏量比較豐富。天然氣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薩爾塔省和南部的火地島地區。到1999年底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6900億m3,佔世界總量的0.5%,儲采比20.4,遠低於拉美的平均水平66.2。

由於加強了資源勘探工作,已探明的天然氣蘊藏量不斷增加,1970年為1713億立方米,1975年達到2004億立方米。1976年內烏肯省天然氣田的重大發現,使探明的天然氣蘊藏量大大增加,1999年已達6834億立方米。

近10年來阿根廷天然氣生產增長很快,1989年產量190億m3,1998年達到296億m3,年均遞增5.05%,1999年產量達336億m3,比上年增長13.5%,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4%,居世界第15位。同期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4.65%,1999年達到334.9億m3,產消基本相當。

鈾礦資源豐富為發展核能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到80年代初期,全國已探明含鈾礦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公里,據全國原子能委員會估計,查明儲量(U3O8)約6萬噸(其中可靠級的3萬噸),相當於2.37萬噸濃縮鈾,能滿足8個發電能力為450萬千瓦的核電站運轉30年的需要。鈾礦蘊藏地區主要有3個:①門多薩省的馬拉圭,②薩爾塔省的道科-安布拉約,③丘布特省的洛斯阿多貝斯。最大的礦山是門多薩省的平塔達鈾礦,礦區面積為3000多平方公里,蘊藏量佔全國已探明總量的一半。

豐富的鈾礦資源為發展核能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根廷是拉丁美洲最早研究和利用原子能的國家之一。1950年成立全國原子能委員會,下屬100多個實驗室和幾個研究中心,配有2,500多名科技人員。目前有5個試驗和生產鐳同位素的反應堆,它生產的放射性同位素可滿足國內消費的90%。

建設核電站,增加核電站在電力構成中的比重,是阿根廷發展核能工業的重點。1974年,阿根廷建成了拉美第一座核電站「阿圖查1號」。同年開始興建第二座「恩巴爾塞」核電站。1979年,阿根廷政府又制定出規劃,在2000年以前再興建4座核電站。如按期完成計劃,2000年阿根廷將擁有6座核電站,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30%左右。

阿根廷堅持獨立發展本國核能工業和反對超級大國核壟斷的政策。為了免受國際核壟斷勢力的威脅,阿根廷在第一座核電站中選擇天然鈾作燃料,以便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鈾礦資源,並逐步掌握核燃料的全部循環技術,以達到完全掌握核燃料生產技術和自給自足的目標。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少數幾個開采鈾礦的國家。為了堅持獨立發展核能工業的方針,阿根廷努力加強和提高濃縮鈾的生產能力。為此目的興建的馬拉圭濃縮鈾工廠已於1976年在門多薩省建成投產,年產量為46噸。近來又建立了唐奧托聖拉斐爾和洛斯阿多貝斯等濃縮鈾加工廠。全國濃縮鈾產量迅速提高,1979年達到160噸,比1976年增加了348%。此外,一座年產.25萬噸的重水工廠和一座能生產400多種核材料的工廠已開工興建。但近年來阿根廷鈾產量大幅下降。1996年生產鈾28噸,1997-1998年鈾年產量增加到35噸。

阿根廷重視同拉丁美洲國家的核合作,是拉丁美洲第一個出口核技術的國家。它先後同秘魯、烏拉圭、厄瓜多、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拿馬和智利等國簽署了核合作條約,向他們提供技術援助,幫助建立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能工廠。1980年8月30日阿根廷同巴西簽署了兩項執行議定書,規定在10年中兩國將在核領域互換技術情報並共同培養人才。

煤炭

阿根廷煤炭資源不太豐富,已探明的儲量只有54.65億噸。主要分布在西部的4個地區:a.拉里奧哈省的中部、門多薩省的北部和聖胡安省;b.從門多薩省中部到內烏肯省的北部地區;c.里奧內格羅省西部的聖卡洛斯·德巴進而洛切到丘布特省西北部的埃斯克爾一帶;d.聖克魯斯省的里奧圖爾比奧河谷。里奧圖爾比奧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礦,蘊藏量達4.5億噸,煤質良好。此外,在整個安第斯山脈地區和火地島的山谷和河岸都藏有豐富的泥煤。

(2)金屬礦產

阿根廷金屬礦藏種類不多,主要有鉛、鋅、銅、錫、鐵、錳、鈾、鈹、鎢等,其中以鉛、鋅、鐵、鈾、鈹、鎢等的藏量較大。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國家西北部地區的胡胡伊、薩爾塔、卡塔馬卡等省,中部地區的拉里奧哈、聖路易斯和科爾多瓦等省,庫約地區聖胡安和門多薩省,以及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內烏肯、里奧內格羅、丘布特和聖克魯斯等省。目前,由於資源枯竭,鎢錫已不再生產。

阿根廷銅礦已探明礦石儲量為20多億噸。這是近10多年來的找礦成果,而在50年代初,銅礦石全部依賴進口。近年來,開始對銅礦進行開采。70年代初產量為500噸(精銅),1975年下降到200噸,只能滿足國內需要的10%。重要的銅礦有:帕瓊銅礦礦石量8億噸和巴約的拉阿魯姆布內拉銅礦礦石量6.44億噸,開采後阿根廷的銅可以自給。1997年Bajo de La銅礦項目投產,1998年礦山銅產量躍升至17.03萬噸。

帕瓊(EI Pachon)銅礦位於聖胡安省卡林加斯塔區,Cam-bior和Comsnr各佔50%的股份。斑岩銅礦,按Cu0.4%的截至品位計算,該礦擁有礦石儲量8.8億噸,平均品位為Cu0.62%,Mo0.015%,Au0.02%g/t和Ag2.4g/t。1998年以來一直在露天開采。

阿瓜里加(Agua Rica)銅鉬礦BHP擁有70%股權,Northern Drion擁有30%的股權,位於卡塔馬卡省的the Bajo de la Alumbrera礦山附近,是省礦業公司下屬的一個私有化的股份公司,是否開采仍有爭議,因為品位不高不足以提出正當理由開采斑岩銅礦。給出一個設想的比率,按0.2%的銅截至品位計算,此礦擁有當量銅品位0.71%的億噸礦石儲量,實際年均品位是,銅為0.43%,鉬為0.028%,金為0.19克/噸,銀為3.01克/噸;最近又以0.4%的銅截至品位重新估算全部資源,獲得8.02億噸礦石儲量,其中銅的品位為0.61%,金的品位為0.24克/噸,鉬的品位為0.034%;以1%的銅的截至品位計算的高品位部分資源儲量為0.6億噸,其中銅的品位是1.3%,其他元素摺合成1.74%的銅當量。

阿倫布雷拉(Bajo de La Alumbrera)銅金項目Mount Isa公司擁有50%,North公司擁有25%,Rio Algom公司擁有25%股份,1998年投產。Alumbrera礦物公司的所有權由Yacimientos Mineros Aguas de Dionsio,一個由卡塔馬卡省政府和國家政府代表組成的法人公司,共同分享,即它們有權得到項目的凈收益的20%。金屬價格低迷,使這個初步預算投資12億美元(其中包括和阿倫布內納礦山相配套的銅冶煉廠投資5億美元)的項目合作者寥若晨星,只有Rio Algom,North等公司加盟。1998年這個礦完成基建,達到或超過設計生產能力8萬噸/日,平均生產20萬噸/年的銅和64萬盎司/年的金。按0.27%的當量銅截至品位計算,阿魯姆布內拉礦山開采擁有6.44億噸礦石儲量品位在0.51%的銅和0.62克/噸的金,保證年限在17年以上。根據一項礦山產量生產年限優化研究方案,在今後5年內要將產量提高到12萬噸/日。

聖喬治銅礦以銅為主,伴生金和銀,位於門多薩省,業主為Northem Orion,礦石儲量1.46億噸,平均品位Cu0.5%,Au0.2g/t和Ag3.5g/t。該礦床有望採用淋濾SX-EW法進行大規模露采和選礦,但尚未進行計劃中的可行性研究。

金和銀

阿根廷近年在該國南端聖克魯斯省南部發現塞羅旺瓜迪亞金銀礦,礦石儲量達900萬噸,金品位達10克/噸,銀113克/噸,即含有金90噸,銀1017噸,現正在開發中。

阿根廷的黃金礦山產量由於找礦成果,近幾年取得突破,由1996年的0.9噸、1997年的3噸,一躍達到1998年的22噸,1999年突破30噸。

塞羅旺瓜迪亞(Cerro Vanguardia)金銀礦位於南帕塔戈尼省,露天開采,股份由下列幾個公司所有:Mincorp擁有46.25%的股權,阿根廷Perez Compance的公司擁有46.25%,聖克魯斯省的Fomicruz公司擁有7.5%。建設總投資2.7億美元,1998年10月投產,礦山生產能力為2000噸/日,擁有證實資源量900萬噸,平均品位9.7克/噸的金和113克/噸的銀,預計每年生產21萬盎司金和160萬盎司的銀。

維拉的羅(Veladero)金銀礦位於科迪勒拉一個最有遠景的地區,距Barrick公司在智利境內的Pascua-lama金銀礦僅6公里。阿根廷黃金公司佔60%股份,Barrick佔40%股份。該礦床有兩個礦帶,據估計,礦石總資源量22060萬噸,礦石平均品位為Au1.2g/t,Ag22.9g/t,即金265噸,銀5050噸。

皮爾圭塔斯(Pirquitas)銀錫鋅礦位於阿根廷西北部的普拉地區(Aotiplano),可行性研究於1999年4月由業主陽光采礦公司和Refining Wcngpfdn公司完成,並投資進行輸礦管道的建設。按照60g/t Ag的截至品位,計算得到在經濟上可回收的證實和可能礦石儲量2160萬噸,平均品位Ag167g/t,Sn0.33%,Zn0.57%。投資1.2億美元,最終建成6000噸/日產能的露天采礦礦山,礦山服務年限10年。

迪亞伯力洛斯(Diablillos)銀金礦位於沙爾塔省,Barrick佔70%的股份,太平洋岸國際公司佔30%股份,按0.4g/t金當量的截至品位獲得露采推斷資源量4950萬噸,平均品位Ag68.3g/t,Au0.42g/t。如採用0.8g/t Au的截至品位,估計可獲得3070萬噸高品位礦石資源量,平均品位Ag92.7g/t,Au0.6g/t。

鋁土礦儲、產量不詳。阿根廷正在建一個年產72.1萬噸的電解鋁廠。1994年-1998年分別產鋁17.5、18.55、18.39和18.72萬噸,其中40%~50%用於出口。氧化鋁原料主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和德國進口。年出口鋁材10萬噸左右。

萬達港(Pto.Wanda)鋁土礦位於米西奧內斯(Misiones)省,由米西奧內斯烏梅-米利亞鋁股份公司(Hume&Milia Cia De Sierra Grande S.A.)經營。礦石年生產能力為10%~50萬噸。主要產品為鋁、氧化鋁,副產品有鐵礦石、氧化鐵、金紅石、顏料和硫酸等。

開采方法露天開采。選礦廠日處理礦石能力為1000噸。

冶煉廠主要產品為鋁,其它產品為鈦、金紅石、鐵礦石。鋁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

精煉廠主要產品為氧化鋁,其它產品為金紅石、鐵礦石、鑄鐵。氧化鋁年生產能力為6.4萬噸。

鉛和鋅

鉛和鋅是阿根廷的重要金屬礦。據估計全國鋅儲量為900萬噸,鉛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礦藏主要分布在北部胡胡伊省和中部的聖胡安省。胡胡伊省的阿吉拉爾礦和聖胡安省的卡斯塔尼奧-別霍礦兩座規模最大的鉛、鋅、銀等金屬共生礦。這兩大礦的產量在全國鉛、鋅礦生產中佔有很大比重。

目前開采鉛、鋅礦的是CMASA公司,主要產區為胡胡伊省阿奎拉爾礦山。礦石儲量6600萬噸,礦石含Pb6.2%、Zn7.6%和Ag3.7盎司/噸。該礦於1936年投產,目前生產能力年產鋅精礦8萬噸,鉛、銀精礦4.2萬噸(Mining Annual Review1983)。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1999),1996-1998年分別開采鉛(金屬量)1.13、1.34和1.5萬噸,鋅3.11、3.34和3.56萬噸。

阿奎拉爾(Aguilar)鉛礦位於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Jujuy)省,由阿奎拉爾礦業股份公司經營。1936年投產,現為地下開采。1981年實際礦石產量為60萬噸,岩石掘進量為54.4萬噸。主要產品為鉛、銀精礦及鋅精礦。選礦廠日處理礦石能力為2100噸,採用優選浮選法。

目前生產能力為1800噸/日,有兩個地下礦,鉛的品位為3%,鋅的品位為7%,銀的品位為70克/噸。1993年以來,這個礦已服務了近7年,周圍大面積的土地由Comsur控制,可用於勘探鉛、鋅。

鐵礦

阿根廷鐵礦儲量估計為7.49億噸。主要鐵礦有胡胡伊省的薩普拉礦和里奧內格羅省的謝位格蘭德礦。薩普拉礦的蘊藏量為1.1億噸,品位為35%~45%。謝位格蘭德礦於1947年發現,據估計,鐵礦砂的蘊藏量為1億多噸,礦石品位為55%~60%。阿根廷鐵礦的開采量很低,1960年為14萬噸。70年代內,開采量有所增加,1970年為24萬噸,1976年又增至25萬噸。目前產量也只有數十萬噸,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大量鐵礦石。

格蘭德山(Sierra Grande)鐵礦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內格羅河省(Rio Negro,Buenos Aires),由格蘭德山帕塔戈尼亞鋼鐵股份公司(Hierro Patagonico De Sierra Grande S.A.)經營。為地下開采礦山。設計日礦石生產能力為1.4萬噸。

該礦含礦岩層厚300~1100米,其下盤為早期古生代砂岩,上盤為石灰岩和中生代火山斑岩。在所發現的三個礦體中,除北礦體為赤鐵外,其餘兩個礦體分別為細粒磁鐵礦和假像赤鐵礦。根據礦體的揭露情況表明,南礦體的開采條件最有利,礦體長3150米,寬10~14米,傾角45°~60°,埋藏深度800米。磁鐵礦平均含鐵品位54.8%,含磷1.5%。南礦體的礦石總儲量為2.13億噸,其中可靠儲量為1.08億噸。

阿根廷錳礦最重要的采區是YMAD公司的法拉朗內格羅礦山,已知儲量250萬噸,平均含錳12%,金7克/噸和Ag113克/噸。

世界鋰產量主要產自智利從南卡洛里納到薩拉德阿塔卡瑪的高原鹽湖(塞普勒斯-福特礦物公司)和阿根廷的薩拉、德、霍姆伯瑞木爾托地區(FMC鋰公司)。作為阿根廷3個新建鋰礦山之一的Fenix鋰礦項目,FMC鋰公司投資1.37億美元,在卡塔馬卡省組成Altiplan礦物公司,採用高技術流程,生產碳酸鋰,該礦床擁有可回收的鹵水儲量85萬噸,平均品位Li600~650ppm,這要比智利在采礦山的品位要低一些。

結論:從現有資料看,阿根廷境內銅、金、銀和鈾礦產有一定勘查和開發前景,特別是低品位銅金銀多金屬礦,可在已知礦化集中區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較大面積的踏勘選點,然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勘查和開發。

❺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4

1.區域地質成礦條件分析

巴西地處南美地台之內,覆蓋南美地台大部分。南美地台是由古老的地盾和古生代台向斜共同組成。因此巴西的地質格局可概括為「三盾三盆」。

三盾指的是從北向南分布的三個古老的地質區,即最西北的蓋亞那地盾,中部的中巴西地盾和東部的大西洋地盾,在這些地盾上分布有古老的陸核區和元古造山帶。陸核主要由結晶的高級變質岩,如片麻岩、麻粒岩和紫蘇花崗岩等組成,它們分布於①蓋亞那地盾上的里約布朗庫地區(Rio Branco),②中巴西地盾上的塔帕若斯(Tapajos)地區,大約在17億年以前均已固化。③大西洋地盾上的聖弗蘭西斯科(Sao Fransisco)地區。④托坎廷斯造山帶(Tocantins),⑤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爾馬造山帶(Borborma),⑥曼蒂凱拉造山帶(Mantigueira)。這些造山帶在元古代產生了持續的沉降活動,到寒武-奧陶紀期間隆起為山系並固化,產有現已變質了的磨拉石堆積、火山-深成作用產物和偉晶岩建造。陸核和元古代造山帶共同組成了地盾,其上分布有大量的鐵、錳、金、銅、鉛、鋅等礦產。

三盆指的是在三個地盾之間發育的三個沉積盆地,其性質都屬於古生代向斜,它們是亞馬孫台向斜(Amagona),帕納伊巴台向斜(Parnaiba)和巴拉那台向斜(Parana)稱為亞馬孫盆地,帕納伊巴盆地,巴拉那盆地,在沉積盆地中分布有煤,天然氣,鉀鹽等沉積礦產。

(1)中巴西地盾

亞馬孫河以南巴西領土的西部所處的中巴西地盾由太古界至震旦系變質岩組成。所見中元古代蓋層是亞馬孫克拉通的一部分,著名的巴西卡臘賈斯錳鐵礦就賦存在瓜波雷原始陸核周圍的格拉奧帕拉群(太古界)火山岩系內,該礦床錳、鐵資源量分別佔中、南美洲各自資源量的18.7%和17.5%。

克拉通區除鐵、錳礦外,顯示出良好的錫礦化,早元古代阿拉薩群條帶片麻岩富含浸染狀和蝕變岩型錫礦(巴西米納庫、芒特阿萊格里和諾瓦羅馬),里奧弗雷斯科群磨拉式建造含古砂錫礦,前震旦紀活化(>16億年)及巴西期侵入花崗岩類更盛產錫礦(巴西朗多尼亞等)。

地盾西南緣及其鄰區內發育一套晚前寒武紀含分散漂礫的碧玉碎屑岩,富含鐵錳層,這大概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沉積鐵錳礦(玻利維亞木通-巴西烏魯空),其鐵錳資源量分別為520億和1億噸,約佔中、南美洲各自資源量的50.7%和22%。

(2)大西洋地盾

位於巴西東部的大西洋地盾,由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和曼蒂圭伊拉及博波雷馬兩個巴西期褶皺帶組成。

在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最古老的熱基那和巴薩奧雜岩(>28億年)分別組成熱基納和貝洛奧里芷特兩個原始陸核。兩者周圍均有太古代緣片岩帶發育。前者產銅(卡拉伊巴)、層狀鉻鐵礦(坎波弗莫索和安多林哈)和鎳、鑽、滑石等;後者產錳(拉菲特)和金(莫羅維爾霍)。產於上述花崗質岩-綠岩地體周圍的雅卡比納群和米納斯超群是早元古代冒地槽產物。它們和太古代雜岩一起構成地台的下構造層。雅卡比納群產菱鎂礦和滑石(塞拉達斯瓜斯及聖塞),以及金(鈾)等;米納斯超群則以產鐵錳著稱(巴西鐵四角和伊塔比拉),其中蘊藏的鐵礦儲量佔中、南美洲的29.2%。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地處巴西期褶皺帶間,顯示出構造岩漿活化特點,並伴生鉛鋅礦(博圭拉等)。該克拉通的活化性尚表現在蓋層沉積上,區內既有迪亞曼提高原那樣的中元古代含金剛石的典型地台蓋層,也有準地台型沉積(埃斯賓亞蘇群)。在克拉通邊緣見晚前寒武紀泥質-同礫沉積(馬卡烏巴斯群)和冰積礫岩(拉夫拉斯層),以及始寒武紀潮汐相陸源碳酸鹽沉積。聖弗朗西斯科河沿岸的碳酸岩含層控鉛鋅礦,遠景可觀。

曼蒂圭伊拉褶皺帶位於巴西東南部,由三個中央地塊和四條巴西期褶皺組成。博波雷馬褶皺帶位於巴西東北,由五個中央地塊和八個巴西期褶皺組成。上述兩帶的中央地塊分別由太古代博爾巴森納群/曼蒂圭伊拉建造和開科群,以及早元古代帕拉伊巴等群和塞里多群組成;它們都是受巴西運動影響的地台基底的下構造層。基底的上構造層在曼蒂圭伊拉帶為卡烏巴斯群(中元古界)、安德列蘭迪亞群(上元古界中下段)和阿孫奇群/聖克羅群(上元古界上段);在博波雷馬帶則是米阿組和巴扎巴利斯組。在褶皺帶及其邊緣的小盆地內堆積了始寒武紀拉夫拉斯群冰積礫岩、巴姆布伊陸源碳酸鹽建造和少許古生代沉積層,標志地槽的回返。

(3)亞馬孫台向斜

位於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亞馬孫台向斜,基底為跨亞馬孫構造層,蓋層由震旦系至中-新生界紅層組成。區內主要礦產為1950年發現的第三紀優質鋁土礦和阿爾塔亞馬孫褐煤田。此外,還有有關發現油氣及其遠景的報導。

(4)帕奈巴台向斜

位於巴西帕奈巴河盆地內的帕奈巴台向斜,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沉積。研究程度較低,區內只發現古代煤和少量鈾礦化。

(5)巴拉那台向斜

位於巴拉那河流的巴拉那台向斜大部分分布在巴西境內,區內中生代暗色雜岩蓋和中、晚古生代、晚三迭世及早侏羅世沉積岩廣布。比暗色雜岩年輕的陸相沉積岩亦有分布。主要礦產為古生代煤,有的煤層含放射性元素;此外,台向斜北部巴拉那河支流源頭區金剛石砂礦廣布,侏羅系礫岩普遍含金剛石。

2.資源開發條件分析

巴西的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主要擁有豐富的鋁土礦、鐵、錳、黃金、寶石、高嶺土、鈮、鉭和錫礦床。鎳、鉻、鈦、鉛、鈹、錫、鎢、銅以及鈾、釷、石油、天然氣、煤和金剛石也很豐富。

表111999年巴西主要礦產儲量與儲量基礎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0

(1)鐵礦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鐵礦儲量超過110億噸,儲量基礎170億噸,居世界前列,據估計鐵礦總資源量有400億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區聖弗蘭西斯科陸核上世界馳名的「鐵四角區」,礦床成因系太古代-元古代沉積變質鐵礦經風化富集而成。巴西最著名的且礦業最發達的米蘭斯吉拉斯州(地名原意是總礦山)即位於本區內。據估算該區已形成了品位在60%以上的富鐵礦石100多億噸。另外在中巴西地盾區有兩個世界級大型鐵、錳礦帶,一個位於亞馬孫東部的卡拉加斯山脈(Carajas),稱為卡拉加斯鐵錳礦帶,其成礦特點與鐵四角區大體相似,其遠景區比「鐵四角」區還要大,已初步探明十幾個礦床,品位65%以上的富鐵礦石在180億噸以上,品位在40%以上的富鐵錳礦石達4800萬噸以上。另一個鐵、錳礦帶是本區西部的烏魯昆礦帶。該礦帶向西延入玻利維亞境內,原始分布面積達1000km2,時代屬元古代,是一種未經變質的鐵錳礦層,共有7個含礦層位,估算含有品位50%以上的鐵礦石100億噸,含MnO240%以上的錳礦石1億噸,但地處邊遠,礦石含磷較高,偏鹼性,給開發帶來一定困難。

(2)錳

巴西有豐富的錳資源,已探明的錳儲量2100萬噸,儲量基礎5600萬噸,是世界上四大錳礦生產國之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卡拉加斯(Carajas)的阿祖爾(Azul)錳礦床,品位很高,且有高品級的電池錳礦石,可以提供大量的錳礦石,地處西部邊陲的烏魯昆錳礦儲量也很大,現已開采。巴西的錳礦床主要分布在阿爾馬帕地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

(3)鋁土礦

已探明的鋁土礦儲量39億噸,儲量基礎49億噸,居世界第三位,巴西的鋁土礦75%來自於亞馬孫盆地的幾個大型鋁土礦床,分布在巴依亞州,這兒鋁土礦的總儲量估計達到250億~500億噸,值得指出的是這里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發展鋁工業的前景看好。此外,米拉斯吉拉斯州的老的鋁業基地,波蘇斯迪卡爾達斯的鋁業基地也佔有重要地位。

(4)鎳

鎳是巴西主要礦產資源,但由於地處熱帶雨林地帶,地表風化強烈,礦床多為風化淋濾型。已探明鎳儲量67萬噸,儲量基礎600萬噸,居世界第10位。

韋爾梅柳(Vermelho)風化型鎳礦,位於巴西中北部。鎳金屬儲量62.6萬噸,品位1.56%,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礦體位於兩個伸長的小山上,為鐵硅質含鎳紅土,覆蓋於山頂。下伏岩石有:輝長碉、變質輝長碉、蘇長岩、橄欖岩,包括韋爾梅柳Ⅰ和韋爾梅柳Ⅱ兩個礦床。第一期工程設計礦石產量166萬噸/年,初期精煉能力2萬噸/年。

尼克蘭迪亞(Niquelandia)風化型鎳礦,位於戈亞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50萬噸,品位2.1%,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含在粘土和鐵錳氧化物中,礦層厚度約20m。主要含礦礦物有硅鎂鎳礦、鈷土、綠玉髓,及含鎳粘土和鐵錳結核。露天開采,礦石生產能力15萬噸~30萬噸/年。

上巴魯(Barro Alto)風化型鎳礦,位於戈亞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00萬噸,品位1.83%,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含在粘土、鐵錳氧化物及含鎳硅酸鹽的網狀細脈中。主要礦物有含鎳針鐵礦、硅鎂鎳礦及含鎳粘土。設計年產鐵鎳2.27萬噸。

普拉塔波利斯(Pratapolis)風化型鎳(鈷)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0.5萬噸,品位2.1%;鈷金屬儲量0.5萬噸,品位0.1%,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產在蛇紋岩上面的殘積土內的含鎳硅酸鹽細脈和粘土中。主要礦物有含鎳蛇紋石、硅鎂鎳礦、鎳綠泥石等。露天開采,礦石生產能力600噸/日。

(5)錫礦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錫儲量有120萬噸,儲量基礎250萬噸,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2位。主要分布在中巴西地盾地區,基本上沿著亞馬孫盆地南緣分布在具有盛名的朗多尼亞(Rodoma)礦帶。這里在晚元古代時產生了大量的富錫花崗岩和流紋岩雜岩體。僅朗多尼亞地區就出現有直徑20km以上的這種雜岩體20多個,其中有含錫石英脈或偉晶岩脈,也有雲英岩岩株式的錫礦化或錫石浸染礦化。它們經風化以後形成品位很高的砂錫礦床,目前巴西90%以上的錫產量都來自該礦帶上的幾個礦床,特別是80年代發現的皮廷加礦床,它是殘積砂礦或河流砂礦,錫石是唯一的礦物,品位很高,其生產成本很低,在世界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錫生產國,生產量高峰期是1989年為50200噸,1997年降至23187噸。1998年又繼續下降,降幅為23.4%,產量為14607噸,巴西目前錫礦產量大幅度下降主要歸因於一些高成本礦山的關閉,礦石品位下降以及價格不斷下跌所致。目前巴西主要從事錫礦生產的公司有Paranapanema公司,該公司1998年產量為9389噸,Ebesa公司1998年產量為3572噸。Cesbra公司746噸,Best公司230噸,1998年出口錫量為6992噸,創匯3590萬美元,出口國主要有美國,占總出口額的63%,阿根廷佔12%,比利時佔11.5%,智利佔6.2%。

利馬(Lima)熱液型錫、銅、銀礦,位於普諾附近。礦石工業類型錫石-硫化物型。成礦時代白堊紀-第三紀,同聖伊西德羅礦床,地下開采。

朗多尼亞砂錫礦區殘積、沖積砂礦(錫),位於巴西西部。錫金屬儲量33萬噸,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礦體產於含錫花崗岩和原生錫礦之上的風化殼中或沖積層中。錫石分散於砂礫層或風化土壤內,Sn品位0.1%~0.2%,累計儲量達180萬噸。1952年發現,1953年開始用挖掘船采錫,1980年產錫6756噸,占巴西產錫量的80%左右。

布拉斯坎(Brascan)沖積砂礦錫(鎢、鈹、鈮)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雲英岩型,產於前寒武紀巴西地盾上南北向的三疊紀崗雜岩體中。砂礦由原生礦風化剝蝕形成。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2000噸。

貝斯特(Best)沖積砂礦錫(鎢、鈹、鈮)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1%,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錫石-雲岩型,風化剝蝕後形成沖積砂礦和風化殼形砂礦。砂礫泵開采。1982年產錫精礦240噸。

布魯馬迪紐(Brumadinho)沖積砂礦錫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錫石-雲英岩型,風化剝蝕後形成砂礦。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精礦3500噸。

帕拉那帕內馬(Parana Panema)沖積砂礦(錫),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與布魯馬迪紐礦床相同。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石4500噸。

戈亞斯埃斯坦霍(Goias Estanho)砂礦(錫、鉭),位於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州交界處。錫金屬儲量2萬噸,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原生礦化產於前寒武紀偉晶岩中。砂礦產於沖積、坡積、殘積層中。露天開采。產量為年處理礦石20萬噸。

瓦爾塔格蘭德(Valta Grande)砂礦(錫、鉭),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錫金屬儲量1.3萬噸,品位0.1%~0.3%,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原生礦化產於偉晶岩中。在鬆散堆積層中形成了砂礦。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產量為年處理礦石40萬噸。

阿馬帕(Amapa)偉晶岩型錫(鈮、鉭、鈹)礦,位於阿馬帕地區東南部。錫金屬儲量>0.1萬噸,品位0.05%~1.0%,礦石工業類型錫石-偉晶岩型。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偉晶岩脈穿插花崗岩和變質岩,脈寬1~8m,長數十米,具明顯分帶性,特徵礦物是鈮鉭鐵礦、錫石電氣石、矽線石、石榴石。露天開采。年產錫10噸,綜合回收錫、鈮、鉭。

(6)鎢礦

已探明的鎢礦儲量2.0萬噸,儲量基礎2.0萬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爾馬元古代造山帶的北部,這是巴西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白鎢礦區-西雷多礦區,已發現有500多個白鎢礦點,目前僅對其中的個別礦點進行了勘查,已知儲量約佔全巴西的70%,產量佔全巴西的80%以上。所有礦點都出現在晚元古代的奎哈巴(Quixaba)組的大理岩質地層單位中,產在構造高地周圍,它與晚前寒武紀的重熔岩漿活動有關。主要礦山有:巴西東北部白鎢礦礦區(Northeast Brazilian Scheelits Province)等。

巴西東北部白鎢礦礦區矽卡岩型鎢礦。鎢金屬儲量1.84萬噸,品位0.30%,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在2萬km2的范圍內,礦層呈U形出露,包括700多個礦床(點),其中30個左右進行過小規模開采。在礦區中部的布雷瑞等3個礦床從1942年以來連續生產至今。

布雷瑞(Brejni)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鎢金屬儲量1.28萬噸,品位0.29%,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含礦層厚約200m,由石英、石榴石、雲母片岩及大理岩組成,位於平卧向斜的西翼,向西南傾斜,較緩,從出露在地表的布雷瑞到西部的博卡德拉日控制延深4km,含礦層寬約400m,其間礦體有重疊、斷續礦區外部有花崗岩體侵入。

巴拉沃德(Barra Verde)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地下開采,規模30萬~50萬噸/年。1984年產精礦559噸,精礦品位WO374.65%。

博卡德拉日(Boca de Lage)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地下開采,1984年產精礦496噸,精礦品位WO374.5%。

佩德拉普雷塔(Pedra Preta)熱液石英脈及殘坡積砂礦(鎢),位於巴拉州中南部。鎢金屬儲量0.29萬噸,品位0.88%,礦石工業類型黑鎢礦(錫石)。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及新生代,花崗岩體侵入於變質火山岩層中,附近產有數條含鎢石英脈,經風化後,低窪處有砂礦形成。小規模開采砂礦,原生礦尚在勘查中。

(7)銅礦

巴西銅礦不太豐富,目前銅礦產量主要來自過去已經建成的中小礦山,其中最重要的是巴伊亞州的卡拉伊巴銅礦。經過重新勘探,銅的礦石量增加到1億噸,品位1%。其次為薩洛博(Sa-lobo)沉積變質型銅(金、銀、鉬)礦,位於巴拉州東南部。目前重大的進展是開發卡拉賈斯的薩洛博3A銅礦。

薩洛博(Salobo)沉積變質型銅(金、銀、鉬)礦,位於巴拉州東南部。銅金屬儲量935萬噸,品位0.85%,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混合礦。成礦時代早元古代,礦區由變質的沉積岩夾少量基性火山岩組成,銅礦化受岩性控制,與含磁鐵礦、角閃石和黑雲母的片岩共生,以3A礦體規模最大。3A銅礦體礦石儲量達12.6億噸(品位0.8%~1%),金、鉬和銀的含量也都較高,精礦中含金10~15克/噸,銀100~200克/噸,鉬2000克/噸,為一層控砂頁岩型巨型銅礦床,產在與元古代含鐵建造相伴生的磁鐵礦片岩中。這兒將成為巴西今後銅礦石的主要來源。附近還有特大型鐵礦,銅礦仍在勘探,該礦由南非英美公司與淡水河谷公司合資辦礦,項目初估耗資源14億美元(包含冶煉設備),完全達到生產能力時,年可加工2000萬t礦石,年產金8噸、銀60噸、鉬100噸、銅15萬噸。

佩德拉韋爾德(Pedra Verde)風化型銅(鉛、鋅、銀)礦,位於塞阿臘州北西。銅金屬儲量9萬噸,品位1.1%,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混合礦。成礦時代元古代,礦體沿不整合面產出,產狀陡。礦化呈細粒分散狀產出,上覆有寒武紀-奧陶紀的沉積。勘探區,未開采。

帕爾梅羅波里斯(Palmeiropolis)火山岩型銅、鋅、鉛礦,位於戈亞斯州南部。銅金屬儲量38.2萬噸,品位0.3%~0.6%,鋅金屬儲量291萬噸,品位3.47%,鉛金屬儲量25萬噸,品位0.3%~0.4%。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元古代,礦床賦存在早元古代角閃片岩中,未開采。

馬拉羅薩(Mara Rosa)火山岩型銅、金(銀),位於戈亞斯州南部。銅金屬儲量81萬噸,品位0.4%。成礦時代太古代,礦床產於太古代火山沉積成因的綠岩帶中,礦床中尚有金儲量61.4噸和銀儲量38.1噸,未開采。

(8)鉛鋅礦

巴西的鉛鋅礦不太豐富,且主要集中在班布伊層控型鉛鋅礦帶上。

瓦贊蒂鋅礦,為巴西最重要的鋅礦山,礦石產在前寒武系的白雲岩或其溶洞中,已知鉛鋅儲量490萬噸,平均品位14%,以鋅為主,幾乎全部是氧化礦石。

莫魯阿古多鉛礦,為巴西最重要鉛礦山,與瓦贊蒂位於同一礦帶上,相距不遠是一種典型的層控鉛鋅礦,礦石主要是硫化物,礦石儲量為1300萬噸,平均品位Pb5.09%,Znl.53%,Cd0.036%,伴生有螢石,在氧化帶中有銀和釩的富集。

博圭納(Boquira)熱液層狀鉛、鋅礦,位於巴伊亞州。鉛金屬儲量18萬噸,品位9%;鋅金屬儲量9.9萬噸,品位2.2%,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晚元古代,礦體呈透鏡狀,產於富鐵建造的片岩內。地下開采,年產礦石15萬~30萬噸。

瓦贊蒂(Vazante)熱液層狀鋅、鉛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鋅金屬儲量315萬噸,品位9%;鉛金屬儲量175萬噸,品位5%,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晚元古代-奧陶紀,礦體呈連續薄層狀,產於白雲岩、灰岩和溶蝕塌陷角礫岩中。地下開采,年產礦石15萬~30萬噸。

(9)黃金

巴西黃金資源豐富。截至1999年底,探明金儲量800噸,儲量基礎1200噸居世界第7位。巴西目前黃金生產主要開採的是砂金,約佔全國金產量的75%。砂金產地幾乎遍及全國,但最重要的產地都集中在亞馬孫地區,塔帕若斯河,興古河,阿臘古艾亞河,馬代臘河等都是重要的砂金產區。

亞馬孫河砂金礦屬殘積型砂金礦床,主要分布在巴拉州。有五個較大的採金點群,包括塞拉佩拉達、塔帕若斯河、庫馬魯、阿爾塔弗洛雷斯塔、進而奧馬德拉等。殘積砂金礦與前寒武紀含金鐵英岩共生,金是通過化學溶解和再沉澱作用從低品位的含金鐵英岩中產生的,主要由粉末狀褐鐵礦、赤鐵礦、錳的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滑石組成,有自然金塊、金片和金絲存在其中。還有一種是含金的鐵質角礫岩,由褐鐵礦膠結的岩石碎塊組成。在大部分褐鐵礦是由含鐵建造鐵硅酸鹽和黃鐵礦氧化而成,金在其中呈小片、絲狀體和小斑點出現。位於巴拉州馬臘巴以南90公里的塞拉佩拉達金礦是其中最大的砂金礦山,主要在沖積砂礦和含鐵紅土的殘積金礦中採金,巨大的狗頭金時有發現。該礦床自1980年開采以來,到1983年產金28噸,估計金儲量共約100噸左右。

雅科比納(Jacobina)變質礫岩型金(鈾)礦,位於薩爾瓦多以西300公里。金金屬儲量51噸,品位8.5g/t,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元古代,層狀礦體,厚0.5m,脈狀礦體長160m,延深200m,都產在石英礫岩中,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鈾鈦礦組合,鈾0.005%~0.03%。露天開采。

莫洛韋洛(Morro Velho)沉積變質型金(銀、砷)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東南。金金屬儲量450噸,品位12.31%,礦石工業類型硅質礦。成礦時代太古代,層狀礦體,與含赤鐵礦、石英電氣石岩整合產出,圍岩是絹雲母片岩及鈣質頁岩。礦物為石英、電氣石、白雲石、黃鐵礦、毒砂組合。地下開采,年產金5噸,選廠日處理礦石2090噸。

(10)鈮、鉭、鈹、鈦

上述資源在巴西都很具有遠景,且這些稀有金屬礦床主要和內生碳酸鹽和稀有金屬花崗岩有關。目前除鈮之外,其它礦物由於某些條件的限制,勘查和開發都有限。巴西一直是國際鈮礦石的供應國,約佔西方各國鈮供應量的80%左右。著名的阿臘沙礦山是50年代發現,60年代探明的與內生碳酸鹽岩有關的燒綠石礦床和磷灰石礦床,後來又發現了幾個同一類型的礦床。礦床經風化淋濾作用以後,Nb2O5品位可達2%以上,磷灰石品位雖不高,但易於采選,還可回收鉭、釷、鈾、稀土等元素。此外,近年來又發現和開采了亞馬孫地區的,也是與內生碳酸鹽岩有關的巨型塞斯拉戈斯鈮鉭鐵礦。由於資源條件好,世界上其它國家很難與巴西競爭。

鉭是巴西的一個有遠景的稀有元素,主要作為鈮和錫礦山的副產品而生產。

鈹在1970年以前,硅鈹石尚未得到利用時,巴西的綠柱石曾經是國際鈹礦石的主要來源,年產綠柱石精礦3300噸,佔西方世界綠柱石產量的一半,是西方世界的最大的生產國,幾乎全部出口供應美國。在美國利用硅鈹石生產鈹取得突破以後,巴西綠柱石精礦產量急劇下降到1976年的726噸,此後其產量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目前保有鈹儲量14萬噸,約佔世界已知鈹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最重要的礦山是博阿維希塔,礦床產於元古代含鈹偉晶岩中,年產綠柱石精礦300噸,目前仍是巴西綠柱石的主要產地。

巴西鈦礦石的儲量很大,以含鈦量計達3500萬噸,佔西方世界的第一位。主要是與鹼性岩有關的以銳鈦礦為主的礦床。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塔皮拉和戈亞斯州的卡塔朗等礦床,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大型銳鈦礦礦床,塔皮拉礦床擁有礦石儲量3.2億噸,含TiO216.3%。

(11)寶石

巴西的寶石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主要產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寶石品種很多,以祖母綠、綠柱石、黃玉、彩色電氣石和石英類寶石最為重要。

大西洋地盾上的曼蒂基爾元古代造山帶的中北部,有巴西最重要的寶石區,盛產多種寶石。它與經強烈變形、重結晶、混合岩化、花崗岩化形成的偉晶岩有關。這種寶石形成條件在巴西比較普遍存在,在東部亦有許多寶石產地,但是最重要的卻是本區。據認為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寶石產區之一。這里還有國際知名的綠柱石礦山,曾是世界主要的鈹的來源之一,只是近年來由於硅鈹石礦床的開發,才降低了它的重要地位。

巴西的金剛石主要產在米納斯吉拉斯州,馬托格羅索州和戈亞斯州,都是砂礦。產品中寶石級約佔三分之二。

非金屬礦產水晶資源在巴西十分豐富,1982年證實的儲量達1400萬噸,擁有世界已知水晶儲量的絕大部分,礦床主要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戈亞斯州,產在遭受元古代構造-岩漿活化的古老地盾區。水晶礦床與高硅質變質岩中的石英脈和礦化帶有關,以大量的礦巢、礦囊和礦化裂隙出現。

(12)鈾礦

巴西為了發展核電能源,從1962年起開展了系統的鈾礦勘查工作,到1984年共發現了7個主要鈾礦床,確定了儲量為鈾30萬噸,其中一個是塞阿臘州的伊塔泰亞(Itataia)礦床,它是富鈾磷塊岩型礦床,確定儲量為鈾91200噸;另一個是1977年發現的拉戈阿雷亞爾(Lagoa Real)瀝青鈾礦床,估計屬鈾礫岩型,確定儲量為鈾52440噸;目前已經開採的是波蘇斯邊爾達斯礦床(Pocos de Caldas),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它是與鹼性環狀雜岩有關的鈾礦床。巴西這類鈾礦床比較多,已探明的可回收的鈾儲量為74064噸。就巴西古老的地盾來看鈾礦資源還有很大的潛力。

波蘇斯迪卡爾達斯(Pocos de Caldas)沉積型鈾(鉬、鋯、釷)礦,位於巴西東部。鉬金屬儲量3.5萬噸,礦石工業類型細網脈硫化礦、氧化礦。成礦時代白堊紀,鉬礦化見於含鈾礦的復雜有機質的鈣質砂岩中,主要礦物為瀝青鈿礦,其次為黃鐵礦、輝鉬礦。礦山日處理礦石2500噸,副產品回收鉬。